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MSCT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将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予以病理检查与MSCT增强扫描检查,对MSCT的影像学特征与癌肿穿透浆膜的关联性进行观察比较,同时观察周边脏器侵袭情况。结果:经病理检查显示,40例为穿透浆膜,30例为未穿透浆膜,在局部浆膜面征象对癌肿穿透浆膜诊断中,MSCT检查方式具有灵敏度、准确度与特异性均较高的特点;经病理检查显示,在胰腺组织中,24例发生受侵现象、46例未发生受侵现象,在横结肠与系膜组织中,28例发生受侵现象、42例未发生受侵现象,在脾组织中,9例发生受侵现象、61例未发生受侵现象,MSCT增强扫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与特异性。结论:进展期胃癌MSCT增强扫描具有较高的价值,不仅能够明确病灶侵袭与浸润情况,同时能够为临床制定、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在判定进展期胃癌局部浸润和胃周淋巴结转移上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56例进展期胃癌的局部浸润和胃周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螺旋CT诊断,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依据癌肿对应局部浆膜面征象、脂肪间隙征象、癌肿局部突出征象判定癌肿穿透浆膜的准确度分别为82.14%,60.71%和55.36%。动脉期癌肿线状强化、不均匀强化和团块状强化的穿透浆膜率分别为7.14%,52.17%和89.47%。静脉期癌肿线状强化、不均匀强化和团块状强化的穿透浆膜率分别为7.14%,53.85%和93.75%。螺旋CT增强扫描判定胰腺、横结肠及其系膜、脾受累的准确度分别为87.5%,87.5%和92.86%。支持以直径9mm作为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胃周淋巴结转移的直径标准(P<0.05)。多种胃癌生物学行为CT影像特征与癌肿对应淋巴结转移率密切相关(P均<0.05)。结论:应用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进展期胃癌的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指导手术和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在胃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0例行MS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检查的胃癌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MS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T1~T4分期、N0~N2分期、M0~M1分期的整体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44%、91.49%、96.00%;弥漫型、肠型、混合型胃癌患者在位置、肿瘤厚度、不同扫描期CT值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型患者在淋巴结转移、浆膜受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能够准确判定胃癌位置、厚度、转移情况等,对术前TNM分期、Lauren分型诊断的敏感性强。  相似文献   

4.
80例胃癌的CT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胃癌患者CT检查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80例临床诊断并进行手术的胃癌患者进行腹部CT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有56例患者于CT图像上有异常表现。其中24例表现为突向胃内的肿块影,28例表现为肿块灶内的腔内对比剂充盈区,另4例表现为胃壁广泛性增厚(皮革样胃)。64例患者伴有后腹膜或腹腔内淋巴结肿大,34例患者有腹部其他脏器转移。讨论:早期胃癌指的是癌组织仅侵及黏膜下层,而未侵及肌层的胃癌,且不论是否有淋巴结的转移。进展期胃癌指的是胃癌病灶已经侵及胃壁肌层或浆膜下和浆膜层者。由于早期胃癌未侵及肌层,胃壁增厚不明显,CT无法作出正确的诊断。必需依赖内窥镜及内镜活检来确诊。目前,CT仅能够对进展期胃癌也就是中晚期胃癌作出诊断。进展期胃癌的CT主要表现为胃壁局限性或浸润性增厚、胃壁内膜明显不规则、向腔内突出的软组织块影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对进展期胃癌术前TNM分期的判断价值,以指导临床手术可切除性和根治范围。方法选择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2011年9月至2014年2月经胃镜及病检确诊为进展期胃癌患者168例,术前1周行MSCT增强扫描,根据结果作出TNM分期诊断,并与手术后病理TNM分期对照。结果MSCT增强扫描对胃癌T分期总正确率为82.1%,T1、T2、T3、T4分期准确率分别为74.1%、68.2%、87.1%、86.0%。N分期的准确率为73.2%,N0、N1、N2分期准确率分别为74.5%、70.1%、76.0%;M0准确率高达100%,M1准确率为85.7%,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SCT增强扫描评估进展期胃癌术前TNM分期的准确性高,尤其对远处转移判断与手术病理有高度一致性,对进展期胃癌术前可切除性和根治范围的评估及制定手术方案均有很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螺旋CT检查,探讨其CT表现及对临床诊断、治疗的价值。方法:65例患者行CT检查,对CT表现进行分析并和手术病理作对照分析。结果:65例病例均不同程度有胃黏膜的病变,部分显示有局部肿块及胃周侵润,其中51例增强扫描,增厚的胃壁及肿块有强化,并显示有无淋巴结及肝脏转移。结论: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诊断价值大,显示率高,可指导临床手术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螺旋CT检查对进展期胃癌的影像学表现及周围浸润与转移的评估价值。方法 65例经病理证实的进展期胃癌,均经螺旋CT平扫 增强扫描,其中15例做了双期(动脉期、门静脉期)扫描,10例做了三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扫描,其他只做单期(门静脉期)扫描。结果 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检出率100%,进展期胃癌的CT表现是:胃壁增厚,软组织肿块,癌性溃疡,胃腔狭窄,肿瘤侵犯周围组织与转移等,对进展期胃癌的诊断是可靠的。结论 螺旋CT扫描不但能对进展期胃癌作出正确诊断,而且能发现有否周围浸润及远处转移等情况,有助于临床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CT扫描及微探头超声内镜术前评价进展期食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胸部螺旋CT增强扫描及微探头超声内镜(MPS)检查在评价进展期食管癌的价值。方法 32例进展期食管癌术前行CT扫描和MPS检查并与术后病理学比较。结果 CT扫描能发现82.9%的食管癌病灶,但不能准确诊断癌肿浸润深度,诊断纵隔结构受侵准确率75%,发现区域淋巴结转移敏感性91.7%,特异性80.5%,对纵隔内远处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80%,MPS检查能检出所有病例的进展期食管癌病灶,癌肿浸润深度诊断准确率81.5%,诊断纵隔结构受侵准确率50%。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敏感性88.9%,特异性77.8%,而对纵隔内远处转移的淋巴结均未能探及,结论 CT扫描在评价纵隔内结构受侵及远处淋巴结转移的意义较大,而MPS检查在判断癌肿管腔浸润深度的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胸部螺旋CT增强扫描及微探头超声内镜 (MPS)检查在评价进展期食管癌的价值。方法  3 2例进展期食管癌术前行CT扫描和MPS检查并与术后病理学比较。结果 CT扫描能发现 82 .9%的食管癌病灶 ,但不能准确诊断癌肿浸润深度。诊断纵隔结构受侵准确率 75 % ,发现区域淋巴结转移敏感性 91.7% ,特异性 80 .5 % ,对纵隔内远处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 80 %。MPS检查能检出所有病例的进展期食管癌病灶 ,癌肿浸润深度诊断准确率 81.5 % ,诊断纵隔结构受侵准确率 5 0 % ,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敏感性 88.9% ,特异性 77.8% ,而对纵隔内远处转移的淋巴结均未能探及。结论 CT扫描在评价纵隔内结构受侵及远处淋巴结转移的意义较大 ,而MPS检查在判断癌肿管腔浸润深度的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超声扫描对胃癌浸润深度诊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应用体表超声扫描对102例各期胃癌患者进行了探测。癌浸润深度的判定结果与病理组织学对照,符合率为74.5%,略高于术中肉眼判定。作者认为超声扫描所测的胃壁厚度不能作为判定癌肿浸润深度的依据,早期癌与进展期癌的胃壁厚度均数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进展期癌中的浸至肌层与浆膜层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应用超声检查可补充X线与胃镜在胃癌定量诊断方面之不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镜、B超、CT在进展期胃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进展期胃癌的胃镜、B超、CT资料。结果112例进展期胃癌,胃镜符合率为100%(112/112),B超符合率96.4%(108/112),CT符合率98.2%(110/112);恶性肿瘤TNM分期:B超符合率78.6%(88/112),CT符合率83.0%(93/112)。结论胃镜检查结合黏膜活检仍然是进展期胃癌首选检查手段,B超、CT检查可对胃癌进行术前TNM分期,三者合理应用能更好地提高进展期胃癌的诊断、指导临床治疗、术后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水平。  相似文献   

12.
多排螺旋CT特殊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特殊扫描(两次给药三次扫描)对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准确性及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对30例临床确诊为胃癌的住院患者进行术前16排螺旋CT特殊扫描(即两次给药三次扫描),并根据SCT结果作出分期诊断。所有病人手术后,取病理并进一步进行病理TNM(p-TNM)分期。结果:MSCT三相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总准确度为73.3%,对进展期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度为78.5%,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MSCT对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率为73.3%,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70.0%,阳性预测值为83.3%,阴性预测值为58.3%。结论:SCT三相扫描对胃癌术前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双能量成像测量胃癌胃周脂肪组织碘含量判断浆膜受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应用双能量成像测量胃癌患者胃周脂肪组织碘含量判断浆膜受侵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胃癌患者的术前双源CT双能量扫描图像,测量并比较双能量动脉期、静脉期浆膜受侵(n=32)与未受侵(n=16)胃周脂肪组织碘含量,采用ROC曲线法评价其判断胃癌浆膜受侵的能力。结果 动脉期、静脉期浆膜受侵胃癌浆膜面脂肪组织碘含量均高于浆膜未受侵(动脉期:0.6 mg/ml vs 0,Z=-4.24,P<0.001;静脉期:0.70 mg/ml vs 0.30 mg/ml,Z=-4.29,P<0.001)。动脉期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7,碘含量界值为0.25 mg/ml时,敏感度为84.4%,特异度为81.2%;静脉期AUC值为0.88,碘含量界值为0.45 mg/ml时,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81.2%。结论 应用双能量成像测量胃癌胃周脂肪组织碘含量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胃浆膜有无受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进展期胃癌行螺旋CT检查,探讨其CT表现及周围侵润情况和进行TNM分期的价值。方法 31例患者均在胃充盈状态下行螺旋CT扫描,其中19例口服3%的泛影葡胺溶液,12例口服水溶液,对CT征象进行分析和TNM分期。结果 全部病例在螺旋CT图像上均显示胃粘膜有改变,明确肿块发生部位,形态及胃周围情况。其中对12例行增强扫描,增厚的胃壁及肿块有强化,并能清晰显示>0.8cm的肿大淋巴结和有无肝脏转移。结论 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显示率高,尤其TNM分期对指导胃癌的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超声胃镜对进展期胃癌手术提供依据的价值。【方法】检查、跟踪手术及病理结果,总结6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超声胃镜与CT、胃镜术前诊断的对照。【结果】超声胃镜对进展期胃癌术前TNM分期准确度为76.5%、CT为57.4%,其中术前T期准确度为85.3%,CT为66.2%,胃镜为36.8%。【结论】超声胃镜对进展期胃癌的术前诊断较胃镜、CT检查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超声造影对进展期胃癌肝转移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在诊断进展期胃癌肝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对20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运用超声造影技术对胃癌病灶进行检查的同时进行肝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肝超声造影增强情况,并与二维超声结果比较.结果 20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二维超声检查共发现21例(85个)肝内转移性病变,而超声造影检查发现28例(147个)肝内转移性病变,新增7例(41个)二维超声检查均未发现肝内转移性病灶,而在胃癌超声造影检查同时发现肝内多个低增强才得到诊断,重新回到二维检查程序还是不能发现病灶.超声造影检查对肝转移灶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二维检查(10.2%vs13.6%,X2=5.143,P<0.05).结论 超声造影可弥补二维超声的不足,可作为进展期胃癌肝转移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助显剂造影在进展期胃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胃超声助显剂充盈胃腔后进行检查,并进行Borrmann分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且和胃镜进行对照.结果 超声对进展期胃癌诊断符合率92.94% (79/85),病变部位符合率97.65% (83/85),浸润深度符合率88.24% (75/85),淋巴结转移符合率70.51% (55/78),肝转移符合率90.91% (10/11)和卵巢转移符合率100% (4/4).结论 胃超声助显剂造影检查对进展期胃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适合对胃癌高危人群进行初步筛查和健康体检.  相似文献   

18.
超声双重造影对进展期胃癌Lauren分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双重造影(DCUS)在进展期胃癌Lauren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8例胃癌患者术前行DCUS检查,术后对胃癌标本行HE染色及AB-PAS黏液染色,并据此进行Lauren分型.回顾性分析不同亚型胃癌的超声造影特点.结果 58例胃癌标本组织学诊断为肠型34例,弥漫型24例.DCUS检查肠型胃癌表现为整体均匀增强者30例,不均匀增强者4例;弥漫型胃癌表现为不均匀增强者22例,整体均匀增强者2例.以不均匀增强诊断弥漫型胃癌的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88.2%;DCUS对进展期胃癌进行Lauren分型的Youden指数为0.8.结论 DCUS对进展期胃癌Lauren分型中不同亚型具有不同的增强特点,可作为术前判断胃癌Lauren分型,评价肿瘤侵袭、转移及预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肠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21例疑似肠扭转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MSCT常规平扫与增强扫描,观察本组患者CT扫描征象,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对肠扭转及肠扭转原因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给予手术治疗,病理学检查显示20例为肠扭转,其中13例为小肠扭转,7例为乙状结肠扭转,MSCT检出19例肠扭转,其中13例小肠扭转,6例结肠扭转,检出率为95%;病理学诊断准确率为90.48%(19/21),其中有2例回肠粪石误诊为小肠肿瘤;MSCT肠扭转诊断敏感度为95.00%(19/20),诊断特异度为100%(1/1),诊断准确率为95.24%(20/21)。结论:MSCT能够准确定位肠扭转,显示扭转程度、病变形态,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可用于术前定位与病变程度分析,提高治疗方案的准确性,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分析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MSCT影像学信息,建立胃癌淋巴结转移判断模型。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175例,患者术前均接受MSCT检查,术前未接受抗肿瘤治疗,未发现远处转移。根据手术病理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分为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观察测量治疗前MSCT显示的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癌肿、淋巴结及临床相关指标。以统计学单因素分析筛选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一步建立ANN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判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结果 175例胃癌患者中,手术病理证实共134例存在淋巴结转移,41例无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癌肿浆膜浸润、大体类型、最大径线、厚度、强化方式、淋巴结数目、分站、最大淋巴结短径共8项指标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其作为输入指标建模,ANN模型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总敏感度、总特异度和总准确率分别为90.30%(121/134)、82.93%(34/41)和88.57%(155/175),而Logistic回归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总敏感度、总特异度和总准确率为85.82%(115/134)、70.73%(29/41)和82.29%(144/175)。结论 采用ANN模型,利用MSCT反映的胃癌生物学行为相关信息,可帮助术前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其效能优于Logistic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