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正常妊娠与自然流产小鼠模型蜕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受体1(TNFR1)和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的表达,探讨其与不明原因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建立正常妊娠小鼠模型CBA×BALB/C和自然流产模型CBA×DBA/2。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两组模型孕13 d蜕膜组织TNF-α、TNFR1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两组模型孕13 d血清sTNFR1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妊娠模型相比,自然流产模型蜕膜组织中TNF-α、TNFR1表达显著升高(P<0.01);血清sTNFR1表达水平也高于正常妊娠模型(P<0.05)。结论TNF-α、TNFR1、sTNFR1可能与自然流产的发生发展有关。某些病理情况引发的蜕膜TNF-α、TNFR1表达增加也许是自然流产发生的原因之一,sTNFR1水平升高可能对妊娠具有自我保护和自我稳定的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正常妊娠和自然流产小鼠模型蜕膜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增殖标记物Ki-67和凋亡蛋白抑制因子suvivin的表达情况,探讨自然流产的发病机制。方法建立正常妊娠模型CBAXBALB/c和自然流产模型CBAXDBA/2。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两组模型孕13d蜕膜细胞PCNA、Ki-67和suvivin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妊娠模型相比,自然流产模型蜕膜细胞PC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Ki-67和survivin表达降低非常显著(P〈0.01)。结论自然流产小鼠蜕膜细胞PCNA、Ki-67和survivin表达水平低下可能与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模型小鼠绒毛滋养层细胞凋亡异常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建立正常妊娠模型CBAXBALB/c和自然流产模型CBAXDBA/2。采用DNA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测定两组模型孕13 d绒毛滋养层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测定两组模型孕13 d绒毛组织Bcl-2、Bax、Fas、FasL 4种凋亡调控蛋白的表达,并以MBIS-2000医用彩色病理图像免疫组织化学测量系统对其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用平均灰度值表示。结果自然流产模型小鼠绒毛滋养层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妊娠模型(P<0.01)。Bax表达亦高于正常妊娠模型(P<0.05);FasL表达低于正常妊娠模型(P<0.01);Fas和Bcl-2表达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早孕期绒毛滋养层细胞凋亡异常是自然流产机制之一,Bcl-2/Bax,Fas/FasL途径可能是诱导早孕期绒毛滋养层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在胎盘形成过程中是否有作用及其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自然流产组及正常妊娠组蜕膜和绒毛中埃兹蛋白的表达。结果在蜕膜及绒毛组织的蜕膜细胞以及滋养层细胞的胞膜和胞浆内均可见深浅不一的棕黄色颗粒沉着。与正常妊娠组相比,自然流产组蜕膜组织中埃兹蛋白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妊娠组相比,自然流产组绒毛组织中埃兹蛋白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流产组较正常妊娠组蜕膜及绒毛组织中埃兹蛋白的表达减弱,推测埃兹蛋白低表达可能与胚泡植入过程中胚泡不易黏附、滋养层细胞侵袭力下降、胎盘形成不良有关,提示埃兹蛋白可能在胎盘形成及妊娠的维持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HO)和内源性一氧化碳(CO)在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正常早孕和30例早期自然流产(SA)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HO-1、HO-2的表达,双波长定量的方法测定两组碳氧血红蛋白(COHb)水平.结果 HO-1蛋白主要定位于蜕膜上皮细胞、蜕膜细胞、绒毛滋养层细胞和绒毛间质,HO-2蛋白主要定位于蜕膜上皮细胞、蜕膜细胞、绒毛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和血管内皮细胞.SA组绒毛滋养细胞、绒毛间质HO-1、HO-2表达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P<0.01);SA组绒毛血管内皮细胞及蜕膜细胞、蜕膜血管内皮细胞HO-2表达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P<0.05);两组蜕膜腺上皮细胞HO-2的表达及HO-1在蜕膜组织的表达均无显著差异(P>0.05);SA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COHb含量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P<0.01,P<0.05).结论 HO-CO在母胎界面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自然流产蜕膜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及与热休克蛋白70(HSP70)、P53表达的关系。方法采集20例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和20例早期自然流产的蜕膜组织,应用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蜕膜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蜕膜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P53的表达。结果(1)早期自然流产组蜕膜与正常早孕蜕膜组织相比,凋亡显著增加(P〈0.01);(2)蜕膜组织中HSP70、P53表达,自然流产组与正常早孕组相比显著增强(P〈0.01)。结论蜕膜组织凋亡过度可能为自然流产发生机制之一,蜕膜细胞凋亡的增多与P53表达上调具有一致性;HSP70不能抑制蜕膜细胞凋亡,可能对蜕膜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早早孕人子宫蜕膜及绒毛膜凝集素的组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凝集素作为组化探针研究早早孕期人子宫蜕膜、绒毛膜表面糖复合物的变化。结果表明:6种凝集素在早早孕期与子宫蜕膜及绒毛膜结合显示不同变化。其中刀豆凝集素(ConA)、花牛凝集素(PNA)、双花藕豆凝集素(DBA)与子宫蜕膜结合随妊娠无数增加着色逐渐减弱。荆豆凝集素(UEA-Ⅰ)与子宫蜕膜未见着色。麦胚凝集素(WGA)、蓖麻凝集素(RCA-Ⅰ)与子宫内膜在早早孕期着色程度未见有变化。PNA、ConA在与绒毛滋养层细胞结合随妊娠天数增加着色逐渐增强。UEA-Ⅰ和DBA与滋养层细胞在各期中未见结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滋养层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米非司酢早孕药物流产机理。方法选择40例早孕药物流产患者(实验组),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绒毛中iNOS的表达,细胞凋亡采用3'-OH末端缺口标记法(TUNEL)显示绒毛滋养细胞中原位凋亡细胞的表达。利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纺(CMIAS),iNOS表达指标以数密度(N/S)及阳性单位(Pu)计算,细胞凋亡以每个统计场凋亡细胞个数(N)、凋亡细胞平均噘光度(OD)、凋亡细胞面密度(凋亡细胞面积/统计场面积,DS/TS)表示,并与40例正常人工流产的绒毛和蜕膜组织(对照组:比较。结果实验组绒毛组织iNOS原位杂交结果显示N/S、Pu分别为0.12±0.010、15.3±2.6,对照组分别为0.02±0.003、3.1±0.5,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N/s、Pu分别为0.09±0.01、10.24±1.55及0.016±0.002、1.26±0.33,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绒毛滋养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增高,各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米非司酮早孕药物流产与绒毛组织iNOS活性及滋养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小鼠子宫和胎盘组织中肥大细胞的数量及白细胞介素-33(IL-33)/ST2的表达变化。方法 20只雌性CBA/J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分别与雄性DBA/2和Balb/c小鼠按雌雄比例2:1合笼交配,建立正常妊娠组(CBA/J♀×Balb/c/2♂)和自然流产组(CBA/J♀×DBA/2♂)模型。妊娠第13.5天处死各组雌性小鼠,计数存活胚胎数和丢失胚胎数,计算胚胎丢失率。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小鼠子宫组织中肥大细胞的数量。ELISA检测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IL-4的浓度,qRT-PCR和Western-blotting分别检测胎盘组织中IL-4、IFN-γ、IL-33、ST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复发性自然流产(RSA)的小鼠模型,RSA模型组胚胎丢失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16.2%vs.4.92%,P0.05);RSA组子宫组织中肥大细胞数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1.50±0.83)vs.(3.35±1.63)个](P0.05);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妊娠组相比,RSA组小鼠血清中IFN-γ水平显著升高[(346.79±4.34)vs.(168.84±2.35)ng/L],IL-4水平显著降低[(98.46±5.81)vs.(157.56±9.35)ng/L](P均0.05);qRT-PCR和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RSA组小鼠胎盘组织中IFN-γ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L-4、IL-33、ST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肥大细胞和IL-33/ST2可能参与了RSA小鼠体内Th1/Th2的调节,有助于妊娠的维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和正常早孕妇女绒毛、蜕膜中生存素(survivi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测定,探讨RSA患者的流产病因和胎盘的生长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RSA患者及20例对照组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survivin、VEGF含量.结果 Survivin、VEGF在RSA患者孕早期绒毛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绒毛中survivin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 (rs=0.268,P〈0.05);蜕膜中二者的表达无相关性(rs=0.091,P〉0.05).结论 在胚胎发育和胎盘形成过程中VEGF可能通过上调survivin,促进细胞增殖、血管形成和抗细胞凋亡的作用,参与胚胎着床、胎盘生长和浸润.VEGF、survivin的高表达可能导致了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C57Bl/6J小鼠妊娠早 中期子宫自然杀伤(UNK)细胞的数量和分布特征分析。 方法 应用 DBA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和Optimas数字图像分析技术对小鼠正常妊娠 UNK细胞进行分析。 结果 C57Bl/6J小鼠在妊娠第 0、3 天未见DBA染色的UNK细胞,第6天子宫中膜区发现未成熟UNK细胞,第10天于子宫蜕膜区和中膜三角区 UNK细胞数量达峰值,第12天开始减少并伴有子宫螺旋动脉变粗等形态改变。 结论 UNK细胞作为一种大颗粒淋巴细胞,在小鼠正常妊娠过程中数量变化明显,组织分布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小鼠生精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与生殖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间隔24天二次腹腔注射白消安建立小鼠生精过程的动物模型.第二次给药后随机分为1、2、3、4、6、8、10周7组,于相应时点取材.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urvivin mRNA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的表达,采用DNA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榆测细胞凋亡.结果:Survivin基因的表达与生殖细胞增殖指数(PCNALI)呈正相关(r=0.537,P〈0.01),与生殖细胞凋亡指数(AI)呈负相关(r=-0.615,P〈0.01).结论: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可促进生殖细胞的增殖,抑制生殖细胞的凋亡,有利于曲细精管生殖细胞生殖微环境稳态的维持,对正常的精子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超微结构水平,比较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米索)与单独阴道放置米索终止妊娠后蜕膜及胎盘超微结构的改变。将12~22孕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16例随机分为3组:组I(6例),口服米非司酮(50mg,2次/日×2天)后加服米索(0.2mg/4h);组I(5例),阴道单独置米索(0.2mg/12h),组II(5例)水囊引产作为正常对照。结果:组I与组I蜕膜及胎盘超微结构均有影响,其中,对蜕膜的影响组I较组II更为明显,对胎盘绒毛滋养细胞的影响组I较组I更显著。表明米非司酮终止妊娠主要通过对孕激素作用的阻断而直接影响蜕膜;米索阴道用药则可能主要通过影响子宫血供而使胎盘绒毛结构发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4.
蜕膜是胚泡植入后的子宫内膜,在雌激素、孕激素以及溶解的组织产物(如组织胺)等作用下形成的母面组织与胎儿面滋养层共同构成母胎界面。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类早期妊娠的蜕膜中含有丰富的骨髓来源样细胞,蜕膜中的细胞均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对胚胎在母体内免遭排异以及正常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三淋巴细胞与妊娠人子宫内膜内存在着较多的T淋巴细胞(包括辅助性T细胞及细胞毒/抑制性T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淋巴集合区,其中也含有许多大颗粒淋巴细胞(LGL)。从胚泡植入子立起,子宫内膜的淋巴细胞即重新组合,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兔妊娠早、中期滋养层细胞的形成、侵润及蜕膜区变化。方法 HE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过碘酸雪夫染色观察血管周变化,以细胞角蛋白7(CK7)抗体免疫组化标记滋养层细胞,观察滋养层细胞的行为。结果妊娠第7.5天出现着床点,第9天管周细胞发生蜕膜化,滋养层细胞开始向子宫间质侵润,第10.5天,管周蜕膜化细胞发生水肿,出现胎盘小叶,合胞体滋养层细胞增多,第12天,迷路下的子宫间质中滋养层细胞剧增,迷路下出现动脉血窦,蜕膜化细胞高度空泡化,第13天和14天动脉窦管腔扩大,第15天胎盘形成,胎盘下(连接区)全部被滋养层细胞侵润,第19天,滋养层细胞侵袭至子宫肌层和肌层动脉管壁。结论兔妊娠过程中,滋养层细胞以间质渗入、蜕膜细胞渗入、血管内逆行向上等多种方式并行向蜕膜区肌层血管进行侵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胚胎停育(MA)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的病理学变化。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于河北石家庄第六医院门诊就诊的260例MA患者(孕周<12周)作为研究对象(MA组),选择该院自愿行人工流产的正常早孕孕妇(孕周<12周)作为对照组,共396例。取MA组及对照组患者的胎盘绒毛组织送至北京龙迈达科技公司制成组织阵列芯片,样本按≤25岁、26~30岁、31~34岁、≥35岁年龄区间分组,每组随机挑选10对(病例及对照)进行分析。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反映胎盘血管发生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映滋养层细胞和间质细胞分布情况的细胞角蛋白(CK19)和波形蛋白(Vimentin)在MA组和对照组患者早孕绒毛滋养层细胞中的表达差异;通过Tunel法检测MA组和对照组患者早孕绒毛滋养层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早期MA组绒毛滋养层细胞中VEGF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MA组绒毛滋养层细胞中CK19及Vimentin表达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MA组绒毛滋养层细胞的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中VEGF的低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的增加与胚胎停育发生密切相关,提示胎盘血管生成减少和滋养层细胞过度凋亡是造成早期胚胎停育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7.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G、-E同属非经典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I类分子,于母胎界面滋养层细胞高表达,在妊娠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HLA—G和HLA—E主要通过和自然杀伤(NK)细胞、T淋巴细胞表面抑制性CD94/NKG2C受体或激活性CD94/NKG2A受体结合,抑制或激活免疫细胞效应,维持正常妊娠免疫耐受。HLA-G和HLA—E基因结构及表达异常可能与妊娠并发症相关,可作为判定正常妊娠和妊娠相关疾病指标。本文综述HLA-G和HLA—E结构和分布、与免疫细胞可能的作用机制以及相关临床应用,讨论其在维持母胎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图像分析(NIS—DR)软件检测孕40~90d自然流产和正常人工流产患者胎盘组织nNOS和VEGF的表达规律,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妊娠第40~90d的正常人工流产患者的绒毛组织内均有nNOS和VEGF的阳性表达,自然流产患者的绒毛组织内VEGF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nNOS阳性表达的积分光密度(IOD)值呈先降低再增高趋势,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NOS和VEGF的正常表达可以维持妊娠,异常表达可能会引发自然流产。  相似文献   

19.
完全性葡萄胎绒毛凋亡与基因表达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完全性葡萄胎绒毛凋亡、增殖活性与 Bcl-2、Bax、Fas、Fas-L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正常早孕绒毛标本及近一年归档的完全性葡萄胎绒毛蜡块 ,原位末端标记法 ( TUNEL)进行细胞凋亡的组织学检测 ,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 Bcl-2、Bax、Fas、Fas-L、PCNA的分布与含量 ,原位杂交法测定 Fas、Fas-Lm RNA的分布与含量。结果 :正常早孕绒毛有少量凋亡细胞 ,主要分布于合体滋养细胞 ,Bcl-2、PCNA蛋白仅在细胞滋养细胞表达且含量丰富 ,Bax、Fas、Fas-L蛋白在合体滋养细胞表达且含量低下。完全性葡萄胎绒毛合体滋养细胞凋亡较正常早孕明显增多 ,Fas、Fas-L 蛋白及其 m RNA不仅在合体滋养细胞而且在细胞滋养细胞表达均明显增强 ,Bcl-2、Bax蛋白在两种细胞中表达也增强 ;PCNA蛋白仅见于细胞滋养细胞 ,含量丰富。结论 :完全性葡萄胎绒毛凋亡细胞增多 ,主要经 Fas/ Fas-L 转录与翻译水平介导 ,表现为高凋亡与高增殖共存现象 ,可能与其无控生长的特性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肝细胞肝癌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细胞比值与肝细胞肝癌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化双染色技术,对35例肝细胞肝癌石蜡包埋组织进行检测。结果 不同分化程度癌组织中细胞凋亡和PCNA的阳性率不同。分化程度高,细胞凋亡阳性率高、PCNA阳性率偏低;分化程度低,细胞凋亡阳性率偏低、PCNA阳性率高。随分化程度的降低,PCNA/凋亡细胞的比值显著增加,二者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PCNA/凋亡细胞的比值可作为评估肝细胞肝癌分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