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缩窄性心包炎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爽  任卫东 《山东医药》2009,49(23):118-118
缩窄性心包炎(CP)是指心脏被致密厚实的纤维化心包所包围,使心脏舒张期充盈受限而产生的一系列循环障碍的临床征象。以往CP多数由结核引起,常有严重心包钙化及增厚,影像学检查(如CT和磁共振)可准确测量其心包钙化及增厚程度。目前,其他原因所致CP患病率增加,如放疗、心脏手术后心包炎,此类患者极少出现心包钙化,甚至无心包增厚,且可能患有限制型心肌病。1989年Halle等详细描述CP患者心脏压力及血流随呼吸变化的特征,显著提高了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92例缩窄性心包炎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缩窄性心包炎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0-01至2008-01年连续诊断的150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门诊与住院资料.结果:在150例患者中,92例在病程中曾发生误诊,误诊率61.3%.92例心包缩窄的病因分别为:结核81.5%(75/92),其他疾病15.2%(14/92),不明原因3.3%(3/92).误诊为其他心血管疾病及其他各种疾病51例,诊断为结核性心包炎、胸膜炎等进行抗结核治疗但未识别出心包缩窄的22例,长期诊断不明17例,2例非结核误诊为结核.隐匿起病者误诊率高,无心包积液病史的患者误诊率高,不典型结核误诊率高,合并全身多处结核的易漏诊心包缩窄.结论:缩窄性心包炎误诊率仍较高,临床医生提高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警惕以及心脏超声医生提高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认识可减少误诊,上腔系统静脉压升高的表现是缩窄性心包炎的重要体征,临床医生应充分重视体格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大部分缩窄性心包炎CT或心超检查提示心包明显增厚,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心包增厚不明显。本文总结我院近年来该疾病的治疗经验,重点探讨心包增厚不明显患者的诊治。 方法:回顾了我科2005-2018年11例行心包剥脱手术的缩窄性心包炎病例。总结患者症状、心电图、胸部CT和心脏超声表现,并介绍近年来采用的针对缩窄性心包炎性心脏超声、心导管和磁共振检查经验。 结果: 本组患者中位年龄35岁,术前结合CT和心脏超声提示心包增厚10例,但有一例心包增厚不明显。该病例心脏超声发现室间隔抖动、室间隔运动随呼吸改变、二尖瓣过瓣血流、瓣环运动改变;心导管检查发现静脉压增高,右室压力呈“平方根”波形;心脏磁共振提示右室管样结构,伴左右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下降;该患者接受了心包剥脱术,术中确诊。全组无死亡及围术期严重并发症,术后中心静脉压显著下降;呼吸机使用11.5小时,ICU停留3.2天,术后住院12天,随访无复发、死亡。 结论:少数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包增厚可不明显,需行针对性的心脏彩超、心导管和磁共振检查。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结核所致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结核所致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特点与病理改变.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2000至2007年诊断的150例缩窄性心包炎病例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50例患者中,61例(40.7%)无心包积液史.超声心动图诊断心包缩窄149例,与手术诊断的一致率为98.7%(107/109).118例(78.7%)诊断为结核性,24例(16.0%)为肿瘤转移或浸润、放射性损伤、心脏手术后等其他原因,8例(5.3%)原因不明.经病理或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结核性心包炎者占16.7%(25/150);有心包外活动性结核病理证据者占5.3%(8/150);有典型的结核病临床表现或因抗结核治疗有效诊断者占44.0%(66/150);临床怀疑结核者占12.7%(19/150).108例患者接受心包剥脱术,1例行心包活检和心包切开引流术.死亡13例(8.7%),4例为结核.结论 结核仍然是缩窄性心包炎的最常见病因.心包结核多为全身结核病的一部分,但心包病理和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低.超声心动图对诊断缩窄性心包炎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特征、手术治疗及随访结果。方法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断为缩窄性心包炎的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治行手术治疗的缩窄性心包炎患儿共10例,均为男性患儿,年龄3~14岁,体质量为21.4(12.5~36)kg,病程为1~36个月。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7例,Ⅲ级3例。临床症状主要有腹胀(8例)、浮肿(6例)、气促(5例)、腹痛(3例)等;超声心动图提示为缩窄性心包炎9例,双心房扩大8例,腔静脉扩张5例,心包膜增厚4例,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诊断为缩窄性心包炎10例,心包增厚10例,心包钙化4例。手术方式均为心包剥脱术,术后恢复顺利,术后心功能分级I级6例,Ⅱ级3例,Ⅲ级1例。患儿术前、术后的心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2~14年,复发1例(10%);无死亡患者。结论儿童缩窄性心包炎临床症状不典型,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符合率高,心包剥脱术是目前主要治疗手段,对于疑诊患者,心包开窗术可作为一种过渡性治疗。  相似文献   

6.
心包增厚是缩窄性心包炎的基本诊断依据。有研究表明正常厚度的心包也存在缩窄性,该文通过回顾性研究来探讨因缩窄而行心包切除术的心包厚度正常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7.
心包缩窄     
定义当炎症、广泛性纤维化、钙化或肿瘤侵及心包时,心包可变得僵硬,阻碍心腔充盈。通常用的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名词不够准确,因为有时并无炎症。心包缩窄这一名词较妥,因为它意味着心包本身的收缩及其对心脏和大血管的压缩。两层心包常融合在一起,但有时主要为脏层心包缩窄,常并有张紧的积液,此时常被称为心包缩窄伴积液。病因一、遗传性:在芬兰,有一种侏儒症,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身材矮小,再加上下列4项征象中之2项:眼  相似文献   

8.
<正>缩窄性心包炎是由于心包慢性炎症所导致的心包增厚、粘连甚至钙化,使心脏舒张、收缩受限,心功能减退,引起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脏层心包增厚可深入心肌内,限制心肌的舒缩活动,长期受到纤维瘢痕组织束缚可出现心肌水肿、萎缩变性或纤维化,从而导致各种心律失常。此类心律失常经药物、电复律等疗效欠佳,射频消融作为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达到根治目的。1病例患者男性,65岁,主因"间断发作心悸10 d"入院。患者4年前因缩窄性心包炎行心包剥离术,当时手术记录如下:胸骨正中入路,见心包广泛增厚,脏壁层心包粘连,  相似文献   

9.
通过临床和血流动力学检查鉴别缩窄性心包炎和限制性心肌病常感困难,因为心导管检查两者的右心室压力曲线均呈舒张早期下陷及舒张后期高原波。作者注意到,缩窄性心包炎病人呼吸所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舒张早期二尖瓣和三尖瓣血流速度的显著变化。为估计其诊断价值,本文研究了缩窄性心包炎和限制性心肌病病人伴呼吸记录的跨瓣血流速度。方法缩窄性心包炎(缩窄组)7例(年龄  相似文献   

10.
缩窄性心包炎(CP)与限制性心肌病(RC)的临床鉴别是非常困难的。常规的体检、ECG,胸片及超声心动图等无创性检查不可靠,即使心导管检查也不能确定舒张期充盈受损是由于心肌病,还是心包增厚所致。明确诊断往往需要开胸手术。近来采用CT显象法,为心包增厚提供了精确的诊断方法。因此本文旨在确定胸部CT是否能准确鉴别心室舒张充盈受损是由缩窄性心包炎还是由限制性心肌病所引起。方法:①病人分三组。A组7例均有CP或/和RC的临床或/和血流动力学的发现;B组5  相似文献   

11.
增厚的心包通常被认为是缩窄性心包炎的基本诊断特征.有研究显示正常厚度的心包也存在缩窄性,然而与之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却并不明了.该文的作者通过回顾性研究来探讨因缩窄而行心包切除术的心包厚度正常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2.
颜建辉  农莉晓  张爱平 《内科》2007,2(2):186-187
目的 通过分析结核性缩窄性心包炎(CTP)的临床特点、治疗与转归,以期提高CTP的诊疗水平。方法 对手术后病理证实为CTP的28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CTP主要症状为气促、心悸、胸闷及腹胀,体征主要为颈静脉怒张与下肢水肿;多合并心包外结核病:心脏超声及CT检查均示心包膜增厚伴有钙化;手术后症状及心功能均有缓解而全部出院。术后随访4-24个月无需二次手术。结论 CTP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心包外结核病是CTP初步诊断依据;心脏超声和胸部cT是判断结核性心包炎是否已发生缩窄的可靠指标;手术是解除CTP心脏机械性压迫有效而又比较安全的治疗手段;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是降低手术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心脏手术后心包的细菌感染虽少见,但已明确是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先前无明显感染而形成缩窄者却在近年才有报道。本文介绍3例冠状动脉旁路术后并发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病例1:男,67岁,1981年3月进行三支大隐静脉旁路术。心包未予缝合,术后恢复平隐。6周后诉疲乏、气短及踝部肿胀,闻及心包摩擦音,心影  相似文献   

14.
快速进展至心包缩窄的结核性心包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核性心包炎患者快速进展至心包缩窄的临床特征、预测因素和治疗预后。方法将58例结核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分为快速进展性结核性缩窄性心包炎(快速进展组)和普通结核性缩窄性心包炎(普通组)两组,分析两组患者在临床特征和治疗预后等方面的差异,回归分析各相关因素的预后判断价值。结果12例患者在3个月内即发生心包缩窄,诊断为快速进展性结核性心包炎,其中心包填塞、血性心包积液、心包积液纤维素样物质漂浮、肝功能损害等指标在快速进展性结核性心包炎组显著高于普通组。快速进展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往往病情更重,治疗更困难,但及时的手术治疗仍可降低其死亡率。结论心包填塞、血性心包积液和心包积液纤维素样物质漂浮可预测急性结核性心包炎快速进展至心包缩窄,此类患者如形成缩窄,亦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缩窄性心包炎的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附68例手术对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收集近10年经手术证实的缩窄性心包炎68例(男46例,女22例,年龄12~72岁)。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50例(73.53%)、不肯定3例(4.41%),误漏诊15例(22.06%)。与手术发现对照,二维超声心动图发现心包增厚率为41.18%(28/68)。超声心动图发现心包反射增强31例,其中2例确定为心包钙化并得到手术证实,另29例手术出现心包钙化18例。另19例二维超声心动图无心包反射增强,而手术发现心包钙化。本组资料提示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缩窄性心包炎的依据:(1)心包增厚、粘连、反射增强。(2)心房增大、心室不大。(3)室壁舒张受限制。(4)室间隔舒张期矛盾运动。(5)下边静脉和肝静脉增宽。  相似文献   

16.
增厚的心包通常被认为是缩窄性心包炎的基本诊断特征。有研究显示正常厚度的心包也存在缩窄性,然而与之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却并不明了。该文的作者通过回顾性研究来探讨因缩窄而行心包切除术的心包厚度正常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和结果:1 993年至1 999年在Mayo诊所共有1 4  相似文献   

17.
心脏直视手术后缩窄性心包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心脏外科的迅速发展,心脏直视手术逐渐成为缩窄性心包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介导了这一病理生理过程,临床上表现为一系列难以解释的顽固性右心衰的症状及体征。除影像学检查外,对疑似患者必须行右心导管检查以明确诊断。由于该病起病隐匿、辅助检查结果并不典型,及时准确诊断不容易,临床上常常出现漏诊及误诊。手术后心包积液是该病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中量以上者应积极行闭式引流;已确诊者除药物治疗外原则上应尽早行心包切除术以避免心肌萎缩,手术效果取决于病程长短。  相似文献   

18.
结核性心包炎并非临床疑难疾患,但近年因结核症状趋于不典型,结核病发病率增高而人们重视程度不够,以至于临床经常误诊、延误病情。现报告以心包缩窄、占位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结核性心包炎1例。患者男性,5 1岁,主因活动后心悸、气促伴咳嗽1年,加重10d ,于2 0 0 3年3月2 7日入院。无发热、盗汗,体重无减轻。在当地医院进行超声心动图、胸片、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核磁共振等检查,诊断为缩窄性心包炎、心包肿瘤待除外。查体:体温36 4℃,血压14 0 / 110mmHg(1mmHg =0 133kPa)。颈静脉充盈明显,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音。心界不大,心…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   1994年 4月~ 2 0 0 0年 3月共收治缩窄性心包炎 (CP) 5 4例。男 35例 ,女19例。年龄 13~ 6 5 (平均 35± 12 )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颈静脉怒张 ,肝、脾肿大。腹水症阳性 2 6例 ,下肢水肿 41例。心功能 (NYHA) 级 18例 , 级 2 3例 , 级13例。心房颤动 12例 ,心房扑动 3例。X线胸片检查 2 2例有心包钙化阴影 ,8例存在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增宽。超声心动图的阳性征象主要有心包增厚 ,室壁运动幅度减弱。超高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UFCT) 6例 ,磁共振成像 (MRI) 6例 ,均提示心室舒张功能减弱 ,心包明显增厚和钙化的缩窄环。…  相似文献   

20.
慢性心包炎病人,心包的慢性炎症性改变导致心包增厚、黏连、甚至钙化,使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受限,心功能逐渐减退。引起全身血流动力学障碍。心包钙化的诊断方法及钙化的形态学特征临床上已有报道,但心包钙化致上腔静脉和肺动脉狭窄致三尖瓣中度反流的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