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从炎性因子和微循环的角度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胫骨骨折术后创面感染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术后出现创面感染的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对感染创面采用常规处理措施,观察组采用VSD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炎性因子和微循环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细胞间黏附因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水平低于对照组,而核因子κ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流态积分、管襻积分、襻周积分和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技术可以有效改善胫骨骨折术后创面感染患者的炎症和微循环状态,有利于促进创面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分析持续性封闭负压引流术对于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2012年3月在医院治疗的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病例,其中12例采取手术清创后局部换药的治疗方式,17例患者采取手术清创后持续性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获得9~28个月(平均13个月)的随访,负压引流组患者15例获得痊愈,无1例患者需要再次手术清创,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5.5个月;局部换药组患者8例获得痊愈,3例患者进行再次手术清创并冲洗引流后获得临床治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8个月;两组患者存感染治疗的有效率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性封闭负压引流术对于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功能恢复良好、创伤小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治疗中负压封闭引流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研究入院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患者基本资料,将其中的96例作为本次研究样本,分组治疗,对比治疗相关数据.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明显(χ2=6.095,P=0.014);两组主要发生感染、出血、愈合不良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李欣 《医疗装备》2021,(14):193-194
慢性创面是指经长期(>1个月)积极治疗仍不能愈合甚至无愈合倾向的一种创面.慢性创面迁延难愈,不仅会耗费患者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还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加剧其身心负担,影响预后改善效果.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疗慢性创面对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当前,临床治疗慢性创面的研究不断推进,新型生物敷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某院收治的四肢创伤患者参与研究调查,并抽取其中的64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2例.其中选用常规技术的治疗组是参照组,而选用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治疗组是研究组,分析讨论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创面面积均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外固定器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术降低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0月胫腓骨骨折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纳入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试验组采用外固定器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照组采用外固定器联合传统持续灌注冲洗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效果、术后感染率、创面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骨髓炎发生率、骨折不愈合率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结果试验组骨折愈合临床治愈率70.37%、总有效率98.15%,高于对照组临床治愈率53.70%、总有效率81.48%(P <0.05);试验组术后感染率9.26%、骨髓炎发生率1.85%、骨折不愈合率1.85%,均低于对照组的25.93%、20.37%、18.52%(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创面清洁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感染控制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第3、5、7、14天的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外固定器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能显著降低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率,更好地促进创面愈合与骨折愈合,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安装术(VSD)应用于儿童创伤、感染所致皮肤坏死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某医院用VSD技术治疗19例儿童创伤、感染所致的皮肤坏死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效果。结果:19例患儿应用VSD技术治疗期间通过密切的观察及护理,愈合均良好。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儿童创伤、感染所致皮肤坏死缺损,具有疗效可靠、减少患儿多次换药的痛苦,有利于感染控制的特点。精心的护理与仔细的观察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工程》2018,(1):77-78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方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术(VSD)治疗骨创伤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骨创伤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益气活血方联合V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临床指标及治疗前后的WBC和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疼痛评分、换药次数和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BC和hs-CRP水平均降低,观察组的WBC和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益气活血方联合VSD治疗骨创伤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感染症状,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研究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于本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以抽签模式抽选出58例,并将其以小组形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来进行探讨.其中,对照组仅选择传统开放式脓肿切开引流术为患者治疗方案,观察组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6.55%>72.41%)),且P<0.05.结论:针对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常规手术治疗基础上加以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与分析针对难治性烧伤创面应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于本院烧伤科在2018年6月—2020年8月期间接收的78例难治性烧伤创面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比组(n=39)和实验组(n=39),对比组采取常规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应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骨科负压封闭引流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更换引流管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感染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为(17.8±5.3)天,明显较短;治疗费用为(5589.7±325.4)元,明显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骨科负压封闭引流术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行性和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实际效果,从而为相关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和借鉴。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四肢创伤合并皮肤组织缺失的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分别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和常规换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前后创面面积(cm^2)、感染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d)和住院费用(元)。结果①实施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45,P=0.000);②在感染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上,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上,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实践过程中,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四肢创伤患者中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从我院择选90例四肢创伤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于时间线2019年3月—2021年1月,分为2组,分别实施传统的治疗(对照组)与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术(观察组),2组均为n=45.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项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某医院骨科收治60例骨科创伤及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配合系统的临床护理,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6~12个月不等的随访观察,其中,57例患者创面肉芽生长良好,且未见肌腱骨骼外露表现,创面细菌培养结果证实创面良好恢复且为阴性,另外3例患者骨外露面积相对较大,且严重感染影响肉芽的生长和修复.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换药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创面的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 对照组用传统换药方法治疗,分泌物多时,每日换药2次,4~7d后,改为每日或隔日1次;观察组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治疗7d为1个疗程,连续2~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及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愈合时间显著缩短,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低(均P<0.01),疗效两组置信区间95%无重叠,故α=0.05水准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等级由“好”到“差”排列,R观察组<R对照组,故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多重耐药菌感染创面疗效好于传统换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骨科创伤及创面感染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引流技术,n=23)与实验组(VSD治疗,n=23),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创面愈合组织病理学评分、换药次数、抗生素费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总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VSD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可缩短病程,减少治疗费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 对43例进行VSD治疗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术中配合管理和术后创面及引流装置护理,并观察其治疗效果与并发症.结果 43例患者,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41例创面无肌腱骨骼外露,肉芽生长良好,细菌培养均呈阴性,创面修复好;另外2例因骨外露面积较大和感染肉芽生长停滞再次行皮瓣修复.结论 充分细致地做好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游离植皮术后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烧伤整形皮肤外科于2019年2月-2020年7月间收治的46例游离植皮术后VSD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3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23例)接受常规护理,比较护理结果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烧伤护理中负压封闭引流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烧伤患者70例,依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常规烧伤护理+常规处理),观察组(常规烧伤护理+负压封闭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在临床指标的比较上有差异,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骨科复杂感染创面应用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在医院骨科住院的48例复杂感染创面的病例,予以VSD技术辅助软组织缺损修复与重建,在围手术期予以综合护理.结果 48例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人工皮”全部成活,其中17例持续负压引流约7d,创面植皮愈合,12例在持续负压引流7~10 d后更换VSD材料,经植皮或二期缝合后愈合,该组病例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VSD 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护理重点是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和加强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