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脏磁共振成像用腰线圈与体线圈的对比研究洪小妮①齐静张贵清高健1资料和方法15例病人肾脏MRI检查中,男10例,女5例,年龄11~71岁,平均47.6岁。用EescintGYREX2TSGR磁共振成像仪进行扫描。均采用体线圈作为发射线圈。体线圈和腰线... 相似文献
2.
3.
脊柱MRI检查使用的线圈形状依磁共振扫描仪生产厂商和机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大多为汽车牌照状平板线圈。常规脊柱扫描要求患者头朝向磁体仰卧于平板的脊柱线圈上,身体正中矢状线尽量与磁体中线,线圈长轴中线一致,并使脊柱与线圈紧密贴合,间距最小,以保证获得高信噪比的MR图像,但对于不能仰卧的特殊体位的患者则给扫描检查带来困难,甚至不能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高分辨率扩散加权成像(readout segmentation of long variable echo-trains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RESOLVE-DWI)颅脑MRI扫描的图像质量及其对脑组织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测量的影响,并与常规颅脑扩散加权成像(DWI)进行比较。方法:采用Siemens MAGNETOM Aera 1.5T超导MRI扫描仪,分别采集43例因头痛、头晕接受头颅MRI检查者的头颅RESOLVE-DWI和常规DWI图像,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共分为5级,客观评价为测量脑组织的信噪比及ADC值,比较2组结果。结果:对于43例受检者,RESOLVE-DWI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明显优于常规DW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ESOLVEDWI组脑实质的平均信噪比值明显高于常规DW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SOLVE技术应用于扩散加权成像序列能改善图像质量,提高信噪比,对脑白质ADC值的测量没有影响,可常规用于头颅扫描。 相似文献
5.
6.
7.
8.
目的:比较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诊断肝癌的准确率。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11月经穿刺活检及病理诊断确诊为肝癌的96例患者,采取分组方式进行对比研究,以“随机双盲法”将纳入主体分为两组,包括对比组(48例,进行肝脏增强CT检查)与研究组(48例,采取肝脏MRI检查),比较诊断准确性。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比组,肝内病变灶数、肝外病变灶数多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肝癌患者检查诊断中,肝脏MRI诊断准确率、检查病变结果等均比增强CT更加理想,更具优势,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值得在肝癌诊断中推广,但是,两种检查诊断方式诊断准确率均存在一定误差,因此,为进一步提高肝癌诊断准确率,应结合实验室等其他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临床用肢端柔性表面线圈和相控阵线圈在小动物磁共振成像中的性能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对比肢端柔性线圈和相控阵线圈非并行采集及并行采集技术在小动物实验中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10只Wistar大鼠,分别用西门子标配的临床用正交柔性肢端线圈和相控阵肢端线圈在同一扫描参数的条件下用于头部信号采集,同时在肢端相控阵线圈采集中采用并行采集技术再获得相同的图像,然后对三组图像选择同一层面进行SNR的比较。结果正交柔性线圈和4通道肢端相控阵线圈采集的图像信噪比有明显的差异,正交柔性线圈能获得更高的图像信噪比,而肢端相控阵线圈非并行采集与并行采集技术(R=2)所获得的图像信噪比没有差异,但采用并行采集技术能极大地减少扫描时间。结论小动物实验在线圈的选用上,线圈的填充因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更大,但相控阵线圈与并行采集技术合用可以极大地减少成像时间。 相似文献
10.
11.
唐兆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3,(16):77-79
目的:对比肝脏增强CT、MRI技术用于临床诊断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2月张家港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肝癌患者5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检查方法进行分组,A组(30例)患者采用肝脏增强CT检查;B组(29例)患者采用肝脏MRI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的准确率及检出病灶位置、病灶直径的符合率。结果:A组经肝脏增强CT总计检出患者24例,检出率为80.00%,B组经肝脏MRI总计检出患者29例,检出率为100.00%,B组患者检查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经肝脏MRI检查肝外病灶位置、病灶直径不足3cm符合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临床诊断肝癌疾病可首选肝脏MRI技术,相比肝脏增强CT准确率更高,同时可更精准地判断病灶位置及直径,为后续治疗提供影像学支持,值得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是一种基于对比剂药物代谢动力学的MR成像方法,可用于观察、分析组织微循环功能状态。肝脏接受双重血供,又受到周围器官运动的影响,因此将DCE-MRI用于肝脏面临更多挑战。但随着技术成熟与研究深入,肝脏DCE-MRI应用研究逐渐开展,主要包括抗血管靶向治疗药物研发、疗效反应监测与预后评估、肿瘤诊断与分级、肝纤维化诊断与分级、肝功能评估等。本文对DCE-MRI在肝脏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肝脏占位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发现有肝脏占位病变患者,进行MRDWI,分析影像特点并测量表面扩散系数(ADC值)。结果40例肝脏占位病变DWI检出75处异常信号病灶。信号特征与病变结构、成分有关。但无一定特异性。病变的ADC值均值为:肝细胞癌(1.25±0.30)×10^-3mm^2/s,肝转移癌(1.12±0.52)×10^-3mm^2/s,肝血管瘤(2.27±0.49)×10^-3mm^2/s,肝囊肿(3.05±0.59)×10^-3mm^2/s,肝脓肿(1.91±0.46)×10^-3mm^2/s,各种病变间ADC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MRI相比,DWI病变检出率不低于常规MRI,但各种病变间信号强度无明显特异性。ADC值测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是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三英寸表面线圈应用于颈动脉斑块高分辨率MR成像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行MR成像(GE1.5T)。使用两个3英寸线圈分别至于两侧颈动脉分叉处。成像序列包括横断面双翻转T1WI、快速自旋回波T2WI、PDWI,及3DTOF序列。由两位医师共同评价每个序列的图像质量并综合四个序列进行斑块成分分析,斑块成分的分析进行评价者之间的一致性检验。结果按图像质量分级评价系统(1~5分,5分为最好)对两侧颈动脉分别进行评价,共评价了264个序列图像,图像质量评分≤2分的序列27个(占10.2%)。评分≥4分的序列147个(55.7%)。将含一个序列≤2分的检查排除,共50支血管可用于斑块成分分析,显示了斑块32个(20例患者)。其中明确有脂核16个,出血10个,破裂纤维帽5个,钙化15个,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是0.81(95%CI:0.61to1.01);0.86(0.66to1.04);0.45(0.05to0.85);0.87(0.70to1.00)。结论使用3英寸线圈进行颈动脉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不同评价者进行斑块成分的分析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能够对斑块的组织成分作出较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三维超声成像在肝脏管系结构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了32例肝脏管系结构的三维超声成像结果。此法可清晰显现肝脏管系结构如肝静脉与门静脉的空间关系和走行,对于认识这些结构的立体方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具备定性和定量分析组织弹性的能力。本文就ARFI技术在肝脏疾病的应用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初旭郑曙光于风霞李萍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6,(5):330-332
超声弹性成像通过定量或半定量分析组织硬度对疾病性质做出诊断。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肝硬化、脂肪肝与正常肝组织,以及肝脏良、恶性肿瘤的硬度存在差别,通过弹性成像技术能够判断肝硬化和脂肪肝的程度,也有助于鉴别肝脏肿瘤的良恶性,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此外,随着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不断革新,其在肝脏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肝脏疾病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研究对直肠癌患者术前评估应用常规MRI检查和弥散加权成像(DWI)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于苏州市立医院行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4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MRI检查以及常规MRI联合DWI检查,分析分期结果.结果:采用常规MRI检查对47例直肠癌患者行术前评估,T1~T2分期准确性为80...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肝脏扩散加权成像(DWI)较合适的b值,并探讨DWI对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测定129例314个肝脏病变在b分别取50、500、800s/mm2时的信号强度、背景噪声,比较不同b值时同一病变信号强度、质量指数及信噪比的差异;同一b值时不同肝脏病变平均ADC的差异。结果1.肝癌DWI图像各b值时信号强度、信噪比、质量指数均不同,随b值增加而降低,各b值差异显著(F值分别为103.77、93.06、118.19,P值均〈0.01),而噪声则与b值无关(F=2.19,P〉0.05)。2.肝脏病变分为肝癌、肝转移癌、肝囊肿、肝血管瘤,b=500s/mm2时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04±0.08)×10-3mm2/s、(1.09±0.1)×10-3mm2/s、(2.77±0.11)×10-3mm2/s、(1.84±0.12)×10-3mm2/s,各组之间两两比较,除肝癌与肝转移癌P=0.1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外,余P值均〈0.05;肝癌实质区与坏死区平均ADC值分别为(1.04±0.08)×10-3mm2/s,(1.55±0.05)×10-3mm2/s,二者比较P〈0.05。结论本研究认为b=500s/mm2为较适合的肝脏扩散加权成像b值,DWI及ADC值可以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肝癌的实质区和坏死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