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在产科领域普及气管插管技术;在新生儿重度窒息苏的抢救中,及时、准确、快速的施行气管插管,提高了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的成功率,窒息儿的存活率升高,使围产儿的死亡率明显降低.方法对我院1997年9月到2003年2月分娩的40例重度窒息儿的抢救中,及时使用气管插管技术的25例为A组,未及时使用气管插管的15例为B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A组高于B组,围产儿死亡率A组低于B组.结论每个产科医护人员都要正确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技术,以提高每个新生儿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生儿复苏教程在新生儿窒息抢救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整理在本院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抢救的新生儿窒息患儿64例,按照时间先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初步复苏、加压给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抢救等措施;实验组由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和气管插管术的专职儿科医生陪产,对两组抢救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复苏成功率及病死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全面的准确地掌握流程图、加强专业人员和抢救准备是正确运用新生儿复苏教程抢救新生儿窒息和提高新生儿窒息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科对重度新生儿窒息进行抢救以提高复苏成功率。方法:回顾在新生儿抢救的7例重度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由新生儿科医师进行气管插管,静脉套管针留置给药。结果:7例重度窒息1小时的患儿抢救成功。结论:在新生儿科未配备麻醉师的情况下儿科医师熟练掌握新生儿气管插管术采用静脉套管针,保证静脉给药,可提高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重视新生儿重度窒息最恰当和有效的复苏方法。方法:对娩出时重度窒息儿采用适时快速气管插管和非气管插管的不同复苏方法,总结分析重度窒息抢救成功率和复苏后的并发症。结果:气管插管组较对照组重度窒息病死率显降低、5min内复苏成功率高,复苏成功所需用药、措施以及复苏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对重度窒息儿及时气管插管能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新生儿重度窒息不同抢救方法的结果差异。方法  93例重度窒息儿分为两组 ,以气管插管为主的综合抢救为I组 ,以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为主的抢救为II组 ,对 5min、10min复苏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5min复苏成功率I组明显高于II组 ,P <0 .0 5 ,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10min复苏成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讨论 对重度窒息儿应在最短时限内行气管插管为主的综合复苏抢救 ,以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度窒息新生儿的急教复苏及复苏后护理方法.方法:对47例重度窒息新生儿按复苏方案进行急救复苏及护理.结果:经积极抢救复苏与护理,45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成功,33例出现循环功能障碍,67.6%(23/34例)使用了CPAP治疗的患儿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论:重度窒息新生儿的成功复苏取决于产、儿、麻醉科的密切合作、及时气管插管.复苏后对患儿呼吸、循环的监测和护理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7.
陆冬梅 《华夏医学》2010,23(1):83-84
我院从2004~2008年共分娩新生儿4 020例,其中25例新生儿出生后出现重度窒息.窒息新生儿均由我院儿科医师采取紧急气管插管、面罩气囊人工通气进行复苏,效果满意,现将抢救过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气管插管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复苏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应用气管插管抢救的重度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51例重度窒息患儿经气管插管抢救后,5min Apager评分全部达5分以上,有效率100%;10min 评分达8~10分46例,显效率90.2%;新生儿重度窒息插管抢救复苏成功并顺利拔管42例,成功率为82.4%;需呼吸机辅助通气9例,痊愈6例,死亡3例.结论 气管插管是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理想方法,具有抢救迅速、复苏效果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气管插管术是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的关键,可提高围产儿成活率,降低死亡率。本文采用气管插管法抢救88例重度窒息儿,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层重度窒息新生儿的抢救措施及预防后遗症。方法81例重度窒息新生儿首先进行气管插管,清理呼吸道,再进行正压给氧呼吸,辅以心脏按压及药物治疗。结果81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经治疗后完全复苏54例(66.7%),基本复苏27例(33.3%),复苏成功率达100%。结论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不仅只是抢救生命,而且要最大限度地预防缺氧所致的后遗症,产、儿科合作,采用新的复苏流程,可明显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病死率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病率,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1.
马庆玲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7):114-114
目的:探讨气管内插管在抢救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气管插管抢救重度窒息新生儿30例,行气管内插管,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及羊水,对黏稠的胎粪及黏液吸出,正压给氧,自主呼吸有力后拔除气管插管,结合新生儿复苏药物治疗等方法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远期并发症。结果:30例重度窒息儿中,死亡2例,其余28例经气管插管,5例Apgar评分均在5分以上,10例Apgar评分为7~10分。抢救成功律为93%,存活儿无1例胎粪吸入综合征发生,也无颅内出血,吸入性肺炎和气胸发生,2例因患缺血氧性脑病经儿科诊治,均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无异常。结论:气管插管配合新法复苏,为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治疗赢得了时间,有效地改善因缺氧而导致的脑细胞损害,降低了围产儿的死亡率并改善了围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唐全义 《华夏医学》2002,15(1):47-48
目的:探讨纳洛酮加气管插管在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中的治疗作用,方法:两组病例各30例,A组气管内插管吸引人工呼吸,脐静脉注射0.3-0.4mg纳洛酮;B组先采用口对口呼吸法,待抢救失败后才用纳洛酮及气管插管,结果:A组抢救成功明显高于B组,结论:纳洛酮加气管插管对他救重度窒息新生儿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治疗方法。方法:医护人员经复苏培训合格后上岗,实行助产士与儿科医师密切配合,严格按A、B、C、D、E方案进行。结果:103例成功,2例死亡,2例放弃抢救,成功率为96.26%。结论: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争分夺秒,严格按照复苏技术方案进行,正确应用气管插管技术迅速建立通畅气道为抢救成功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气管插管用于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自2010年~2013年共进行了18例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复苏,分2个阶段2010年~2011年共7例未及时使用气管插管,2011年~2013年11例均及时使用气管插管。结果:11例重度窒息儿经气管插管等抢救后,5分钟Apgar评分均在5分以上,10分钟评分为8~10分,经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与气管插管时机的选择密切相关,通过气管插管建立呼吸通道和有效呼吸,能极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赵育红 《吉林医学》2008,29(21):1879-1880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5年~2006年采用气管插管抢救的10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方法:应用气管插管抢救重度窒息患儿,可及时准确吸出其气管内异物、补充氧气,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远期并发症。结果:10例重度窒息儿经气管插管等抢救后,5min Apgar评分均在5分以上,10min评分为8~10分,经新生儿科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气管插管配合新法复苏,为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治疗赢得了时间,有效地改善因缺氧而导致的脑细胞损害,降低了围产儿的死亡率并改善了围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邓佑玲 《华夏医学》2003,16(1):64-66
目的:进一步掌握,推广使用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提高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成功率,方法:观察75例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方法和复苏效果。结果:75例重度窒息儿娩出后即置于辐射保暖台上,立即给予气管插管,迅速清理呼吸道,并正压给氧,其中16例窒息儿配合胸外心脏按压,5min复苏成功61例,10min复苏成功12例,有2例复苏30min后仍未建立自主呼吸,家属要求放弃抢救,最后死亡。结论:早期迅速,准确无误地进行气管插管,彻底清理呼吸道,建立通畅气道,是成功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特别是羊水胎粪重度污染),减少围产儿死亡和残疾儿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重度新生儿窒息进行抢救以提高复苏成功率。方法进行气管插管,静脉套管针留置给药。结果重度窒息1h的患儿抢救成功。结论熟练掌握新生儿气管插管术采用静脉套管针保证静脉给药可提高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何红梅  袁代莉  何学素 《西部医学》2010,22(8):1544-1545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重度窒息进行及时有效地抢救的方法与护理干预价值。方法对46例经Apgar评分诊断为重度窒息的新生儿实施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摩、脐静脉穿刺给药等抢救措施,同时实施护理干预,包括产前的预判、配合抢救及复苏后的护理。结果 46例重度窒息患儿抢救结果满意,无1例初期新生儿死亡,全部复苏成功。结论在产房配备熟练掌握复苏技术的产科医师、护士对重度窒息患儿第一时间进行综合有效抢救和护理干预,对保证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成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性分析了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从 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 ,采用 ABCDE复苏方案抢救的 81例重度新生儿窒息儿。分两个阶段 :1995至 1997年共 4 3例 ,行盲目气管插管 ;1998至 2 0 0 1年共 38例 ,均在喉镜下气管插管。结果 ,盲目气管插管 5 min复苏达 8~ 10分者占 2 3.2 6 % ,10 min达 8~ 10分者占 4 8.83% ,复苏成功率 81.4 0 %。在喉镜下气管插管 ,5 min复苏达 8~ 10分者占 5 5 .2 6 % ,10 min达 8~ 10分者占 84 .2 1% ,复苏成功率 94 .74 %。可见喉镜下气管插管在重度新生儿窒息复苏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气管插管用于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红婴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5):121-122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用于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应用气管插管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应用气管插管的比率较高,明显高于对照组(x^2=4.336,P〈0.05),且5minApga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342,P〈0.05),但1min Apgar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与气管插管时机的选择密切相关,通过气管插管建立呼吸通道和有效呼吸,能极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