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探讨3种不同内固定器械在创伤性连枷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01-2008-03收治的36例分别采用钢丝+克氏针、镍肽记忆合金环抱器、聚左旋乳酸肋骨钉(PLLAs)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多发、多段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治疗组间均有可比性(P〉0.05);36例患者中除2例死亡外,其余均获临床治愈。镍肽记忆合金环抱器和PLLAs内固定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胸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胸壁畸形、呼吸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钢丝+可氏针”内固定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对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致严重胸壁塌陷者应行切开复位肋骨内固定治疗,钢丝内固定简单、经济、有效,镍肽记忆合金环抱器、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矫形更佳、更可靠,但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2.
许一凡 《西南军医》2014,(4):396-398
目的观察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6例)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n=36例)采用HVHF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6及TNF-α表达水平,并予以APACHEⅡ评分和记录各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pH、PaO2、PaCO2、PaOjFiO2)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PaO2、PaO2/FiO2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及TNF-α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尸〈0.05),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VHF联合机械通气治疗ARDS可明显改善血气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治疗和住ICu时间,降低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t通过探讨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YAP)中的作用,明确了该护理策略是预防VAP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我院急诊ICU室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的机械通气患者356例为观察组;未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的机械通气患者372例为对照组。两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结果:观察组vAP感染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P〈0.01);观察组以慢性阻塞性肺病诱发VAP的比率较为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械通气VAP感染率经口插管较气管切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减少其死亡率,并缩短机械通气患者入住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可吸收肋骨钉与纯钛爪形接骨板联合应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优点。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3年3月共收治的87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9例采用胸腔镜辅助(VATS组)可吸收肋骨钉与纯钛爪形接骨板联合内固定术,其余38例采用传统开胸(对照组)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87例均痊愈出院,VATS组患者手术切口利用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机械通气时间、胸管留置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疗效评价及呼吸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VATS组术后迟发性血气胸、肺部感染、切口血肿、胸廓畸形、骨折移位及顽固性胸痛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0.20%(5/49),对照组为18.42%(7/38),VATS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可吸收肋骨钉与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联合应用技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疗效优于传统开胸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伴有肺挫伤的创伤性连枷胸加压包扎、肋骨牵引和手术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00年~2009年收治的46例连枷胸伴肺挫伤的临床资料。治疗分组:A组(牵引治疗组)12例、B组(包扎治疗组)13例、C组(手术固定组)21例。C组治疗方法包括在胸腔镜指引下行止血、肺修补及采用记忆合金肋骨环抱接骨器内固定。比较3种治疗方法的呼吸机通气支持率、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肺炎发生率、伤后第3天疼痛指数、死亡率等指标,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A组比较,B组需呼吸机支持率增高(P0.05),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增加(P0.05),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死亡率、疼痛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需呼吸机支持率及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机械通气时间缩短(P0.01),ICU住院时间缩短(P0.01),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减低(P0.05),疼痛指数下降(P0.05)。结论连枷胸肋骨骨折内固定可以迅速稳定胸壁,改善连枷胸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减少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肺部感染率,减轻疼痛程度,从而缩短病程,但是对死亡率无影响。总体上,手术内固定优于牵引治疗和包扎治疗,而包扎治疗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早期行气管切开术在救治严重创伤患者的相关指标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科在2002~2007年行气管切开术的293例严重创伤患者(ISS评分≥25分),伤后1周内行气管切开术为早期组,〉1周为晚期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早期组使用机械通气时问(9.83±1.37)天,晚期组(19.28±1.65)天(P〈0.01);早期组在ICU治疗时间(13.94±1.25)天,晚期组(24.32±1.51)天(P〈0.01);早期组总住院时间(78.17±12.32)天,晚期组(83.53±10.26)天(P〉0.05);早期组肺部感染率16.4%,晚期组17.1%(P〉0.05);早期组死亡率21.2%,晚期组18.3%(P〉0.05)。结论在救治严重创伤患者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适时早期选择气管切开术,可缩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的时问和在ICU的治疗时间,但在肺部感染率、总住院时间以及死亡率上,时机选择的早晚则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急性重度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5年8月-2008年12月入住我院ICU的各种急性重度中毒患者50例,随机分为CVVH治疗组(A组,25例)和对照组(B组,2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A组同时床旁行CVVH治疗。结果A组有效率96%,优于B组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昏迷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平均ICU住院天数上,两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动脉血气指标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11(APACHEI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VH抢救急性重度中毒患者有显著效果,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8.
髋臼骨折外科治疗近期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提高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效果和减少其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对我科34例髋臼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的近期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3.6个月),根据Matta评分方法,治疗后优19例(55.9%),良6例(17.6%),一般5例(14.7%),差4例(11.8%);并发异位性骨化4例(11.8%),股骨头坏死2例(5.9%)。结论 手术治疗效果与骨折程度和伤后手术时间有关,骨块数≥4块和伤后≥10天行手术者愈后欠佳(P〈0.01)。骨折的类型和内固定物种类的应用与疗效关系不大(P〉0.05)。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恰当的手术路径、稳固的固定手法和关节准确对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SchatzkerⅠ~Ⅲ型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辅助下经皮植骨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5例胫骨外侧平台SchatzkerⅠ~Ⅲ型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研究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经皮植骨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愈合迟缓病例;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Lysholm评分、雍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疗效分布、总优良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经皮植骨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较传统切开复位手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同时缩短患者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手术固定多发性肋骨骨折及连枷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31例采用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的多发性肋骨骨折、连枷胸患者(2006年1月-2008年12月)与35例采用非内固定治疗患者(2003年1月~2005年12月)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内固定组除1例合并迟发性脑干出血死亡外,其余均获I临床治愈,住院时间、疼痛感觉、镇痛药用量、呼吸机辅助时间、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均明显少于非内固定组(P〈0.05)。结论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连枷胸优于未内固定治疗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胸腔镜探查同期行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并血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14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25例多发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男性19例,女性6例,年龄19~66岁,平均43岁。13例作为对照组,只行肋骨骨折内固定和胸腔闭式引流术;12例行早期胸腔镜探查同期肋骨骨折内固定为观察组,评价早期胸腔镜探查同期肋骨骨折内固定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血氧饱和度、胸腔感染、肺完全复张情况、凝固性血胸与再次手术及住院天数比较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早期胸腔镜探查同期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下测量定位在多发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切口选择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行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52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4例,女性18例;年龄23~71岁,平均42.8岁。其中道路交通伤32例,高处坠落伤8例,摔伤6例,砸伤6例。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3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同时比较选择手术切口时应用CT下测量定位法(n=27)与传统定位法(n=25)两组手术预设切口准确率、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的差异。结果患者术后VAS评分较术前降低,CT下测量定位法较传统定位法能够提高手术的预设切口准确率、减少手术时间及手术切口长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下测量定位对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切口选择的作用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不确定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胸部外伤患者386例,筛选出26例患者,共32处不确定性肋骨骨折,将原始图像导入工作站进行多种后处理,包括薄层多平面重组、薄层曲面重组、表面遮盖、容积再现,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薄层曲面重组发现肋骨骨折30处,排除2处,薄层多平面重组发现肋骨骨折30处,排除2处,表面遮盖发现骨折16处,容积再现发现骨折23处。表面遮盖、容积再现在显示骨折的空间解剖结构上有优势,薄层多平面重组、薄层曲面重组在显示肋骨骨折微细的变化上效果良好。结论薄层多平面重组、薄层曲面重组对不确定性肋骨骨折的显示较表面遮盖和容积再现图像更明确。薄层多平面重组、薄层曲面重组结合表面遮盖、容积再现三维重组图像对不确定性肋骨骨折的具体部位能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4.
肩胛骨外侧缘直切口手术治疗肩胛骨颈下和体部骨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肩胛骨颈、体部骨折的新型入路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2月-2004年10月收治肩胛骨颈、体部骨折共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22~48岁,平均31岁。其中颈部骨折7例,有2例合并锁骨骨折;单纯体部骨折6例。合并肱骨头半脱位7例,合并肋骨骨折3例。全部患者均采用肩胛骨外侧缘直切口切开复位重建钛钢板、螺钉行内固定术。结果术中出血30~80ml,手术时间40~80min。术后随访4~24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6~8周,10例患者随访功能满意。结论肩胛骨颈下、体部骨折通过沿肩胛外侧缘做一直切口的新型入路手术治疗方法能够以较小的创伤完成肩胛骨颈下、体部骨折的满意复位及内固定,同时获得满意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多发性肋骨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病例,比较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病例疼痛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康复时间、治疗满意度、重新选择治疗意愿等方面情况.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病例共34例(2008年1月~2009年8月),手术组16例[平均随访时间(14.2±1.6)个月,失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可吸收髓内钉治疗肋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38例患者具有剖胸探查指征,处理胸内脏器损伤后,关胸前用可吸收髓内钉行肋骨内固定,术后呼吸功能维护,不定期行胸部X线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和脓胸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良好。结论可吸收髓内钉治疗肋骨骨折方法简单有效、安全易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经验与不足。方法:对23例肋骨骨折患者行超声检查,并和X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3例肋骨骨折中,3例普通X线未发现骨折表现,超声均发现骨折部位,表现为肋骨骨皮质回声不连续。其中在骨折定位中,4例超声判断错误。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肋骨骨折的诊断手段,可发现X线未能显示的骨折,但超声在定位诊断中误差较大,二者结合分析可提高诊断率。因此超声不作为肋骨骨折的首选检查,只作为骨折的补充检查。同时在诊断中,与操作者的经验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Buckle rib fractures are incomplete fractures involving the inner cortex alone, and are rarely detected on routine chest X-ray or at autops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fractures have not been well evaluated in situ although they are commonly observed on postmortem CT images especially following CPR. The postmortem CT findings in 42 cases showing buckle rib fractures caused by CPR were reviewed. The cause of death in all cases was non-traumatic. The shape, number, loc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se buckle rib fractur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other types of rib fractures were evaluated using a novel oblique axial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Almost all incomplete rib fractures associated with CPR are buckle rib fractures (90.5%). All rib fractures were distributed from the second to ninth ribs with over 95% being within the second to seventh ribs. Buckle rib fractures are dominant in the seventh to ninth ribs and the proportion of buckle rib fractures located in the vicinity of the costochondral junctions increases with the lower ribs. Over 97% of all CPR associated rib fractures are located in the anterior one third of the ribs based on a new measurement method utilizing oblique axial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of the CT data. When recognition of incomplete or buckle rib fractures on postmortem CT is taken into account, detection of symmetry and continuity of rib fractures typically associated with CPR is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detection of complete fractures alone. Recognition of buckle rib fracture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on postmortem CT is of benefit to the forensic pathologist in evaluating the possibility of CPR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resuscitative artifact from forensically significant visceral injury observed at autopsy.  相似文献   

19.
DDR双能量减影普通胸片与骨组织像诊断肋骨骨折的价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比较DDR系统双能量技术普通X线胸片与骨组织像对肋骨骨折的首诊检出率.材料和方法: 利用DDR系统的双能量减影技术对126例胸部创伤中高度怀疑伴发肋骨骨折的患者进行胸部X线平片检查.结果: 普通胸片对肋骨骨折的首诊总体检出率为94%,单根、多根及多根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分别为91.7%、92.4%和80.8%.骨组织像对肋骨骨折的首诊总体检出率为98%,单根、多根及多根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分别为100%、98.9%和96.1%.结论: DDR系统双能量减影X线成像技术的骨组织像明显提高肋骨骨折的诊断率(P<0.01),降低误诊率,尤其对无错位性肋骨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