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骨盆 CT 三维重建,建立骨盆三维立体坐标系,分析骨盆骨折的三轴移位方式并建立复位原则。方法纳入 2015 年 6 月-2016 年 5 月正常骨盆 CT 数据 21 例,建立均值骨盆三维模型,以髂前下棘中点为原点建立骨盆三维立体坐标轴,并基于此坐标系统建立一种骨盆骨折三轴移位方式分类。对临床中 2012 年 1 月—2016 年 5 月收治的 55 例骨盆骨折患者(男 29 例,女 26 例;年龄 11~66 岁,平均 35.6 岁),根据上述三轴移位方式分类方法,按逆向复位原则行闭合或切开复位,运用空心螺钉、钢板或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评估骨盆骨折三轴移位方式分类的临床指导价值。结果根据三轴原理,将骨盆骨折移位分为 x 轴正移位/负移位、旋正/旋负移位,y 轴正移位/负移位、旋正/旋负移位,z 轴正移位/负移位、旋正/旋负移位。纳入骨盆骨折患者的手术切口平均 7.1 cm;复位时间平均 12.2 min;受辐射时间平均 55.3 s;螺钉植入时间平均 27.2 min,术后骨盆 X 线片或三维 CT 显示所有骨盆骨折复位良好,螺钉钢板植入无误;术中失血量平均 96.5 mL;手术时间平均 2.1 h;住院时间平均 18.7 d。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53 个月,平均 16.7 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 Matta 评分标准,获优 39 例,良 13 例,可 3 例,优良率 94.55%。结论基于骨盆三轴立体坐标轴的骨盆骨折三轴移位方式分类,能简便、精确表示患者骨折的移位方式,并可为患者术中复位进行精确指导。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下跟骨骨折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 2017 年 10 月—2018 年 12 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44 例 44 足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研究组(19 例,行机器人辅助下跗骨窦切口经皮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和对照组(25 例,行传统 C 臂 X 线机透视下跗骨窦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侧别、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以及术前 Böhler 角、Gissane 角、跟骨宽度、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 C 臂 X 线机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前及术后 6 个月于侧位 X 线片上测量 Böhler 角、Gissane 角和跟骨轴位 X 线片上测量跟骨宽度,评价手术治疗对畸形及塌陷的恢复情况;术前及术后 6 个月采用 AOFAS 评分评价患足踝关节功能。 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但术中 C 臂 X 线机透视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 1 例出现皮缘坏死,1 例出现切口少许渗液;两组其余患者无皮肤及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12 个月,平均 9.5 个月。术后 6 个月,两组 Böhler 角、Gissane 角和跟骨宽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0,P=0.066);两组 AOFAS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研究组 AOFAS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3.135,P=0.003)。 结论与传统 C 臂 X 线机透视下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相比,机器人辅助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能有效维持骨折复位后植钉精度,减少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良好,促进患足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软骨前体细胞(cartilage progenitor cells,CPCs)及微小 RNA-140(microRNA-140,miR-140)在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有关 CPCs、miR-140 及 OA 软骨损伤修复的相关研究,归纳总结后进行综述。结果CPCs 具有良好的自我增殖性、干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特性及多向分化潜能等特点,其成软骨分化能力优于其他组织来源 MSCs。CPCs 与 OA 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在 OA 软骨损伤部位自主活化及成软骨分化能力方面并不能达到软骨完全修复的要求。miR-140 具有软骨特异性,参与 OA 发病机制,具有抑制 Notch 信号通路、诱导活化 CPCs 并增强其增殖及成软骨分化的能力,从而促进 OA 软骨损伤修复的潜能。关节腔局部给药是目前治疗 OA 的主要方式之一,关节腔注射 miR-140 虽然对大鼠软骨退变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但也存在非靶向聚集、生物利用度低及清除快等问题,基于关节软骨特性构建具有良好安全性、软骨靶向性且能高效递送 miR-140 的载体材料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此外,CPCs 主要分散在软骨表层,而 OA 软骨损伤也开始于该层,因此强调 OA 早期干预至关重要。结论miR-140 具有诱导活化 CPCs、促进 OA 早期软骨损伤修复的潜能,进一步探索 miR-140 在 OA 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研发基于 miR-140 的新的 OA 治疗策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改良前外侧腓骨小头上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累及后外侧柱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2016 年 1 月—2018 年 9 月,采用经改良前外侧腓骨小头上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 19 例累及后外侧柱胫骨平台骨折。男 11 例,女 8 例;年龄 28~65 岁,平均 43.2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 12 例,摔伤 5 例,高处坠落伤 2 例。根据 Schatzker 分型标准:Ⅱ 型 9 例,Ⅲ 型 4 例,Ⅴ 型 4 例,Ⅵ 型 2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 5~13 d,平均 8.5 d。合并骨质疏松 2 例。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定期复查膝关节 X 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 Rasmussen 放射学评分评价手术复位疗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 65~130 min,平均 95 min;术中出血量 150~350 mL,平均 220 mL。术后切口均 Ⅰ 期愈合,无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20 个月,平均 15.4 个月。X 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12~20 周,平均 14.5 周;无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根据 Rasmussen 放射学评分评价手术复位疗效:优 13 例、良 4 例、中 1 例、差 1 例。膝关节功能 HSS 评分获优 14 例、良 3 例、中 1 例、差 1 例。膝关节活动度达 90°~135°,平均 113.4°。结论经改良前外侧腓骨小头上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柱胫骨平台骨折,可以充分显露骨折断端,具有创伤小、安全、复位及固定可靠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侧腘窝 S 形切口双窗口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5 年 5 月—2017 年 7 月收治 13 例同时累及后内侧柱和后外侧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其中男 9 例,女 4 例;年龄 33~64 岁,平均 46.5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 5 例,高处坠落伤 2 例,骑电动车摔伤 4 例,滑雪摔伤 2 例。术前膝关节活动度(35.1±9.2)°。受伤至手术时间 7~19 d,平均 13.3 d。采用后侧腘窝 S 形切口,分别经腓肠肌内侧头内侧(内侧窗)及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腘窝窗)进入,直视下复位骨折并接骨板内固定。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下肢力线、关节面复位情况及膝关节活动度;术后 12 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 1 例患者出现切口脂肪液化开裂,给予扩创后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18 个月,平均 16 个月。X 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14~22 周,平均 18 周。术后 12 个月随访关节面平整,无塌陷;膝关节活动度(109.5±13.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879,P=0.000)。随访期间均未发生感染、骨折再次移位及继发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等并发症。术后 12 个月膝关节 HSS 评分为 82~96 分,平均 89.6 分;获优 10 例,良 3 例。 结论采用后侧腘窝 S 形切口双窗口入路治疗同时累及后内侧柱及后外侧柱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安全有效,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对肌腱干细胞(tendon-derived stem cells,TDSCs)在骨肌腱接点(bone-tendon junction,BTJ)纤维软骨带重建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 TDSCs 促进 BTJ 纤维软骨带重建的研究文献,并总结分析。结果TDSCs 具有向骨细胞、纤维软骨细胞及肌腱细胞分化的能力,因此具备形成纤维软骨带的潜能;决定 TDSCs 成骨、成软骨分化的因素有力学刺激、生物活性因子、细胞外基质及炎性因子等。结论TDSCs 因其来源的特殊性,具有成为重建 BTJ 纤维软骨带种子细胞的潜能,通过外界刺激可诱导 TDSCs 形成类似于纤维软骨带结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侧卧位外侧切口钢板辅助复位固定联合髓内钉治疗复杂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9月—2020年8月采用侧卧位外侧切口钢板辅助复位固定联合髓内钉治疗的16例复杂股骨转子下骨折(Seinsheimer Ⅲ~Ⅴ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3例;年龄26~85岁,平均47岁。高能量损伤12例,低能量损伤4例。骨折按Seinsheimer分型:ⅢA型3例,ⅢB型2例,Ⅳ型7例,Ⅴ型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2~6 d,平均4.7 d。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骨愈合时间及手术前后健患侧颈干角;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90~180 min,平均135.9 min;术中失血量200~400 mL,平均288.8 mL;术后引流量120~220 mL,平均140.0 mL;住院时间12~22 d,平均15.8 d。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2个月,平均9.9个月。术后出现1例切口浅表感染,予以抗感染治疗后愈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髋内翻畸形、再次骨折、断钉等并发症发生。所有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7.5周。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为87~96分,平均91.5分;优11例、良5例,优良率达100%。术前患侧和健侧颈干角分别为(124.0±5.7)° 和(132.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76,P=0.001);末次随访时患侧颈干角为(129.0±3.2)°,较术前患侧显著改善(t=–6.175,P=0.002),且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648,P=0.181)。 结论侧卧位外侧切口钢板辅助复位固定联合髓内钉治疗复杂股骨转子下骨折疗效肯定,利用钢板复位骨折有利于维持股骨转子下力线的复位,切口扩大利于髓内钉的准确植入,不影响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从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损伤机制、临床类型、治疗特点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属于过伸型膝关节损伤的一种,是膝关节在过伸位(<0°)遭受暴力导致的特殊骨折类型。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可分为 4 种类型,即胫骨平台边缘撕脱骨折、前内侧平台压缩骨折、前外侧平台压缩骨折和双髁骨折。损伤结构遵从对角线机制,即前侧压缩、后侧牵张。胫骨平台前侧的骨折范围越小,则伴发后侧韧带损伤的可能性就越大。过伸型胫骨平台单髁骨折以前内侧面压缩(边缘小片骨折或大块骨折)和后外侧角牵张破裂为特征,治疗上需同时兼顾骨折和韧带损伤。过伸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以后侧干骺端皮质的张力性破裂及胫骨平台关节面的反屈和压缩为特征,恢复正常的后倾角是手术治疗关键。结论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尚无统一公认的治疗模式,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medial opening-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OWHTO)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术中,钛板固定时悬空膝关节对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采用OWHTO治疗的47例KOA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4例钛板固定时垫高脚跟使膝关节悬空(研究组),23例钛板固定时不垫高脚跟使膝关节自然伸直(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身体质量指数、病程以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西安大略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Lysholm评分、PTS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和末次随访时测量PTS并与术前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疼痛情况,HSS评分、WOMAC评分和Lysholm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4个月,平均19.9个月。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螺钉断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VAS评分、HSS评分、WOMAC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各评分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间点PT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PTS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研究组患者PTS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OWHTO治疗KOA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和改善功能,且通过悬空膝关节可以有效避免术后PTS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植物周围再骨折的发生情况、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4 年 4 月—2019 年 11 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16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植物周围再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 7 例,女 9 例;年龄 65~93 岁,平均 78.4 岁。初次单纯股骨转子间骨折 14 例,按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为 A1 型 5 例,A2 型 7 例,A3 型 2 例;股骨转子间合并转子下骨折 2 例,均为 Seinsheimer Ⅴ型。根据 Chan 等提出的非假体内植物周围再骨折分型标准,1 型 10 例(1A 型 6 例、1B 型 3 例、1C 型 1 例),2 型 6 例(2A 型 4 例、2B 型 2 例)。再骨折距初次手术时间为 1~52 个月,平均 14.6 个月。其中短钉组(髓内钉长度≤240 mm)再骨折发生率为 1.92%(11/573),长钉组(髓内钉长度≥340 mm)为 1.66%(5/3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3,P=0.786)。分别予以加长髓内钉翻修(5 例)或增加微创内固定系统固定(11 例)。 结果患者手术时间 78~168 min,平均 115.8 min;术中出血量 120~500 mL,平均 283.1 mL。1 例患者术后 3 个月发生心肌梗死而死亡;余 15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9~46 个月,平均 16.8 个月。内植物周围再骨折于术后 14~20 周,平均 16.4 周达临床愈合。随访期间无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内植物松动断裂、螺钉切出等并发症发生,内植物周围未发生再次骨折。末次随访时,患肢均恢复行走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为 56~92 分,平均 80.2 分,其中优 2 例、良 10 例、可 2 例、差 1 例,优良率 80%。结论髓内钉尖端及远端交锁螺钉周围应力集中是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植物周围再骨折的主要原因,根据初次手术髓内钉长度及再骨折类型采用加长髓内钉翻修或增加微创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有望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术(osteochondral autologous transplantation,OAT)治疗青年及中年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08 年 1 月—2016 年 8 月接受 OAT 治疗的 43 例(43 膝)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 20~40 岁 23 例(青年组)、40~60 岁 20 例(中年组)。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20,P=0.001);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症以及软骨损伤侧别、部位、面积、国际软骨修复协会(ICRS)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采用 Lysholm 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MRI 检查观察术后供区及受区的修复情况。 结果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2~8 年,平均 3.6 年。 两组术后 2 年膝关节 Lysholm 评分、IKDC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术前及术后 2 年时,青年组 Lysholm 评分及 IKDC 评分明显优于中年组(P<0.05);但两组手术前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 年,MRI 复查示两组受区、供区修复良好。 结论根据患者软骨质地、厚度、弹性及损伤面积,关节镜下 OAT 可用于治疗中年膝关节软骨损伤,早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后外侧入路有限切开、撬拨复位、简单内固定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 年 10 月—2016 年 1 月,采用后外侧入路、撬拨复位、克氏针或螺钉等简单内固定治疗 16 例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性骨折患者。男 10 例,女 6 例;年龄 22~63 岁,平均 43.5 岁。致伤原因:跌伤 5 例,交通事故伤 7 例,高处坠落伤 4 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左膝 9 例,右膝 7 例。伤后至入院时间为 2 h~3 d,平均 10 h。X 线片示关节面塌陷>2 mm;根据 Schatzker 分型标准:Ⅱ 型 6 例,Ⅲ 型 10 例;其中 12 例合并腓骨头骨折。观察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情况;X 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测量胫骨平台内翻角和后倾角;CT 复查关节面复位及再次塌陷情况。膝关节功能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切口长度为 7~10 cm,平均 8.6 cm;手术时间 35~55 min,平均 46 min;术中出血量 10~35 mL,平均 28 mL。术后切口均 Ⅰ 期愈合。1 例术后 2 个月发生克氏针退针导致的针尾刺激皮肤疼痛。术后 15 例获随访,随访时间 8~21 个月,平均 13.5 个月。X 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3~6 个月,平均 4.8 个月;术后即刻及 1 年时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00,P=0.156;t=–1.781,P=0.097)。CT 复查示术后即刻关节面解剖复位率为 93.8%(15/16);末次随访时测量关节再次塌陷高度为 0.1~1.2 mm,平均 0.36 mm。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按 HSS 评分标准,获优 12 例、良 2 例、可 1 例,优良率为 93.3%。 结论经后外侧入路有限切开、撬拨复位、简单内固定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性骨折具有损伤小、暴露充分、手术操作简便、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植骨支撑、简单内固定可防止术后关节面再塌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边外固定支架联合钢板内固定行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 年 1 月—2014 年 12 月,采用单边外固定支架联合钢板内固定行骨搬运术治疗 23 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其中男 19 例,女 4 例;年龄 19~54 岁,平均 37.8 岁。感染骨段切除后骨缺损长度为 5.2~8.1 cm,平均 6.5 cm。既往手术 2~4 次,平均 2.5 次。受伤至此次治疗时间为 7~23 个月,平均 11.8 个月。记录骨搬运时间、外固定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外固定指数、愈合指数和并发症。采用 Ilizarov 方法应用研究学会(ASAMI)骨愈合和功能评价标准评估疗效。结果23 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3~6 年,平均 4.8 年。所有患者创面及骨缺损均愈合,未出现感染复发、骨不连、再骨折、畸形愈合、医源性神经麻痹、膝关节或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5 例出现钉道感染,经局部护理后未出现深部感染。骨搬运时间 65~120 d,平均 75.6 d;外固定时间 75~145 d,平均 97.8 d;骨折愈合时间 4~17 个月,平均 8.7 个月;外固定指数 18~28 d/cm,平均 22.4 d/cm;愈合指数 31~52 d/cm,平均 40.2 d/cm。末次随访时,根据 ASAMI 评价标准,骨愈合达优 15 例、良 8 例,功能达优 18 例、良 5 例,优良率均为 100%。结论采用单边外固定支架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行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可减少外固定器使用时间和与之相关的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内翻畸形膝关节骨关节炎内、外侧胫骨平台软骨下骨中硬化蛋白表达差异,探讨其发生机制及意义。方法取 2015 年 3 月—10 月 20 例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内翻畸形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自愿捐赠的胫骨平台标本。其中,男 8 例,女 12 例;年龄 61~78 岁,平均 67.8 岁。病程 2~5 年,平均 3.2 年。术前均摄膝关节 X 线片,测量内翻角为 12.0~25.5°,平均 17.6°;Kellgren-Lawrance 分级:Ⅲ级 5 例、Ⅳ级 15 例,均以内侧间室病变为主。取内、外侧胫骨平台软骨下骨行 Micro-CT 检查,比较骨结构变化差异;测量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total volume,BV/TV)、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number,Tb.N)、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结构模型指数(structure model index,SMI)、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Tb.Sp);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硬化蛋白以及 sost 基因表达水平。结果Micro-CT 显示,与外侧软骨下骨相比,内侧软骨下骨骨量增加,孔隙减少;内侧软骨下骨 BV/TV、Tb.N、Tb.Th 较外侧显著增高,SMI、Tb.Sp 较外侧显著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内侧胫骨平台软骨下骨中 sost 基因表达为 1.000,外侧为 4.157±2.7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1,P=0.040)。内侧软骨下骨中硬化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为 7.20%±0.04%,较外侧软骨下骨(52.00%±0.19%)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4,P=0.005)。 结论内翻畸形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内侧胫骨平台软骨下骨成骨增加,硬化蛋白表达降低可能是促进骨重塑、加重膝内翻畸形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治疗旋前型踝关节骨折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5 年 4 月—2016 年 10 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 53 例旋前型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男 35 例,女 18 例;年龄 18~60 岁,平均 33.1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 27 例,摔伤 5 例,高处坠落伤 4 例,扭伤 6 例,运动伤 4 例,砸伤 7 例。Lauge-Hansen 分型:旋前外旋型Ⅳ度 44 例,旋前外展型Ⅲ度 9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 4~10 d,平均 7 d。术后参照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踝关节疼痛程度。摄双侧踝关节 X 线片和 CT,测量内踝间隙(medial clear space,MCS)、下胫腓联合间隙(tibiofibular clear space,TFCS)、外踝尖至距骨外侧突距离(distal fibular tip to lateral process of talus,DFTL)以及下胫腓联合前间距、后间距和外踝扭转角,并进行比较。结果术中止血带应用时间为 55~90 min,平均 72.5 min;透视次数 5~13 次,平均 8.9 次。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53 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28~48 个月,平均 36 个月。术后健、患侧 MCS、TFCS、DFTL、下胫腓联合前间距及后间距、外踝扭转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无踝关节失稳发生,5 例踝关节出现退变(Kellgren-Lawrence Ⅱ级)。AOFAS 评分为 85~95 分,平均 90.84 分。踝关节活动度背伸 15~25°,平均 20.24°;跖屈 30~50°,平均 42.56°。疼痛 VAS 评分 0~5 分,平均 1.23 分。 结论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治疗旋前型踝关节骨折能充分显露胫距关节和下胫腓联合、修复踝关节周围骨-韧带损伤,有助于下胫腓联合和胫距关节解剖复位,降低术后踝关节退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腓骨颈截骨入路采用新型胫骨平台外侧环状接骨板(以下简称新型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22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男10例,女12例;年龄25~56岁,平均39.0岁。致伤原因:摔伤7例,交通事故伤10例,高处坠落伤5例。受伤至入院时间3~12 d,平均7.0 d。均为闭合性骨折;根据Schatzker 分型:Ⅱ型8例,Ⅲ型9例,Ⅴ型1例,Ⅵ型4例。术中经腓骨颈截骨入路,骨折复位后采用新型接骨板内固定。术后X线片复查骨折复位质量以及愈合情况,记录膝关节活动度并采用改良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0~95 min,平均77.6 min;术中出血量100~520 mL,平均214.5 mL。术中腓总神经损伤1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2例。2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32个月,平均19.4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复位质量达优17例、良5例;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18周,平均13.0周。末次随访时,患膝关节活动度达屈曲100°~145°,平均125.5°;伸直0°~4°,平均1.2°。改良HSS评分82~95分,平均86.3分。随访期间无钢板变形、螺钉断裂、骨折复位丢失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经腓骨颈截骨入路新型接骨板内固定具有术中视野显露清楚、骨折固定牢固、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跑台训练对胶原酶诱导的大鼠跟腱微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取 8 周龄雄性 SD 大鼠 72 只,体质量 200~250 g,经适应性跑台训练 1 周后,于双侧跟腱各注射 30 μL 浓度为 10 mg/mL 的Ⅰ型胶原酶溶液,制备胶原酶诱导的跟腱微损伤模型。饲养 1 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24)、低强度组(n=24)、高强度组(n=24);对照组大鼠可自由活动;低、高强度组采用计算机控制动物实验跑台对大鼠进行被动跑台训练,其中低强度组跑台强度为 13 m/min、20 min/d,高强度组跑台强度为 17 m/min、60 min/d。于训练开始即刻及 1、4 周,每组各取 8 只大鼠双侧跟腱,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并半定量评分以及生物力学测试。 结果训练开始即刻,各组跟腱标本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半定量评分以及生物力学测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各组跟腱微损伤模型损伤程度相似,具有可比性。大体观察示,1 周时,各组腱旁结缔组织增生、肌腱组织缺乏光泽;4 周时,低强度组腱旁增生组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而高强度组腱旁结缔组织较多,并且有大量新生血管形成。组织学观察示,1 周时各组间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高强度组仅新生血管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周时,高强度组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低强度组,对照组显著高于低强度组(P<0.05);低强度组纤维排列、细胞形态、细胞异常增多、新生血管量评分与对照组、高强度组比较,高强度组细胞异常增多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测试示,1 周时各组跟腱横截面积、最终应力、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 周时,低强度组最终应力及抗拉强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最终应力及弹性模量较高强度组明显升高(P<0.05);其余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强度跑台训练能够促进胶原酶诱导的大鼠跟腱微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