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期为制定合适的护理措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南楼行全身麻醉手术的80岁以上高龄患者108例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基础疾病、术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后留置管道情况、禁食时间、并发症情况等。按照是否发生术后并发症将其分为A、B两组,A组(n=63)为发生并发症组,B组(n=45)为未发生并发症组,分析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发生并发症63例,占58.3%。单因素分析显示,A、B两组患者在有无心血管疾病、肺功能不全,术后是否留置胃管、尿管、PICC管、大静脉置管以及留置管道的数量、禁食时间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Logistic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术前有心血管疾病、肺功能不全,术后留置胃管、尿管、PICC管、大静脉置管及术后长时间禁食为高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应注重心、肺基础疾病患者的护理,促进早期拔管、缩短禁食时间以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胸腹部手术全身麻醉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于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接受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337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胸腹部手术全身麻醉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337例患者中,发生肺部并发症84例(24.9%)。并发症组与非并发症组手术类别、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年龄、术后呼出气一氧化氮、麻醉时间、ARISCAT分级、总入量、ASA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胸腔手术、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及术中液体入量是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呼出气一氧化氮监测不能预测全身麻醉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结论 胸腔手术、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及术中液体入量是胸腹部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肺部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胸科手术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胸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试验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对照组),每组93例。术后24和48 h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尺评价患者静息和咳嗽时疼痛评分,记录监护室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别在术前1 d和术后第3、7天由同一实验者对患者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神经精神功能评定。结果试验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术后第3、7天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术后第7天较术后第3天POCD的发生明显减少,试验组两时间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胸科非心脏手术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早期POC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期间低体温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2月妇科手术全身麻醉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红外线耳温计监测其术前、进入手术室后以及麻醉前的体温,采用鼻咽温探头监测患者麻醉后1,3,5 min骨膜、鼻咽的温度,并隔30 min记录1次,直至手术结束。根据温度变化分为低体温组、非低体温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80例患者中有36例发生低体温。低体温组术后苏醒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长于非低体温组(P 0. 05),切口感染、呼吸抑制、寒战发生率高于非低体温组(P 0. 05)。结论未采用保温措施的妇科手术全身麻醉患者低体温发生率较高,体温下降者还可延长术后苏醒时间,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全身感染与ASO术后心脏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ASO术后出现心脏并发症的患者20例作为病例组,ASO术后未出现心脏并发症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评价全身感染作为暴露因素的OR值。结果全身感染使ASO心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OR=13.5,95%可信区间4.1~44.7)。(2)病例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APACHEⅡ≥15使ASO心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OR=10.2,95%可信区间2.3~45.1)。结论全身感染是ASO术后心脏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感染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调查肝移植术后90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组)及同期124例未发生医院感染(对照组)患者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筛选出与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术前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手术次数、腹腔并发症、动静脉插管与术后感染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术前住院时间7d、ICU停留时间2d、合并腹腔并发症、实施动静脉插管是肝移植术后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男性患者、术前住院时间及停留在ICU时间较长、侵入性操作及合并术后腹腔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A型主动脉夹层行手术治疗的361例患者。根据患者术后ICU停留时间分为ICU停留时间延长组和ICU停留时间未延长组。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Logistic分析发现,吸烟、入院时收缩压、白细胞计数、血肌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术前假腔内血栓形成、载脂蛋白A-I、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与术后ICU停留时间延长相关。结论吸烟、入院时收缩压、白细胞计数、血肌酐及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是术后ICU停留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I、术前假腔内血栓形成是术后ICU停留时间延长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婴幼儿心脏手术中应用常规超滤(CUF)、改良超滤(MUF)及其联合应用对血浆胶体渗透压(COP)及围术期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60例在体外循环(CPB)下行心脏直视手术(体重〈10kg)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常规超滤组(CUF组,n=20)、改良超滤组(MUF组,n=20)、联合超滤组(CM组,n=20),观测不同时间点(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转机前、CPB5min、主动脉阻断后、CPB30min、停机时、CPB结束15min、入ICU即刻、ICU2h、ICU6h、ICU12h、ICU24h)的血浆COP,对比三组患儿的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结果CM组和CUF组的COP水平在CPB30min、停机时均高于MUF组(P〈0.05);MUF组和CM组在CPB结束15min、入ICU即刻、ICU2h时的COP水平显著高于CUF组(P〈0.05);MUF组和CM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CM组较其他两组显著缩短了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结论联合应用CUF和MUF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儿CPB进行时的COP水平,而且进一步改善了CPB后的COP水平,患儿术后脱机拔管时间提前,监护室和医院停留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70岁以上高龄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后发生便秘的影响因素,制定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心胸外科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3例70岁以上高龄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发生便秘的32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未发生便秘的2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术后发生便秘的相关因素分析;以高龄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是否发生便秘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发生便秘的影响因素。结果70岁以上高龄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后便秘的发生率为60.38%。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者有便秘史(OR=10.481,P<0.05)、术后发生谵妄(OR=4.936,P<0.05)和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不足(OR=7.95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便秘史、术后发生谵妄和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不足是70岁以上高龄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后发生便秘的影响因素,应根据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并了解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择期需要全身麻醉且年龄≥65岁的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98例,ASAⅠ~Ⅲ。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24 h、48 h、72 h由同一试验者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全身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乙醚酯、芬太尼、琥珀胆碱,术中麻醉以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持续静脉注射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并间断吸入安氟醚或异氟醚调整麻醉深度。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静脉镇痛。结果98例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有25例出现POCD,发生率为25.5%。随着年龄增加POCD发生率增加,POCD发病高峰期在术后24h~48 h,高龄、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受教育程度偏低更容易引起老年人POCD。结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早期POCD发病率较高,在术中无明显低氧、低血压和术后镇痛效果良好的情况下,高龄、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受教育程度偏低是引起老年人POCD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麻醉经验。方法按照年龄将205例搭桥手术的患者分为老年组(A组,n=120)和非老年组(B组,n=85),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疾病状况、时间参数(手术时间、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差异。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相比,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患病率更高,心功能更差(P<0.01),ICU停留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更长,围术期心律失常和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更高(P<0.05);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ABG患者,心肾功能减退更明显,围术期需注意对心衰、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的及时处理,并重视感染的防治,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非心脏手术术中心血管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手术、麻醉等因素对老年人非心脏手术术中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088例老年非心脏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术中心血管并发症的老年非以及手术病的平均年龄明显大未发生并发症的病人,且男性多于女性。泌尿系部位手术术中心血管并发症明显多于其它部位,其中以前列腺切除术术中心血管并发症最多见。脊柱麻醉病人的术中心血管并发症明显多于全麻和局麻病人,结论高龄、男性以及不同手术部位、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研究提高手术安全性的处理措施。方法将在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98例患者按年龄分为高龄组与常规组,对比分析高龄患者围术期的危险因素,并据此研究处理措施。结果两组的手术方式与麻醉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严格的病例选择与完善的术前准备,高龄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安全可行,积极预防与及时正确处理术后并发症,可使绝大多数高龄患者安全地接受手术及术后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4.
李俊  杨敏  沈轶  张海  吴乾 《医学临床研究》2012,(7):1310-1311,1314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胸外科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将其中出现并发症的120例患者与同期行食管癌手术未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各个危险因素对比,并将各种危险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下列因素与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相关:年龄60岁以上,术前全身情况,基础疾病,术前病理分级,入信ICU时间,手术时间,输血量,激素使用,意识障碍,抗酸制剂的使用,术后纤支镜使用,术后循环情况,液体出入量,术后氧合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高度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术前全身情况,术后循环情况,术后氧合情况。【结论】年龄,术前全身情况,术后循环情况,术后氧合情况这些因素可能为食管癌术后出现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5.
老年患者由于心肺功能下降,术前往往存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肺部慢性疾病,加之开胸手术及麻醉的创伤和刺激、缺氧等因素,术后易发生心律失常。文献报道,高龄是非心脏病开胸术后发生心脏并发症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我们自2002年起共收治高龄开胸手术患者106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丁佐梅 《当代护士》2018,(1):126-128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危险因素并分析其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6~12月在本院行全麻择期手术患者380例,根据患者麻醉苏醒期间是否发生躁动分为躁动组及非躁动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并筛选出患者麻醉苏醒期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80例患者中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17.89%,躁动组与非躁动组在全身麻醉方式、手术类型、导尿管留置、麻醉诱导后导尿管留置、糖尿病发生率、术中补液量、术后镇痛、术后贫血、手术时间及在麻醉恢复室内停留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可知,ASA分级、静脉复合麻醉、术中输液、导尿管留置、术后疼痛是麻醉恢复室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期躁动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麻醉恢复室患者术后麻醉苏醒躁动的因素较多,临床工作者应对高危人群加强护理干预,以降低麻醉苏醒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比较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和体外循环下心脏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对血液动力学、术中出血量等的影响,评价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优越性。方法 观察组21例,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对照组208例,采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心绞痛缓解率、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可使血流动力学保持相对稳定,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果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ICU停留时间短、并发症少,有效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3月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203例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并发症,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203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3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于或等于55岁、体外循环时间大于或等于2 h、主动脉阻断时间大于或等于100 min、心脏功能Ⅳ级以及术前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诱发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于或等于55岁、体外循环时间大于或等于2 h、主动脉阻断时间大于或等于100 min及心脏功能Ⅳ级是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应通过术前评估,及时干预可诱发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和疗效。  相似文献   

19.
心脏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心脏手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1994至2002年间心脏手术后发生ARF的患者108例,同期未发生ARF的患者152例为对照组。结果 ARF组术前肌酐清除率(CCr)和左室射血分数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体外循环时间、心脏停跳时间、手术总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P〈0.05,P〈0.01),术中输血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基础CCr、术后低血压、术后再次开胸和心脏手术时间可预示心脏术后是否发生ARF,OR分别为3.04、0.97、9.66、11.61、1.32。结论 术前心力衰竭、基础CCr降低、术后低血压、再次开胸术及手术时间延长是心脏术后发生ARF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相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在全身麻醉恢复期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378例经全麻手术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在全麻恢复期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在全麻恢复期共发生各种并发症283例,总发生率为74.86%,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有无合并症、ASA分级水平、手术类别以及手术时间与老年患者全麻恢复期并发症的发生有关(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全身麻醉恢复期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危险因素有高龄、伴有合并症、高ASA分级水平、急诊手术以及手术时间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