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严重创伤患者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易患因素、发病率及预后情况,为MODS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02年4月~2005年6月85例重度创伤患者,对MODS易患因素以及器官衰竭情况与创伤评分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18例合并MODS病人,死亡8例。MODS患者病死率随ISS分值升高而增加。在MODS中循环、呼吸功能障碍最为常见,其次为中枢及血液。直接死亡原因依次为循环、呼吸和中枢等。结论对严重创伤患者,充分认识MODS的危险因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动态监测实验诊断数据波动,及时作出诊断,全面均衡地实施治疗是防治MODS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患者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的易患因素、发病率及预后情况 ,为MODS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 1998年~ 2 0 0 3年 2 73例重度创伤患者 ,对 MODS易患因素以及器官衰竭情况与创伤评分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6 3例合并 MODS,死亡 4 2例。 MODS的发生率与重度创伤后合并感染、较长的休克期及自身免疫状况因素有关 (P<0 .0 5 )。创伤评分 ISS分值在 16~ 2 5分 ,MODS的发生率为 10 .6 % ,病死率为 30 .0 % ;分值在 2 5~ 35分 ,MODS的发生率为 19.0 % ,病死率为 5 3.5 % ;而分值超过 35分 ,则 MODS的发生率为 78.1% ,病死率为 96 .0 %。结论 :对严重创伤患者 ,充分认识 MODS的危险因素 ,并积极调控机体炎症反应 ,防治感染性休克 ,缩短休克期 ,可能是降低 MODS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严重腹部创伤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用创伤评分法(AIS—ISS)评分的意义,对全身多种生理功能及生化指标等进行重症监护和加强治疗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至2007年在EICU治疗严重腹部创伤72例。其中合并多发伤占66.66%。仅有腹部创伤AIS≥3分,多发伤ISS的分值≥16分的占87.25%,以上病例均是做相应手术处理后需呼吸机支持呼吸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给予循环、呼吸等多种监测仪的监测和加强治疗及高质量的护理。结果治愈64例,死亡8例,病死率11.11%。其中早期死亡4例,是合并严重颅脑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期死亡4例是因腹腔感染、肺部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结论①迅速查明受伤部位及器官,用AIS—ISS评估其损伤的严重程度,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部位伤。②充分发挥EICU各监测仪的优势,给予高质量的护理,在重要脏器功能出现异常早期及早发现并予以纠正,可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创伤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dult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的死亡危险因素和防治 ,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创伤患者 4 7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 2例 (12 97% )患者发生ARDS ,死亡 2 5例 (4 0 32 % ) ,发生感染 4 2例 (6 7 74 % ) ,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 (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 drome,MODS)者 32例 (5 1 6 2 % )。死亡患者均伴感染且并发MODS ,损伤严重度计分法 (ISS)值均≥ 2 5。故高ISS值、严重感染和并发MODS为创伤性ARDS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结论 对重创患者 (ISS值≥ 16 )应注意预防感染及重要脏器功能的支持。早期诊断 ,正确处理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张毅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12):718-719
目的 探讨合并闭合性腹内脏器伤的多发性创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方法  15 9例合并闭合性腹内脏器伤的多发性创伤 ,损伤严重性计分指数 (ISS) >17分 ,对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5 9例中有 3个或以上部位损伤的 6 0例 ,占 37.7%。诊断性腹腔内穿刺、B超及CT阳性率分别为92 .2 %、92 .6 %和 93.3%。死亡 18例 ,死亡病例平均ISS评分 34.1± 11.6分 ,非死亡病例为 2 1.6± 4 .8分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t=8.4 8,P <0 .0 1)。 结论 应重视对多发创伤患者腹内脏器损伤的术前诊断及动态观察 ,以防腹内脏器损伤漏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腹部创伤急救的经验,提高急救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150例,总结分析其损伤情况、临床救治、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结果本组150例腹部创伤患者致伤原因主要有交通事故75例、坠落伤25例、锐器伤21例、挤压伤18例等。损伤部位以脾脏57例、小肠43例、肾脏28例、肝脏24例为主。同时合并胸部损伤58例、骨盆骨折38例、颅脑损伤19例、脊柱骨折19例、四肢骨折及全身软组织损伤73例。腹腔2个及以上脏器损伤53例。损伤严重度(ISS)评分:6~50分,平均21分,其中ISS评分16~24分(重伤)26例,ISS评分≥25分(危重伤)26例。快速行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呼吸、血压监测,完善相关检查后,行非手术治疗53例,手术治疗97例。术后并发症:感染中毒性休克5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3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例;腹腔感染3例;切口感染6例、切口脂肪液化4例、切口裂开2例;胸腔积液3例、肺部感染2例、肺不张2例;肠瘘1例。7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4.7%。3例自动出院。结论腹部创伤患者病情复杂、危重,救治应争分夺秒,选择敏感检查方法,早期制定治疗方案,随病情变化修订治疗方案,有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心肺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CPR)后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1999年10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CPR术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24例,对其基础病因、CPR时间、并发MODS情况及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脏器功能损伤,随着CPR时间的延长,受损脏器数目增加,程度加重。本组患者最终痊愈出院2例(8.3%);转为植物状态3铡(12.5%);放弃治疗7例(28.8%);死亡12例(50.0%)。结论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的长短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尽量降低脏器受损数目及程度,重点是心脑肺的保护,即使复苏时间较长仍不要轻易放弃抢救,复苏后多个脏器受损的患者仍有望治愈。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0):135-137+141+封三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检测联合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在急诊创伤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 年5 月~2018 年5 月于我院就诊的186 例急诊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D-D水平和ISS 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D-D、ISS 评分及联合检测对创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186 例患者中,生存137 例,死亡49 例;生存组患者D-D 水平及ISS 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患者(P<0.05);D-D检测、ISS 评分及二者联合诊断创伤患者预后的AUC 分别为0.794、0.756、0.879,联合检测的AUC 明显高于D-D检测和ISS 评分(P<0.05)。结论 D-D 水平、ISS 评分与创伤患者预后关系密切,二者联合检测对创伤患者预后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是危重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我院 1 999年 8月至 2 0 0 2年 8月明确诊断为MODS的 1 0 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 ,以提高对危重病患者发生MODS的认识。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0 2例MODS患者 ,男 78例 ,女2 4例 ,年龄 2 3~ 84岁 ,平均 48 7岁。全部患者发生MODS前均有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SIRS)。SIRS ,MODS诊断标准依文献 [1 ,2 ]。 1 0 2例患者中 ,严重创伤 43例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 (ISS)均≥1 6分 ,平均 ( 31 37± 8 2 6)分 ,严重感染性疾病 32例 ,脑血管疾病 1 7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创伤患者血乳酸水平的变化及其在预测创伤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连续收入ICU的创伤患者92例,在入院时即行血乳酸测定及创伤严重度评分(ISS评分),按ISS分值分成3组,同时按预后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结果血乳酸水平随着ISS分值的增高而升高,各分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76,P〈0.01);创伤患者死亡组血乳酸水平与ISS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t=6.89、t=8.60,P〈0.01);血乳酸水平与I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29,P〈0.01)。结论创伤患者血乳酸水平与IS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可应用于预测创伤患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复杂性腹部创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接收的复杂性腹部创伤一共有64例患者,对其相关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全部采取手术治疗,治愈61例,治愈率为95.31%,死亡3例,死亡率为4.69%。死亡原因,不可逆休克2例,MODS(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例。3例死亡患者当中全部为三处以上合并伤,ISS(创伤严重度评分法)在75以上的2例患者全部死亡。结论:对ISS值低的患者,应该尽可能避免误诊和漏诊,争取尽早进行手术,进而使其死亡率明显降低,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2.
我院1985-1999年共收治82例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病人(MODS),现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包括MODS的病因、病死率、诊断、治疗等),以提高对MODS的认识,寻求合理的治疗方案,改善MODS的预后,降低死亡率。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l~般资料82例均为我院1985-1999年收治的患者,其中男53例,女29例;年龄3岁一72岁(平均38.55*12.87岁),82例均符合MODS的诊断和程度评分标准[‘3。脏器评分1分为功能受损期;评分2分为脏器功能衰竭早期;评分3分为脏器功能衰竭期。本组病例每例至少2个脏器受累,评分至少5分,平均评分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改善的时效性,明确其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ICU中同时具备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的MODS患者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采用连续性静一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0h)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窗(3h、6h、12h、24h、48h、72h)呼吸、循环功能改变。结果多巴胺用量:CBP治疗后3h较0h增加(P<0.05),6h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12h时明显减少,且各循环指标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多巴胺用量明显减少(P<0.01);呼吸功能改善在治疗后24~72h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CBP治疗MODS患者,对于循环功能和呼吸功能有不同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4.
张毅飞 《中外医疗》2011,30(21):92-92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及转归,总结治疗经验,便于临床医师更好地认识本病。方法回顾分析32例急性脑血管病合并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最终导致MODS,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综合性的。治疗中应尽早常规监测有关脏器功能,有效控制脑、呼吸、循环、肾功能衰竭。结论本病预后极差,预防脑卒中后的MODS的发生,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是减少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转归情况,探讨急救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宁波市第六医院于2010年3月-2013月3月收治的162例严重多发性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一就诊时间、致伤因素、受伤部位、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是否急诊手术的差异。结果162例患者中,亨7.2%为交通事故所致,75.3%合并失血性休克,12.3%患者死亡。死亡组与生存组间性别、年龄、致伤因素、受伤部位及是否行急诊手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死亡组发病一就诊时间和ISS分值[(2.3±0.7)h、(42.9±11.5)分]均显著高于生存组【(0.8±0.3)h、(21.8±5.6)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病死率较高,ISS分值与发病一就诊时间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梁平 《中外医疗》2010,29(7):50-50
目的探讨胸腹部创伤9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胸腹部创伤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胸腔闭式引流患者AIS-ISS评分明显高于开胸或开腹手术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失血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1例 术后48h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死亡1例。结论对诊断明确的胸腹合并伤,首先改善呼吸功能,恢复有效循环量,进行AIS-ISS评分,积极做好手术准备。  相似文献   

17.
雷凌云 《中外医疗》2008,27(13):11-12
目的 了解院前创伤评分(采用CRAMS记分法)结合院内创伤评分(采用创伤严重度评分法: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在多发骨折合并多脏器损伤患者救治及其预后判定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期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43例多发骨折合多并脏器损伤患者的CRAMS和ISS评分进行总结,并对其并发症.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多发骨折合井多脏器损伤患者的伤情严重度、并发症的发生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与CRAMS评分和ISS评分法密切相关.并随CRAMS评分法分值的降低及ISS评分法分值的升高而增加.其中病死率CRAMS评分法和ISS评分法的极重症级与重症级相比相差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RAMS结合ISS评分可准确反映多发骨折合并多脏器损伤患者伤情严重程度和预测并发症,致残率及病死率,对重症患者的优先救治和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56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急性脑血管病合并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及下丘脑功能紊乱是导致MODS的主要原因,同时发现病前合并多种慢性疾患的患者发生MODS的机会明显增多.治疗中早期常规进行有关器官的功能监测,积极有效地控制脑、呼吸、循环、肾脏功能衰竭.结论 本病预后很差,预防卒中后的MODS的发生至关重要,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是减少MODS死亡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多发性创伤后血浆血栓调节蛋白的动态变化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豪  孙志扬  沈中华 《上海医学》2002,25(12):767-769
目的 观察多发性创伤患者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 (TM )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3 5例多发性创伤患者按入院时创伤严重程度的评分值 (ISS)分组 ,A组 14例 ,ISS≥ 16分 ;B组 2 1例 ,ISS <16分。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当时及第 2、3、5、7天 ,用ELISA法测定血浆TM水平。结果 A组患者血浆中TM水平为 ( 5 5 .45± 13 .14)ng/ml,明显高于B组的 ( 41.81± 16.3 1)ng/ml(P <0 .0 5 )。 17例预后不良者与 18例预后良好者相比 ,血浆TM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动态检测血浆TM水平对判断多发性创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向红  孙仁华  洪军 《浙江医学》2009,31(6):759-761
目的研究严重多发伤患者伤后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病情严重程度、MODS的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65例多发伤患者根据损伤严重度评分(ISS评分)分为严重多发伤组(ISS≥16分)和轻伤组(ISS〈16分),另设本院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严重多发伤组根据是否发生MODS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均在外伤后第1、3、7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表达。结果轻伤组伤后第1、3天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在伤后第7天降至正常水平;严重多发伤组伤后第1、3、7天CD62P、CD63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轻伤组(均P〈0.01)。非MODS组CD62P、CD63表达在伤后第3天达高峰,第7天下降;MODS组CD62P、CD63表达在伤后第7天仍保持高水平,且在各个时点均明显高于非MODS组(均P〈0.01);生存组CD62P、CD63表达在伤后第3天达高峰,第7天下降;死亡组在伤后第7天持续保持高水平,目在各个时点均明显高于生存组(均P〈005或0.01)。结论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与严重多发伤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MODS的发生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