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螺旋CT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胫骨平台骨折是刨伤骨科常见骨折之.骨折涉及关节面,对膝关节功能影响大.处理不当容易出观膝关节僵直、骨性关节炎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的并发症。治疗上需解剖复位关节面、保护骨折周围软组织、坚强内固定及早期活动膝关节。要达到上述要求,术前必须制定准确的手术计划。螺旋CT扫描及二维、三维重建可帮助手术医生发现骨折、明确骨折类型及严重程度,对制定术前计划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4年38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手术前均行X线摄片,而后行螺旋CT三维重建并与手术对照。螺旋CT的扫描参数为层厚2~5mm,床速3~5mm,重建间距1.5~3mm。结果所有病例螺旋CT三维重建明确地显示了骨折,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折的分型和碎骨的描述上较平片优越,与手术中所见一致。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更为精确地显示胫骨平台的骨折情况,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病。临床诊断以X线片为主,辅以CT扫描。随着螺旋CT的问世,表面遮盖法重建(SurfaceShadedDisplay,SSD)技术逐渐应用于关节骨折。笔者对23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SSD检查,同时与X线平片、CT片进行分析比较,以了解SSD的显示能力和临床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性9例,女性14例;年龄25~47岁,平均40岁。交通事故15例,高处坠落8例。全组23膝均行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按AO分类,B1型:部分关节内骨折,简单劈裂,2例;B2型:部分关节内骨折,简单压缩,5…  相似文献   

4.
赵海宾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220-221
目的:探讨螺旋CT重建技术表面遮盖重建(SSD)、容积再现(VR)、多层面重建技术(MPR)重建在在颌面部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采用螺旋CT检查的疑似颌面部骨折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SSD重建对下颌骨骨折的位置、范围、碎骨块的移位以及脱位的立体解剖图像及其与周围关系立体直观,显示脱位的空间位置明确,结果优于二维MPR图像;MPR在深处骨折显示上优于SSD;联合使用3种重建方法检查结果显示率为100%,明显优于单独一种重建方法;螺旋CT在骨折预后评价上明显优于X线平片。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治疗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2001年8月~2005年4月收集38例胫骨平台骨折分别行X线片和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检查,对照术中所见,分析比较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X线片检查2例无法明确诊断,骨折分型错误6例;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分型均正确。X线片与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在确立诊断方面未见明显差异,但在分型和指导治疗方面,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明显优于前者。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能直观、立体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有助于骨折的分型及治疗。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胫骨平台骨折(TPF)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9例(93侧)TPF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3侧中20侧参考CT扫描结果后更改分型,X线片与多层螺旋CT正确率分别为78.49%和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854,P<0.01).28侧胫骨髁间棘骨折及15侧膝骨近端骨折在常规X线片检...  相似文献   

7.
CT三维重建技术对肩胛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及容积重建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对肩胛骨骨折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使用SIEMENS PLUS4螺旋CT机对2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进行扫描,全部数据输入工作站进行SSD及VRT处理,并与X线、二维CT(2D CT)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D CT扫描的结果经临床与手术证实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经统计学分析,X线检查及SSD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44%和97.78%,假阴性率分别为17.65%和7.84%,X线检查的假阳性率为0.76%;VRT诊断正确率为100%。SSD、VRT检出骨折创伤的数量与X线、2D CT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是显示损伤的质量优于X线和2D CT。术后对8例进行3D CT复查,VRT能立体显示术后肩胛骨骨质及内固定物的形态与结构。结论:螺旋3DCT是诊断肩胛骨骨折的有效手段,可指导手术计划的制定和内固定物的选择,应作为诊断复杂性肩部骨折的首选方法。VRT对骨折术后内固定物的位置及复位效果的判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Schanzker分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01-2019-10间在西平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前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以手术所见为"金标准",统计多层螺旋CT检查对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的符合率和Schanzker分型的符合率。结果本组多层螺旋CT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符合率为94.74%(72/76)。对Schanzker分型的总符合率为90.79%,其中Ⅰ型、Ⅱ型、Ⅲ型、Ⅳ型、Ⅴ型、Ⅵ型的符合率分别为100.00%、100.00%、90.81%、81.58%、86.21%、73.33%。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和Schanzker分型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但尚有一定的误诊率,而且对Ⅳ型、Ⅴ型、Ⅵ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Schanzker分型符合率相对较低,故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尤其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应联合MRI检查。  相似文献   

9.
MRI在胫骨平台隐性骨折诊断中的价值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MRI不但可以诊断膝部软组织创伤,而且还能清楚显示X线检查不能发现的隐性骨折。且较螺旋CT三维重建省时、廉价、信息更丰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hislice spiral CT,MSCT)对胸腰段脊椎骨折病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3例胸腰段脊椎骨折病人行MSCT检查并三维表面遮盖法熏建(SSD)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联合观察。结果13例共发现18个伤椎,MSCT对伤椎三柱及椎管受累情况显示清晰。结论经MSCT检查并联合SSD和MPR技术使用,使外科医生对脊椎骨折的形态、位嚣、椎管狭窄及毗邻关系理解更清晰,对手术方案、径路及内固定的位置、方式选择术前合理计划,提高了手术的科学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胫骨平台骨折是l临床上常见的骨关节损伤性疾病.它属于一种复杂的关节内损伤.骨折的类型多种多样.若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引起创伤性关节炎及膝关节强直等一系列并发症而导致功能障碍。评价骨折的类型及程度,对于制定正确的手术方案.恢复胫骨平台的正常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12.
胫骨平台骨折螺旋CT重建对手术治疗的 指导意义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根据螺旋CT重建图像进行胫骨平台骨折分型,探讨骨折分型对手术治疗方法的指导意义。方法: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6例,男95例,女31例;年龄23—58岁,平均33.5岁。所有患者行螺旋CT扫描重建图像,提出分型方法。其中中央压缩型13例,劈裂型8例,劈裂压缩型79例,粉碎型(性)26例。并根据骨折分型选择手术入路及骨折固定方法。结果:126例患者经0.5~4年,平均1.2年的随访。根据Hohl膝关节功能评价方法对手术前后进行评分统计。手术前后疼痛、主动活动能力及活动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稳定性及患者自我评价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螺旋CT重建图像进行胫骨平台骨折分型能正确的指导手术入路、复位和内固定的选择,并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冯政 《临床骨科杂志》2020,23(2):206-206
胫骨平台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常规以X线诊断为主。由于胫骨平台骨折复杂,临床诊断误诊率、漏诊率较高,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2014年5月~2018年5月,我科收治6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笔者探讨CT三维重建诊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64例,男44例,女20例,年龄20~72岁。胫骨平台骨折分型:Ⅰ型17例,Ⅱ型15例,Ⅲ型11例,Ⅳ型10例,Ⅴ型7例,Ⅵ型4例。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骨折一般平片即能做出准确的诊断,但对于较为复杂部位的隐匿性骨折,平片有一定的局限性。隐匿性骨折指由不同程度外伤造成的不易被常规X线平片(DR)所发现而实际存在的骨折。胫骨平台结构较为复杂,对于细微骨折常规平片因重叠部分较多,常常难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在骶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骶骨骨折病人31例,所有病人均行CR或DR正侧位和螺旋CT检查。将CT扫描后所得图像数据传入工作站内进行多种重建分析,包括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和曲面重建(CPR)。比较分析平片及CT扫描原始图像、重建图像对骨折的显示情况。结果 31例病人骶骨平片漏诊7例,诊断不全11例。螺旋CT检查31例病人中,VR图像结合MPR图像,30例清晰显示骨折,1例漏诊,但骶骨全貌不能显示,22例骨折整体情况显示欠佳;而CPR图像31例病人均显示骨折,且清晰显示骨折处数量、骨折线走形、骶孔累及情况及骶髂关节全貌。其中DenisⅠ型骨折18例,DenisⅡ型骨折8例,DenisⅢ型骨折5例。结论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在骶骨骨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判断骨折的类型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容积漫游技术在髋关节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螺旋CT三维重建(3D)为骨关节外伤诊断和治疗开辟了美好的前景,它能清晰显示髋臼及股骨头各部立体形态,完整评估髋关节损伤程度,有利于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改善髋关节稳定性和负重功能,避免创伤性关节炎及缺血性坏死发生.VRT在三维重建基础上进行透明化,实现四维重建,可获得骨皮、髓质信息,重建立体效果更佳[1].本文搜集43例髋关节损伤病人,均行CT薄层扫描及多维重建,着重探讨VRT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尤其是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ulti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和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urfaee shaded display,SSD)成像技术.在骨关节外伤的临床诊疗中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能直观、精确的显示病变的立体形态.详细了解各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被称为“非损伤性立体解剖”。现总结本院MSCT在上颈椎病变中应用.资料完整者共14例.就MSCT三维重建技术(3D)在上颈椎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各种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法医鉴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10年至2013年120例鼻部创伤患者多层螺旋CT原始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和表面遮盖显示(SSD)后处理技术重组。结果120例受检病人中,检出骨折112例:单纯Ⅰ型31例、Ⅱ型31例、Ⅲ型粉碎性骨折24例、Ⅳ型骨缝分离型12例、单纯上颌骨额突骨折14例;软组织算法SSD显示107例,MPR显示109例。骨算法MPR显示骨折部位、范围优于SSD,在颌面部骨缝及骨孔显示方面逊于软组织SSD。结论多层螺旋CT能更真实显示鼻骨多发骨折处结构,结合后处理技术可以清楚显示鼻骨骨折的部位、范围、分型。骨算法多平面重组技术结合软组织SSD图像,可为法医鉴定及临床治疗提供较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肘关节在发生骨折后,特别是粉碎性骨折及多骨骨折,累及关节面伴骨块游离,使正常的关节对合关系丧失,常规X线平片检查很难显示关节面及骨块移位情况。16层螺旋CT及重建图像可以在任意角度下观察肘关节骨折及关节各骨骼之间的解剖关系,为放射科医生和骨科医生提供了较全面的骨折程度及分型,对病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骨折复位、内固定有了较完整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胫骨平台后侧骨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56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行X线片和螺旋CT三维重建,分析CT在胫骨平台后侧骨折诊断和分型中的作用.结果:本组56例,CT分型:Ⅰ型10例(17.8%);Ⅱ型,后外髁劈裂骨折5例(8.9%);Ⅲ型,后外髁塌陷骨折16例(28.6%);Ⅳ型,后外髁劈裂塌陷骨折2例(3.6%);Ⅴ型,后内髁劈裂及后外髁塌陷骨折23例(41.1%).经X线片做出诊断47例,漏诊2例(3.6%),可疑4例(7.1%),3例X线提示裂纹骨折,CT扫描和三维重建显示粉碎骨折(5.4%).结论:螺旋CT检查在胫骨平台后侧骨折诊断、骨折分型、显示骨折移位程度和骨折碎骨片方面,均优于X线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