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痹病是由风、寒、湿三气杂之合而为病,中医同仁人人皆知。而人患痹症所因,岂仅仅为三病邪相合而致哉!还与地域、节气、人体虚实、气血脏腑机能正常与否、病变局部(病位)状态以及内生病邪等有密切关系。现就有关痹病的“合而为病”简述之。  相似文献   

2.
<正> 喻昌辉老中医,行医五十余年,对治疗难危重症,颇有研究。兹介绍其治痿经验,以供参考。一、明辨痿痹,慎戒虚虚痿痹二病,临床见症颇多混淆;而治疗有别。一旦误诊,以治痹之法治疗痿症,则犯虚虚之戒。临症必须全面参合病因、病机、病史及症状,详加鉴别。痿症多因肺热叶焦,湿热侵淫,脾胃虚弱,肝肾亏虚所致。痹症则由素体虚弱、卫阳不固,风寒湿邪流注经络关节肌肉而生。就临床主症而言,痿症以肢体经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为特征,下肢痿躄最为多见,甚而全身瘫痪。痹症则以  相似文献   

3.
<正> 痹症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病。痹症的发生,由于腠理空疏,营卫不固,风寒湿邪得以乘虚侵袭所致,所以《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也。”但人体的素质各有不同,风寒湿邪也各有偏胜。风寒湿邪侵袭后,若偏于风胜者,为行痹;偏于寒胜者,为痛痹;偏于湿胜者,为着痹。如素体阳盛,内蕴化热,也可以成为热痹。痹证迁延不愈,病邪由浅入深,由经络而侵及脏腑。即《内经》所谓“病久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的演变过程,故本病日久,除可出现心痹外,又通常存在着肝肾不足的证候,使病情较为顽固难治。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中医湿毒辨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痹痿证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在祖国医学中没有相应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病机,其早期类似痹症,后期类似痿症.<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  相似文献   

5.
痰瘀致痹机制及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痹病是机体正气不足或脏腑功能失调,风、寒、湿、热、燥等病邪侵袭为患,痰浊瘀血阻滞,引起经脉气血不通不荣,出现以肢体关节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甚则关节变形、肢体痿废或累及脏腑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的总称[1]。《素问.痹论》曰:"痹之安生?歧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随着对痹病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痰瘀在痹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痿痹"是以肢废不用或兼痹痛为主症的一种虚实夹杂肢体经络病。文章通过对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痿痹的验案进行分析,明确叶氏对痿痹病机的认识为肝肾亏虚、阳明亏乏,湿热、痰瘀阻滞经络,虚实夹杂;辨证以卫气营血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并提出辨证分期的理论;分析叶氏"痿痹"治疗特色以温养宣通为基本大法,强调经热则痹,络热则痿;新邪急散,宿邪缓攻,治法以温养肝肾、清利湿热、祛痰化瘀、固卫却邪等为主。  相似文献   

7.
戴云波,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已故名老中医。行医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疗痹证尤有独到之处。阳虚为本痹阻为标戴师认为:人身卫气乃拒邪之藩篱,其源于阳气,阳气旺盛,则内能养脏腑,外能拒虚邪贼风入侵肌体,虽感受风寒湿气也不会形成痹症。必因阳气内虚,风、寒、湿气乘虚而入,导致气血阻滞,脉络痹塞,而痹症方可形成。因此,阳气内虚是形成痹症的根本原因。只有阳虚在先才可使风、寒、湿气乘虚而入,阻痹脉络而产生顽麻、不仁、疼痛、肿胀等症;而脉络阻痹,气血瘀滞又可影响阳气的化生及运行,形成恶性循环,使痹症逐渐加重,缠绵难愈。因而治疗痹症的关键在于振奋和固  相似文献   

8.
颈椎病,属祖国医学的"痹症"、"痿症"范畴.临床多见颈项强痛,活动受限,背臂痛麻酸胀,眩晕或晕厥,甚至瘫痪等证.究其病因病机,多由外伤(含外邪侵袭)、或劳损(含内邪失调),致气血运行不畅,阻滞于经络筋骨肌肤,遂使颈项与相关脏腑肢体诸证迭起.笔者认为本病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痹阻不通是其主要矛盾,因而采取以通痹为主的方法治之,疗效甚为满意.现结合病例将临床治法举要如下.  相似文献   

9.
颈椎病,属祖国医学的"痹症"、"痿症"范畴.临床多见颈项强痛,活动受限,背臂痛麻酸胀,眩晕或晕厥,甚至瘫痪等证.究其病因病机,多由外伤(含外邪侵袭)、或劳损(含内邪失调),致气血运行不畅,阻滞于经络筋骨肌肤,遂使颈项与相关脏腑肢体诸证迭起.笔者认为本病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痹阻不通是其主要矛盾,因而采取以通痹为主的方法治之,疗效甚为满意.现结合病例将临床治法举要如下.  相似文献   

10.
痿病探微     
[目的]"痿"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痿论》详细阐发机理,成为后世医家研讨基础,历代医家看法大同小异,均认为以筋肉无力,肢体不能随意运动为主要表现,易与痹症混淆,吴昆提到"痿痹二病也,《内经》亦有称痹为痿者,故而为一",张子和认为:"四末之疾,动而或痉者为风,不仁或痛者为痹,弱而不用者为痿,逆而寒热者为厥,此其状未尝同也"。痿病包涵现代医学多种疾病(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等),皆影响到神经、肌肉等组织。痹症属风湿类疾病,也有相当一部分影响到神经、肌肉;而归为痿病范畴的重症肌无力从西医角度来讲是以体液免疫为主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样的,一些归为痹症范畴的风湿类疾病与自身免疫失调有关。痿病成因不仅在于情志内伤等,亦与外伤邪气有关,痿症以肺热叶焦、阳明虚、带脉不引、内虚、湿热为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1.
痹病是人体正气不足或者脏腑功能失调,风寒湿热燥等外邪乘虚侵袭,造成经脉气血不荣,出现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或累及脏腑为特殊的一类疾病.包含了西医一些风湿病(结缔组织病).兹结合中医临床及现代研究对“痹病必夹湿”作一分析.1 痹病临床常见证与湿证的关系1.1 风寒夹湿 《内经?痹病》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可见风寒并不是单独致病,而是往往与湿邪相兼为病.风为百病之长,擅行而数变,往往与它邪夹杂为病,最常见的是风以湿邪为载体而留滞人体肌肉经络关节,从而导致风湿痹证;寒为阴邪,湿亦为阴邪,二者同气相求,易于兼杂为病而成寒湿痹阻.  相似文献   

12.
痹病、痿病为不同疾病,在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等方面有明显不同,但痹病可以导致痿病的发生。类风湿关节炎(RA)主要累及关节,亦可影响周围的筋脉肌肉,从而形成痹痿并存的病状。RA"因痹至痿"病因病机为热邪浸淫、肉痿筋弛,邪中于经为痹、邪中于络为痿、气虚邪滞等3个方面。治疗以痹为本以痿为标,急则治其痹,缓则治其痿,不可滥用风药免伤气血。  相似文献   

13.
从"六经为百病立法"之说入手,结合古今医家的阐释和临床应用分析《伤寒论》六经辨证的临床指导意义。六经辨证不独为外感病而设,亦可指导杂病的辨证治疗。故以痹症为例,通过系统梳理《伤寒论》六经病证相应的理法方药,结合痹症发展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初步探讨痹症的六经证治规律。痹症初起多见邪在三阳之证,可按三阳证相应之法治疗:风湿在表,治以发汗散邪;邪郁化热,治以清热宣痹;少阳气郁,治以调气和血。若痹症日久从阳入阴,正虚邪恋,则取决于中焦脾胃的功能状态,以及肝肾阴血、阳气充盛与否,分别治以调补脾胃、温肾养肝、养血通脉,即按六经病三阴之证治疗。  相似文献   

14.
祖国医学所称"痿症",是以四肢痿软瘫痪为主证.临床上应与"痹症"鉴别.两者虽皆为肢体运动障碍,但有其殊异.<医宗金鉴>谓:"痿病足兮痹病身,仍在不疼痛里分",指明了痿是软瘫不痛,痹是以痛为著.痿症就现代医学来说,凡各种病因所致下运动神经元性(周围性或弛缓性)瘫痪,概属痿症范畴.  相似文献   

15.
介绍石氏伤科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具有"本痿标痹、痹痿并存、先痹后痿、痹痿互转"的病机特点;在临床方面坚持"内外同治,标本兼顾,筋骨并重,以筋为主"的指导思想,主张"气血兼顾,内合肝肾;逐瘀为要,调治兼邪,独重祛痰"的论治特色。并举效验方药及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6.
<正> 肺虚系指因肺气不足或肺阴亏损而出现的肺之气阴(阴阳)失调,肃降不利,失其宣泄,致使气失所主,津失输布;并影响其它脏腑或受其它脏腑所影响以及寒热痰饮气郁等诸邪丛生,相互影响导致因果合邪为患的一系列综合症候群.肺虚临床所见各证虽多相参并见,但因病因病机及转归不同,表现也各有所异.但咳嗽、少气、呼吸浅短、咽干等症确是共同见症.其  相似文献   

17.
阳痿是指成年男子性交时,由于阴茎痿软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无法进行正常性生活的病证.中医对阳痿的认识已有3千年的历史,《素问?痿论》中又称“宗筋弛纵”和“筋萎”,“思想无穷,所愿不得,发为筋痿”.《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称阳痿为“阴痿”.《类证治裁》说“伤于内则阳不起,故阳之痿”.《伤寒杂病论》将阳痿列至虚劳篇,“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总结历代医家思想,笔者认为应从虚劳、从肝和从瘀三个方面论治阳痿.  相似文献   

18.
12 数病合治 摧敌中坚【原文】 数病而合治之 ,则并力捣其中坚 ,使离散无所统 ,而众悉溃。【译文】 几种病如果一起治疗 ,就应集中药力摧毁它们的主要病邪 ,使病邪分散并失去统领的力量 ,那么众多的病邪就会完全溃退。【今释】 《医学源流论·治病分合论》曰 :“有当合治者 ,如寒热腹痛 ,头疼泄泻 ,厥冒胸满 ,内外上下无一不病 ,则当求其因何而起 ,先于诸症中择最甚者为主 ,而其余症每症加专治之药一二味以成方 ,则一剂而诸症皆备。以此类推 ,则合治之法可知矣”。此乃徐大椿所言合治之法 ,主要是告诫医者在遇到几种病同时出现的情况时…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学所论之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新陈代谢病的痛风 ,以症状辨之 ,在祖国医学则统于痹门、风门中论及。痹症极为复杂 ,其法甚多 ,含义亦广 ,诸如风寒湿所致之周身及关节疼痛 ,肌肤麻木 ,均以痹症言之。《素问·痹论篇》之“风寒湿之气杂至 ,合而为痹”。又云“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寒气胜者为痛痹 ,湿气胜者为着痹”。以痹症之证候而言分为行痹 (痛处行而不定 ) ,痛痹 (掣痛苦楚 ) ,着痹 (定而不移 )。以邪侵部位之深浅 ,而分别之 ,则有骨痹 ,筋痹 ,脉痹 ,肌痹 ,皮痹等。以病因辨之则有 ,风痹、湿痹、寒痹、热痹、血痹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孙克勤运用桂枝汤治疗瘾疹、痛经和痹病的经验.在和阴阳、调营卫的前提下,瘾疹侧重透邪固营;痛经注重暖宫驱寒;痹症着重祛寒湿、通经络.病异而方同,他认为桂枝汤不仅可用治伤寒中风,更可应用于内科、妇科多种杂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