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8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予以组体位护理干预、口腔护理干预、气道护理干预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VAP患者成功脱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降低死亡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肺保护性通气(LPSV)对开胸手术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37例术前无其他合并症、手术顺利而术后发生ARDS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同步间歇性指令呼吸(SIMV)+压力支持模式(PSV)+呼气末正压(PEEP)或双水平气道压通气(BiPAP)],并根据通气模式的不同分为常规通气组(CMV组,20例)和肺保护性通气组(LPSV组,17例),记录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后24h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氧合指数(PaO2/FiO2)、气道平台压(Pplat)、吸入峰值压(PIP)、PEEP及机械通气时间、气压伤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LPSV组机械通气时间、气压伤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7.3d、5.9%和29.4%,而CMV组为17.6d、15.0%和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LPSV组的气道压,包括PIP和Pplat显著低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1,0.031).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PaO2/Fi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SV可明显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降低了病死率,是开胸手术后ARDS患者的一种有效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有效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8例患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及对照组(13例).治疗组于生后30min至2h即从气管插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100mg/kg,用药后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N-CPAP)装置辅助呼吸;对照组单纯应用持续气道正压辅助呼吸.结果治疗组辅助呼吸、机械通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72 h胸部X线摄片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S联合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减轻病情,缩短氧疗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相气道正压(BIPAP)通气模式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和气道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例ARDS患者分为BIPAP通气模式组(BIPAP组)和间歇正压通气模式组(IPPV组),行机械通气治疗,每组各10例。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呼吸力学指标。结果:BIPAP组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为13天,显著低于IPPV组的21天(P<0.05)。BIPAP组患者安定、吗啡和万可松用量显著低于IPPV组(P<0.05);IPPV组吸气峰压、平台压和呼气末正压均显著高于BIPAP组(P<0.05)。心率、平均动脉压、平均肺动脉压、体循环阻力和心脏指数两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IPPV组肺血管阻力显著高于BIPAP组(P<0.05)。两组间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pH值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BIPAP组混合静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IPPV组(P<0.05)。结论:BIPAP通气模式人机关系协同性好,能够降低肺血管阻力,增加混合静脉血氧分压,缩短了ARDS治疗的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5.
气囊上滞留物清除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观察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技术对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将58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48h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技术。观察两组机械通气1周、2周及2周后VAP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机械通气1周、2周观察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技术可显著减少VAP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但气囊上滞留物并不是引起VAP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吸湿冷凝加湿器联合密闭式吸痰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意义。方法将入住ICU行机械通气超过48h的9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用吸湿冷凝加湿器联合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加温加湿器联合开放性吸痰。比较两组VAP发生率、VAP发病时间及住院时间,机械通气不同时间通气参数及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出现VAP的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不同机械通气时间两组通气的各项参数及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吸湿冷凝加湿器联合密闭式吸痰,能够延缓并降低VAP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持续测压与间断测压对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为人工气道气囊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将134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均分为间断测压组和持续测压组。间断测压组使用气囊测压表采用改进方法分别间隔4 h、6 h、8 h监测1次气囊压力;持续测压组采用持续测压仪持续测压。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气囊上滞留物引流量、抗生素使用种类及时间、炎性指标。 结果 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入科第1天、第3天、第7天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24 h气囊上滞留物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持续测压组检测值25~30 cmH2O;间断测压组间隔4 h、6 h、8 h检测气囊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隔8 h检测气囊压力<25 cmH2O。 结论 两种测压方法对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提示锥形气囊导管应用两种测压方法可达到相同的临床效果,间断测压间隔时间以≤6 h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机械通气序贯治疗老年COPD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116例老年COPD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机械通气序贯治疗组(简称观察组)以及单纯机械通气序贯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5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机械通气治疗后的相关指标以及切换时间窗时的血气分析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84.48%,优于对照组有效率70.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住院时间以及PaCO2均降低明显,PaO2和pH值则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机械通气序贯治疗老年COPD严重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纤支镜在胸部创伤所致肺不张中的治疗价值。方法本院 ICU收治的24例胸部创伤所致肺不张患者按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组(A组)13例和常规治疗组(B组)11例,观察并比较两组间患者氧合指数、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峰压(Paw)等临床监测指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比例、住 ICU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住院指标。结果与比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小时A组患者氧合指数、PaO2均有明显上升,PaCO2、HR、RR、Paw均有明显下降(P< 0.05),而B组患者仅氧合指数、RR两项观察指标有改善(P< 0.05);与B组比较,治疗后6小时A组患者氧合指数、PaO2均有明显升高,PaCO2、RR、Paw有明显下降(P< 0.05)。同时A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较 B组均有明显下降(P< 0.05)。结论纤支镜在胸部创伤所致肺不张中的治疗有比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辅助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PPHN患儿38例,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冻干rhBNP 0.01~0.03 μg·kg-1·min-1,48 h持续泵入;对照组予硫酸镁注射液 20~50 mg·kg-1·h-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肺动脉压(PAP)、体循环收缩压(SBP)、氧合指数(OI)的变化。结果治疗48 h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氧分压分别为(9.10±0.81),(8.21±1.00) kPa;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5.13±0.49),(6.00±0.40) kPa,OI分别为(200.7±6.9),(162.8±3.3),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血气指标和OI均明显改善,PAP下降,SBP无明显下降。结论rhBNP辅助治疗新生儿PPHN有良好疗效,可有效降低PAP,改善临床症状,且对SBP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波生坦)治疗6个月以下婴儿围术期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WHO)肺动脉高压分级(FC)将60例年龄小于6个月的先天性心脏病(分流)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围术期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地高辛口服0.01mg/(kg.d),1次/d;安体舒通口服3mg/(kg.d),3次/d;卡托普利口服1.5mg/(kg.d),3次/d];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波生坦(术前6.25mg,2次/d,1周;术后12.5mg,2次/d,应用1~4周)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运动耐量和机械辅助通气时间的变化,评估药物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用药后1周肺动脉收缩压较对照组明显改善(63.43±7.37mm Hg vs.69.11±6.35mm Hg,t=3.197,P=0.002),术后1周治疗组肺动脉压较对照组持续下降(42.42±8.13mm Hg vs.58.93±7.79mm Hg,t=8.030,P=0.001);治疗组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和运动耐量(30ml奶液喂养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波生坦用于治疗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是安全的,先天性心脏病(分流)相关的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使用波生坦能显著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缩短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2.
氧合血肺动脉灌注保护先天性心脏病病儿肺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氧合血持续肺动脉灌注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肺高压病儿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20例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高压病儿均分为肺动脉灌注组(组Ⅰ)和常规组(组Ⅱ)。组Ⅰ在肺动脉根部放置8~10F主动脉插管,在主、肺动脉阻断同时用低温氧合血以每分钟15~30ml/kg流量行肺动脉灌注。对术后肺功能指标一气道峰压、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氧合指数(OI)、血气结果进行分析,同时测定血中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ICAM-1)和丙二醛(MDA),分析炎症反应的差异。结果术后12、24h组ⅠOI明显高于组Ⅱ(P〈0.05)。术后6、12、24h A-a DO2组Ⅰ明显低于组Ⅰ(P〈0.05)。术后6、12h气道峰压组Ⅰ明显低于组Ⅱ(P〈0.05)。呼吸机辅助时间组Ⅰ明显低于组Ⅱ(P〈0.05)。结论体外循环中持续氧合血肺动脉灌注可减少肺高压先心病病儿肺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3.
异丙托溴铵对全麻病人呼吸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麻醉前吸入异丙托溴铵,观察其对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时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49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0.5 mg的观察组(27例)和雾化吸入生理盐水的对照组(22例),分别于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0、30及60 min监测呼吸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气道峰压、呼吸功、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而观察组肺顺应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病人的气道峰压、呼吸功、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在不同时间点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顺应性在下降到某一数值后则不再随时间而变化(P<0.05)。结论麻醉前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可降低机械通气早期气道峰压、呼吸机所做的呼吸功、吸气阻力及呼气阻力,同时改善肺动态顺应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四级康复训练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00例入住综合ICU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ICU护理常规给予四肢被动活动和功能锻炼,干预组在机械通气24h内开始实施早期四级康复训练。干预后对两组肌力变化、Barthel指数、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ICU获得性肌无力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压疮发生率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出院前1天肌力、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ICU获得性肌无力、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早期四级康复训练可提高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肌力和自理能力,预防患者获得性肌无力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效果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2只,体重310~356 g,随机分为6组(n=7):CVT6组、SVT6组、CVT10组、SVT10组、CVT14组和SVT14组.VT分别为6、10、14 ml/kg,通气频率分别为75、45、32次/min.采用高气道压机械通气(HPV,气道峰压为40 cm H20,PEEP为0)制备大鼠VILI模型.于HPv前(T0,基础值)及通气15~25 min,在呼气末经气道注入4 ml/kg空气,测定气道压力,计算胸肺顺应性,当其降至基础值50%时,PEEP升高至7.5 cm H2O.吸除气道内水肿液后,SVT6组、SVT10组和SVT14组给予PS 100 mg/kg,CVT6组、CVT10组和CVT14组给予等容量空气,并按不同VT和通气频率行机械通气.于T0、HPV后5 min(T1)、给予PS后15、30、60、90及120 min(T2-6)时测定MAP,采集股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于T1,6时收集气道内水肿液,于T6时处死大鼠取肺组织,观察病理学结果.结果 相同机械通气方式下,给予Ps后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较对照组减轻;不同机械通气方式下,SVT10组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较其余组均减轻.SVT10组肺组织病理损伤较其余组减轻.结论 采用VT10 ml/kg、通气频率45次/min行机械通气时PS治疗大鼠VILI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热敏灸辅助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方法将75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应用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5例,两组均行热敏灸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运用循证护理,解决患者腧穴热敏化治疗穴位选择和操作问题,加强呼吸道管理与营养管理。结果两组撤离机械通气后1h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值、血气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危重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运用热敏灸治疗,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在心脏外科术后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44例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后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脱机困难,将其分为两组:序贯治疗组,23例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方式行机械通气,待患者呼吸循环状态稳定后拔除气管插管,改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支持通气方式并撤机;对照组,21例患者,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方式撤机.对照分析两组病例的通气、氧合指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和总的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是(2.3±0.8)d和(7.3±0.5)d,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是(4.2±0.5)d和(7.3±0.5)d,住ICU时间分别为(6.5±0.9)d和(10.3±0.4)d,呼吸机相关肺炎分别为6例(26.1%)和12例(57.1%),两组患者中,治疗组有2例患者二次插管(8.7%),而对照组有3例患者二次插管(14.3%).结论 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如果存在脱机困难,可采用早期拔管,改用经鼻面罩呼吸机正压通气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140例入住PICU的重症患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0例,对照组按照PICU呼吸机常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干预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结果干预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是一种确切有效的主动预防重症患儿VAP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机械通气治疗连枷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has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在连枷胸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我院1999年1月-2005年3月符合连枷胸条件的43例患者,其中14例采用无创正压通气BiPAP模式作为BiPAP组,另外29例患者采用的机械通气模式为常规的间歇正压通气(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作为IPPV组,比较两组的ICU住院时间、并发症、死亡率,以及24、48、72h的动脉血气中的PO2、PCO2与氧合指数。结果 BiPAP组中在ICU中治疗时间比IPPV组明显缩短,并发症、死亡率少于IPPV组。监测24、48、72h的血气分析,PO2、PCO2、PaO2/FiO2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连枷胸患者的治疗中,BiPAP的机械通气模式优于IPPV。  相似文献   

20.
双相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相气道正压(BIPAP)通气模式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和气道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例ARDS患者分为BIPAP通气模式组(BIPAP组)和间歇正压通气模式组(IPPV组),行机械通气治疗,每组各10例.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呼吸力学指标.结果BIPAP组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为13天,显著低于IPPV组的21天(P<0.05).BIPAP组患者安定、吗啡和万可松用量显著低于IPPV组(P<0.05);IPPV组吸气峰压、平台压和呼气末正压均显著高于BIPAP组(P<0.05).心率、平均动脉压、平均肺动脉压、体循环阻力和心脏指数两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IPPV组肺血管阻力显著高于BIPAP组(P<0.05).两组间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pH值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BIPAP组混合静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IPPV组(P<0.05).结论BIPAP通气模式人机关系协同性好,能够降低肺血管阻力,增加混合静脉血氧分压,缩短了ARDS治疗的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