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应用松果体切除来抑制鸡褪黑素的分泌,观察其发生脊柱侧凸的情况并进行分析。方法:刚孵育出的国产小绍兴鸡60只,分为两组。对照组20只,未行任何处理,在控制白天12h光照(光照度为500 Lx)、夜间12h完全黑暗(光照度为0—5Lx)条件下饲养。松果体切除组40只,在孵化后3d时施行松果体切除术,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制造鸡脊柱侧凸模型。控制光照条件同对照组。每月行X射线检查,观察所有鸡脊柱的改变。3个月时,留取所有鸡白天和黑夜的静脉血,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褪黑素含量。结果:3个月时对照组均无脊柱侧凸发生。松果体切除组中,术后第1个月X射线检查时即发现5只鸡出现明显的脊柱侧凸,侧凸在随后的两个月中进行性加重。在2个月时共有9只鸡出现明显侧凸。3个月时共有16只鸡发生侧凸,发生率为53.3%,Cobb角为11&;#176;~85&;#176;,平均31.3&;#176;。对照组血清褪黑素呈现明显的白天低(平均12.5ng/L),夜间高(平均112.5ng/L)的周期性变化;松果体切除组血清褪黑素白天平均为9.4ng/L、夜间平均为8.8ng/L,其白天低夜间高周期性变化消失。松果体切除组和对照组白天血清褪黑素含量差异无显著性,其夜间褪黑素的含量差别显著。结论:松果体切除可以减少褪黑素的分泌,并诱导部分鸡发生脊柱侧凸,但非所有松果体切除术后的动物均能发生脊柱侧凸。所以,松果体切除鸡脊柱侧凸模型的发生与血清褪黑素的减少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背景:鸡松果体切除可以导致脊柱侧凸,研究表明腹腔内注射褪黑素可降低其脊柱侧凸的发生率,但何种剂量的褪黑素可以产生这种效果还不清楚。目的:应用松果体切除来抑制鸡褪黑素的分泌,通过给予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制剂来观察其脊柱侧凸的发生率。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于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实施。雌性国产小绍兴鸡50只(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清洁级)。干预:将鸡50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鸡在出生后3d时行松果体切除术,在控制白天12h光照(光照度为500Lx)、夜间12h完全黑暗(光照度为0~5Lx)条件下饲养。其余4组鸡在孵化后3d时行松果体切除术后,分别腹腔注射5,10,20和40mg/kg剂量的褪黑素制剂,2次/d,控制光照同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3个月后观察各组鸡脊柱侧凸的发生率及平均Cobb角。结果:3个月时共有25只鸡发生了的脊柱侧凸。对照组,5,10,20,和40mg/kg组中脊柱侧凸的发病数分别为6,5,5,4和5只。平均Cobb角为26.7&;#176;,23.5&;#176;,21.7&;#176;,24.5&;#176;,23.2&;#176;。5,10,20,和40mg/kg组与对照组在脊柱侧凸的罹患率和平均Cobb角上无明显差异。结论:给予不同剂量的褪黑素并不能降低脊柱侧凸的罹患率和侧凸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背景:鸡松果体切除可以导致脊柱侧凸,研究表明腹腔内注射褪黑素可降低其脊柱侧凸的发生率,但何种剂量的褪黑素可以产生这种效果还不清楚。目的:应用松果体切除来抑制鸡褪黑素的分泌,通过给予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制剂来观察其脊柱侧凸的发生率。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于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实施。雌性国产小绍兴鸡50只(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清洁级)。干预:将鸡50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鸡在出生后3d时行松果体切除术,在控制白天12h光照(光照度为500Lx)、夜间12h完全黑暗(光照度为0~5Lx)条件下饲养。其余4组鸡在孵化后3d时行松果体切除术后,分别腹腔注射5,10,20和40mg/kg剂量的褪黑素制剂,2次/d,控制光照同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3个月后观察各组鸡脊柱侧凸的发生率及平均Cobb角。结果:3个月时共有25只鸡发生了的脊柱侧凸。对照组,5,10,20,和40mg/kg组中脊柱侧凸的发病数分别为6,5,5,4和5只。平均Cobb角为26.7°,23.5°,21.7°,24.5°,23.2°。5,10,20,和40mg/kg组与对照组在脊柱侧凸的罹患率和平均Cobb角上无明显差异。结论:给予不同剂量的褪黑素并不能降低脊柱侧凸的罹患率和侧凸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背景:大部分制造鸡脊柱侧凸的松果体切除均在孵化后3d内实施,关于或迟或早进行松果休切除后对鸡发生脊柱侧凸是否有影响目前仍不清楚. 目的:分析实施松果体切除的时间与鸡脊柱侧凸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比进行松果体切除后发生侧凸和未发生侧凸的鸡午夜血清褪黑素水平.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4-03/2006-08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将60只小绍兴鸡随机分为6组:孵化后第2,4,11,18天施行松果体切除组,每组12只,对照组(n=6)及假手术组(n=6).方法:4个施行松果体切除组分别在孵化后第2,4,11,18天施行松果体切除,假手术组仅暴露松果体、不切除,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主要观察指标:每月对鸡的脊柱进行一次俯卧位X射线检查.第3个月时,应用ELASA方法检测午夜鸡血清褪黑素水平.结果:在孵化后3个月时,孵化后第2,4,11,18天施行松果体切除的小鸡脊柱侧凸的发生率分别为:66.7%,66.7%,63.6%及66.7%.4组动物的平均Cobb角分别为:32.6°,29.8°,23.8°及22.3°.4组施行松果体切除的小鸡在脊柱侧凸发生率、严重程度以及侧凸的类型上无统计学差异.施行松果体切除鸡的夜间褪黑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1),施行松果体切除的发生脊柱侧凸与未发生脊柱侧凸鸡的血清褪黑素浓度无明显差别.结论:孵化18d内的鸡实施松果体切除后脊柱侧凸的发生率为63.6%-66.7%,并且不受施行手术时年龄的影响.施行松果体切除后鸡的血清褪黑素浓度较低,但发生与未发生脊柱侧凸鸡的血清褪黑素浓度无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鸡脊柱侧凸模型椎旁肌中肌梭结构、数量、密度及其分布,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对刚孵育出的鸡行松果体切除,获得脊柱侧凸动物模型;将鸡脊柱侧凸模型分为 Cobb角 10°~ 20°组及 Cobb角 >40°组,椎旁肌取下后切片,行 Masson三色染色,观察肌梭结构,对肌梭数量、密度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鸡脊柱侧凸模型椎旁肌中部分肌梭被囊呈"气球样变",梭内肌纤维有异常改变; Cobb角 10°~ 20°组肌梭密度为( 25± 5)个 /g肌肉. Cobb角 >40°组肌梭密度为( 23± 7)个 /g肌肉. 结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鸡脊柱侧凸模型椎旁肌中部分肌梭结构异常,肌梭数量减少,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6.
王善松  李明  朱晓东  陈语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80-281,T006
目的:观察鸡脊柱侧凸模型椎旁肌中肌梭结构、数量、密度及其分布,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刚孵育出的鸡行松果体切除,获得脊柱侧凸动物模型;将鸡脊柱侧凸模型分为Cobb角10&;#176;-20&;#176;组及Cobb角&;gt;40&;#176;组,椎旁肌取下后切片,行Masson三色染色,观察肌梭结构,对肌梭数量、密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鸡脊柱侧凸模型椎旁肌中部分肌梭被囊呈“气球样变”,梭内肌纤维有异常改变;Cobb角10&;#176;-20&;#176;组肌梭密度为(25&;#177;5)个/g肌肉。Cobb角&;gt;40&;#176;组肌梭密度为(23&;#177;7)个/g肌肉。结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鸡脊柱侧凸模型椎旁肌中部分肌梭结构异常,肌梭数量减少,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7.
背景对于褪黑素是否与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发病机制有关,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结果尚无统一认识.目的探讨青少年脊柱侧凸发病机制与褪黑素的关系及作用.设计两检筛选法普查及非随机化同期对照研究.单位海口市人民医院骨二科.对象实验在海口市人民医院骨二科完成.调查海府地区10余所城乡中小学8 198名7~16岁在校学生,其中男4 423名,女3 775名.方法选择普查中被诊断为AIS患儿42名,随机抽取50名正常人做对照,用放免法进行褪黑素测定与统计学处理.主要观察指标两组调查者血清褪黑素含量.结果青春前期10岁前年龄段AIS男女初始组褪黑素含量均低于青春期组及正常组,尤以女性为显,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中褪黑素与脊柱侧凸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背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骨代谢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该类患者存在着低骨量及骨质疏松症,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参与骨代谢的调节,是强有力的骨吸收因子.目的探讨特发性脊柱侧凸的骨密度变化及与血清IL-6含量的相关关系.设计以患者及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非随机化同期对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脊柱外科.对象2003-07/10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外科门诊或病房收治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36例,男6例,女30例,年龄12~18岁,Cobb角34°~109°,且均为胸弯者;健康青少年志愿者36例为对照,男7例,女29例,年龄13~18岁.方法应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吸收仪分别对所有研究对象L2~L4和股骨近端(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的骨密度进行测量,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IL-6水平.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腰椎和股骨骨密度比较.②血清中IL-6浓度比较.结果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L2~L4和股骨颈、大转子、ward's角的骨密度分别为(0.79±0.12),(0.78±0.12),(0.65±0.10)和(0.69±0.13)g/cm2,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09±0.11),(0.95±0.11),(0.78±0.10)和(0.88±0.11)g/cm2](P<0 001),血清IL-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05),且特发性脊柱侧凸的腰椎和股骨所测的3个部位的骨密度变化与血清IL-6浓度呈明显负相关(P<0.001),而正常对照组腰椎及股骨所测的3个部位的骨密度变化与血清IL-6浓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存在着骨密度的降低,且细胞因子?IL-6过量分泌,可能是引起特发性脊柱侧凸低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背景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学尚不十分清楚,已有几位学者发现在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产生与进展中椎旁肌肉可能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因此,椎旁肌在脊柱侧凸中作用已经成为研究热点.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脊柱侧凸患者胸弯顶点处凸侧、凹侧椎旁肌的Bcl-2,Caspase-3及bcl-x表达的差异,以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椎旁肌在脊柱侧凸中的可能的作用机制.设计随机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在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完成.对照组为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2例.研究组为胸椎侧凸畸形患者10例,男2例,女8例;年龄12-17岁(平均14.3岁).平均Cobb角57.7°(范围45°~85°).干预手术中,于T6~T11椎体水平的侧弯顶椎水平取双侧椎旁肌部分组织甲醛固定,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其余组织冰冻,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印迹杂交.主要观察指标①脊柱侧凸凸侧、凹侧椎旁肌组织中Bcl-2的表达.②椎旁肌组织肌纤维形态.③椎旁肌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脊柱侧凸患者凸侧肌肉组织Bcl-2蛋白的表达量降低.脊柱侧凸患者及正常对照椎旁肌肉组织均存在个别细胞的凋亡,二者无明显差异.凸侧肌纤维比其凹侧及正常对照的肌纤维明显变细.结论神经-肌肉异常所致的椎旁肌的不对称有可能是特发性脊柱侧凸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种不对称很可能与Bcl-2表达不对称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应用Isola钉棒系统矫正脊柱侧凸冠状面、矢状面和轴状面畸形患者的术后功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脊柱科2001-03/2003-06应用Isola钉棒系统治疗脊柱侧凸患者22例.特发性侧凸18例,先天性侧凸4例.男13例,女9例;年龄12~18岁,平均14.5岁;术前冠状面Cobb角45&;#176;~83&;#176;,平均62&;#176;,矢状面Cobb角12&;#176;~54&;#176;,平均34&;#176;,椎体旋转按Nash-Moe分型Ⅰ度6例,Ⅱ度13例,Ⅲ度3例.结果:术后冠状位矫正为20&;#176;~31 &;#176;,矫正率为62%~85%,平均69%,矢状位矫正为21&;#176;~32&;#176;,平均26&;#176;.椎体旋转矫正Ⅰ度.随访9个月~3年,平均2.4年,植骨融合良好,矫正角度丢失率<4.4%.结论:应用Isola钉棒内固定系统校正脊柱侧凸,利用悬臂技术产生的平移力获得冠状面良好矫正率的同时,可获得矢状面的矫正,并保持躯干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