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采用Catphan 500体模及改造后的套环体模,探讨2种体模噪声水平下高级迭代重建算法(ADMIRE)不同迭代强度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12种不同扫描条件下对标准体模组和套环体模组分别进行扫描,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BP ADMIRE 0亚组)及不同迭代强度ADMIRE 1~5(ADMIRE 1~5亚组)重建图像。测量图像的噪声、SNR、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比较不同迭代强度图像间的差异。结果 标准体模组:随迭代强度增高,噪声逐渐减低,SNR逐渐增高,空间分辨率无明显改变,密度分辨率逐渐升高,ADMIRE 4、5亚组密度分辨率高于ADMIRE 0~2亚组(P均<0.05)。套环体模组:随迭代强度增高,噪声逐渐减低,SNR逐渐增高,ADMIRE 4、5亚组空间分辨率低于ADMIRE 0~2亚组,密度分辨率逐渐升高,ADMIRE 3~5亚组密度分辨率高于ADMIRE 0~2亚组(P均<0.05)。结论 标准体模图像噪声水平下,ADMIRE技术可提高密度分辨率而不降低空间分辨率;套环体模图像噪声水平下,ADMIRE技术可提高密度分辨率,但高级别ADMIRE技术会降低空间分辨率;推荐以ADMIRE 3作为优选迭代强度级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双模型迭代重建算法(iDose4)和滤波反投影算法(FBP)对CT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应用iDose4降低扫描剂量的潜力。方法:应用256层螺旋CT(Philips Brilliance iCT),在120 kV管电压条件下分别采用200/180/160/140/120/100/80/60/40/20 mAs条件下扫描Catphan模体,采用FBP和iDose4 1-6重建横断图像,以200 mAs FBP重建图像作为参照,分析扫描条件、重建算法对图像质量的影响(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以及低对比度分辨力),并分析图像质量与扫描剂量的关系。结果:iDose4与FBP重建图像CT值有高度的一致性(P〉0.05);iDose4级别1-6重建可以不同程度的降低图像噪声(9.46%-43.30%);在管电流降低至初始值40%-50%时(80-100 mAs),iDose4级别6重建图像与200 mAs FBP重建图像其图像噪声无统计学差异(P〉0.05);管电流降低至初始值50%-60%情况下(100-120 mAs),其低对比度分辨力基本维持不变。结论:iDose4可以显著降低图像噪声,提高信噪比,改善图像质量。相对于FBP重建图像,利用iDose4高级迭代重建技术可以在扫描剂量隆低至40%-50%情况下,维持图像质量不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迭代重建技术结合低剂量CT扫描诊断泌尿系统结石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无锡市惠山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泌尿系统结石患者76例为观察对象,患者均接受CT检查。按照扫描剂量不同分为常规剂量组(n=38)及低剂量组(n=38),两组CT检查图像处理时均借助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和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完成。对比FBP及ASIR在不同权重条件下图像质量评分、图像噪声情况、辐射剂量及诊断准确率。结果:低剂量组在FBP及ASIR不同权重条件下图像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P <0.01);低剂量组权重20%、40%图像质量评分与常规剂量组FB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低剂量组权重60%、80%和常规剂量组FBP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低剂量组在FBP及ASIR不同权重处理下各部位图像噪声水平高于常规剂量组(P <0.05);低剂量组ASIR权重80...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原始数据迭代重建算法(sinogram affirme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SAFIRE)与传统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重建算法在胃癌术前CT分期中的图像质量。方法:选取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进展期胃癌的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128层双源炫速CT扫描并分期。将原始数据通过SAFIRE的1~5级及FBP算法分别进行重建,获得5 mm层厚的CT图像。测量并比较所得图像的胃壁病灶、肝脏、右侧竖脊肌、皮下脂肪及腹主动脉的噪声和CT值、病灶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和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及腹主动脉SNR,并对胃癌术前分期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FBP重建算法与SAFIRE(1~5级)间各部位所测得的平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BP重建图像中病灶的平均噪声最高,而在SAFIRE图像中,随着1~5等级的增高,噪声逐渐降低,CNR及SNR也随之降低。主观评分中,FBP重建图像的评分最高,而SAFIRE图像随等级的升高,评分逐渐降低;其中,FBP重建算法与SAFIRE S1、SAFIRE S2与S3的主观评分结果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FIRE技术应用于胃癌术前分期检查中,虽能降低图像噪声,提高图像的CNR、SNR,但相比常规FBP重建算法并不能提高进展期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在相同扫描条件下,更推荐应用FBP重建算法或SAFIRE的S1图像来对进展期胃癌进行分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迭代重建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与滤过反投影法(FBP)对比,评价迭代重建(IR)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中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57例患者进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分别采用常规FBP法和IR法对最佳期相图像进行重建。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测量两种重建方法所得冠状动脉图像的CT值、噪声、SNR及CNR。结果 57例患者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中,IR图像质量为优的血管段比例为83.18%(628/755),高于FBP重建图像(595/755,78.81%,P=0.030)。FBP重建与IR图像强化水平(CT值)分别为(311.49±63.76)HU、(310.57±64.45)HU(P=0.280),图像噪声分别为(19.58±3.47)HU、(13.11±3.06)HU(P<0.001),SNR分别为16.27±3.89、24.48±5.73(P<0.001),CNR分别为20.63±4.24、30.84±7.24(P<0.001)。结论 DSCT冠状动脉成像中应用IR法可在保证冠状动脉腔内强化程度不变的同时明显降低图像噪声,改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低剂量CT(ULDCT)能谱纯化(SPS)技术用于定量诊断肺气肿的可行性。方法对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分别行常规低剂量CT(LDCT)及ULDCT检查,ULDCT采用锡片预滤器达到能谱纯化。以滤波反投影(FBP)重建LDCT图像(LDCT-FBP组),分别以FBP(ULDCT-FBP组)、高级模型迭代重建(ADMIRE)3级(ULDCT-ADMIRE 3组)和5级(ULDCT-ADMIRE 5组)重建ULDCT图像。比较各组图像肺气肿指数(EI)、15%肺衰减值(Perc 15)、平均肺密度(MLD)、全肺体积(TLV)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和图像噪声,以及LDCT与ULDCT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相比LDCT-FBP组,ULDCT-FBP组EI增加2.34%(P<0.01)、Perc 15降低5 HU(P<0.01),ULDCT-ADMIRE 5组EI降低1.44%(P<0.01)、Perc 15增加3 HU(P<0.01);ULDCT-ADMIRE 3组与LDCT-FBP组间各定量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DCT-FBP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高于其余3组(P均<0.05),ULDCT-ADMIRE 3组和ULDCT-ADMIRE 5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达诊断肺气肿标准。LDCT-FBP组图像噪声低于ULDCT-FBP组及ULDCT-ADMIRE 3组(P均<0.05),与ULDCT-ADMIRE 5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LDCT的ED为(0.20±0.06)mSv,较LDCT降低88.64%(P<0.01)。结论ULDCT SPS联合ADMIRE(3级)迭代重建可用于定量诊断肺气肿,并能大幅度降低辐射ED。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Karl迭代重建技术对低剂量CT定量评估婴幼儿肺密度及肺容积的影响。方法 纳入100例临床疑诊呼吸系统疾病的婴幼儿,将其随机分为低剂量(LD)组及常规剂量(RD)组各50例;采集肺部平扫CT图像,对LD组分别以滤波反投影(FBP)算法及Karl 1、3、5、7、9级迭代重建技术重建图像,对RD组以FBP算法重建。记录2组有效剂量(ED),测量并比较各重建图像中的全肺平均肺密度(MLD)和全肺容积(LV)的差异,以及支气管分叉水平的主动脉、竖脊肌、胸腺、前胸壁皮下脂肪噪声值(SD)平均值及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的差异。结果 LD组ED较RD组下降84.44%。FBP重建图像中,LD组MLD和主观评分均低于RD组(P均<0.01),其LV和SD均高于RD组(P均<0.01)。LD组内Karl 1、3、5、7、9级重建图像中的MLD、LV、SD和主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Karl迭代等级升高,MLD逐渐升高、LV和SD则逐渐减低,Karl 7级与Karl 1级间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主观评分以Karl 5级最高。LD组Karl 5级重建图像的MLD和主观评分均高于LD组FBP重建图像(P均<0.05)而低于RD组FBP重建图像(P<0.05);LV和SD均低于LD组FBP重建图像(P均<0.01),而高于RD组FBP重建图像(P<0.01)。结论 低剂量定量CT可能低估婴幼儿MLD而高估其LV;Karl迭代重建技术能提高CT定量分析的准确性、降低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尤以Karl 5级迭代重建图像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于原始数据的迭代重建(SAFIRE)技术在眼眶CT平扫中的价值。方法 对50例眼部外伤患者行眼眶CT平扫,分别采用用滤过反投影(FBP)和SAFIRE(强度1~5级)技术重建图像;对比分析6种重建图像的平均CT值、噪声、SNR、CNR、图像质量评分及病变检出率。结果 6种重建图像间,同种组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FBP图像相比,1~5级SAFIRE图像中视神经噪声分别降低15.69%、27.39%、36.17%、41.75%和53.99%,视神经SNR分别提高18.62%、37.46%、55.70%、69.55%和118.11%,CNR分别提高21.59%、32.90%、56.43%、83.91%和104.39%(P均<0.05);SAFIRE 1级和 5级图像的质量评分低于FBP图像,2~4级图像的质量评分高于FBP图像,SAFIRE 3级图像评分最高。结论 眼眶CT平扫中应用SAFIRE能有效降低噪声和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及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优化100 kV儿童腹部CT血管造影(CTA)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 对55例患儿行100 kV低剂量腹部CTA,分别采用MBIR、100% ASIR、80% ASIR、60% ASIR、40% ASIR及滤过反向投影(FBP)算法重建为6组图像,评价图像质量,包括图像噪声、大动脉(LA)及小动脉(SA)显示能力;对比各级动脉CT值及标准差(SD),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结果 图像噪声主观评分及LA评分以MBIR图像最高,ASIR次之,FBP图像质量最差;SA评分以MBIR图像最佳,FBP次之;随权重提升,ASIR图像评分逐渐降低,100% ASIR最低(P均<0.05)。MBIR图像SD最低,其SNR及CNR明显高于其他图像(P均<0.05)。结论 MBIR可明显提高儿童低剂量CTA图像质量,100% ASIR仅可提高图像显示LA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DOSE(iDOSE,Philips)技术降低肝脏肿瘤患者增强CT辐射剂量的能力。材料与方法:选择肝脏肿瘤患者200例进行常规及低剂量肝脏增强CT扫描。患者随机分成4组(A、B、C、D组),A组常规剂量扫描,滤波反投影(FBP)重建图像,B、C、D组增强扫描门脉期管电流分别较常规降低30%、50%、70%,iDOSE重建图像。定量计算4组图像噪声及对比噪声比(CNR)。对4组图像的诊断信息(肿瘤锐利度、肿瘤与正常肝脏组织对比度、图像主观噪声、图像总体质量)按1~4分(1分最差,4分最优)予以评分。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及秩和检验(Kruskal Wallis)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客观评估中,iDOSE重建各组的噪声均低于A组(P<0.01);CNR均高于A组(P<0.01)。主观评估中,4组图像之间肿瘤与正常肝脏组织对比度、主观噪声无差异(P=0.09,P=0.74);肿瘤锐利度及图像总体质量评估中B、C组与A组之间无差异,而D组低于A组(P<0.01)。结论:对于肝脏肿瘤患者增强CT检查,iDOSE迭代重建技术可使在管电流较常规剂量降低50%的条件下,仍得到与常规剂量FBP重建相当甚至更好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与传统滤波反投影(FBP)重建比较,评价管电压100kV下双源CT(dual.sourceCT,DSCT)基于原始数据的迭代重建(SinogramAffirmedkerativeReconstruction,SAFIRE)在超重患者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处于超重患者(男性:25kg/m2≤BMI〈30kg/m2;女性:24kg/rn2≤BMI〈29kg/m2)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按扫描,管电压随机分成A组(120kV)、B组(100kV),采用FBP重建,对B组采用SAFIRE重建得到C组图像。对三组的图像质量、平均CT值、图像噪声、信号噪声比(signal—to-noise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ratio,CNR)及辐射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图像质量分别为(3.51±0.70)分、(3.49±0.33)分和(3.55±0.4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平均CT值、图像噪声、SNR及CNR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或C组)两组问平均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平均CT值最低。B组与A组(或c组)两组间图像噪声、SNR及C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且A组较高。A、C两组间图像噪声、SNR及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或C组)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或C组)较A组辐射剂量下降约34%。结论对于超重患者,采用100kV管电压结合SAFIRE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可改善图像质量,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滤波反投影(FBP)、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和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算法(MBIR,商品名"VEO")三种重建技术对常规剂量胸部薄层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能谱CT对15例成年患者行胸部增强CT扫描,扫描条件:100kVp,自动毫安,噪声指数15,螺距0.984∶1,球管转速0.4秒/圈。分别用FBP、50%ASiR(50%比例ASiR和FBP混合以降低噪声)和VEO三种重建算法对原始数据行0.625mm薄层重建,测量图像噪声及胸主动脉与背部肌肉的对比噪声比(CNR),并对3组图像分别进行质量评分,然后行对比分析。结果FBP、50%ASiR和VEO三组图像的噪声分别为24.30±3.55、17.11±2.55及11.69±1.74,50%ASiR和VEO组图像噪声分别较FBP组降低29.59%和51.89%(P均<0.01);胸主动脉与背部肌肉的CNR FBP、50%ASiR和VEO三组图像分别为10.56±3.05、15.15±3.88及21.69±5.62,50%ASiR和VEO组图像CNR较FBP组分别提高43.47%和105.40%(P均<0.01);图像质量主观评分FBP、50%ASiR和VEO三组图像分别为4.03±0.72、4.63±0.41及5.75±0.25,50%ASiR和VEO组图像较FBP组分别提高14.89%和42.68%(P均<0.01)。结论与FBP重建算法比较,在相同剂量条件下,50%ASiR和VEO能显著降低胸部CT图像噪声并提高图像质量;其中VEO重建算法降噪及提高图像质量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迭代重建技术在低辐射剂量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行胸部CT平扫的门诊或住院病人66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常规剂量组(A组)运用滤波反投影(FBP)重建生成图像,低剂量组采用低剂量扫描后分别采用FBP(B组)和迭代重建技术(C组)生成图像。对三组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重建图像质量进行对比。 结果A、C组噪声值明显低于B组,而CNR、SNR则高于B组(P < 0.05)。A、C两组图像质量均能完全满足临床诊断需求,观察者间具有较好一致性,而B组CT图片在图像总体质量方面评分明显较低,与A、C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迭代重建技术运用于低辐射剂量胸部CT检查中安全可靠,能够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与传统滤波反投影(FBP)重建比较,评价Flash双源CT基于原始数据的正弦图确定迭代重建(SAFIRE)在冠状动脉支架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54例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比较FBP、SAFIRE(1~5)重建6组图像的平均CT值、SNR、支架内CT值净增比(SAIR)、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支架显示情况等。 结果 主动脉根部、支架内、支架上方冠状动脉的平均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AIR、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BP重建SAIR值最大,SAFIRE 3重建SAIR值最小;SAFIRE 3的SNR值最大。FBP与SAFIRE重建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FIRE 3主观评分最高[(3.24±0.57)分]。FBP与SAFIRE重建对于病灶的显示情况基本一致。 结论 与传统的FBP重建比较,SAFIRE重建可明显降低冠状动脉支架图像噪声,改善图像质量,更清晰显示支架内斑块。SAFIRE强度采用机器默认的重建强度3图像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CT成像(CCTA)中不同级别iDose~4迭代重建技术的图像质量、噪声差异,探讨具有最佳图像质量及低噪声的iDose~4级别。方法应用Philips,Ingenuity Core 128CT对60例患者行回顾性心电门控CCTA,采集的原始数据分别进行传统滤过反投影法(FBP)和iDose~4-1~iDose~4-7的图像重建。由2名影像诊断学医师采用4分法双盲评价冠状动脉的9个主要分支;记录噪声值、SNR值及CNR值,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8组数据的差异。结果不同级别的iDose~4图像SNR值和CNR值均明显高于FBP,噪声值较FBP低,且iDose~4的SNR值和CNR值随级别升高而逐渐升高。iDose~4-3、iDose~4-4的图像质量评分值无统计学差异,但iDose~4-4的SNR值、CNR值均优于iDose~4-3,且噪声值相对较低,故认为iDose~4-4为最佳成像级别。结论在相同辐射剂量条件下冠状动脉CT成像,与FBP比较,采用iDose~4可明显提高图像质量,降低噪声;本组条件下,iDose~4-4可以获得最佳图像质量及低噪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对青年患者骶髂关节CT图像噪声和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宝石能谱CT(Discovery CT 750HD)对30例青年患者行骶髂关节CT螺旋扫描。分别采用传统滤过反投影法(FBP组)和ASIR算法对原始投影数据进行重建,后者以10%为间隔在10%~100%间重建10组图像(ASIR组)。比较不同重建图像在同一层面的图像标准差(SD值)及平均CT值,并计算SNR和对比噪声比(CNR)。采用Likert 5分制评估图像质量,通过Kappa方法评价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对FBP图像和10组ASIR图像测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对图像噪声和ASIR取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客观分析:①10%~100%ASIR图像的SD值小于FBP组(P<0.05),对应图像的SD值分别降低5.79%、11.44%、16.92%、21.78%、26.85%、32.12%、37.45%、40.32%、43.89%、47.27%;而图像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30%~100%ASIR各组图像SNR值高于FBP组(P均<0.05);③40%~100%ASIR各组图像CNR值高于FBP组(P均<0.05);④40%、50%、60%ASIR各组间SD值、SNR值及CN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图像噪声与ASIR百分比呈负相关(r=-0.613,P<0.05)。主观分析:①图像评定结果的观察者间一致性中等(Kappa=0.483);②30%~70%ASIR图像评分值高于FBP组(P<0.05),其中40%、50%、60%ASIR图像评分较高。结论与FBP相比,ASIR技术可降低青年骶髂关节CT噪声,有效改善图像质量;ASIR取值为40%~60%时可获得最佳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一代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n)在低剂量上腹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中的应用效果及对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接受低剂量上腹部CT检查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低剂量上腹部CT扫描并完成图像采集后,分别行滤波反投影算法(FBP)、MBIRNR40处理。比较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MBIRNR40的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低于FB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BIRNR40的背部肌肉、皮下脂肪、肝脏、脾脏实质噪声低于FB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BIRNR40的肝脏、脾脏实质信号噪声比(SNR)高于FB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名医生采用MBIRNR40的噪声、伪影、诊断信心、小结构显示、病变显示评分均低于FB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上腹部CT中采用MBIRNR40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噪声,有助于提升SNR与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比较不同分级和危险分层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冠脉粥样硬化情况。方法:将入选患者126例按高血压水平分级,并按危险因素进行分层,应用16排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比较其冠状动脉损害情况及钙化积分。结果:1级高血压组和低危组、中危组冠脉损害阳性率、平均钙化积分明显低于3级高血压组和极高危组患者。讨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高血压水平、危险分层密切相关。有效控制血压,干预各种危险因素,可推迟和延缓高血压患者血管损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滤波反投影算法(filter back projection,FBP)、纯化单能谱最佳单能量+FBP法、纯化单能谱最佳单能量+迭代重建(sinogram affirme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SAFIRE)的图像质量差异,探讨冠状动脉双源CCTA成像的优化方案。方法拟诊或冠心病复诊、行冠状动脉双源CT血管造影超体质量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触发序列扫描,采用FBP法重建;观察组采用双能量模式扫描,将自动获得的100、140kVp数据导入Heart PBV软件,经Mononergetic程序处理获得65、70、75、80、85、90keV单能量图像,进行FBP法重建,比较不同单能量重建图像主动脉根部(左冠状动脉开口处)CT值、噪声(noise determination,SD)、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noise ratio,CNR)后选择最佳单能量,然后对最佳单能量数据行SAFIRE法重建。比较对照组心电门控扫描+FBP重建和观察组最佳单能量+SAFIRE重建、最佳单能量+FBP重建的主动脉根部CT值、SD、SNR、CNR、图像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辐射剂量[(3.31±0.43)mSv]与对照组[(3.52±0.59)m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75keV单能量时主动脉CT值[(438.21±38.34)Hu]较高,SNR、CNR*(23.52±3.23、0.99±0.01)最高,SD[(18.65±3.81)Hu]较低,为最佳纯化单能谱图像keV水平;观察组采用最佳单能量+SAFIRE重建时,SNR(32.61±2.11)、CNR(39.24±2.34)高于对照组心电门控+FBP重建(17.61±3.22、22.13±3.62)和观察组最佳单能量+FBP重建(23.52±3.23、28.32±2.51),SD[(13.45±3.68)Hu]低于对照组心电门控+FBP重建[(22.63±5.18)Hu]和观察组最佳单能量+FBP重建[(18.65±3.81)Hu](P0.05),主动脉CT值[(437.34±38.21)Hu]、图像质量评分[(4.84±0.05)分]高于对照组心电门控+FBP重建[(398.76±46.62)Hu,(4.66±0.15)分](P0.05),且图像质量评分高于观察组最佳单能量+FBP重建[(4.78±0.06)分](P0.05)。结论 CCTA采用纯化75keV单能谱单能量+SAFIRE重建可获得最佳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算法、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算法及滤波反投影(FBP)算法对肺炎患儿胸部低剂量CT图像质量的优化。方法 选取肺炎患儿41例,根据年龄设定噪声指数(NI)。将原始数据重建为5 mm的MBIR图像(序列A),5 mm的30%ASiR与70%滤波反射投影(FBP)混合图像(序列B),5 mm的FBP(序列C)图像,由2名医师主观评价图像质量,并计算优化信噪比(SNR)及辐射剂量。结果 序列A图像的主观噪声、细微结构的显示方面明显优于序列B及序列C图像,但结构边缘略为模糊;序列A图像的客观噪声值较序列B及序列C图像噪声降低,SNR较序列B及序列C升高,辐射剂量约为(0.24±0.05)mSv。结论 序列A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序列B及序列C的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