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在肝硬化中的评估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青海省人民医院2017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5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分为A级67例,B级32例,C级26例,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并对所有肝硬化患者进行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检查。比较不同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患者的肝纤维化4项指标及肝脏硬度值(LSM)。结果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B、C级组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肝纤维化4项指标血清水平随着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增加而明显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级患者LSM显著低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B级与C级,肝硬化Child-Pugh分级B级患者LSM又显著低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C级,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LSM与Child-Pugh分级总分的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血清HA、LN、PCⅢ、Ⅳ-C、LSM水平与Child-Pugh分级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肝硬化Child-Pugh分级越高,肝纤维化4项指标血清水平越高,LSM越大,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可作为肝硬化严重程度评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HBV感染相关肝硬化患者外周血线粒体DNA(mtDNA)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崇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5例HBV感染患者和45例HBV感染相关肝硬化患者,分别设为HBV感染组和HBV感染相关肝硬化组,另选取45名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构建人mtDNA及核单拷贝基因β-globin质粒,采用Taq 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外周血mtDNA水平,并分析其与HBV感染相关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入组的HBV感染相关肝硬化患者在测定基线数据后接受为期12个月的抗病毒治疗,之后根据病毒学应答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ROC曲线分析外周血mtDNA水平对HBV感染相关肝硬化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HBV感染相关肝硬化组和HBV感染组患者外周血mtDNA水平均显著降低,且HBV感染相关肝硬化组显著低于HBV感染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组织学纤维化分期及HBV-DNA载量的HBV感染相关肝硬化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心电图改变与Child-Pugh分级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诊治的146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按照Child-Pugh评分对其进行分级;同时采集患者体表心电图,并测量计算QTc,记录各种心电图异常表现。结果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率62.33%,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组,且随Child-Pugh分级增加而升高(P0.05);异常心电图以Q-T间期延长为主(占56.85%),QTc值与Child-Pugh分级存在相关性(P0.05);心电图异常组和正常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心电图改变与Child-Pugh分级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刘玥  马振华  魏丽萍  齐新  安亚娟 《心脏杂志》2022,34(6):645-648+653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门冬氨酸钾镁对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术后血清钾离子水平以及QTc间期的影响。方法 入选2019年1月~2020年11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共282例,分为门冬氨酸钾镁组(n=138)与氯化钾组(n=144)。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组患者术前应用门冬氨酸钾镁30 ml静脉输液治疗,常规氯化钾组患者术前应用氯化钾0.5 g静脉输液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血清肌酐、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QTc间期等指标,并比较手术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计算两组患者Gensini评分,评估患者发生QTc间期与冠脉病变及电解质的相关性。结果 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组,血清钾离子、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红细胞压积均较术前降低(均P<0.01),而血清钠离子、氯离子、血清肌酐以及QTc间期较术前升高(均P<0.01);血小板容积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氯化钾组,血清钾离子、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均较术前降低(均P<0.01),血清钠离子、氯离子及QTc间期较术前有所升高(均P<0.01)...  相似文献   

5.
郑小娟  卢翀  丁进 《心电与循环》2023,(6):546-550+555
目的 分析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心电图QT间期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金华市中心医院85例IBD患者,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34例、中度组29例和重度组22例,另择同期3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对象一般资料、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ESR)、心电图QT间期、QT离散度、QTc离散度,分析QT间期变化与炎症因子及IBD疾病活动度指数的相关性,ROC曲线评估心电图特征参数预测3个月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MA)的效能。结果 重度组CRP、降钙素原、ESR水平及QT间期、QT离散度、QTc离散度均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中度组均高于轻度组,且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IBD患者QT间期、QT离散度、QTc离散度与CRP、降钙素原、ESR水平均与疾病活动度指数呈正相关(均P<0.05);IBD患者MA发生率为14.12%,MA患者QT间期、QT离散度和QTc离散度高于无MA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3项指标均为IBD患者发生MA的影响因素(均P<0.05)。QT间期、QT离散度和QTc离...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各期血吸虫病患者心电图QTc间期变化。方法 2004~2005年对临床诊断为血吸虫病的患者按急性血吸虫病(急血组)、慢性血吸虫病(慢血组)、脑型血吸虫病(脑血组)和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组)分组;治疗前进行心电图检查,测量QT间期,应用Bazett公式计算QTc,同时对各组QTc延长患者进行血清电解质检测。结果 晚血组QTc间期延长率为58.82%;急血组和慢血组分别为17.14%和5.00%;脑血组无一例延长。28例QTc延长者的血清电解质检测,晚血组20例中1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电解质紊乱;急血组6例中2例异常;慢血组2例无异常。结论 血吸虫病患者的QTc间期延长与临床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7.
背景:D-二聚体是纤溶过程中的一种降解产物,其异常反映了体内凝血和纤溶系统的过度激活,在感染等非血栓性疾病中明显增高。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在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2例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A组)、64例肝硬化并单纯腹水患者(B组),以34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C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分析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Child-Pugh评分的关系。结果:A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Child-Pugh评分均相关(r=0.388,r=0.250;P均<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应作为肝硬化患者,尤其是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重要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经相关检查确诊的肝硬化患者125例。根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为A级、B级、C级3组,3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分析其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1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并结合肝功能分级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FT3、FT4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肝功能Child-Pugh B级组患者血清FT3、FT4水平显著低于A级组患者(P〈0.05),肝功能Child-PushC级组患者血清FF3、FT4水平显著低于B级组患者(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进行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检测有助于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左室压力-应变环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左室心肌做功进行定量评估。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0例做为研究组,根据肝硬化Child-Pugh评分分级,患者分为3个亚组,Child-Pugh A级组患者25例;Child-Pugh B级组患者25例;Child-Pugh...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三维显微定量超声(three-dimensional microscopic quantitative ultrasound,3D-MQU)和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two-deminsional shear wave elastography,2D-SWE)与Child-Pugh评分的相关性。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住院并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肝功能、血常规、腹部超声、3D-MQU及2D-SWE等指标。计算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 ratio index,APRI)与Child-Pugh评分。根据Child-Pugh评分将患者分为Child-Pugh A级组、Child-Pugh B级组与Child-Pugh C级组。比较各组患者3D-MQU评分、2D-SWE测量值及APRI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3D-MQU评分、2D-SWE测量值及APRI与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3D-MQU、2D-SWE及APRI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失代偿的预测价值。结果共入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65例,其中Child-Pugh A级56例,B级74例,C级35例。3组3D-MQU评分分别为(14.61±1.62)分、(15.76±1.77)分、(18.37±2.48)分,2D-SWE测量值分别为(14.36±3.38)kPa、(19.29±6.36)kPa、(26.66±8.27)k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3D-MQU评分及2D-SWE测量值与Child-Pugh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12、0.575,P均0.001)。3D-MQU、2D-SWE及APRI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8(95%CI:0.738~0.897)、0.821(95%CI:0.747~0.89)、0.608(95%CI:0.490~0.711)。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D-MQU和2D-SWE与Child-Pugh评分具有相关性,3D-MQU可考虑作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失代偿简易、无创的辅助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1.
将91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分为A、B、C级3组,另选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前白蛋白、凝血指标及肝功能等生化指标;同时检测出血组和非出血组D-二聚体(D-D)水平。结果前白蛋白在对照组和A、B、C级之间两两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5);凝血酶原时间(PT)在A、B、C级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D-D在C级和其他级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提示前白蛋白对早期肝硬化诊断更有价值;凝血指标对评估肝功能分级、诊断肝硬化终末期、预测消化道出血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朱伟  李明  金满春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3,29(6):449-451,46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特点,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90例PHC住院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收集同期住院的45例肝硬化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以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肿瘤指标[甲胎蛋白(AFP)及α-L-岩藻酸糖苷酸(AFU)],生化指标[HBV标志物、TBil、ALT、Alb、前白蛋白(PAB)、ALP、GGT、HBV DNA]及影像学资料。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90例患者首发症状各异,缺乏特异性,中晚期患者居多。HBV总感染率为88.9%,感染模式以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为主,占55.6%,40~69岁为高发年龄段,占76.7%。PHC组与肝硬化组比较两组间HBV DNA定量、TBil、AL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lb与PAB,GGT及ALP肝癌组明显高于肝硬化组(P〈0.01)。PHC患者AFP和AFU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合检测较两者单项检测阳性率高(P〈0.05)。结论应通过对高危人群定期随访,及时发现临床症状,联合多种肿瘤标志物和超声、造影、CT、MRI等检查提高PHC早期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和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82例肝硬化患者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B、C3组,再根据门静脉系统有无血栓形成分为血栓组、非血栓组;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D)组;检测各组血浆的sTM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肝硬化A、B、C组的sTM和I)I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D组(P〈0.05),肝硬化血栓组的sTM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非血栓组(P〈0.05),且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恶化,sTM和I)I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血浆sTM、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判断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预测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D-D)变化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入选130例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按Child-Pugh分级为A级44例,B级39例,C级47例),同时入选4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各分级者之间及其与对照组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压积(PCT)]、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变化。[结果]肝硬化组Child-Pugh各分级者血小板参数PLT、PC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DW、MP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上述各项指标Child-Pugh各分级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Child-Pugh各分级者凝血功能指标PT、TT、APTT及D-D明显高于对照组,FIB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上述各项指标Child-Pugh各分级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指标及D-D与其Child-Pugh分级密切相关,可用于临床评估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合并肝硬化与无肝硬化患者年龄及HBV血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影像学检查及甲胎蛋白(AFP)测定诊断为PHC的患者547例,分为有肝硬化和无肝硬化两组,统计分析并比较其年龄分布及HBV血清学标记的特点。结果合并肝硬化与无肝硬化患者分别为265例及282例,两组伴HBV感染者分别为221例、256例。合并肝硬化的肝癌患者男女比例为7.83∶1;60岁以下的男性肝癌患者年龄分布无明显差异,无肝硬化的男性肝癌患者60岁以上比例明显高于有肝硬化者(P〈0.005)。合并肝硬化的男性肝癌患者HBV感染率40岁以下年龄组最高(96.67%),而HBeAg血清学转换率以40~60岁年龄段最高(89.47%);无肝硬化者HBV感染率40~60岁年龄段最高(90.43%),但HBeAg血清学转换率最低(80%)。结论合并肝硬化的PHC患者中,男性占大多数,而且早年HBV感染率高;无肝硬化的PHC患者中,老年人占多数;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的人群肝癌发病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患者心室复极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2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因心绞痛、心前区不适症状就诊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或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显示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50%~90%,将其纳入CAD组;3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CTA或CAG检查显示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50%,且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测定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2.0,将其纳入CMVD组;3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CTA或CAG检查显示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50%,且SPECT的测定CFR≥2.0,将其纳入对照组。收集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脂指标,采用12导联心电图检查检测心室复极指标[QT间期、校正的QT间期(QTc)、QT间期离散度(QTd)、JT间期、校正的JT间期(JTc)、JT间期离散度(JTd)]。结果 CAD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和CMVD组(P<0.05)。CAD组和CMVD组QT间期、QTc、QTd、JT间期、JTc长于对照组,CMVD组JTd...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322例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A级122例,B级103例,C级97例,分别为A、B、C组,另取健康对照者68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RDW.结果 A、B、C组及对照组RDW分别为13.3%±4.3%、14.1%±2.1%、15.5%±4.7%、11.7%±3.1%.A、B、C组患者RDW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C组>B组>A组(P均<0.05).以15.1%为RDW的Cut-Off值诊断肝硬化的曲线下面积为0.763,敏感性为93.1%,特异性为71.2%.结论 肝硬化患者RDW升高,且Child-Pugh分级越高,RDW值越高.RDW可作为诊断肝硬化和肝硬化分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75例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A级28例,B级31例,C级16例,检测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49例正常体检者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肝硬化各级(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其增高程度随Child-Pugh分级差异而不同.结论 总胆汁酸是评价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重要指标.与Child-Pugh分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胃泌素变化的意义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检测46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胃泌素及Hp感染的变化,并以2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胃泌素的变化为对照,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空腹血清胃泌素浓度为159.3±42.1ng/L,对照组为96.8±32.4n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hild-Pugh分级A、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与甲状腺素水平、肝纤维化指标以及血清糖链抗原(CA) 125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科就诊的肝硬化患者92例,根据Child-Pugh评分分级分为A级组、B级组和C级组3组,并另设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肝纤维化指标、血清CA125.结果 3组患者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B级组低于A级组,C级组低于B级组(P<0.05);3组患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B级组高于A级组,C级组高于B级组(P<0.05);3组患者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级组与A级组比较、C级组与B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素、纤维化指标及CA125可作为肝硬化严重程度Child-Pugh分级法的辅助指标,对准确评估病情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