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院自1998年以来 ,开展胃镜射频技术治疗消化道疾病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75例 ,其中男48例 ,女27例。年龄最大者78例 ,最小者21岁 ,平均为44岁。其中消化道出血36例、肿瘤25例、息肉14例。1 2治疗方法 :常规胃镜检查术前准备 ,肌肉注射阿托品1mg,射频治疗仪 (四川绵阳立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制造)输出功率选择20~30W ,工作时间定为3~10秒。治疗电极从内镜活检孔插入 ,根据出血点、息肉、肿瘤的大小、形状 ,分别用长射、短射、平射、点射等方法。2结果经上述方…  相似文献   

2.
<正>消化道息肉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因息肉被视为癌前病变,故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应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目前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消化道内镜下治疗息肉已成为常规微创治疗手段。我科于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应用等离子射频仪,经内镜治疗112例消化道广基息肉患者,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消化道内窥镜在小儿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嘉蔚  郭强 《云南医药》1997,18(6):439-440
消化道内窥镜在小儿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耿嘉蔚郭强万苹龙毓灵随着内窥镜的不断改进,镜身直径更细,成人内窥镜亦可用于小儿患者。现将我院内镜室1992~1996年对44例小儿应用成人内镜的检查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44例患儿,其中住院20例,门诊...  相似文献   

4.
安鹏 《云南医药》2007,28(5):505-509
胃电图(Electrogastrogram,EGG)一般指体表胃电图,即由表面电极从人体上腹部胃体窦体表投影区记录到的胃电信号,是一种无创的、准确的描述和评估胃肌电活动的技术。近年来随着检测手段和分析技术的不断改进,加之其本身具有无创性、操作简便、无痛苦、成本低廉等特点,EGG在胃运动障碍疾病的病理生理、诊断治疗和胃电生理学研究中已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具。通过对胃电图波形的科学分析,已经发掘出越来越多的相关于消化道疾病的电生理信息,[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下射频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方法138例消化道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射频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显效134例(97.1%),有效4例(2.9%)。138例患者中3例治疗2次,1例治疗3次,其余病例全部1次治疗成功。无1例穿孔及大出血,随访4周,残留溃疡均为S2期。结论内镜下射频治疗消化道息肉安全、可靠、费用低、恢复快,适宜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治疗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2年电子胃肠镜发现的15例胃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肿瘤,内镜超声检查和/或病理活检进一步明确病灶大小,位置及性质,ESD操作步骤;黏膜下注射液体以抬高病灶,接着预切开病灶周围黏膜,之后使用hook刀或IT刀沿病灶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病灶。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SD治疗,病变直径1.0~3.5cm,平均2.3cm,ESD手术时间30~175min,平均73 min,ESD治疗过程中创面均有少量出血,均经电凝或金属钛夹止血,无术后延迟出血发生,穿孔发生率为6.7%(1/15),术后随访1~8个月,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结论 ESD作为一种内镜微创治疗,能实现较大病灶的完全剥离,为临床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资料,也为消化道早期黏膜及黏膜下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ESD在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自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60例均为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患者,据其临床表现及经超声胃镜检查结果确诊为SMT,并对这些行ESD治疗的SMT病例进行3个月、6个月、24个月的回顾性分析。结果除8例因种种原因而无法随访,其他术后成功随访的52例患者中(随访率为86.67%)有49例随访患者半年内切面愈合率81.67%,两年内切面愈合率达100%,另外3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有癌细胞的存在,而采取其他手术方式治疗(胃大切)。结论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一项简单有效、方便快速、费用低、损伤小、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ESD方法治疗的17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对常规胃镜、肠镜检查发现的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进行靛胭脂染色,结合放大内镜观察,明确病变范围后,行黏膜下注射,使病变明显抬举,即抬举征阳性者,行ESD治疗.结果 17例ESD治疗患者,均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病变完整切除率100%.结论 ESD技术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较大病灶,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资料,缺点是操作时间长,技术难度大,应由有经验的内镜医师操作.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消化道内镜下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消化道疾病不需开刀便得以妥善治疗,同时还将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降低到最低限度。目前日本奥林巴斯公司生产的金属钛夹利用  相似文献   

10.
李开林 《云南医药》1994,15(1):41-43
本文采用微波经内镜在治疗消化道的各种形态的息肉、腺瘤、消化道出血、胃粘膜脱垂及恶、良性食道梗阻方面的应用。对顶部法、基底两侧法、多点刺入法、接触粘连法等方法进行探讨。对60例消化道病人进行治疗观察,有效率达100%。对息肉腺瘤治愈率达98%。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射频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36例五官科患者,采用五官科射频治疗仪治疗9种常见疾病,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临床治愈率达61.0%,总有效率达89.7%,总体疗效满意。结论射频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简便、无痛、无创、速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宋征武  积巅 《蚌埠医药》1992,10(3):13-14
我院自1991年1月应用内镜下微波治疗仪(简称EMCT)进行凝固治疗消化道疾病,消化道息肉30例、消化道出血15例,癌性梗阻3例。取得一定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刘国粱 《江西医药》2009,44(7):699-700
目的评价内镜下射频及高频电凝联合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效果。方法应用OLYMPUS-240/260电子胃镜或肠镜发现消化道息肉后.内镜下视病变采用OLYMPUSPSD-20高频发生器及射频治疗仪切除息肉。结果155例息肉中,应用高频切除93例.占60%,射频治疗62例,占40%。结论内镜下射频、高频治疗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耳鼻喉疾病患者采用双极射频治疗效果和护理经验。方法 应用双极射频治疗仪治疗慢性咽炎咽滤泡增生320例,扁桃体肥大82例,慢性肥厚性鼻炎110例,鼻腔出血8例,并进行专科护理。结果 经1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显示,治愈率高,均无并发症。结论 双极射频治疗仪是治疗耳鼻咽喉疾病中的一种操作简便,无副损伤,无需住院,医疗费用低的理想治疗方法,结合加强专科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6.
我科1997年1~12月共收治喉囊肿患者24例,在实施手术前先用射频处理囊肿壁后再将其摘除,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4例患者中,男16例,女8例,年龄16—60(平均38)岁,病程3个月~1.5年。症状为咽喉部不适,异物感,阻塞感,间接喉镜检查:囊肿均位于会厌舌面,大者充满整个会厌谷,均为广基,呈半球状,表面有丰富的小血管,呈半透明或灰白色。  相似文献   

17.
射频消融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一种热凝固疗法,它是利用波长460-500kHz的射频交变电流,通过射频电极针.使其周围组织中的带电粒子高速振荡摩擦产热,温度达50-110℃,致电极周围肿瘤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从而灭活肿瘤细胞的一种微创治疗新方法,产热程度与电流强度和持续时间呈正相关,与阻抗呈负相关.并与组织的含水量、组织血流量以及加温的速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消化内镜在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手术探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手术探查中使用 Olympus-XQ3 0 胃镜经空肠切口或胃窦部切口进入肠腔 ,逐段观察肠腔 ,寻找出血部位。结果 :17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 ,均经术中内镜检查确定出血部位及病因。结论 :对于诊断不明的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 ,均经术中内镜检查确定出血部位及病因。结论 :对于诊断不明的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 ,在手术探查中应用内镜寻找出血部位 ,有利于病变部位的确定及减少手术探查中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9.
李春安  幸军  李婷婷 《江西医药》2006,41(8):576-576
目的总结内镜下射频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临床经验。方法34例患者共36颗息肉.其中食管息肉6颗.胃息肉26颗,十二指肠息肉4颗。内镜下射频治疗,输出功率20~25w.治疗电极直接接触息肉。结果35颗息肉治疗后萎缩、平坦呈白色凝固。另1例十二指肠降段宽蒂息肉射频治疗后息肉头部及蒂部萎缩呈白色凝固。34例无一例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3周后复查胃镜息肉全部消失。结论内镜下射频治疗上消化道息肉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长程小剂量顺铂联合射频透热治疗恶性消化道肿瘤8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长程小剂量顺铂联合射频透热治疗恶性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单药顺铂(DDP)20 mg+生理盐水500 m l静脉滴注,1-2次/周;有腹水或腹腔病灶者给予腹腔灌注化疗;射频热疗2次/周,其中1次和腹腔灌注化疗同步进行,间隔3周重复。结果82例患者症状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87.8%(72/82),平均生存19个月。结论小剂量顺铂结合射频热疗治疗晚期恶性消化道肿瘤,具有患者耐受性好、毒副作用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