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摘要】〓目的〓通过对医院住院病人死亡病例的年龄、性别、死亡疾病等因素的统计分析,掌握各年龄段的死因构成及各系统的疾病死亡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医院病案资料中的死亡病例4068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ICD-10疾病分类原则对所有死亡病例进行分类编码,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11年医院所有死亡病例4068人,死亡人数男女比例为1.67∶1。50~岁组和60~岁组所占的比例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40~岁组所占的比例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是主要死因,呼吸系统疾病成为第三大死因,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导致的死亡明显下降。结论〓肿瘤、循环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是需要重点防治的疾病,同时,需要重点关注40~岁组和男性人群的身心健康以减少死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近15年某综合医院肝病住院患者疾病谱的构成及变化趋势,为肝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的肝病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出院诊断等信息,根据病案首页的ICD-10编码进行分类(病毒性肝炎B15-B19、肝疾病K70-K77、肝和肝内胆...  相似文献   

3.
郝璐  尹文  黄杨  尚磊  杨林  孙静 《护理学杂志》2008,23(5):32-34
目的 了解急诊科患者的疾病构成,为急诊科的物资、设备、人员、技术的组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55650份急诊就诊记录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疾病分类按ICD-9归类.结果 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是急诊科的前3位疾病,分别占30.37%、27.94%、20.27%,各类疾病的季节构成符合疾病的发病规律,如呼吸系统疾病冬季占36.74%,消化系统疾病夏季和秋季分别占33.57%和34.91%.急诊抢救的前10种疾病依次为急性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心律失常、中毒、惊厥、上消化道出血、恶性高血压、急腹症、多发伤、肺原性心脏病.结论 应根据急诊患者的疾病谱确定急诊科的技术建设重点和人才培养方向,以提高医务人员对急诊患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京都第二红十字医院急救中心从1978年3月至1986年9月间门诊急救数27425例,小儿11333例,占41.3%。其中乳幼儿为68.0%,收住院的急诊患儿2363例,占总入院患者的26.1%。其中1928例(81.6%)是儿内科疾病。1.呼吸系统疾病占居首位(604例),依次为支气管哮喘,肺炎、上呼吸道炎、支气管炎。脓胸及哮喘持续状态应快速处理。2.脑挫伤、颅骨骨折等头部外伤共211例。3.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为因呕吐腹泻所致的脱水症。如婴幼儿腹泻、胃肠炎等。呕血和便血是急需  相似文献   

5.
对某院近五年来前10位住院病人疾病构成进行顺位统计分析,找出影响住院病人健康的病种来源,为搞好医、教、研和加强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对比法对某院5年来住院病人疾病构成进行顺位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8年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占总出院病人的80%,其中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疾病、损伤和中毒、肿瘤等前10位疾病为医院住院患者的主要病种.结论:医院要加强重点学科特色建设,同时要进一步抓好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5],更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我院儿童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发生的51例抗菌类药物发生的患者,根据医院设计的登记表,登记内容有: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名称、ADR表现是否符合药物已知的不良反应,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头孢菌类21例,占41.18%,青霉素类5例,占9.80%,喹诺同类18例,占35.29%,大环内酯类,2例,占3.92%,氨基糖苷类1例,占1.96%,其他抗菌类药4例,占7.84%.不良反应患儿,发生程度越轻,治愈率越高.有皮肤病变者38例,循环系统病变者有35例,呼吸系统病变者9例,消化系统病变12例,神经系统病变13例,泌尿系统病变1例.结论:了解儿童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掌握儿童抗菌药物的适应证,是减少儿童抗菌药物ADR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死亡原因,提高社区居民的防病治病意识,降低病死率,延长社区居民寿命。方法:对张堰社区212例死亡居民的死亡疾病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分类编码,录入电脑统计分析。结果:张堰社区2008年平均人口29007人,2008年死亡212人,死亡率为730.86/10万,其中男性116人(占54.72%),女性96人(占45.28%),肿瘤60人(占28.30%),循环系统疾病54人(占25.47%),呼吸系统疾病41人(占19.34%),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14人(占6.60%),消化系统疾病8人(占3.77%),其他35人(占16.52%)。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社区居民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尤以肿瘤为多,因此及早预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现状、感染原因及控制措施.方法:对2005-2010年间住院患儿进行医院感染状况回顾性分析.结果:2005-2010年儿科医院感染率呈下降趋势,疾病种类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年龄与医院感染的关系为:0-28天为最高,其次为28天-6月,年龄越大感染机会就越小.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防止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2):1088-1092
[目的]统计2013~2017年某军队医院军事训练伤伤病员住院情况,探讨部队官兵训练伤发病规律及特点,为优化军事训练伤防护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调阅5年间军事训练伤伤病员住院病案资料,针对不同年龄组、职级、住院人次、病种分类、损伤部位、疾病转归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军事训练伤住院伤病员共765例,21~3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以战士为主;骨关节损伤522例(68.23%),软组织损伤234例(30.58%),器官损伤9例(1.18%);损伤部位多见于下肢。[结论]近5年因军事训练伤住院人数总体呈增长趋势,应当高度重视训练伤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郝璐  尹文  黄杨  尚磊  杨林  孙静 《护理学杂志》2008,23(3):32-34
目的了解急诊科患者的疾病构成,为急诊科的物资、设备、人员、技术的组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55650份急诊就诊记录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疾病分类按ICD-9归类。结果损伤和申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是急诊科的前3位疾病,分别占30.37%、27.94%、20.27%,各类疾病的季节构成符合疾病的发病规律,如呼吸系统疾病冬季占36.74%,消化系统疾病夏季和秋季分别占33.57%和34.91%。急诊抢救的前10种疾病依次为急性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心律失常、申毒、惊厥、上消化道出血、恶性高血压、急腹症、多发伤、肺原性心脏病。结论应根据急诊患者的疾病谱确定急诊科的技术建设重点和人才培养方向,以提高医务人员对急诊患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普外科择限期手术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程度。方法:分析行择限期手术的普外科患者604例,根据Caprini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分量表进行评估,分析不同病种发生静脉血栓的危险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恶性疾患组患者232例,Caprini评分平均(6.50±1.77)分,良性疾患组患者372例,Caprini评分平均(3.69±1.52)分,P〈0.001;消化系统恶性疾患组患者172例,Caprini评分平均(7.14±1.47)分,非消化系统恶性疾患组患者60例,Caprini评分平均(4.64±1.17)分,P〈0.001。结论:不同病种的普通外科择限期手术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危险程度是不同的,对不同风险的患者应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小肠疾病是消化系统疾病诊治难点之一,检查技术有限,严重制约了儿童消化道疾病的诊疗水平。随着小肠镜在儿科临床应用的推广与小肠镜设备和附件的优化,小肠镜技术为儿科消化道诊疗提供了新的手段,但临床操作规范化和镜下治疗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为规范儿童小肠镜诊疗技术及提高小肠疾病的诊疗水平,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牵头,组织专家充分讨论,并参考儿童小肠镜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制定了儿童小肠镜临床应用管理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当今国内小儿术后镇痛工作在儿童手术量较大的大型综合医院和儿童医院的应用情况,为小儿术后镇痛在国内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全国预计小儿麻醉年手术量超过1000例的40家医院的麻醉科进行了问卷调查。31家医院完成调查,剔除年小儿手术量低于1000例的4家,纳入27家医院进行分析。调查的内容包括医院镇痛管理相关政策和制度,小儿术后镇痛开展情况,如开展镇痛的年龄段、常用术后镇痛方式和药物、静脉镇痛泵配方、小儿术后镇痛存在的问题等。结果纳入分析的医院中88.9%开展了小儿术后镇痛工作,开展1岁~3岁幼儿术后镇痛的占81.5%,1个月-12个月婴儿术后镇痛的占55.6%,新生儿术后镇痛仅有25.9%。超过80%的医院建立了小儿术后镇痛相关培训,并有个性化镇痛方案和疗效评估,但只有59.3%的医院安排有专门的小儿术后镇痛人员,22.2%设置了术后镇痛服务小组。所有开展小儿术后镇痛的医院均使用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只有25.9%医院开展硬膜外PCA方式镇痛。局麻药被广泛用于小儿术后镇痛,包括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阿片类药物以舒芬太尼、芬太尼和曲马多为主,经常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的医院仅占29.6%,只有11.1%的医院经常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结论小儿术后镇痛工作在我国儿童手术较多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和儿童医院已经普遍开展,但婴儿和新生儿的术后镇痛工作有待加强。有必要普及术后切口局麻药浸润,更多开展外周神经阻滞;普及副作用少又经济实用的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的使用,增加NSAIDs的用量,加强阿片类药物治疗安全的监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髋部骨折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策略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福建省4所医院收治的204例髋部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和统计患儿性别、年龄、侧别、致伤原因、Delbet分型等。结果男110例(53.9%),女94例(46.1%),平均年龄(9.5±3.8)岁;10~15岁儿童骨折所占比例最高(53%,108/204),不同年龄段男女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14,P=0.238)。左侧122例(59.8%),右侧82例(40.2%),不同年龄段左右侧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87,P=0.000),4~6岁年龄段左右侧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发病季节以夏秋季为主(65.2%,133/204),高处坠落伤(44.1%,90/204)和交通伤(35.3%,72/204)多见。Delbet分型中Ⅱ型比例最高(45.1%,92/204),Ⅰ型比例最低(3.4%,7/204)。结论福建地区儿童髋部骨折多发生于10~15岁儿童,左侧骨折多见(尤以4~6岁突出),常发生于夏秋两季,大部分由意外高能量损伤导致,DellbetⅡ型是最常见的骨折类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括约肌部分切除对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人组2003-2012年间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3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均予以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按简单单双号法将患儿分为部分切除组(77例)和单纯切开组(76例),分别于术中进行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或仅单纯切开直肠后壁肌鞘。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及排粪控制功能的差异。结果部分切除组患儿较单纯切开组术后直肠肌鞘内感染[1.3%(1/77)比11.8%(9/76),P〈0.05]、小肠结肠炎[2.6%(2/77)比13.2%(10/76),P〈0.05]、吻合口狭窄[3.9%(3/77)比22.4%(17/76),P〈0.01]及腹胀[10.4%(8/77)比25.0%(19/76),P〈0.05]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两组术后1年排粪控制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elly评分:5.1±0.5比5.2±0.6,P〉0.05)。结论与单纯切开直肠后壁肌鞘相比,内括约肌部分切除能明显降低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后直肠肌鞘内感染、腹胀、吻合口狭窄和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同时并不会加重术后远期排粪控制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
By developing specialized treatment types, the German statutory accident insurance has met its legal mandate to provide medical treatment “using all appropriate means”. These include: authorized medical examiner procedures; hand surgeons according to § 37 para. 3 of the contractual agreement between physicians and insurers; care physician procedures; injury type procedures; hospitals under the German employers’ liability insurance association; further in-patient treatment under the employers’ liability insurance association; complex in-patient rehabilitation and advanced out-patient physiotherapy. These procedures have proven their worth and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and made future-proof in the interests of both the insured and the employer.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科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的属性,找出顾客期望的服务需求,为提高儿科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基于Kano模式自行设计儿科住院患者护理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对295名住院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3项护理服务需求中,39项为期望属性,19项为魅力属性,2项为必备属性,3项为无关属性;50%魅力属性的一级指标为健康教育。结论儿科护理管理人员应根据Kano分析的结果,首先满足患者认为的必备属性,其次为期望属性,最后应开发魅力属性,从而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Skin tears appear to be a hidden and extensive problem despite an increased focus in the literature on skin tear epidemiology, prevention strategies and management modalities. Currently, there has been no report of skin tear epidemiology published in Singapore.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pilot the methodology by WoundWest at one of the tertairy hospitals in Singapore. The secondary objective was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and current nursing management of skin tears within two selected acute medical wards in the hospital. A point prevalence survey was conducted within the two medical wards. Six registered nurses acted as the surveyors and underwent pre‐survey education. Inter‐rater reliability testing was conducted. Surveyors were paired and performed skin examinations on all available patients in the two wards. Data were collected on age, gender, skin tear anatomical locations, their Skin Tear Audit Research categories, dressings used on identified skin tears and related documentation. A total of 144 (98%) patients consented to skin inspections. Findings demonstrated a skin tear prevalence of 6·2%; all skin tears were found to be hospital‐acquired and located on the extremities. Most (78%) were in the age range of 70–89 years. There was a dearth in nursing documentation of the skin tears identified and their management. Th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nurses were lacking in the knowledge of skin tears, and documentation, if available, was not consistent. There is an urgent clinical nee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validated skin tear classification tool; standardised protocols for skin tea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and a comprehensive skin tear educational programme for hospital care staff. Quarterly hospital‐wide skin tear prevalence surveys are also needed to evaluate improvement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与青年急性腹痛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对126例老年(≥60岁)腹痛患者、142例青年(≤40岁)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腹痛患者青年组24h内就诊患者数明显多于老年组,两组均以内科疾病为多。老年患者主要是泌尿系统疾病,病种主要是泌尿结石和尿路感染;青年患者主要是消化系统疾病,病种主要是急性胃肠炎。结论急性腹痛患者均以内科疾病为主,病种上稍有差别;青年组就诊时间相对较早。腹痛患者病因复杂,临床医生需仔细客观分析,为明确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新乡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原发疾病构成,为早期控制原发疾病、延缓肾功能进展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3月新乡地区4家综合医院3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原发疾病所占比例,与国内外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统计数据进行对比.结果(1)364例患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50例(占41.2%),糖尿病肾脏疾病98例(占26.9%),高血压肾损害43例(占11.8%),多囊肾病19例(占5.2%),梗阻性肾病14例(占3.8%),风湿病6例(占1.6%),血液病1例(占0.3%),其他33例(占9.1%);(2)与全国不同省份地区相比,尿毒症原发疾病前3位一致,仅有个别地区(2010年广州统计资料)显示糖尿病肾脏疾病比例已占据第1位,但不同地区的统计数据显示前3位原发病所占比例并不相同,说明尿毒症患者原发病疾病谱存在地区差异;(3)通过与1999年、2000年~2005年、2006年~2010年、2011年后不同时间段全国各地区透析登记资料对比,10余年来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损害所占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糖尿病肾脏疾病所占比例与1999年、2000年~2005年、2006年~2010年相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2011年后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糖尿病肾脏疾病在尿毒症中所占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尤其是近5年登记资料糖尿病肾脏疾病正在逐渐成为尿毒症患者的主力军.结论(1)目前新乡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原发疾病前3位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脏疾病、高血压肾损害,与全国各地市统计数据基本相同;(2)过去和现在国内尿毒症患者仍以慢性肾小球肾炎占首位,但糖尿病肾脏疾病、高血压肾损害比例明显升高;(3)不同地区间疾病谱存在差异;(4)现阶段的工作重点需要向控制糖尿病、高血压转移,最终才能延缓终末期肾脏疾病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