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研究39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 39例病人术后共发生胆道并发症7例(17.9%);其中单纯胆瘘5例,早期胆瘘术后4个月出现肝总管结石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例,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1例。7例中1例死于胆瘘继发严重的腹腔感染,其余6例经治疗痊愈。结论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病因复杂,治疗相对困难,应注意预防;改进胆道引流方式可显著降低与T管相关的胆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a Y  He XS  Zhu XF  Wang GD  Wang DP  Ju WQ  Wu LW  Hu AB  Tai Q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105-107
目的探讨肝脏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及胆道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施行的368例同种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68例肝移植患者中与胆道相关的并发症共36例,发生率为9.8%(36/368);其中单纯吻合口胆瘘7例,误伤和遗漏副肝管所致胆瘘1例,吻合口狭窄5例,肝内胆管狭窄3例,胆管扭曲继发胆道狭窄1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胆瘘后继发胆道狭窄2例,胆道狭窄合并肝内胆汁瘤形成2例,胆道狭窄合并胆泥形成2例,胆道铸型综合征5例,胆道出血1例,肝内脓肿3例及括约肌功能失调2例。所有36例发生胆道并发症患者中,23例经非手术治疗而治愈;13例进行开腹手术治疗,其中7例为接受再次肝脏移植。所有因胆道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5例,死亡原因为严重胆道感染和腹腔感染,占该组肝移植患者死亡的13.9%。结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临床处理棘手,应注重预防。胆道并发症大多可经非手术治疗而获得满意的疗效;如经反复多次放射和内窥镜治疗无效以及同时伴有肝动脉栓塞或狭窄且治疗无效时,应考虑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或行再次肝移植术。  相似文献   

3.
沈贇  赵懿  姚喆  俞静娴 《微创医学》2023,(2):265-267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接受ERCP检查与治疗的35例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基于此归纳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出血1例,轻度胆道感染1例,高淀粉酶血症9例,再狭窄3例,其余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0.0%(14/35)。随访过程中4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为:1例患者因自身免疫性肝病复发死亡;3例患者因肿瘤复发死亡。结论 术前做好充分准备、保证术中的护理质量,高质量的术后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术后适应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治疗在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肝动脉血栓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1年5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移植术后出现早期肝动脉血栓的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治疗近期疗效、并发症、中远期疗效等进行总结。结果8例患者中介入治疗成功率为87.5%;另外1例患者因出现腹腔大出血,停止溶栓;7例溶栓治疗有效患者至随访截止时有3例患者血管通畅,1例患者血管狭窄,3例患者血管闭塞;有3例患者出现胆道并发症,其中1例患者因胆道感染死亡。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对肝移植术后早期HAT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作用,可作为肝移植术后早期HAT的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2004年10月-2006年4月在本院接受原位肝脏移植的1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15例(12.82%),其中7例发生胆道狭窄,1例胆道吻合口梗阻,2例吻合口胆漏,T管拔除后胆瘘2例,胆泥瘀积或结石3例,除1例行再次移植外,其余经过引流、介入等治疗均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的病因机制仍有许多方面值得研究探讨,及时预防、诊断、处理胆道并发症将明显地提高肝移植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截至1979年6月在武汉医学院进行的人体原位肝移植7例中的5例身后病理检查结果,并结合临床对原位肝移植的术后并发症和患者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根据所报告5例,作者认为胆道并发症和感染是主要的术后并发症,而感染、肝坏死和肿瘤复发则是术后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7.
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例次原位肝移植(其中2例再次肝移植)病人术后各种并发症的诊治经过。结果对16例患者(5例终末期肝硬化、7例原发性肝癌、1例肝癌术后肝功能衰竭、1例肝豆状核变性、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肝炎后肝硬化、1例急性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进行原位肝移植。手术成功12例.术后最长存活已超过4年。术后并发症包括:腹腔内出血3例、脑血管病变2例、肺部感染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例、肝上下腔静脉狭窄2例、肝动脉血栓形成1例、胆道结石或胆泥3例、胆漏1例、急性排斥反应2例、慢性排斥反应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围手术期死亡6例,直接死亡原因:脑出血1例、ARDS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肝动脉血栓1例、急性排斥反应1例、肝功能衰竭1例。结论肝移植围手术期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能有效减少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是提高肝移植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肝移植胆道重建方法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07年3月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5例原位肝移植资料,供受者的胆管行端端连续缝合49例,间断缝合6例,均未放置T管.结果 2例(3.6%,2/55)肝移植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分别于术后6d、10d发现胆道吻合口漏,除3例移植术后感染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良好的胆道重建技术和精细的操作能减少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对胆道并发症的早期处理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我院完成的20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分析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发生部位、影响因素、常见致病菌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发生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肝移植术后17例(85%)发生29次细菌感染,平均每例发生1.7次,89.7%的细菌感染发生于术后四周内,其中以肺部感染最为多见(71%)。手术时间延长与术后腹腔感染.术后留置T管与术后胆道感染有相关性。提示细菌感染为肝移植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手术时间延长、术后留置T管分别是术后腹腔感染和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控制和减少细菌感染在于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成人良性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后中远期的生存情况和影响中远期生存率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2003年10月至2006年5月203例良性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后生存期大于1年的165例受体的长期随访结果 ,包括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相关死亡率.结果 肝移植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8.7%、85.5%、81.2%;乙肝相关性疾病受体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4%和84.5%,非乙肝相关性疾病2、3年的生存率83.4%和77.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4).存活大于1年的165例中,1年后死亡21例,平均死亡时间22.7±6.6月(12~48个月).1年后导致受体死亡的主要并发症及其病死率为:感染并发症4.8%(8/165)、胆道并发症3.6%(6/165)、乙肝病毒再感染1.8%(3/165)、慢性排斥反应1.2%(2/165)、肾功能损害0.6%(1/165)和肝动脉并发症0.6%(1/165)等.结论 良性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后中远期生存情况良好.影响患者术后中远期存活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并发症、胆道并发症和HBV再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7月-2005年1月该组肝脏移植32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32例肝脏移植受体中有6例发生胆道并发症,其中3例术后3d内出现单纯胆漏,给予小号导管置入T管周边引流,均在8d后未见胆漏。1例经影像学诊断肝动脉吻合口狭窄经介入置入支架扩张后,胆道并发症好转,肝功能恢复。1例术后1周出现霉菌感染,给予相应治疗,因出现肝昏迷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后第3天出现无胆汁,B超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行T管造影术。发现T管胆管内的上支行成活瓣,随在介入下置入超滑导丝效果欠佳,第2天在超滑导丝的基础上置入4F管,引流通畅,肝功能快速恢复。结论手术技术不佳、移植物冷热缺血的时间不宜过长及胆管的血液供应不良是肝移植术后发生胆道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联合应用胆道造影术和核磁共振胆管成像能了解胆道今新.有助干胆省犊窑与胆漏的论断.及时采用放射介入技术处理胆道并发症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提高供肝灌注切取质量减少肝移植手术后胆道损伤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供肝的灌注、切取和修整方法,以进一步减少肝移植手术后胆道损伤并发症。[方法]总结分析2002年5月-2005年5月采用不同方法快速原位灌注、快速切取以及修剪的437例供肝。[结果]437例供肝无1例原发肝脏无功能发生,但67例患者发生轻重不同的胆道损伤并发症,其中3例患者行二次肝移植治愈,其他患者行胆道引流和胆道镜治疗治愈或好转。[结论]合理的供肝灌注、切取和修剪,可有效的减少肝移植手术后胆道损伤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提高原位肝移植术后长期生存率的临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年多来所施行的72例原位肝移植病人术后生存情况分析并发症发生的种类及数量,以及诊治处理方法,以探讨成功及失败原因。结果 72例肝移植病人中,原发病为良性疾病50例(其中终末期乙肝肝硬变34例);恶性疾病22例(其中HCC19例)。术后发生并发症54例次,含因凝血功能紊乱致术后腹腔内继发性出血4例,术前腹水感染未能控制,致术后腹水严重感染2例,激素用量过大致应激性溃疡出血、穿孔1例,胆瘘6例,肺部感染21例,肠道霉菌感染5例。全组无原发性肝无功能及血管并发症,随访2~41个月,无远期胆道并发症及慢排发生。住院期死亡6例,随访期死亡6例,目前生存60例,总生存率为83.33%,存活超过1年者32例,最长已3年5个月。结论术中技术的改进及新技术的应用;采用个体化的免疫抑制方案;加强术后感染预防与治疗;加强乙肝复发的预防和治疗;预防肿瘤复发的系统措施,是提高肝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再次肝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2002年6月~2005年12月,共施行185例肝移植,其中再次肝移植8例,回顾性分析该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再移植率4.32%。首次肝移植和再次肝移植前病人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平均为15.6分和23.9分;再次肝移植距首次肝移植的时间间隔平均为316 d(78~725 d);再次肝移植原因中胆道并发症3例,慢性排异2例,肝动脉栓塞、急性排异、乙型肝炎复发各1例。8例患者均平稳渡过手术期,前3例病人分别于术后第101、16和28天因严重感染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后5例病人均康复出院,存活至今达27、12、8、4和3个月。结论再次肝移植是挽救移植肝失功的有效手段。正确掌握手术指征,合理选择手术时机,以及手术技巧的不断完善和围手术期的精心处置,是提高再次肝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方法:回顾分析3例原位肝移植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时间为1~3个月,供肝冷缺血时间平均为8.5h,热缺血时间为3min;其中1例术后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结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是多种因素的结果,其中肝动脉供血不足、灌注损伤、缺血再灌注、术后病毒感染及排斥反应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6月至2005年2月完成的50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经典式肝移植4例,改良背驮式肝移植45例,其中包括2例肝肾联合移植,部分亲体肝移植1例.50例中经门静脉、下腔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22例,无转流28例.胆道重建:胆管对端吻合49例,其中28例置“T”管外引流,21例未置“T”管引流.胆肠吻合1例.结果:共有7例发生胆系并发症,2例为术后近期经腹腔引流管少量胆漏,1周左右停止.2例为术后远期(1~3月)因发热再次入院经影像学证实为胆管吻合漏,肝门区包裹性积液形成.3例手术后1~3月内发生肝内胆管狭窄并淤泥形成.结论:供体胆道即时充分的灌洗,移植物冷热缺血的时间不宜过长及良好的胆道吻合技术和确保胆道血供,是预防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8例次原位肝移植(其中2例再次肝移植)病人术后各种并发症的诊治经过。结果 对16例患者(5例终末期肝硬化、7例原发性肝癌、1例肝癌术后肝功能衰竭、1例肝豆状核变性、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肝炎后肝硬化、1例急性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进行原位肝移植。手术成功12例,术后最长存活已超过4年。术后并发症包括腹腔内出血3例、脑血管病变2例、肺部感染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例、肝上下腔静脉狭窄2例、肝动脉血栓形成1例、胆道结石或胆泥3例、胆漏1例、急性排斥反应2例、慢性排斥反应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围手术期死亡6例,直接死亡原因脑出血1例、ARDS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肝动脉血栓1例、急性排斥反应1例、肝功能衰竭1例。结论 肝移植围手术期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能有效减少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是提高肝移植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Although liver transplantation has become a standard therapy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s, the experience of pediatr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is limited in China. In this article we report our experience in pediatr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and summarize its characters in their indications, surgical techniques, and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s.
Methods Thirty-one children (≤18 years old) underwent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our centers. The mean age at transplantation was 12.4 years old (ranged from 5 months to 18 years) with 7 children being less than 4 years of age at transplantation. The most common diagnosis of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iver transplantation were biliary atresia, Wilson's disease,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hepatoblastoma, urea cycle defects,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etc. The surgical procedures included 12 standard (without venovenous bypass), 6 pigyback, 6 reduced-size, 3 split, 3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and 1 Domino liver transplantation. The triple-drug (FK506, steroid, and mycophenolate mofetil) immunosuppressive regimen was used in most of patients.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a mean of 21.8 months.
Results Five of the 31 patients died during perioperative time; mortality rate was 16.1%. The reasons of death were infections, primary non-function, heart failure, and hypovolemic shock.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10 patients included biliary leakage, acute rejection, abdominal infection, hepatitis B virus (HBV) or hepatitis C virus (HCV) infection, and pulmonary infection. Overall patient cumulative survival rate at 1-, 3-, and 5-year was 78.1%, 62.6%, 62.6%,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 most common indications of pediatr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were congenital end-stage liver diseases. According to patients' age and body weight, standard, piggyback, reduced-size, split, or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should be performed. Pediatr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especially requires higher surgical skills. T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