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析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在诊断过程中使用超声技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诊断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75例为观察组,另选75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评价超声检测结果差异性.结果:行超声检查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LVDd分别为(47.45±7.17)mm和(47.4...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的特征.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高血压患者60例,将其分成研究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n=30)与对照组(单纯高血压,n=30),两组都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左心房的内径以及E/A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检查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特点。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50例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单纯高血压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并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检查结果LVEDd (42.35±12.56) mm、LVESD (43.41±5.58) mm、LAD (43.95±5.73) mm、IVSD/LVPWA (1.15±0.26)、E/A (0.89±0.26)值均大于对照组的(16.21±15.26) mm、(28.59±2.68) mm、(30.48±2.67) mm、(1.02±0.02)、(0.51±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超声用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检查中,可辅助医师明确病情,从而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产生积极作用,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改善预后,生存质量提升,效果理想,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阵发性房颤在临床中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既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亦见于心脏正常的病人,现将五年来治疗的经心电图证实的56例阵发性房颤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研究原发性高血压伴有和不伴有阵发性房颤(PAF)患者二尖瓣和肺静脉血流频谱特点.方法年龄、血压和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匹配的高血压PAF组24例,非PAF组55例.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舒张晚期血流峰值(E、A)及其流速积分(VTI-E、VTI-A),计算E/A比值;肺静脉血流频谱收缩期、舒张期、血流峰值(PVS、PVD)及其流速积分(VTI-PVS、VTI-PVD)等指标.结果与非PAF组比较,PAF组E和VTI-E显著增加[E:(70.94±18.03) cm/s vs (86.66±26.93) cm/s,P<0.01; TVI-E:(12.93±3.50) cm vs (16.74±4.95) cm,P<0.001];A减低[(89.20±23.44) cm/s vs (78.62±18.96) cm/s,P<0.05),E/A比值增大(0.82±0.24 vs 1.13±0.36,P<0.01);PVD和VTI-PVD增加[PVD:(42.60±12.11) cm/s vs (52.18±14.20) cm/s,P<0.01; TVI-PVD:(10.06±3.19) cm vs (12.16±3.04) cm,P<0.05].结论左房助力泵功能减低、管道功能增强和左房扩大可能是高血压病患者合并PAF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价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阵发性房颤(PAF)患者65例,分为阵发性房颤合并高血压组PAF-HT(+)32例,阵发性房颤不合并高血压组PAF-HT(-)33例。对照组为31例健康志愿者。应用3D-STI测量左房容积、左房射血分数(LAEF)、左房整体应变及同步性指标。结果PAF-HT(+)组和PAF-HT(-)组左房整体应变、LAEF均较对照组减低,且PAF-HT(+)组低于PAF-HT(-)组。PAF-HT(+)组和PAF-HT(-)组同步性指标均较对照组延长,且PAF-HT(+)组高于PAF-HT(-)组。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功能受损,且PAF-HT(+)组左房功能受损较PAF-HT(-)组更严重。3D-STI可用于评价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功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脏黏液瘤的临床及超声特点。方法选取11例心脏黏液瘤患者,男5例、女6例,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超声特点。结果 11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胸闷、心悸、发热、晕厥、脑梗死、心律失常等,体征包括舒张期杂音、双期杂音、肿瘤扑落音等。11例患者均为单发,左房多见,超声表现为心房内稍高回声团块,边界清晰,部分呈分叶状,大部分内部回声较均匀,多数瘤体有蒂附着于房间隔上,随心动周期规律摆动,同时并发心房增大,下腔静脉增宽等。结论心脏黏液瘤临床表现个体差异极大,但超声表现较为典型,可以作为该病的首选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RFCA)后血生化和心肌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28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等分为强生组和圣犹达组各64例,两组围术期血生化指标、心肌标志物、消融相关指标及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术后1d血清C反应蛋白(CRP)、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均恢复至术前水平;强生组与圣犹达组各时间点血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7d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T(cTnT)均先上升后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生组与圣犹达组各时间点心肌标志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静脉隔离(PVI)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生组消融时间、手术时间均少于圣犹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RFCA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安全有效,强生压力消融导管具有手术时间短、消融时间短的优势,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医院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5):868-869
以2014年2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胺碘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RAS抑制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68%(38/41),高于对照组的75.61%(31/41),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恢复时间、血压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84±1.21)d、(5.86±2.13)d、(12.42±2.54)d,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的(7.63±1.42)d、(9.77±2.46)d、(17.35±4.21)d,对比差异显著(P0.05)。胺碘酮联合RAS抑制剂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安置具有感知和预防心房颤动程序的起搏器是房颤患者非药物治疗的方法之一。在安置起搏器的护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术前的评估和术后的健康教育;采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解决患者迫切的生理、心理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应用房颤射频消融术加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接受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根据加强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药物保守加强治疗,观察组给予房颤射频消融术加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其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其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情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3%,与研究组的2.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射频消融术应用于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加强治疗,可使心功能改善效果更佳,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且不会造成不良反应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剂量丙基硫氧嘧啶联合普萘洛尔治疗亚临床甲亢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亚临床甲亢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丙基硫氧嘧啶联合普萘洛尔组(A组),31例,给予丙基硫氧嘧啶50 mg/d,口服,同时给予普萘洛尔10 mg/d,口服;安慰剂组(B组)25例,给予等量的安慰剂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FT3、FT4、TSH、心功能、TGAb阳性率、TPOAb阳性率变化情况。结果 A组治疗后FT4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TSH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2组治疗后,TGAb、TPOAb阳性率前后均无显著差异。A组治疗后平均心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小剂量丙基硫氧嘧啶联合普萘洛尔对于亚临床甲亢合并阵发性房颤,可协同改善血清TSH水平,降低甲减现象,改善心脏功能,有效缓解房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的心脏并发症(左室肥厚、左房室扩大、主动脉内径增宽、充血性心力衰竭)称为高血压性心脏病(HHD)。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能够清晰地反映心脏的室壁厚度、腔室大小、血流的速度及性质、左心功能情况,准确地表现出各期高血压病的心脏改变,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病情发展及转归做出准确评价。本文应用超声波检测正常飞行人员和患高血压飞行人员左房内径、心肌厚度、主动脉弓内径和顺应性,分析其与血压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在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检测过程中,采用动态心电图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近10年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中抽取50例患者及同期接受常规身体检查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常规身体检查的50例行常规心电图检测的患者定为常规组,将50例行动态心电图检测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定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的结果和检测准确性。结果:检测结果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最小P波时限、最大P波时限、P波离散度均大于常规组(P<0.05),检测准确性方面,观察组检测准确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为阵发性房颤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的临床效果显著,与常规组对比,检测准确率,最大、最小P波时限和P波离散度均较优,有利于医生准确的掌握患者的病况,更好的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抑制剂以及钙离子阻断剂应用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替米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控制、超声心动图结果以及心脏各波群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后的LVDd、IVST、LVPMT、LVMI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在治疗后各波群出现改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钙离子阻断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抑制剂能够在起到良好降压效果的同时改善患者的左房功能,降低出现房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患者复律后左房顿抑情况及其可能影响的因素。方法阵发性房颤组35例,持续性房颤组19例,对照组为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超声心动图检测房颤患者复律当日、3 d、7 d、1个月的左房整体、局部收缩功能,并与对照组比较。房颤患者于复律当日检测血浆心钠素。结果阵发性房颤组复律当日和3 d时二尖瓣口血流频谱A峰最大流速(VA)、左房射血力(LAF)、肺静脉口血流频谱负向a波最大流速(PVa)、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负向a波速度峰值(MVa)及左房壁局部组织多普勒a波速度峰值(LAVa)均低于复律后7 d和1个月(P均0.05),复律当日、3 d、7 d上述指标阵发性房颤组均高于持续性房颤组(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阵发性房颤组房颤持续时间和血浆心钠素水平与复律当日LAF独立相关。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复律后存在左房顿抑,房颤持续时间和血浆心钠素水平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3847-3848
分析采取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心力衰竭伴阵发性房颤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运用数字随机抽取的方式,从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接收并行常规临床治疗的心力衰竭伴阵发性房颤老年患者中,选择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甲组,另选同期接收并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同疾病患者中,选择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乙组,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乙组患者在常规用药的同时,结合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1年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85.0%,房颤的复发率仅为3.33%,显著优于甲组的66.67%;16.67%,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HDL-C、LDL-C比较无差异(P0.05),但乙组的TC、TG水平优于甲组(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前两组患者CO、LVEF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乙组优于甲组,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4)乙组患者发生出现永久性或者持续性房颤的几率显著低于甲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阿托伐他汀钙对心力衰竭伴阵发性房颤老年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心功能状态与血脂水平,降低房颤复发的几率,在临床中具备了较高的运用价值,可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血脂、房颤再发率和缺血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103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常规治疗同时,口服辛伐他汀剂量20mg/日;对照组58例,仅给予常规治疗。追踪18个月,观察血脂、阵发性房颤再发率和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以及缺血相关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显著性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显著下降(P〈0.05)。2.阵发性房颤再发率和转为持续性或永性房颤发生率:治疗组阵发性房颤再次发作5例(11.1%),明显低于对照组7例(12.1%,P〈0.05);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2例(4.4%);明显低于对照组14例(24.1%,P〈0.05)。3.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治疗组发生缺血性事件9例(20.0%),其中心力衰竭3例(6.6%),冠心病恶化再人院2例(4.4%),心源性死亡3例(6.6%),脑卒中1例(2.2%),明显低于对照组24例(41.4%,P〈0.05,见表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不仅能够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而且能够降低阵发性房颤的再发率,减少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降低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PAF)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就诊于医院的75例PA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缬沙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稳心颗粒。两组均治疗5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5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房颤发作次数、心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5个月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房颤发作次数及心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缬沙坦可降低PAF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房颤发作次数,改善患者心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超声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和4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分为实验组,4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LAD、LVEDd、IVSd/LVPWa和E/A比值。结果:两组LVEDd、IVSd/LVPWa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E/A、LAD值为(0.83±0.26)、(41.37±6.34)mm,与实验组(0.57±0.25)、(30.46±4.37)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心脏超声检查可以清晰看到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相关生理指标异常症状和心脏结构的具体改变,在诊治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症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