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胆管癌术前诊断和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胆管癌患者(术前7例,术后18例)进行18F-FDG PET/CT显像检查,测定病灶部位初次检查及延迟显像SUVmax,观察其表现及术后疗效。结果:PET/CT诊断胆管癌符合率100%,灵敏度95%,特异性90%。结论:18F-FDG PET/CT对胆管癌的诊断和术后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18F-FDG PET/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在预测胰腺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治疗前行全身18F-FDG PET/CT检查、并接受胰腺病灶及转移灶根治性TOMO治疗的65例胰腺癌患者资料,将SUVmax<3.0的患者分为A组(32例),SUVmax≥3.0的患者分为B组(33例),分析胰腺癌原发灶SUVmax及其他临床因素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Log-rank法单因素分析显示A组(SUVmax<3.0)与B组(SUVmax≥3.0)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5个月和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72,P=0.001);TNM分期(x2=6.625,P=0.010)、治疗前CA19-9(x2=10.298,P<0.001)、GTV剂量(x2=8.054,P<0.05)均是影响胰腺癌患者放射治疗预后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分析表明,治疗前SUVmax值(P=0.039)、TNM分期(P=0.032)是本组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疗前肿瘤原发灶的SUVmax在预测胰腺癌患者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能够指导临床及早制定个体化诊疗计划,有望延长患者寿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和18F-FDG PET/CT在结核性脊柱炎与非结核性脊柱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的180例感染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结核性脊柱炎72例、非结核性脊柱炎108例(包括化脓性脊柱炎59例,布鲁杆菌性脊柱炎49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和18F-FDG PET/CT检查,以病理学检查为对照,分析并比较MRI、18F-FDG PET/CT对结核性脊柱炎的鉴别诊断价值。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MRI检测出结核性脊柱炎75例,非结核性脊柱炎105例,与病理学综合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782,P<0.05);18F-FDG PET/CT检测出结核性脊柱炎74例,非结核性脊柱炎106例,与病理学综合诊断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0.931,P<0.05)。在诊断结核性脊柱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中,MRI分别为88.89%、89.81%、89.44%,18F-FDG PET/CT分别为97.22%、96.30%、96.67%。18F-FDG PET/CT诊断结核性脊柱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MRI诊断。结论:MRI、18F-FDG PET/CT对结核性脊柱炎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18F-FDG PET/CT对结核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更高,可为结核性脊柱炎及早做出正确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18F-FDG PET/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4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先实施普通CT检查,随后进行18F-FDG PET/CT检查,比较两组检查耗时及获得结果等待时间;比较两组对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比较两组发现阳性淋巴结的数量与大小。结果:CT组检查耗时为(15.3±2.1)min,短于18F-FDG PET/CT的(49.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67,P<0.05),获得结果等待时间为(4.1±0.3)h,短于18F-FDG PET/CT组的(20.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193,P<0.05),18F-FDG PET/CT组胃周及远隔脏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9例(97.5%)和39例(97.5%)高于CT组的28例(70.0%)和10例(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85和41.290,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患者18F-FDG PET/CT显像结束后,对周围人群的辐射安全影响。方法 66例患者18F-FDG PET/CT显像结束后,分别在其正、侧面前胸水平测量0.5 m、1 m处辐射剂量率。结果 在相同时间段内,距离患者越近,辐射剂量率越大;距离一定时,正面测量值高于侧面,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测量值与性别、身高、体重无关(P> 0.05),与剂量、年龄呈正相关(P < 0.05),与时间呈负相关(P< 0.05)。结论 患者18F-FDG PET/CT显像结束后,其正面辐射高于侧面,正面0.5 m测量结果最高约为6 μSv/h,而侧面1 m测量结果最低约为0.9 μSv/h,均远低于国家标准(年有效剂量限值平均不超过1 mSv)。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与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代谢参数预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遗传学分级的价值。方法:收集在医院初次诊断为MM且影像和临床资料完备的86例MM患者资料。所有患者行骨髓穿刺后根据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结果分为高危细胞遗传学组(高危组,56例)和标危组(30例)。两组均于接受骨髓穿刺前或骨髓穿刺1周后行18F-FDG PET/CT检查;根据多维尔评分法选取椎体、髂骨大于肝脏代谢参数40%、50%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40、SUVmax50)、40%、50%平均瘦体重标准化摄取值(SULmean40、SULmean50)及40%、50%标准化摄取值峰值(SUVpeak40、SUVpeak50)的所有病灶为总阳性病灶,分析总阳性病灶平均值、总阳性病灶平均值与肝脏对应类型代谢参数的比值(T/N)预测高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8F-氟代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18F-FDG PET/CT)对患儿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65例患儿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所有患儿均行18F-FDG PET/CT、99锝代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全身骨显像检查,观察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骨转移诊断准确性,并分析18F-FDG PET/CT检查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代谢体积(MTV)及糖酵解总量(TLG)参数对骨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65例患儿临床诊断为骨转移的患儿39例,18F-FDG PET/CT检出38例(58.46%),准确度为89.23%,灵敏度为89.74%,特异度为88.46%,阳性预测值为92.11%,99mTc-MDP全身骨显像检出41例(63.08%),准确度为87.69%,灵敏度为92.31%,特异度为80.77%,阳性预测值为87.80%;39例患儿骨转移部位分别为四肢长骨干骺端15例、骨盆8例、脊柱8例、颅骨4例、肋骨2例、肩胛骨1例及胸骨1例,溶骨性骨转移61.54%明显高于成骨性、混合型、无变化,溶骨性及混合型骨转移SUVmax值明显高于成骨性、无变化骨转移(P<0.05);骨转移组患儿的SUVmax、TLG及MTV明显高于未骨转移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UVmax、TLG及MTV诊断骨转移的AUC分别为0.846、0.893及0.92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1.5%,100%)、(82.1%,88.5%)及(87.2%,92.3%)。结论18F-FDG PET/CT诊断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发生骨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通过SUVmax、TLG及MTV参数对患儿骨转移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Al18F-PSMA-BCH(北京肿瘤医院)标记法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ET/CT)扫描对生化复发的前列腺癌(PCa)早期诊断及治疗决策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6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PCa根治术(RP)患者,依据其是否存在生化复发(BCR)将其分为BCR组(29例)和非BCR组(51例),所有患者均行Al18F-PSMA-BCH PET/CT标记扫描,分析Al18F-PSMA-BCH标记扫描对BCR患者临床局部复发或转移的检出情况,对比复发及转移处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与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及格利森(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分析Al18F-PSMA-BCH标记法扫描下SUVmax对不同危险程度BCR患者的检出效能。根据患者的术前PSA、术后病理所得Gleason评分及临床分期将80例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及高危分级。结果:Al18F-PSMA-BCH PE...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诊断胆管细胞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9月—2020年10月山东省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PET/CT检查的44例胆管细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上腹部CT、MRI及全身PET/CT检查。比较3种检查对胆管细胞癌原发灶、复发灶、区域淋巴结的诊断价值。结果 CT、MRI、PET/CT 3种检查对胆管细胞癌原发灶、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种检查对胆管细胞癌复发灶的诊断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ET/CT检查在胆管细胞癌复发灶的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3种检查方法在胆管细胞癌原发灶、区域淋巴结转移方面的诊断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脑部分子影像对于脑功能和神经疾病发病机理研究以及早期诊断有重大意义,多巴胺受体系统与人的情绪、爱情、成瘾、奖励机制和一些疾病有重要的联系。本文以新型脑神经多巴胺受体D2/D3显像剂18F-fallypride为例,探讨了18F-fallypride的研究发展和应用趋势,并应用自主研发的AMICRay-Scan 64 PET/CT成像系统对1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临床研究,图像上观测到纹状体和外纹状体的信号清晰,药物分布均匀、对称。此外,脑肿瘤细胞凋亡显像剂18F-ML-10新药可对脑肿瘤的放射性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本文综述了18F-ML-10临床应用的发展,并对10例脑瘤患者接受放射性治疗前后的细胞凋亡情况进行了对比评估,并通过图像对放射性治疗给出评价。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院》2010,(9):86-86
淋巴瘤的分期是指治疗前对病情的评估,而再分期是指治疗后对疗效的进一步评价。准确分期是拟定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的基础,特别是用于明确HL适合放疗的人群及放疗部位。曾有对44例淋巴瘤的回顾性观察证实,PET发现的阳性病灶数约为CT的2倍(159个对84个),使21例患者临床分期发生改变。研究者发现,对于103例淋巴瘤患者,PET/CT与CT在诊断NHL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一组结节病的比较影像学的分析,深入认识结节病的影像学特征,从而提高诊断正确率,减少误诊。方法 收集2015—2019年间32例经病理证实或临床治疗证实的胸部结节病(包括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患者的CT和18F-FDG PET/CT表现,回顾性的分析了其病变形态、分布、强化以及代谢特点并进行研究。结果 在32例患者中,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30例,肺部表现18例,表现为肺内多发结节15例,肺内其他表现10例,累及颈部淋巴结2例,累及膈肌脚1例,腹部淋巴结1例;纵隔淋巴结均匀强化25例,环形强化5例,纵隔淋巴结代谢增高8例(100%)。结论 胸部结节病的影像表现多种多样,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强化及PET高代谢为其特征,二者结合有助于结节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估算接受18F-FDG(18F-2-deoxy-D-glucose)和18F-FET(O-2-18F-fluoroethyl-L-tyrosine)PET-CT全身检查受检者的有效剂量和器官剂量。方法 使用两种PET-CT扫描协议进行全身显像。PET部分的有效剂量和器官剂量利用基于医学内照射剂量(Medical Internal Radiation Dose, MIRD)计算模式的计算程序IDAC 2.1进行计算,CT部分的有效剂量和器官剂量利用VirtualDose软件计算,PET和CT剂量之和为受检者总的有效剂量。结果 在常规PET-CT扫描中,男性受检者受18F-FDG辐射所致的有效剂量为(4.81 ±1.04) mSv,女性受检者为(6.09 ±0.73) mSv;男性受检者受18F-FET辐射所致的有效剂量为(2.67 ±0.38) mSv,女性受检者为(3.21 ±0.38) mSv;CT部分男性受检者的有效剂量为(5.63 ±0.32) mSv,女性受检者为(5.51 ±0.29) mSv。18F-FDG PET-CT检查男性和女性受检者所受总有效剂量分别为(10.44 ±1.09) mSv和(11.60 ±0.79) mSv。18F-FET PET-CT检查总有效剂量分别为(8.30 ±0.50) mSv和(8.72 ±0.49) mSv。在诊断性CT扫描中,CT扫描致男性受检者的有效剂量为(16.28 ±1.01) mSv,女性受检者为(13.49 ±0.72) mSv;18F-FDG PET-CT检查男性和女性受检者总有效剂量分别为(21.09 ±1.45) mSv和(19.58 ±1.03) mSv。18F-FET PET-CT检查总有效剂量分别为(18.95 ±1.08) mSv和(16.70 ±0.81) mSv。结论 不同的PET-CT扫描参数致受检者受到不同大小的辐射剂量,在日常工作中应根据受检者的实际情况,优化PET和CT的采集参数,降低受检者剂量,实践辐射防护最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紫杉醇、顺铂同步化疗联合早期营养指导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取河南省南阳市肿瘤医院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8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顺铂化疗联合早期营养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紫杉醇进行同步化疗。治疗1个周期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后为治疗1个周期)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T淋巴细胞总值(CD3+)、CD4+/CD8+及细胞角蛋白片段(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转铁蛋白(TRF)、白蛋白(AL)、前白蛋白(PAB)水平。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对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血清γ-干扰素(IFN-γ)水平、痰菌转阴情况的影响与安全性。方法 将阜宁县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患者采用标准化化疗方案(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盐酸乙胺丁醇胶囊)治疗,B组患者采用含左氧氟沙星的化疗方案(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9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9个月后病灶吸收率,治疗前、治疗9个月后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FN-γ水平,治疗后2、5个月痰菌转阴率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9个月后B组患者病灶吸收率显著高于A组;治疗9个月后A组患者CD3+、CD4+百分比,CD4+/CD8+比值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下降,B组患者CD3+、CD4+百分比,CD4+/CD8+...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氟18-脱氧葡萄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18F-FDG SPECT/CT)与GE 64排CT异机融合前后图像质量,探讨异机融合18F-FDG SPECT/CT(简称异机融合)诊断结直肠癌及TNM分期的优势。方法 36例经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接受18F-FDG SPECT/CT和异机64排CT检查,图像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完成18F-FDG SPECT图像分别与同机低能量CT及异机64排CT图像融合。36例患者中,共65枚病灶,其中原发灶36枚,淋巴结转移灶19枚,远处转移灶10枚,并依此分为三组;分别对三组同机融合及异机融合图像中病灶边界是否清晰、与邻近脏器关系是否清晰、是否有伪影进行主观评分,同机融合及异机融合图像质量得分的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结果 三组图像质量得分异机融合均高于同机融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03和-3.858和-2.844,均P<0.01)。结论 结直肠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远处转移灶异机融合图像均优于同机融合图像,异机融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胰腺癌术后帕博利珠单抗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胰腺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20年10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5例胰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2例)患者术后予以奥沙利铂+伊立替康+亚叶酸钙+氟尿嘧啶(mFOLFIRI-NOX)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33例)患者术后在常规mFOLFIRI-NOX化疗方案基础上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免疫治疗,2周为1个周期,共治疗6~8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3+、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水平;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转移率及生存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A19-9、CEA、CA125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胱抑素C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疗效和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6月在本院接受化疗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化疗后达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的73例患者归为有效组,疾病稳定或疾病进展的42例患者归为无效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分析影响NSCLC化疗疗效的因素和实验室指标预测化疗疗效的价值,比较不同实验室水平患者的生存期情况。结果 不同疗效患者KPS评分、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患者CD3+、CD4+、CD4+/CD8+显著高于无效组(P<0.05),胱抑素C水平显著低于无效组(P<0.05);分化程度、胱抑素C、CD4+、CD4+/CD8+是影响NSCLC化疗疗效的主要因素(P<0.05);胱抑素C、CD4+、CD4+/CD8+预测N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靶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靶动脉灌注化疗)与对照组(靶动脉灌注化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DCR、 ORR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CEA、 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CD4+、 CD8+、CD4+/CD8+降低,且观察组的CD4+、 CD8+、 CD4+/CD8+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靶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机体免疫状态,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与一线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70例,均进行一线化疗(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吉西他滨等联合铂类药物)。将一线化疗后预后不良的28例患者纳入不良组,将一线化疗后预后良好的42例患者纳入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并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与化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不良组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神经烯醇化酶(NSE)水平均高于良好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EA、CA125、CA199、NSE的方程依次为Y1=-7.401+0.152X1、Y2=-11.010+0.125X2、Y3=-3.275+0.450X3、Y4=-2.092+0.068X4,表明血清CEA、CA125、CA199、NSE水平可有效反映晚期肺癌患者一线化疗预后情况(OR>1,P<0.05)。结论血清CEA、CA125、CA199、NSE水平与晚期肺癌患者的一线化疗效果存在相关性,即晚期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NSE水平越高,一线化疗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