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瑞  吕蓉  梁涛 《中华护理杂志》2018,53(1):114-116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可穿戴设备在健康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文介绍了可穿戴设备的类型及可穿戴设备在疾病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包括调整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调节糖尿病患者血糖、辅助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追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位置、诊断呼吸障碍患者、监测心脏病患者的心电活动等,并提出了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旨在为护理人员设计和研制可穿戴设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戈倩  于卫华 《护理学报》2018,25(14):33-36
目的 综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在老年失智患者中的应用现状,发现智能可穿戴设备应用的领域及其局限性,以期更好地将可穿戴设备应用于失智患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结局.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失智、老年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相关文献,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总结成文.结果 国内外针对智能可穿戴设备在老年失智患者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认知评定、疾病早期发现、防走失、导航就医和急诊救治、日常生活辅助等方面应用广泛,但也存在不足之处.结论 基于目前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智能可穿戴设备优势,充分且合理开发和利用其功能,从应用性强、具有独立操作系统、价格实惠等角度,推动智能可穿戴设备研究健康快速发展,为失智患者的管理、治疗、护理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3.
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的管理存在诊断不足、治疗不规范的问题。可穿戴设备指将各种传感器结合到服装、配件中,可穿戴于身体各处的便携式设备,旨在感知与检测人体物理生化信息,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管理以及健康监测方面具有广阔前景。本文旨在总结医疗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发展现状,详细评述可穿戴设备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回顾了可穿戴设备的概念及发展,综述了可穿戴设备在疼痛识别、疼痛强度监测、疼痛治疗、疼痛干预效果判断及在疼痛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了可穿戴设备应用于疼痛管理的前景与挑战等,为可穿戴设备在疼痛管理及相关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人们对于自我健康管理越发重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类自我健康管理程序受到了广泛关注,而可穿戴设备也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介绍可穿戴设备的定义及分类,并描述归纳了现阶段可穿戴技术在临床医疗领域的应用现状。从而总结了可穿戴技术的优点和挑战,以及可穿戴技术在临床医疗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医疗健康领域逐步走向智能化,可穿戴设备也逐渐成为医疗领域的关注焦点。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主要应用于健康监测、运动传感、人群大健康分析等,这与康复医学"功能复健,健康促进"的最终目标不谋而合,康复医学将会是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领域的重要应用学科。可穿戴设备的工作形式是佩戴在身上并需长时间与身体接触,这样的作用特点使得用户对设备的穿戴舒适性、美观性要求较高,现有可穿戴设备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材料创新或许能够成为新的突破口。目前市场上售卖的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多由刚性材料制成,刚性材料的延展性和贴合性均较差,且材料密度大,很难满足用户对贴身设备舒适轻便的需求。柔性材料是具有轻便性、高延展性且延展过程中不丧失理化性能的新型材料,由柔性材料制作成的柔性可穿戴设备具有轻便、舒适性高、应用范围广等优点,有望弥补传统可穿戴设备的不足而被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领域。国内外已有不少文献报道用柔性材料制作的柔性可穿戴设备具有临床应用的潜力,相较于传统设备,它们不仅在用户体验舒适度方面取得巨大突破,还在功能上得到延伸创新以满足多种临床应用场景的需求。本文将简单介绍柔性可穿戴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分类,并围绕健康监测、运动监测、吞咽言语监测、居家康复、跌倒预警、智能康复6个方面综述近年来柔性可穿戴设备在康复领域中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柔性可穿戴设备目前面临的挑战进行归纳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为日后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可穿戴设备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中的具体应用及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认为可穿戴设备可解决传统康复效果监测不易量化等问题,在TKA患者中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但也存在测量数据不精确、可能泄露患者隐私等挑战。并提出可穿戴设备未来应用研究展望,旨在为TKA患者可穿戴设备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孕妇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迅速, 从胎心监护仪到多功能检查仪, 实现了胎心、血糖、血压等指标的院内外监测与管理。孕妇可穿戴设备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医院和母胎联系在一起。本文介绍可穿戴设备及其关键技术, 探讨面向妊娠期女性可穿戴设备的典型应用及医院产科的监护管理模式, 并分析当前国内外孕妇可穿戴设备领域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精神障碍是当下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已引起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广泛关注。该文对移动健康技术在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其应用形式包括应用程序、手机短信、在线网络平台、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电话支持等,总结移动健康技术在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中的优势及应用效果,并分析了现阶段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展望,以期为移动健康技术在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可穿戴设备在COPD患者中的具体应用、应用效果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综述,旨在为设计适合于COPD患者的可穿戴设备及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的冻结事件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致残率。可穿戴设备的兴起在帕金森病等慢性病领域开拓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可穿戴设备在帕金森病冻结步态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为探讨冻结步态可能的运动学机制,量化冻结步态评估,完善冻结步态的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临床应用,是医疗卫生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在心血管病患者的院外延续性护理中使用可穿戴设备,能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提高心脏康复运动执行率,提高用药依从性,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控制心血管病高危因素。可穿戴设备推广需克服技术、人员及隐私保护等阻碍因素,以提供高质量、可靠的医疗保健。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数字化健康干预在青年癌症患者心理康复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等内容。实施方式主要为在线自我管理,以及社交软件和可穿戴设备的应用。数字化健康干预可为青年癌症患者提供信息、心理及社会支持,但评价标准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概述可穿戴设备在疼痛识别和评估中的研究进展,为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归纳关于可穿戴设备在疼痛识别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结果 研究显示可穿戴设备在疼痛的识别、评估、动态测量和连续记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可穿戴设备在疼痛识别和评估中的研究主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还未在临床中推广。结论 结合中国国情,研发更具成本效益,灵敏度和准确度更高的可穿戴疼痛评估系统,动态持续监测患者的疼痛评分,以便于给予针对性的疼痛干预措施,降低疼痛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钮晓颖  李岩  王宇 《护理学报》2017,24(22):18-22
综述了哮喘患者健康管理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相关概念、干预方法、存在缺陷.互联网技术在哮喘患者健康管理应用包括:专业网站、普通社交平台、App、智能移动、穿戴设备.互联网技术在哮喘患者健康管理中也存在安全隐患、领域应用不足、互联网知识储备不足、医疗事故无法有效处置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国内外可穿戴设备在护理领域应用的研究热点与发展前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可穿戴设备在护理领域应用的相关研究, 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0月31日。采用CiteSpace 6.1.R6对发文量趋势、国家和机构分布情况、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73篇, 其中英文文献187篇, 中文文献186篇, 整体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国外研究热点集中于运动监测、健康监测等方面, 研究对象主要为成年人。国内研究热点集中于智慧养老、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方面, 研究对象主要为老年人。结论目前可穿戴设备在护理领域应用的相关研究较少, 发文量较低, 但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未来需要进一步挖掘可穿戴设备在护理领域的适用人群及场景, 拓展可穿戴设备在护理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注重多学科协作, 紧跟政策与技术变革, 促进护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可穿戴设备评估多巴丝肼对帕金森病(PD)患者服药前后平衡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HoehnYahr(HY)3级PD患者及年龄匹配的健康受试者。通过可穿戴式传感器采集药物开期状态及药物关期状态下PD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睁眼自然站立、睁眼并脚站立、闭眼自然站立时的平衡能力。比较两组受试者在不同姿态下的前后/左右摆动位移(重心摆动参数)。结果:12例HY 3级PD患者及12例健康受试者入组,两组年龄、性别、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健康对照组闭眼自然站立时摇摆位移较睁眼自然站立时减小(P0.05)。PD患者药物开期和药物关期的摇摆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睁眼自然站立状态下,PD组患者药物关期前后摇摆位移小于健康对照组(P0.05);闭眼自然站立状态下,PD组患者药物开期左右摇摆位移大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化可穿戴设备可有效评估PD患者与健康人的平衡能力;多巴丝肼未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平衡调节能力;PD患者可能存在视觉与体感平衡感觉整合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可穿戴设备分析双脚运动参数,评估光线视觉提示对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表现冻结步态症状的帕金森病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2.3±7.8)岁,HY评分为3级。患者穿戴便携式设备在引导光线开和关两种状态下直线行走,并记录步长、步频、步速、最大冻结指数(FImax)和平均FI(FIavr)等步态特征参数。结果:引导光线开时,有冻结步态的帕金森病患者步长、步频、步速、FImax和FIavr等特征参数较引导光线关时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可穿戴设备可用于评估冻结步态,光线视觉提示可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冻结步态。  相似文献   

19.
摘要:近年来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迅猛发展,应用于骨科康复护理领域也已成为趋势。可穿戴康复设备将获取的骨科患者康复大数据,通过云传输,与专业康复护士对接并反馈,实现远程康复护理。本文归纳可穿戴设备的基本结构,关键技术,及其在骨科康复护理领域中的应用,并分析存在不足,结合骨科临床康复护理实际发展的方向,为可穿戴设备的骨科临床康复护理运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卢雯 《南京护理》2023,(2):61-66
可穿戴设备因便携、灵活、可穿戴等特点,助力实施远程骨科康复,目前已被应用于骨科康复医学中。本文通过文献复习,总结国内外可穿戴设备的发展现状,从监测康复步态、关节活动度、辅助关节支撑及脊髓神经功能康复四个方面归纳我国可穿戴设备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与进展,并提出存在问题与展望,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