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培养和血清学检验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差异。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分别采用肺炎支原体培养和血清学检验,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及不同年龄组、不同发病时间组各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情况的差异。结果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86例(86.0%),血清学检验阳性84例(84.0%),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χ2=0.157,P=0.692)。1~6岁组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检出率(91.9%)高于7~12岁组(76.3%,P0.05),血清学检验阳性检出率(77.4%)低于7~12岁组(94.7%,P0.05)。发病时间1~6d组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检出率(93.2%)高于7~11d组(75.6%,P0.05),血清学检验阳性检出率(78.0%)低于7~11d组(92.7%,P0.05)。结论两组检验方法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中的阳性检出率皆较高,年龄较小、病程较短的患儿建议采用肺炎支原体培养诊断,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患儿建议采用血清学检验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快速血清学和微生物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1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分别进行微生物培养及快速血清学检测,比较不同年龄阶段患儿、不同病程患儿应用两种检测方式的阳性率。结果微生物培养检测0~2岁、病程≤7 d患儿的阳性率更高,快速血清学检测5~10岁、病程 7 d患儿的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从总体上看,两种检测方式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两种方式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均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同时也各具优势和不足,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检测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快速血清学检验(RST)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MRD)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中心接收的12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标本,随机分为RST组和MRD组各62例。RST组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MRD组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比较两组标本检验阳性率及不同病程诊断结果。结果:MRD组检验阳性率显著高于RST组(P<0.05);RST组7 d以上病程检出阳性率高于MRD组(P<0.05),MRD组7 d以内病程检出阳性率高于RST组(P<0.05)。结论 :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辅助诊断,MRD适用于病程在7 d以内的患儿,RST适用于病程7 d以上的患儿,临床中可将二者联合进行检测,以有效提升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检出率,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应用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91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实施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结果(1)对比显示快速血清学检验阳性率为91.21%(83/91),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阳性率为92.31%(84/91),两组检测方式检测阳性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将91例患儿按照年龄段分组可以发现,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0-2岁儿童检出阳性率较高,而血清学检验对5-10岁儿童检出阳性率较高;(3)将91例患儿按照病程分组可以发现,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对7 d以内患儿检出阳性率较高,血清学检验对7 d及以上患儿检出阳性率较高。结论快速血清学检验及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对小儿肺炎支原体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但根据患儿年龄和病程的差异检出阳性率有些许差异,临床检测时可根据患儿实际选择检测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探讨快速血清学和微生物快速培养的检验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72例,对其进行快速血清学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对比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中,棉拭子粘液的阳性检出率为69.44%,痰液为88.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生物快速培养的阳性检出率为88.89%,快速血清学的阳性检出率为52.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快速血清学检验相比,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痰液标本的阳性检出率比棉拭子粘液更高。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655-4656
评价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2014年2月~2016年9月收治的377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测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188例(快速血清学检验)与观察组189例(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观察组检测结果阳性率8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3%,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15.38±3.18)d,少于对照组的(16.02±3.31)d,但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可以有效提升阳性诊断率,从而为患儿临床确诊提高准确率,缩短诊断时间,有利于提升患儿预后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与快速血清学检验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8月收入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110例,实施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与快速血清学检验。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其阳性率为82.53%,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其阳性率为76.59%;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针对年龄较小的患儿阳性率比较高,而快速血清学检验对年龄较大的患儿阳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经两种方法检测诊断,其阳性率均高,故临床应用可依据患儿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23-124
选择我院2014年06月~2016年06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170例作为实验观察对象;临床针对所有患儿分别选择微生物培养法以及血清学检验法展开疾病检测。通过对比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率以确定最佳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检测方法。在对所有患儿实施血清学检验的过程中,1次检验阳性率同2次检验阳性率进行比较,前者低于后者极为明显(P0.05)。在对所有患儿实施微生物培养检测的过程中,咽拭子检验阳性率同痰液检测阳性率进行比较,前者低于后者极为明显(P0.05)。在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率方面,微生物培养方法高于血清学检验方法极为显著(P0.05)。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临床在实施疾病检验的过程中,同选择血清学检验法进行比较,采用微生物培养法获得的检测准确率较高,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的临床治疗可以提供准确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儿童肺炎支原体(MPP)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MPP感染患儿140例,均给予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结果 140例患儿中,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阳性率为82.14%;不同性别、病情患儿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2岁患儿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阳性率为34.38%,明显低于0~3岁和4~7岁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7d患儿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阳性率为58.97%,明显低于病程≤7d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适合于低年龄段(0~7岁)、病程≤7d的患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MONO/NEUT)指标检测、颗粒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抗体、胶体金法检测肺炎支原体Ig M抗体(MP-IgM)对儿童MP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高度符合儿童MP感染典型症状的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MP抗体,并采用胶体金法检测MP-IgM。统计颗粒凝集法、胶体金法对不同病程、不同年龄段患儿的阳性检出率,以快速培养鉴定镜检法为"金标准",比较颗粒凝集法、胶体金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分析MONO/NEUT指标与MP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患儿中,68例患儿经"金标准"确诊MP阳性;相同病程患儿中,2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种方法对病程≥7 d患儿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病程7 d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同年龄段患儿中,2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种方法对7~14岁患儿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60 d~6岁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68例MP阳性患儿中,颗粒凝集法的阳性检出率为86.76%(59/68),胶体金法为89.71%(61/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MP阳性组患儿MONO/NEUT指标水平升高率高于M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Kendall's tau-b等级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MONO/NEUT指标水平与MP阳性结果呈正相关(r=0.565,P 0.001)。结论对于儿童MP感染,胶体金法检测MP-IgM可获得与颗粒凝集法检测MP抗体相似的临床诊断结果,且操作方法更简单,耗时更少,对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更低,而MONO/NEUT指标水平与MP阳性结果呈显著正相关,故推荐将胶体金法联合MONO/NEUT指标检测应用于MP感染的临床诊断中,以获得更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P-IgM抗体检测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60例MP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院后均进行MP-IgM抗体检测、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以及PCR法+测序法检测MP,并比较检测结果与诊断效能。结果260例患儿中采用PCR法+测序法检测出155例阳性,105例阴性;MP-IgM抗体检测出真阳性144例,真阴性87例;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出真阳性116例,真阴性77例。MP-IgM抗体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结论MP-IgM抗体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优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行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检测的价值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从我院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中选择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种,一个是实验组,另一个是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方式,而实验组患儿采用微生物培养检测方式,对两组患儿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采用微生物培养检测方式的实验组,检测出阳性检测率为96.67%(29例),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方式的对照组,检测出阳性检测率为66.67%(20例),并且,实验组细菌检查效果远远好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微生物培养检测对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有着明显的效果,可以让患者及时接受治疗,减少病害给其带来的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5):2882-2883
该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儿科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分别进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与血清学快速检验,对两组患儿检测结果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两种诊断方式应用价值。结果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与血清学快速检验法检测出患儿阳性率分别为77.08%、54.1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上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诊断阳性率更好,有利于临床尽快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和胶体金法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64例疑似MP感染的住院患儿,同时用CLIA法和胶体金法进行MP-IgM抗体检测,分析两种方法的差异和一致性。结果CLIA法和胶体金法分别检测出阳性155例和147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8.71%和55.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值=0.598,说明两种方法一致性一般。当病程≤7 d时,CLIA法检测阳性率高于胶体金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病程>7 d时,胶体金法检测阳性率高于CLIA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LIA法和胶体金法各有优点,均适用于临床常规筛查MP感染,是辅助诊断小儿MP感染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外周血白细胞(WBC)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0例临床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外周血WBC及血清hs—CRP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7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WBC增高21例,有3例减低,阳性检出率为34%;血清hs—CRP增高19例,阳性检出率27%。两者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WBC计数升高的患儿中,hs-CRP随炎性反应的加重而升高,两者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hs—CRP不能作为支原体肺炎患儿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外周血WBC计数优于血清hs-CRP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除观察外周血WBC和血清hs—CRP变化外,还应结合临床表现、X线检查及其他血清学及细菌学检查等作综合判断,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2010~2012年该院门诊及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M P )感染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实验室常规检测结果在M P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2012年诊断为呼吸道感染患儿,筛选出M P感染及非M P感染。对M P感染患儿3年间性别、年龄等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比较MP感染及非MP感染实验室常规检测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男性MP-DNA阳性检出率略高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在不同年龄群体均有发生,小于1岁MP-DNA阳性检出率最低,3~<6岁患儿MP-DNA检出率最高(P<0.05);实验室常规检测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MP感染诊断中无特异度。结论深圳地区MP分子流行病学显示MP感染具有季节性,实验室常规检测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不能作为MP实验室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快速培养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的异同。方法对2011年1~12月住院的218例疑似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集咽拭子,同时用快速培养法和实时FQ-PCR法检测MP。结果快速培养法与实时FQ-PCR法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假阴性率及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FQ-PCR法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特异度明显高于快速培养法,假阳性率明显低于快速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8%、90.7%和90.8%,均高于快速培养法和实时FQ-PCR法(P<0.05);假阴性率为6.2%,明显低于快速培养法和实时FQ-PCR法(P<0.05);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86.7%,明显高于快速培养法(P<0.05)。结论两种方法的敏感度差别不大,而实时FQ-PCR法的特异性优于快速培养法。应用这两种不同方法学原理的检测方法组合检测,取长补短,在提高肺炎支原体感染检出率的同时,还可以互相佐证,减少实验误差,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分析CT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的选取时间为2019年4月—2020年6月,67例入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疑似患儿均于我院就诊治疗。所有患儿均接受CT诊断以及X线诊断,统计分析CT诊断以及X线诊断的阳性检出情况、对不同影像学特征的检出情况、特异性、准确性及敏感性。结果:经临床综合诊断最终得出67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疑似患儿中共有57例患儿确诊;CT诊断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疑似患儿的阳性检出率高于X线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在磨玻璃样影、肺部纹理增多、斑点状影、大面积斑块状影以及条索状影方面的诊断检出率均高于X线诊断,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与X线诊断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特异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准确性及敏感性均高于X线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于X线诊断,能够更加准确的对患儿病情进行判断,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病情信息,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呼吸道感染患儿1379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目的:应用敏感、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使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患儿。方法:日本富士肺炎支原体检测试剂-SERODIA-MYCOⅡ凝集试验。结果:1379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检出Mp-IgM阳性293例,检出率为21.2%。<3岁-6岁和~14岁3个年龄组Mp-IgM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3.6%(111/818),30.7%(92/300)和34.5%(90/261)。取861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符合临床支原体诊断标准病例有205例,抗Mp-IgM阳性156例,阳性率为76.1%;而不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中,抗-Mp-IgM阳性仅26例,假阳性率为4.0%。两组经统计Χ^2=28.3,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SERODIA-MYCOⅡ凝集试验检测小儿Mp感染具有操作简便、省时快速、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可作为早期诊断Mp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方法,并分析不同检验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接收的6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展开分析与探讨。结果:微生物检验组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率为35%,血清检验组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率为36.67%。微生物检验组与血清检验组患儿血生化指标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微生物检验组检查在0-3岁的检验效果与血清检验组对比有差异(P0.05),两组在8-12岁的检验效果对比有差异(P0.05)。微生物检验组阳性检出率90%,血清检验组阳性检出率86.67%。微生物检验组与血清检验组阳性检出率结果比较无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方法较多,血清检验和微生物检验是最常用的检验方法,检验效果各具优势。在对小儿患者实施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时,可以根据小儿患者的年龄和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