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DCE-MRI+DWI检查应用于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诊断中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5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50例宫颈癌患者术前均予以常规MRI平扫、DCE-MRI+DWI检查,记录其MRI平扫、DCE-MRI+DWI检查并将所得数据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2.
朱曼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10):107-108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90例,术前行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肌层浸润程度的诊断差异。结果: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分期诊断准确率高于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浅肌层和深肌层浸润准确率、灵敏度以及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和肌层浸润程度等方面的诊断准确率高于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及磁共振成像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方法:以我院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5月,均实施弥散加权成像(视为研究组)和动态增强成像诊断(视为参照组),以手术病理结果诊断为金标准,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检出率,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联合不同b值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宫颈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均行手术病理学检查、DCE-MRI与DWI检查;同时选取同期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经细胞学检查、DCE-MRI、妇科常规检查并排除宫颈病变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DCE-MRI定量参数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积指数(extravascular volume fraction,Ve)、容量转移参数(dynamic contrastenhanced,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ep),并比较不同FIGO分期下DCE-MRI参数及不同b值DWI的ADC值,且比较不同FIGO分期下不同诊断方式的符合率。结果 研究组DCE-MRI参数Ve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EC-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77例疑似乳腺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DEC-MRI、DWI检查,比较不同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41例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恶性肿瘤(阳性)41例,良性肿瘤(阴性)36例.DEC-... 相似文献
6.
赖婳妤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12):177-178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诊断前列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3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为A组,再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B组,再选取我院同期接诊的3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C组,所有患者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对30例患者行前列腺癌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疑似乳腺癌的患者65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在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前均开展3.0T磁共振常规扫描、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检查,并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在乳腺癌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诊断前列腺疾病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间:2019年4月—2020年9月;选择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疾病患者33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体检者3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检查.结果:研究组33例患者病理活检确诊前列腺增生25例(75.76%)、前列腺癌8例(2... 相似文献
9.
10.
冯明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10):83-84
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60例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到本院进行治疗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所有患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检测数据显示表观扩散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海绵状血管瘤、肝脏转移瘤、原发性肝细胞癌,联合诊断的准确率均高于动态增强扫描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扫描能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值得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MRI资料,包括T1WI、T2WI压脂平扫和动态增强3D T1WI压脂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结果:6例主要表现为乳晕后及单个象限的非肿块样病灶,沿导管走形分布,呈节段性或区域性分布,T1等信号,T2稍高信号,边界不清,增强表现为斑片状或结节状强化灶,周围伴斑点状、线状强化相互连接,DWI及ADC图均表现为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6例呈I型曲线,2例表现为厚壁囊性病变,囊壁强化,2例表现为多发脓腔形成,伴有周围炎性肉芽组织者增生,强化,累及范围广泛,脓腔DWI高信号,ADC低信号,3例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呈II型,1例呈III型。"扩张导管征",主要表现为T1WI呈高信号、抑脂T2WI呈低信号,显示率较高,本组10例中5例可见。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MR表现多样,随不同分期有不同表现,炎症期弥散不受限,脓肿形成可见弥散受限,强化时间信号曲线以上升及平台型为主,"扩张导管征"的显示有助于正确诊断PCM。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中的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curve,TIC)类型、早期强化率及扩散成像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140个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灶的术前磁共振以及临床病理资料,依据病理分为良性病变组及恶性病变组。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间的TIC类型及早期强化率有无差异;并比较两组间ADC值的差异性。结果140个病灶中良性病变43个病灶,恶性病变97个病灶。乳腺良、恶性病变的TIC类型、第一期早期强化率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恶性病变平均ADC值[(0.965±0.215)×10^-3 mm^2/s]低于良性病变平均ADC值[(1.335±0.266)×10^-3 mm^2/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阈值取1.085×10^-3mm^2/s时,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57,其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73.2%,特异性为86.0%,准确性为77.1%。TIC曲线、第一期早期强化率及ADC三者联合诊断,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3.5%,特异性为79.1%,准确性为78.5%,曲线下面积AUC为0.882,高于其他三者单独诊断的曲线下面积(0.728、0.562、0.857)。结论动态增强成像中的TIC曲线类型及第一期早期强化率与扩散加权成像的ADC值三者联合进行诊断,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乳腺癌良恶性病变使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诊断价值,以便为日后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2月贵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8例,根据病变类型分为良性组(23例)与恶性组(35例),就两组患者DCE-MRI特征、DWI进行分析。结果:乳腺良性病变边缘通常呈光滑状、形状规则、内部呈均匀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分型以Ⅰ型为主,早期增强率通常<60%,恶性病性则表现为边缘毛刺状、形状分叶,强化常呈不均匀强化、环状强化、内部暗分隔,TIC分型以Ⅲ型为主,早期增强率通常≥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良性组患者ADC值显著高于恶性组,Slope、SlopeR指标值均显著低于恶性组(P <0.01),而两组患者SImax、PH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DCE-MRI+DWI检查的灵敏...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在宫颈癌诊断中应用DWI、MR动态增强扫描,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为宫颈癌的80例患者以及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均进行DWI、MR动态增强扫描,对比两组受检者的相关参数以及不同诊断方式的效能.结果:宫颈癌组患者的Ktrans8、Kep明显高于对照组,AD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不同临床分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期17例,稳定期19例,亚急性期83例,急性期27例,超早期4例。150例患者均行MRI常规检查及DWI检查,分析信号强度和病灶大小变化。结果 与常规MRI检查比较,DWI对急性期、超早期病灶检出率较高,对慢性期病灶检出率较低(P <0.05)。DWI对于超早期病灶检出率显著优于T2加权成像(T2WI)。急性期、亚急性期DWI上病灶大小显著高于T2WI,慢性期T2WI上病灶大小显著高于DWI(P <0.05)。稳定期DWI、T2WI上病灶大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对超早期、急性期脑梗死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MRI,常规MRI对慢性期脑梗死阳性检出率优于DWI,从影像学角度对脑梗死进行临床分期,可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陆虹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5):235-236
目的:探究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7月-2019年11月,本院一共收治51例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患者均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均给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手术病理学诊断,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出的宫颈癌转移淋巴结数量与手术病理学比较无差异(P>0.05)。宫颈癌的转移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ADC值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出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有利于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可辅助临床有效鉴别转移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表观弥散系数(ADC)和相对脑血容量(rCBV)在脑胶质瘤的良、恶性诊断及分级中的价值.方法 对9例低级别(Ⅰ~Ⅱ级)胶质瘤及13例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进行常规MR及弥散、灌注加权成像,分析肿瘤的ADC值、rCBV比值,并分析ADC值与rCBV比值间的相关性.结果 低度恶性胶质瘤与高度恶性级胶质瘤之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73±1.40)]×10-4 mm2/s vs [(9.09±1.85)]×10-4 mm2/s];低、高度恶性胶质瘤的最大rCBV比值分别为3.60±1.09和7.92±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C 值与 rCBV比值间呈负相关(r=-0.53,P<0.01).结论 结合常规MRI,ADC值与rCBV比值在脑胶质瘤良、恶性诊断及术前分级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磁共振动态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各种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78例肝脏占位病变行常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和DWI,观察各种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强化类型。结果本组27例(87.1%)肝细胞癌强化方式呈快进快出型,22例(84.6%)肝转移瘤呈边缘环形强化,10例(90.9%)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呈渐进性强化,10例肝囊肿动态增强病变未见强化;原发性肝细胞癌及肝脏转移瘤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与肝脏海绵状瘤、肝囊肿ADC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海绵状血管瘤与肝囊肿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平扫及动态增强结合DWI检查对肝细胞癌、肝转移瘤、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肝囊肿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6.8%,96.1%,90.9%和100%。结论常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是诊断各种肝脏病变的基础,DWI对诊断良恶性病变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