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邱乃锡  许作奎 《广东医学》2006,27(2):243-244
目的 总结岩斜坡区胆脂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8例岩斜坡区胆脂瘤患者均采取全麻下枕下乙状窭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其中有6例术中采用内镜辅助。结果肿瘤全切除17例,近全切除1例,13例出现颅神经一过性受损症状,均于3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和选择合适手术入路是岩斜坡区胆脂瘤全切除的保证,神经内镜辅助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除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术后疗效,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通过回顾分析我科1997年8月~2006年3月经显微切除19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主要采用岩骨乙状窦前入路、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乙状窦后入路3种入路。结果:肿瘤全切除12例(63.2%),5例次全切,2例大部分切除,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充分准备、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娴熟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提高岩斜坡区脑膜瘤的切除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岩斜区脑膜瘤显微手术入路的改良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采用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岩斜区脑膜瘤11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2例.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昏迷 1 例,新出现暂时性颅神经障碍3例,无脑脊液漏发生.结论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简便、安全,可充分显露岩斜区,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和术后疗效,是岩斜区脑膜瘤手术治疗的较佳入路,但对术者的手术技巧和经验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采用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岩斜区脑膜瘤11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2例.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昏迷 1 例,新出现暂时性颅神经障碍3例,无脑脊液漏发生.结论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简便、安全,可充分显露岩斜区,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和术后疗效,是岩斜区脑膜瘤手术治疗的较佳入路,但对术者的手术技巧和经验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5.
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岩斜区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岩斜区肿瘤经改良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治疗的手术特征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手术治疗的9例岩斜区肿瘤,对肿瘤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手术入路、手术切除技巧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肿瘤全切除7例,近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1例。术后一过性失语1例,脑水肿2例,周围性面瘫1例,脑脊液耳漏1例,腰穿引流后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可充分暴露岩斜区肿瘤及其周围结构,是岩斜区肿瘤的较佳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岩斜区肿瘤的外科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经3种手术方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乙状窦后入路)配合神经内镜及电生理监测切除岩斜区肿瘤49例,观察其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岩骨乙状窦前入路11例,肿瘤全切8例,出现新的神经损伤4例,术后改善3例,症状同术前4例;颞下经小脑幕入路18例,肿瘤全切12例,出现新的神经损伤4例,原有神经损伤加重2例,术后改善5例,同术前7例;乙状窦后入路20例,肿瘤全切18例,原有神经损伤加重5例,术后改善8例,症状同术前7例;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岩骨乙状窦前入路、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乙状窦后入路是处理所有岩斜区肿瘤的3种首选的基本入路,扎实的显微解剖基本功、娴熟的显微手术技术配合使用神经内镜及术中电生理监测可以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 12例大型岩斜脑膜瘤行乙状窦前入路的显微手术治疗 ,探讨该入路治疗岩斜脑膜瘤的要点。方法 总结岩斜脑膜瘤的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特征和术中要点。结果 肿瘤全切除 10例 ,次全切除 1例 ,大部切除 1例 ,术后好转率 83.3%。结论 大型岩斜脑膜瘤首选乙状窦前入路 ,掌握术中暴露要点和分离技巧可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8.
对9例岩斜区肿瘤患者采用经乙状窦前入路的手术治疗。结果6例肿瘤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术后症状改善6例。提示乙状窦前入路能最大限度地暴露乙状窦前空间,充分暴露岩斜区肿瘤。是岩斜区肿瘤的首选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全程内镜技术在扩大经蝶入路蝶斜区大型复杂病变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复杂蝶斜区病变患者15例,术前采用神经导航系统进行三维重建及注册,术中采用双侧鼻孔扩大经蝶入路,在全程内镜下切除病变。结果术后经病理证实垂体腺瘤7例,脊索瘤5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10例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术后一过性尿崩3例,短暂脑脊液漏2例,无死亡病例;随访时间3~26月,2例未全切病例出现复发并接受放射治疗。结论对于复杂蝶斜区病变的扩大经蝶入路手术,将神经导航与全程内镜技术相结合可充分利用两种技术的优点,有利于提高手术切除率和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岩斜区肿瘤外科治疗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7年至2000年6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17例岩斜区肿瘤。12例肿瘤直径大于4cm。采用6种手术入路:颞下-小脑幕;天幕上下联合;颞下-乙状窦前;枕下乳突后;枕下远外侧;额眶颧入路。结果:肿瘤全切除12例(71%),术后恢复良好者11例(65%),术后新增颅神经损害6例(35%)。结论:选择和掌握适合的颅底手术入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入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岩斜区肿瘤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椎管内多发性神经鞘瘤的临床和手术特点。方法:对1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椎管内多发性神经鞘瘤进行临床、影像学及疗效总结。结果:16例共行手术28次,切瘤46枚,术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10例,稳定5例,加重1例,无手术死亡。随访1~28年,其中8例出现新病灶,1例恶性变肿瘤复发而再次手术;恢复劳动或工作10例,生活自理3例,仍需他人照料3例。结论:椎管内神经鞘瘤疗效通常良好,但椎管内多发性神经鞘瘤在诊治上存在一定难度,新病灶及复发肿瘤需多次手术。该病诊断主要依据MRI等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时注意小的隐蔽病灶。  相似文献   

12.
三叉神经鞘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1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三叉神经鞘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1990年1月~1997年12月)收治的18例三叉神经鞘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中颅窝型9例,后颅窝型5例,哑铃型4例。肿瘤全切除16例,近全切除2例,无一例死亡。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鞘瘤的最佳方法,而颞下入路适合于任何部位的三叉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13.
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切除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技术对大型听神经瘤切除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 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94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应用显微手术切除术。分别在术前及术后进行听神经和面神经功能评估,总结临床疗效和经验。结果 手术完全切除肿瘤者84例(89.3%),次全切除10例(10.6%)。听神经解剖保留10例(10.6%),功能保留2例(2.2%);面神经解剖保留68例(72.3%),功能保留42例(44.6%)。术后死亡2例(2.2%)。结论 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切除必须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显微手术技术可提高大型听神经瘤全切率,有效保护肿瘤周围的重要神经结构,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朱晓松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5):1970-1971
目的:探讨CT在三叉神经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三叉神经瘤的CT表现,并复习文献。结果:跨颅窝型8例,中颅窝型3例,后颅窝型2例。8例表现为哑铃状,3例表现为类圆形,2例表现为不规则形。肿瘤呈混杂密度、低密度或稍高密度,均无水肿及钙化。环形强化、不均匀强化或均匀强化。结论:CT是诊断三叉神经瘤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经额下-眶-翼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巨大型垂体腺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巨大型垂体腺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10年产经额下-眶-翼入路显微手术的117例巨大型(直径≥40mm)垂体腺瘤的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切肿瘤同时垂体柄保留完好者94例(80.4%),近全切16例(13.7%),大部切除7例(5.9%),98例获得术后随访,术后复发7例,结论:经额下-眶-翼入路进行显微手术,能明显提高巨大型垂体腺瘤的切除率。  相似文献   

16.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诊断。方法 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鞘瘤42例,分析其MRI表现特点。结果 42例中,39例位于髓外硬膜下,3例硬膜外及硬膜下间隙均被累及。肿瘤于平扫T1WI多表现为稍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如果肿瘤有坏死、液化或囊变,则肿瘤信号不均匀。肿瘤边界清楚,形态规则。硬膜内外均累及者呈哑铃型。增强扫描20例为均匀性强化,17例为不均匀性强化,5例为环形强化。40例可见脊髓受压、推移。31例见肿瘤侧蛛网膜下腔增宽、对侧蛛网膜下腔变窄。结论 准确定位及分析MRI表现是椎管内神经鞘瘤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巨大岩骨尖三叉神经鞘瘤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35例巨大岩骨尖三叉神经鞘瘤患者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其中经硬脑膜下颞底入路28例,额眶颧入路5例,颞枕-枕下联合入路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33例,全切除率为94.3%;因肿瘤与重要结构粘连导致全切除困难而次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病理:神经鞘瘤34例,间变性神经鞘瘤1例。手术后新的神经功能损害包括:动眼神经不完全性麻痹4例,手术后2月内恢复;外展神经麻痹8例,4例随访时恢复;术后轻度偏瘫1例,3周后恢复。所有病例原有神经功能障碍无加重。随访18例(随访率51.4%),随访时间3月~5年,全切除病例肿瘤无复发;次全切除病例1例失访,另1例随访2年未见肿瘤生长。结论巨大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有其影像学特点,个体化的手术入路对减少损伤,充分暴露肿瘤有重要意义,多数病例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盂切开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复杂性巨大鹿角形结石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肾盂切开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复杂性巨大鹿角形结石患者21例。结果:全部病例顺利取出结石,术中无需阻断肾蒂和局部降温,无肾盂、肾盏黏膜撕脱,无大出血,一次性取净结石18例(85.7%),残留结石3例(14.3%),经体外碎石后排出。结论:该手术方式具有操作简单、肾损伤小、出血少、结石残留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垂体腺瘤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临床诊断垂体腺瘤的病人进行外科手术治疗.14例采用口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45例采用开颅额下入路切除.结果:手术全切除38例,大部分切除14例,部分切除7例.手术后死亡4例.术后一过性尿崩18例,占40%,其它并发症9例,占15%.结论:垂体瘤的外科手术治疗可以经口鼻蝶入路,也可以经额下入路,对于微腺瘤和部分大腺瘤应用口鼻蝶入路,对于大腺瘤和巨腺瘤则应用额下入路.术中影象学反复定位和术中保护垂体柄、下丘脑及周围结构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显微手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通过三个间隙不同手术入路应用显微技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的经验。方法: 36例全部进行显微手术,经额下入路22例;经翼点入路13例;联合入路1例;经鼻腔蝶窦入路1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26例;次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2例。手术后,患者视力明显改善3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0例,其中尿崩症4例,消化道出血2例,右侧视力暂时减退4例,但10天左右视力逐渐恢复;病死1例。6个月后随访,35例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 经额下、翼点或联合入路时,选择其3个不同间隙切除肿瘤对切除鞍上池、额叶及向视交叉池扩展的巨大垂体瘤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具有对视神经、视交叉减压充分、肿瘤全切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