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通过两对比度标准对数近视力表和汉字近视力表研究近视性屈光参差者和非屈光参差性近视者近视力的特点。方法:屈光参差≥2.00D的近视性屈光参差者18例,非屈光参差性近视者17例,运用框架眼镜完全矫正的基础上,分别运用两对比度的标准对数近视力表和汉字近视力表进行近视力的测量及分析。结果:近视性屈光参差实验组和中低度近视对照组在100%和10%两种对比度下,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测得的双眼近视力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近视性屈光参差实验组,还是中低度近视对照组,100%对比度下所得近视力值与10%对比度所得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论是在100%对比度,还是在10%对比度下,汉字近视力表所测得的视力值均较标准对数近视力表所测得值显著低。在100%和10%两种对比度下的标准对数近视力表和汉字近视力表所测得的近视力,中度近视组和低度近视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视性屈光参差者与中低度近视者双眼近视力无显著差异,但其近视力均受对比度影响,对比度降低,近视力下降。汉字视力表测得近视力值比标准对数视力表测得值显著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非球微透镜对低度近视的控制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22-05-1/31在我院就诊的7-12岁低度近视患者100例。根据配镜意愿分为两组:配戴单光眼镜组50例、配戴高非球微透镜组50例,均取右眼参数分析。比较两组戴镜后6mo,1a近视增长量(绝对值)、眼轴(AL)增长量、低度近视进入中度近视率、AL负增长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戴镜6 mo,1 a后配戴高非球微透镜组近视度数增长量低于配戴单光眼镜组,AL增长量小于配戴单光眼镜组(均P&#x003C;0.001); 戴镜6 mo AL负增长率明显高于配戴单光眼镜组(P&#x003C;0.001); 两组患者进入中度近视率无差异(P=0.62); 但戴镜1a后配戴高非球微透镜组进入中度近视率明显低于配戴单光眼镜组(P&#x003C;0.001),两组间AL负增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对比配戴单光眼镜组患者,配戴高非球微透镜对低度近视患者6 mo近视度数增长控制率为88.2%,AL增长控制率为90.0%,低度近视进入中度近视控制率为66.7%; 戴镜1 a近视度数增长控制率为75.6%,AL增长控制率为69.2%,低度近视进入中度近视控制率为88.9%。结论:对于7-12岁的低度近视儿童青少年,高非微透镜在控制近视效果上远优于单光眼镜,是低度近视防控的优质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非球面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邵彦  MA Ying 《眼视光学杂志》2008,10(4):245-247
目的观察非球面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植入非球面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Tecnis multifocal,Tecnis MF)患者24例(46眼)、单焦点人工晶状体(Sensar)患者23例(45眼)进行研究。术后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非矫正远、近视力。矫正后的远、近视力,脱镜情况,暗光下非矫正远、近视力,主观眩晕感和畏光感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非矫正近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矫正远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矫正后的远、近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cnis MF组脱镜率为87.5%,Sensar组为21.74%。两组暗光下裸眼远、近视力有差异,而主观眩晕感和畏光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ec-nis MF人工晶状体的适应证广泛,植入Tecnis MF人工晶状体可以获得较好的非矫正近视力,同时也可获得较好的功能性视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托吡卡胺在中学生近视的发生及近视眼的发展中是否有预防及治疗的作用。方法观察60例低度近视眼滴用0.25%托吡卡胺与对照组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近视度在3年里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治疗组近视度上升缓慢,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托吡卡胺在中学生近视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使用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联合配戴矫正眼镜对学生近视进展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7月1~30日来眼科医院近视防控科就诊的89例低度青少年近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使用0.5%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早晚各1次,每次1~2滴,连续使用1年,同时联合配戴矫正眼镜;对照组常规配戴矫正眼镜,局部和全身不使用任何药物.所有患者在受试前均接受眼部全面健康检查,散瞳后进行医学验光等效球镜(-1.98±1.22)DS,1年后两组进行视力、屈光度、眼轴、眼压及角膜曲率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年后全程使用0.5%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43例(86眼)视力下降率为41.86%,对照组36例(72眼)为86.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l.近视进展:治疗组(-0.43±0.45)D;对照组(-0.96±0.42)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眼轴增长:治疗组(0.11±0.21) mm,对照组(0.66±0.24)mm,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眼压和角膜曲率两组1年前后比较无差异P >0.05.结论 使用0.5%的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联合配戴矫正眼镜,使用安全、方便.有效减缓部分学生近视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当前青少年近视发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视眼的防治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根据教育部,卫生部等10个部委下达的《保护学生视力工作的实施方法(试行)的联合通知》的精神,我们于1992年暑期开始应用郑州工学院医院研制的ME-Ⅰ(Ⅱ)型保健治疗仪治疗各种青少年近视眼及弱视等.其中观察6—14岁的少年近视106例(21只眼),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1.对象:观察对象为远视力低于1.0,近视力正常的6—14岁的少年儿童106例(21只眼).其中小于7岁8例,7—14岁98例.12岁以下用阿托品,12岁以上用荷马托品散瞳验…  相似文献   

7.
助视器在视残患儿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heng Y  Sun B  Cui T 《中华眼科杂志》1999,35(6):459-461
目的 观察远用和近用眼镜器在视残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39例视残患儿分别配戴2.5倍国产望画视器及+8.00~+40.00D近用眼镜助视器进行观察。结果 31例(22.3%)配载远用眼镜助视器的视残患儿,远视力≥0.5;74例(53.2%)配戴近用镜助视器的视残患儿,近视力≥0.5。结论 眼镜助视器在低力门诊是必备的且有效的,可提高患儿视力,改善视功能,可推动视觉康复工作,从而促进特教事业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近视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超声乳化术,植入MIOL(Array SA-40N,AMO)14眼,单焦点人工晶状体(monofocal or single-focal intraocular lens,SIOL)(SA60AT,Alcon)20眼。手术后6个月,观察两组的术后视力、对比敏感度及视觉不良症状.使用Hartmann-Shack波前像差仪测定患者术后高阶像差,Pentacam检测两组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的居中性(偏心值和倾斜度)。结果MIOL组术后裸眼近视力≥4.7的患者占64.29%,矫正远视度数下的近视力≥4.7的患者占85.71%,MIOL组裸眼近视力及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明显好于SIOL组(P〈0.05)。MIOL组在低、中、高频段对比敏感度及眩光对比敏感度与SIOL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孔径为5mm时,SIOL组球差显著高于MIOL组(P〈0.05),两组总高阶像差、余各阶像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OL居中性(偏心值和倾斜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OL植入治疗近视白内障,可为患者提供较好的全程视力和良好的视觉质量,显著减少了术后对于框架眼镜的依赖。其远期的对比敏感度及眩光对比敏感度均在正常范围,球差低于SIOL。  相似文献   

9.
正视眼和近视眼在明暗环境中不同对比度的视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正视眼和近视眼人群在明暗环境中不同对比度时的视力的对比研究。方法134例受试者,按屈光不正度数分成正视组、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先主觉验光,再用卡洞法找出优势眼,屈光矫正后应用多功能视力测量仪检测优势眼在明和暗环境中不同对比度视力。结果高度近视组在明和暗环境中不同对比度时视力均较其它3组差,与正视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近视屈光度的增加,在明和暗环境中不同对比度时视力呈现下降趋势。在相同对比度下,明环境中的视力好于暗环境中的视力。在相同环境下,随着对比度的下降,视力随之下降。结论框架眼镜矫正时高度近视眼视觉质量明显差于正视眼及低中度近视眼。其视力受环境照明及对比度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眼拟调节力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视力及拟调节力。方法 将40例(46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0例(23眼),分别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并植入ReSTOR SA60D3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多焦组)和Natural SN60AT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单焦组),观察术后裸眼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近视力.最佳视远矫正时近视力以及视近拟调节力。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和最佳矫正近视力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3个月裸眼远视力≥0.5者多焦组和单焦组均达95.65%。多焦组术后裸眼近视力和最佳视远矫正时近视力明显优于单焦组(P〈0.05);术后第3个月裸眼近视力≥0.5者,多焦组为69.57%,单焦组为4.35%;而最佳视远矫正时近视力≥0.5,多焦组为69.57%,单焦组为13.04%。术后第3个月视近拟调节力多焦组为(-3.54±1.05)D,单焦组为(-1.65±0.68)D,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ReSTOR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能提供良好的远、近视力。拟调节幅度较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大.能有效地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湖北地区30~39岁人群的散光情况与不同近视度数的关系进行调查,找出其变化规律。方法:对随机抽取的948例湖北地区30~39岁居民进行散光度数、轴向及近视度数的测定,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湖北地区30~39岁居民中,各个近视度段散光在25°~150°范围内所占人数比例最大,各个近视度段均呈现顺规散光人数多于逆规散光。其中女性高度近视段约为75.6%,中度近视段约为70.0%,低度近视段约为66.0%;男性高度近视段约为76.4%,中度近视段约为71.0%,低度近视段约为70.0%。30~39岁男性低度近视组顺规散光人数比例低于其他两组;女性低度近视组顺规散光人数比例低于高度近视度组,且女性总体组顺规散光人数比例高于男性总体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39岁男性及女性近视度各组200°以内散光人数比例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湖北地区30~39岁居民中,各个近视度段散光在25°~150°范围内所占人数比例最大,且各个近视度段不论男女均呈现顺规散光人数多于逆规散光。30~39岁男性低度近视组顺规散光人数比例低于其他两组;女性低度近视组顺规散光人数比例低于高度近视度组,且女性总体组顺规散光人数比例高于男性总体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湖北地区17~19岁人群的角膜散光情况与不同近视度数的关系进行调查,找出其变化规律。方法:对随机抽取的762例湖北地区17~19岁居民进行散光度、轴向及近视度数的测定,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湖北地区17~19岁居民中,各个近视度段散光在25°~150°范围内所占人数比例最大,各个近视度段均呈现顺规散光人数多于逆规散光。其中女性高度近视段约为70.1%,中度近视段约为78.6%,低度近视段约为83·8%;男性高度近视段约为64.7%,中度近视段约为73.8%,低度近视段约为82.3%。17~19岁男性及女性中各近视度段顺规散光人数比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17~19岁男性低度近视段者0°~200°散光比例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有随近视度数增高,0°~200°散光人数所占比例有减低趋势;女性高度近视段在0°~200°散光人数比例低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湖北地区17~19岁居民中,各个近视度段散光在25°~150°范围内所占人数比例最大,且各个近视度段不论男女均呈现顺规散光人数多于逆规散光;男性低度近视段在0°~200°散光比例高于其它两组;女性高度近视段0°~200°散光人数比例低于其它两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湖北地区部分17~19岁青年的散光与近视度数的关系进行调查,寻求其变化规律。方法横断面研究。对来武汉艾格眼科医院门诊进行健康检查的17~19岁近视青年人群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共抽取了905名对象(905眼)进行散光度数、轴向及近视度数的测定,用卡方检验分析数据并得出其变化规律。结果17~19岁青年中,-0.26~1.50D的散光在各个近视度段内所占人数比例最大,其中男性高度近视组中占71.7%,中度近视组中占71.1%,低度近视组中占69.2%;女性高度近视组中占74.6%,中度近视组中占84.0%,低度近视组中占92.0%;且各个近视度组中不论男女,顺规散光人数均多于逆规散光。男性中高度近视组顺规散光人数比例高于低度组(X^2=4.619,P=0.032);女性低度近视组顺规散光人数比例高于同类男性组(X^2=8.705,P=0.003);男性低度近视组一2.00D以内散光比例高于其他两组(X^2=6.635、4.256,P〈0.05),且随近视度数增高,-2.00D内散光人数所占比例有减低趋势;女性高度近视组-2.00D以内散光人数比例低于中度近视组(X^2=11.780,P=-0.001)。结论湖北地区部分17~19岁青年中,散光在-1.50D以内的人数比例最大,并以顺规散光为主。男性低度近视组一2.00D以内散光比例较高,且有随近视度数增高-2.00D以内散光人数所占比例减低趋势;而女性呈相反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阅读时戴低度凸透镜对小学生近视的干预效果。 设计 前瞻性队列研究。 研究对象 594例1~5年级的近视高危(双眼裸眼视力≥4.7,-1.0 D≤双眼等效球镜值≤2.0 D)的小学生。阅读时戴低度凸透镜者286例为干预组,平均年龄(7.81±1.48)岁;未戴低度凸透镜者308例为对照组,平均年龄(8.44±1.59)岁。方法 2010年底(基线)和2011年底(终线)分别对594例1~5年级的小学生行屈光度检查。根据终线时的检查结果(取右眼数据),以近视进展情况(终线右眼等效球镜-基线右眼等效球镜)、近视发病情况作为结局指标,分别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干预效果,并且按照性别和年级(1~3年级VS 4~5年级)进行分层分析。主要指标 右眼等效球镜度数。结果 干预前后干预组右眼等效球镜变化(-0.35±0.76)D,较对照组(-0.56±0.71)D少(P=0.004)。女生干预组较对照组有效(P=0.003),男生干预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317)。1~3年级干预组较对照组有效(P<0.001),而4~5年级干预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678)。终线时,干预组和对照组近视发病率分别为14.3%和29.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近视发病的OR值为0.593(95%CI=0.371~0.946);按性别分层,男生和女生干预组近视发病的OR值分别为0.704 (95%CI=0.358~1.385)和0.450(95%CI=0.227~0.894);按年级分层,1~3年级和4~5年级干预组近视发病的OR值分别为0.440(95%CI=0.238~0.813)和1.143(95%CI=0.478~2.731)。结论 阅读时戴低度凸透镜,尤其是女学生和低年级学生,可以减缓近视发展的进程,降低近视发病率,对小学生近视防治起到积极的作用。(眼科,2016, 25:294-298)  相似文献   

15.
近视眼儿童AC/A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近视眼儿童AC/A率的特点。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正常眼组和近视眼组,近视眼组按近视程度分轻、中、高度近视眼三组,用同视机分别测量其AC/A率并进行比较。追踪观察记录平时戴镜情况,分持续戴镜、未戴镜和间断戴镜三组,每组选取30例,测量其AC/A率。结果:各近视眼组AC/A率高于正常眼组,而高度近视眼组AC/A率高于轻、中度近视眼组;近视眼持续戴镜组AC/A率均值低于未戴镜组及间断戴镜组。结论:未矫正的近视眼儿童AC/A率的异常是对调节和集合不协调的一种适应,同时AC/A的增加又导致了近视眼的深度化。而近视眼通过戴镜矫正一段时间后,不协调的辐辏和调节间的关系得以重新调整,AC/A率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16.
王洪峰  王恩荣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0):1922-1925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治愈后的转归情况,寻找脱镜指标及防止弱视复发、发生假性近视和形成真性近视的途径。方法:对治愈的儿童弱视368例678眼进行3~7a的观察,每1~2mo复查1次,均检查裸眼远近视力、眼位、屈光间质、眼底、注视性质、电脑验光、小瞳孔下动态检影或必要时阿托品散瞳验光等。符合以下4项指标可以脱镜:(1)双眼裸视远近视力≥1.0,≥6mo;(2)眼位正常或斜视性弱视的残余斜视度<5。者;(3)远视屈光度≤+1.00DS;(4)远视散光度≤+0.50DC。若发现裸眼远视力≤0.9时,就一定要查清原因给予恰当治疗。结果:本组368例678眼的弱视儿童治愈后,经3~7a的治疗,有205例364眼(53.7%)脱镜,其中轻度弱视244眼脱镜率为70.5%,高于中度114眼(37.4%)和重度6眼(22.2%)。屈光不正性弱视脱镜305眼,脱镜率为59.0%,屈光参差性29眼42.0%,斜视性30眼32.6%,无明显差异。单纯远视性弱视脱镜316眼,脱镜率为62.7%,高于单纯远散11眼(28.2%)和复性远散37眼(30.1%);而单纯近视性弱视和单纯近散、复性近散性弱视均没能脱镜。弱视儿童初戴眼镜属低屈光度(球镜≤3.00D,柱镜≤1.00D)脱镜289眼,脱镜率为58.7%,中度(球镜3.25~4.75D,柱镜1.25~1.50D)58眼48.7%,高于高度(球镜≥5.00D,柱镜≥1.75D)17眼(25.4%)。从就诊时的年龄上看3~8岁者脱镜率高。还发现弱视复发6例9眼,发生率为1.3%;发生假性近视7例10眼,发生率为1.5%;形成真性近视31例62眼,发生率为9.1%;残余斜视4例4眼,发生率为0.6%。还需要继续治疗观察者115例229眼,占治愈眼数的33.8%。结论:分析儿童弱视治愈后病例的追踪观察,对巩固疗效,降低复发率,提高远期疗效是有实际价值和意义的。从转归情况分析:长期定期追踪观察能早期发现弱视复发、假性近视,及时采取正确治疗措施,可防止形成真性近视和提高弱视的治疗效果。同时证明上述4项脱镜指标是可行的;脱镜后仍要坚持追踪观察,最好观察超过视力发育敏感期12岁之后。  相似文献   

17.
近视回归镜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临床观察近视回归镜对青少年近视发展的防治作用。方法:随机选取52例在我院视光中心就诊的年龄在9~18岁近视患者配戴近视回归镜作为治疗组,观察裸眼视力变化,屈光度变化,眼轴长度及角膜曲率变化情况.并与52例年龄及屈光度相似的近视患者配戴框架眼镜作为对照组,观察时间12mo。结果:治疗组屈光度增加<0.50D者38例(76眼)有效率73.1%,对照组屈光度增加<0.50D者18例(36眼)有效率34.6%,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裸眼视力下降<2行者39例(78眼)有效率73.6%,对照组裸眼视力下降<2行者10例(20眼)有效率19.2%,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眼轴长度及角膜曲率值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近视回归镜对青少年近视发展有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61例78眼采用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低度数大直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屈光状态及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24mo。结果:78眼均成功植入人工晶状体,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3mo时最佳矫正视力<0.1者2眼,0.1~0.4者26眼,>0.4者50眼;大部分患者残留低度的近视屈光状态;后囊膜混浊12眼;术中未发生前囊膜撕裂和后囊膜破裂等并发症;无视网膜脱离和黄斑囊样水肿的发生。结论: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低度数大直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具有临床效果佳、手术安全性高及并发症少的优点,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技术(laser in situ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应用日本Nidek EC5000Ⅱ准分子激光仪,采用多步分区切削法治疗高度近视。按屈光度分为两组,I组:-6.00~-9.00D,128眼;II组:-9.00~-14.00D,147眼。术后随访1a,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a裸眼视力≥0.6者占89.6%,≥1.0者占55.6%(其中I组≥0.6者占95.1%,Ⅱ组≥0.6者占88.9%)。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大于术前者占38.1%,小于术前者占6.0%,94.0%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不变或上升。术后1a实际矫正度在预测矫正度±1.00D内者占81.3%,±2.00D内者占90.2%。激素性高眼压占0.04%。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技术多步分区切削法治疗高度近视伴薄角膜及超高度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稳定性较好的方法,能有效预防屈光回退的发生,同时可以减少术后眩光和暗视力下降等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角膜塑形术(orthokeratology)在控制或减缓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近视发展的差异。方法:选用美国欧普康视角膜塑形镜(OK contactlens),对于年龄在7~18岁、屈光度为(等效球镜)-1.00~-5.00DS、散光度≤-1.50DC的212例315眼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矫正后,依据年龄平均分为4组,在6,12,24mo后,根据裸眼视力≥1.0和≥0.8的患者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配戴角膜塑形镜6mo后,四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均≥1.0,患者在配戴12mo后,I组≥1.0的38.2%,≥0.8的61.8%;Ⅱ组≥1.0的54.0%,≥0.8的46.0%;Ⅲ组≥1.0的62.2%,≥0.8的37.8%;Ⅳ组≥1.0的100%。在24mo后,I组≥1.0的7.3%,≥0.8的8.9%;II组≥1.0的21.6%,≥0.8的15.8%;III组≥1.0的37.8%,≥0.8的16.2%;Ⅳ组≥1.0的62.5%,≥0.8的37.5%。结论:角膜塑形术在控制或减缓青少年近视发展的效果与配戴患者的年龄增加成正比,配戴患者年龄越大,控制或减缓近视的效果越明显,角膜塑形术在控制或减缓青少年近视方面具有起效快,无创性及塑形可逆的优点,是青少年近视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