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mBNP)在评价慢性肾衰竭患者心功能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住院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20例,测定患者血清肌酐、BNP、NT-proBNP浓度,按照我国改良的肾脏病膳食改善试验(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依据2003版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Kidney Disease Outcomes Quality Initiative,K/DOQI)指南标准将120例患者分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4、5(未透析)期三组进行比较;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制定的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NYHAⅠ、Ⅱ、Ⅲ、Ⅳ四组进行比较。比较同一肾功能水平下不同心功能水平患者BNP及NT-proBNP的浓度差异,同一心功能水平下不同肾功能水平患者BNP及NT-proBNP的浓度差异。结果同一肾功能分期血BNP及NT-proBNP浓度随着NYHA分级升高逐渐升高,各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同一NYHA分级、不同CKD分期BNP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NYHA分级,NYHAⅠ、Ⅱ、Ⅲ级时CKD 4期与CKD 3期的NT-pro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D 5期与CKD 4期、CKD 3期比较NT-proBNP浓度显著升高(P0.05)NYHAⅣ级时,NT-proBNP浓度在CKD 3期、4期、5期的浓度分别为(2 5540.00±4 537.30)μg/L、(25 820.00±3 636.18)μg/L、(26 208.00±3 920.68)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可作为CKD 3、CKD 4及CKD 5(未透析)期患者判断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指标。NT-proBNP受肾功能影响较大,对CKD 3及CKD 4期患者在考虑肾功能的前提下可评价心功能状态,但对于CKD 5期患者不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2.
心瓣膜疾病患者围手术期脑钠素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心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清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20例心瓣膜置换术患者按NYHA心功能标准分级,术前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于术前、术后24小时、7天、14天和30天测量血清BNP浓度,分析围手术期BNP浓度变化趋势,术前BNP浓度与心功能、LVEF的关系. 结果心瓣膜疾病患者术后BNP浓度急剧上升,24小时达峰值(P=0.003);术后7天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术前水平(P=0.015);术后14天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30天略低于术前水平.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与BNP水平呈正相关(r=0.69,P<0.05),LVEF与BNP浓度无相关关系(r=0.29,P>0.05). 结论术前血清BNP浓度能反映心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前心功能状况,血清BNP浓度越高,心功能越差.术后早期BNP浓度升高,后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血清BNP浓度,研究其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患者39例。于术前1d(T1)、术后7h(T2)、1d(T3)、3d(T4)、5d(T5)、7d(T6)测量血清BNP浓度,术前进行NYHA心功能标准分级,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观测肌钙蛋白(TnI)浓度、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冠心病患者BNP平均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群。LVEF与BNP浓度呈负相关关系(r=-0.829,P0.01)。BNP浓度术后7h与术前相比显著增高(P0.05),术后1d达到峰值(P0.01),术后3d开始呈下降趋势,术后7d仍比术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BNP浓度≥100pg·ml-1的患者,预后较差。结论BNP浓度能反映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心功能越差,BNP浓度越高,较LVEF更准确量化心功能状态。BNP可作为指导冠状动脉搭桥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的一种客观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 BNP 检测在慢性心衰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 BNP 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的关系。并根据BNP 水平分为>400pg/mL 组和≤400pg/mL 组,比较两组患者房颤、陈旧性心肌梗死以及死亡率。结果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BNP 水平显著升高,LVEF 水平显著下降,LVEDD 显著增加(P <0.01)。BNP 与心功能分级和 LVEDD 呈正相关(r=0.921,0.917,P <0.01),与 LVEF 呈负相关(r=-0.960,P <0.01)。BNP水平>400pg/mL 的患者房颤、陈旧性心梗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更高(P <0.05或<0.01)。结论血浆 BNP水平检测能够反映慢性心衰患者左心室功能,对患者诊断、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对胸部恶性肿瘤患者心功能及血浆BNP的影响。方法将行开胸手术的48例胸部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心脏彩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血浆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术后7 d患者BNP和LVEDD分别为(106.62±37.24)pg/m L和(58.83±5.11)mm,显著高于术前1 d,LVEF显著低于术前1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开胸术后患者常发生心功能降低现象,血浆BNP可作为衡量心功能变化的早期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探讨NT-pro BNP在慢性肾衰竭合并早期心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及我院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93例,将患者分为合并心血管疾病(CVD)组61例与非CVD组32例,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方案将CVD组分为4个亚组,由20名健康志愿者组成正常对照组,各组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NT-pro 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LVEF值。结果:(1)血清NT-pro BNP水平,慢性肾衰竭合并CVD组高于非CVD组(P〈0.01),非CVD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CVD组血清NT-pro BNP水平逐渐增高,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亚组与非CV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VEF值,CVDI组与非CVD组、Ⅰ组与Ⅱ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NT-pro BNP水平与NYHA分级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LVEF水平呈负相关。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普遍增高,但心衰仍是导致NT-pro BNP水平增高的主要因素,其水平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增高,测定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对慢性肾衰竭合并早期心衰患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笔者采用改良静-静脉血液滤过抢救18例顽固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择2002年至2006年在我科住院的心功能不全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65~83岁,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冠心病5例、扩张性心脏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心功能按NYHA(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9标准分级均为Ⅳ级。经常规治疗,心功能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相似文献   

8.
例1 男,48岁。阵发性心前区疼痛3个月,有心肌梗死病史,病程2年。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心电图示: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脏舒张功能减弱,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50;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后降支(PDA)阻塞约95%。临床诊断:冠心病,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对尿毒症患者心衰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03月本院收治的尿毒症合并心衰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纽约心脏协会分级(NYHA)Ⅲ级44例,Ⅳ级36例,另选取同期尿毒症未发生心衰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检测NT-proBNP、CysC水平,比较不同NYHA分级患者NT-proBNP、CysC水平差异,并分析其与NYHA分级的相关性。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NT-proBNP、CysC对尿毒症患者心衰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浆NT-proBNP、Cys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NYHAⅣ级尿毒症患者血浆NT-proBNP、CysC水平显著高于NYHAⅢ级患者(P<0.01);尿毒症合并心衰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r=0.354,P<0.05);尿毒症合并心衰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r=0.302,P<0.05);NT-proBNP、CysC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884(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FIB)的影响。方法 30例DCM患者,年龄26~70岁,心功能(NYHA分级)Ⅲ或Ⅳ级,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n=15)。治疗组L3,4或T4,5棘突间隙穿刺置管于硬膜外腔,每间隔2h硬膜外腔注射0.5%利多卡因3~5ml,辅以适当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常规予药物治疗,疗程4周。于治疗前后进行心脏彩超检查,用微量毛细管加热沉淀法测定静脉血血浆FIB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心功能改善,左室舒张末内径减小,左室射血分数增加,血浆FIB浓度降低(P〈0.05)。结论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能改善DCM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FIB浓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前列腺素E1(PGE1)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美托洛尔加前列腺素E1)、美托洛尔组和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按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进行强心、利尿、扩管、降压等治疗,美托洛尔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美托洛尔和前列腺素E1。治疗8周后,比较3组患者血浆BNP浓度变化、心功能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输出量(CO)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8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美托洛尔组(P<0.05),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血浆BNP水平、LVEF及CO均有明显改善;与美托洛尔组相比,联合组血浆BNP水平、LVEF及CO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前列腺素E1可显著提高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心输出量,降低BNP水平,值得临床参考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手术期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变化规律。方法2005年7~10月我院收治20例CABG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后,主动脉开放前,开放后20min,进入ICU,术后12h,24h和48h测量血浆BNP浓度,分析围手术期BNP的变化规律,以及BNP与心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NT)等的相关关系。结果麻醉诱导后BNP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明显负相关(r=-0.912,P=0.000),与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r=0.714,P=0.000),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r=0.809,P=0.000),中心静脉压(r=0.787,P=0.000)呈明显正相关。手术前后BNP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259,P〈0.01),从主动脉钳开放后逐步上升,并在术后24h达峰值。进入ICU,术后12h,24h的BNP浓度与PCWP呈明显正相关(r=0.602,P=0.005;r=0.554,P=0.011;r=0.631,P=0.003),与CK-MB浓度呈明显正相关(r=0.528,P=0.017;r=0.638,P=0.002;r=0.882,P=0.000);但与TNT浓度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冠心病患者术前血浆BNP浓度能正确反映术前的心功能状态;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术后BNP大量释放的原因;术后BNP监测能正确及时地反映患者的心功能状态,特别是前负荷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心瓣膜置换术后疗效及危险因素,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144例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6例、女28例,年龄15~69(44.9±11.9)岁;病程1个月~40年,平均病程(57.8±98.3)个月。风湿性心脏瓣膜病92例,退行性心脏瓣膜病28例,先天性心脏瓣膜病1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9例。对存活出院的137例患者进行随访,用t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住院死亡、主要并发症发生及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寿命表生存率法计算术后远期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9例(13.2%),室性心律失常56例(38.9%),人工瓣膜瓣周漏7例(4.9%),胸腔积液33例(22.9%),心包积液8例(5.6%),肝功能不全23例(16.0%),肾功能不全5例(3.5%)。术后早期住院死亡7例,死亡率4.9%。Logistic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高(Ⅲ级或Ⅳ级)、病程长、术前左心功能低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双瓣膜置换术、合并其他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及主动脉阻断时间长、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和术后室性心律失常是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患者心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病程时间长、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高(Ⅳ级)、术前左心功能低下(LVEF〈40%)、双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时间长是术后早期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高(Ⅲ级或Ⅳ级)、合并其他心脏手术、术前左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通过血浆B-型刺钠肽水平、左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实验综合评价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心力衰竭诊断仪测定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同时采用NYHA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评价患者左心功能,记录6分钟步行实验距离,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CHF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比较及其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CHF组各亚组的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HF组组间两两比较BN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和心功能的恶化,水平逐渐增加,二者呈正相关(r=0.708,P<0.01).2.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992),与6分钟步行实验距离呈负相关(r=-0.756),左室射血分数与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呈正相关(r=0.989).结论:测定血浆BNP水平,结合NYHA心功能分级、起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试验有助于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A_2,Lp-PLA_2)水平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70例透析充分病情稳定的MHD患者(接受透析治疗时间均6个月)收集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Lp-PLA_2浓度,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B型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应用心脏彩超测定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diameter,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depth,LVPW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等各项指标,计算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分析血浆Lp-PLA_2水平与心脏彩超测定指标的相关性。以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1)70例MHD患者中,血浆Lp-PLA_2浓度、BNP、LVEF、LVMI、收缩压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合并左室收缩功能降低(LVEF50%)、左室肥厚和(或)心功能不全(BNP300 ng/L)的MHD患者血浆Lp-PLA_2浓度均较相关指标正常的MHD患者明显增高(P0.05)。(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HD患者血浆Lp-PLA2水平与BNP(r=0.43,P0.05)、LVMI(r=0.58,P0.01)呈正相关,与LⅦF呈负相关(r=-0.67,P0.叭)。(4)多元回归分析显示:MHD患者血浆Lp-PLA_2水平与LVMI(β=0.342,P0.01)和左室收缩功能减退相关(β=-0.396,P0.01)。结论在MHD患者中普遍存在高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血症;血浆Lp-PLA_2水平能反映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左心室肥厚和左心室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脑钠素(BNP)与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心功能不全的关系。 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免疫荧光法检测203例CKD非透析患者与16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全血BNP水平,分析其与颈动脉超声结果、心脏彩超结果及既往心血管疾病史的关系。 结果 CKD非透析患者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M(范围):54.40(15.10~ 173.00) ng/L比9.35(7.35~15.00) ng/L,P < 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KD患者BN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等呈正相关。存在颈动脉斑块、左室肥厚或既往发生过心血管事件的患者血BNP水平显著增高。多元回归分析显示LVMI、既往心血管事件均是影响BNP水平的独立因素。 结论 CKD非透析患者BNP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左室肥厚及心功能不全相关,提示BNP水平可作为一项评价CKD非透析患者心功能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前不同心功能与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相关性以及预后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研究,筛选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期间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468例成年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根据NYHA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四组,即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另外,根据测得患者术前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浓度的四分位数间距(P_(25)、P_(50)、P_(75))分为4层,即心功能A层、B层、C层和D层,分别比较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术后AKI以及预后情况,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术后AKI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468例成年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有264例发生AKI,总发病率为18.0%。术前心功能分级越高以及NT-proBNP浓度越高的患者,术后AKI发病率越高(分别为12.7%、13.1%、20.7%、35.5%,P0.001;9.2%、11.2%、16.2%、37.9%,P0.001),这类患者也更易发生休克、低心排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ICU滞留时间也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心功能分级(OR=1.43,95%CI:1.36~2.16,P=0.007)、心功能分层(OR=1.64,95%CI:1.54~2.32,P0.001)、血肌酐、尿酸以及NGAL水平、术中红细胞输注单位量、术后24 h内血乳酸水平是心脏外科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NT-proBNP预测术后AK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3(95%CI:0.69~0.77,P0.001)。结论术前心功能分级越高以及NT-proBNP浓度越高的患者心脏术后并发AKI的风险越高,其临床预后越差。因此,这类患者围手术期间应积极纠正贫血、减少失血及输血、改善心功能以及优化容量管理等,以降低术后AKI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上胸段硬膜外阻滞(HTEB)对缺血性心肌病(ICM)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浓度的影响.方法 ICM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年龄45~64岁,体重52~73kg,NYHA分级Ⅲ或IV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n=14)和上胸段硬膜外阻滞组(HTEB组,n=16).C组行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HTEB组于T3.4或T4,5间隙行硬膜外阻滞,阻滞范围T1-5,每隔2 h硬膜外腔注射0.5%利多卡因3 ml,每日6次,夜间停止给药,并辅以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收缩末期容积(LVESV),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抽取静脉血样,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NT-proBNP浓度.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HTEB组治疗后LVEDD降低、LVEF和LVFS升高、血浆NT-proBNP浓度降低(P<0,05),c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HTEB组治疗后LVEDD降低、LVEF和LVFS升高、血浆NT-proBNP浓度降低(P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上胸段硬膜外阻滞(HTEB)对缺血性心肌病(ICM)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浓度的影响.方法 ICM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年龄45~64岁,体重52~73kg,NYHA分级Ⅲ或IV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n=14)和上胸段硬膜外阻滞组(HTEB组,n=16).C组行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HTEB组于T3.4或T4,5间隙行硬膜外阻滞,阻滞范围T1-5,每隔2 h硬膜外腔注射0.5%利多卡因3 ml,每日6次,夜间停止给药,并辅以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收缩末期容积(LVESV),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抽取静脉血样,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NT-proBNP浓度.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HTEB组治疗后LVEDD降低、LVEF和LVFS升高、血浆NT-proBNP浓度降低(P<0,05),c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HTEB组治疗后LVEDD降低、LVEF和LVFS升高、血浆NT-proBNP浓度降低(P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上胸段硬膜外阻滞(HTEB)对缺血性心肌病(ICM)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浓度的影响.方法 ICM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年龄45~64岁,体重52~73kg,NYHA分级Ⅲ或IV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n=14)和上胸段硬膜外阻滞组(HTEB组,n=16).C组行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HTEB组于T3.4或T4,5间隙行硬膜外阻滞,阻滞范围T1-5,每隔2 h硬膜外腔注射0.5%利多卡因3 ml,每日6次,夜间停止给药,并辅以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收缩末期容积(LVESV),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抽取静脉血样,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NT-proBNP浓度.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HTEB组治疗后LVEDD降低、LVEF和LVFS升高、血浆NT-proBNP浓度降低(P<0,05),c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HTEB组治疗后LVEDD降低、LVEF和LVFS升高、血浆NT-proBNP浓度降低(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