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同时进行MRI常规(T1WI,T2WI)程序及DWI程序检查,比较信号强度和病灶大小。结果超早期(≤6h)DWI检出高信号病灶而常规MRI扫描未检出病灶(P〈0.01);急性期(7—72h)DWI病灶检出率100%,常规MRI病灶检出率55.6%(P〈0.05);亚急性期(4~7d)DWI与常规MRI扫描均100%检出病灶(P〉0.05);稳定期(8~15d)DWI病灶检出率74%,常规MRI病灶检出率100%(P〉0.05);慢性期(〉15d)DWI病灶检出率35.7%,常规MRI病灶检出率100%(P〈0.01)。DWI在超早期及急性期可显示T2WI不能显示的病灶。病灶面积在稳定期之前,DWI〉T2WI;稳定期二者相等;稳定期之后,DWI〈T2WI。病灶面积越大,DWI扫描呈高信号的持续时间越长。结论DWI对超早期、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显著优于常规MRI,应用DWI可以判断新旧梗死病灶;应用DWI和T2WI从影像学角度对脑梗死进行分期,可能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DC)成像技术对急性脑梗塞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常规的MRI、DWI和ADC图像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其中超急性期7例,急性期24例,亚急性期41例。结果超急性期、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脑梗死DWI均表现为高信号,ADC图均表现为低信号。DWI和ADC图较常规MRI序列显示梗死灶有明显优势。结论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图能对急性脑梗塞死作出诊断,尤其对超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常规磁共振成像(T2WI、T1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FLAIR)、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早期脑梗死的价值。方法:72例早期脑梗死患者,包括超急性期23例,急性期49例。全部患者行脑常规MRI、FLAIR、DWI和3D-TOF-MRA检查。结果:23例超急性期脑梗死的DWI、常规MRI、FLAIR和3D-TOF-MR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0%、39.1%和78.2%;49例急性期脑梗死的DWI、常规MRI、FLAIR和3D-TOF-MR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0%、83.7%、91.8%和80.0%。DWI扫描发现脑梗死发病<6小时、6~24小时、24~72小时病灶ADC值分别为0.34±0.03、0.41±0.03、0.45±0.04,与对侧正常脑组织ADC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早期尤其是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方面,DWI优于常规MRI、FLAIR和3D-TOF-MRA;FLAIR优于常规MRI,对皮层和脑室旁病灶显示更佳;FLAIR、DWI联合MRA能够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分析,并对发病时间进行分期。结果:52例急性脑梗死病例中,超急性期10例,DWI显示新发病灶100%,T1-FLAIR未见显示,T2WI、T2-FLAIR像只有2例部分显示病灶。急性期42例,T1-FLAIR、T2WI、T2-FLAIR及DWI像均能100%显示病灶。在急性期DWI像上较T1-FLAIR、T2WI、T2-FLAIR像上病灶显示更清晰、更直观。结论:DWI技术在急性脑梗死的部位及病程方面较常规MRI优越,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诊断敏感性高,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DWI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对4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对所得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超急性期13例病灶DWI全部显示为明显高信号,T2WI和T2Flair信号强度无明显异常改变;急性期22例脑梗死患者病灶DWI全部显示为高信号,T2WI和T2Flair上也均表现为高或稍高信号,检出率为100%;亚急性期7例DWI表现为稍高信号,较急性期信号下降,T2WI和T2Flair为高信号;慢性期4例DWI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上表现为明显高信号。结论 DWI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高,明显优于常规MRI。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行磁共振成像(MRI)髋关节单侧斜冠状扫描和常规正冠状面扫描的诊断价值及患者的影像学特点,为临床诊断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5月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苏州市吴江区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79例疑似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疑似患者均行MRI常规正冠状面扫描、单侧斜冠状扫描、关节镜及临床综合诊断,并以关节镜和临床诊断为金标准,比较MRI常规正冠状面扫描、单侧斜冠状扫描对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检出结果和诊断效能,对比伴随损伤的检出情况。结果 79例疑似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经关节镜和临床检查后,确诊阳性70例,阴性9例,经MRI髋关节单侧斜冠状扫描检查诊断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准确性、灵敏度均显著高于经MRI髋关节常规正冠状面扫描检查(均P<0.05),两种扫描方式诊断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阳性率、特异度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均P>0.05);MRI髋关节单侧斜冠状扫描检查对软骨损伤的检出率显著高于MRI髋关节常规正冠状面扫描(P<0.05),但两种扫描方式对唇旁囊肿、股骨头囊肿、圆韧带损伤、股骨颈疝囊的检出率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1.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检查于脑出血以及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以脑出血为诊断结果(患者37例,共50个病灶)以及脑梗死为诊断结果(患者83例,共107个病灶)且均接受DWI以及SWI序列检查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比较不同序列对两种疾病的检出率及不同组别患者的表观弥散系数(ADC)、相位值(PV)。结果:在常规序列扫描下两种疾病检出率相比,无差异性(P>0.05)。在DWI序列检查下脑梗死病灶检出率高于脑出血,而SWI序列检查下脑出血病灶检出率高于脑梗死(P<0.05)。相较脑出血患者,脑梗死患者病灶周围ADC值较低,PV数值、病灶中心ADC值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以及脑梗死的诊断中,以DWI及SWI序列检查的检出率相对较高,且对两种疾病的检出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8.
马艳  罗媛  冯亚琴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4):1212-1213
目的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DWI)及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对诊断急性期脑梗死(HCI)的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脑梗死的20例患者使用磁共振仪行DWI和常规MRI,观察其影像学表现,测定梗死灶ADC值,同时测定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组织ADC值。结果DWI诊断HCI16例,DWI阴性4例;常规MRI扫描8例符合脑梗死诊断,12例不符合,最终临床诊断为HCI16例。HCI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在T2WI上为等信号或表现为部分稍高信号,在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病灶ADC值较对侧相应区域明显下降,梗死灶ADC值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组织ADC值差异明显。结论DWI有助于早期脑梗死的诊断,对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有极大帮助。DWI较CT敏感,亦较常规MRI敏感,对疑有HCI者,应加作DWI检查,结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可有效消除伪影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超急性期及急性期及亚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经临床综合诊断证实的病例58例,其中超急性期脑梗死10例,急性期脑梗死15例,亚急性期闹脑梗死33例。所有病例均行常规MRI和弥散成像检查,比较两者对病灶检出率和临床关系。结果10例超急性期脑梗死灶在弥散成像清晰显示,而在常规MRI上未显示或显示不清晰。15例急性期脑梗死灶在弥散成像及常规MRI均能显示。33例亚急性期脑梗死灶在弥散成像上显示无特异性,常规MRI均能明确显示。结论弥散加权成像对超急性期及急性期脑梗死病灶的诊断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和明显优势,特别是对于早期大面积脑梗死灶的诊断具有极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曾小姣 《医疗保健器具》2014,(12):1521-1522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与动脉自旋标记(ASL)在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行常规的MRI、DWI以及ASL检查,分别对DWI和ASL上显示的病变面积大小、病变的信号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 26例患者病灶中心ADC=(0.373±0.081)×10-3mm2/s,健侧相应部位ADC =(0.807±0.073)×10-3 mm2/s,两者相比较差异明显(P <0.05).同一时间段的病灶中心ADC值与其健侧相对应部位的ADC值之间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6例患者中,CASL-PWI低灌注区大于DWI异常信号区的有15例(其中有2例患者无SWI异常信号),小于DWI异常信号区的有10例,面积相同的有1例.结论 采用ASL检查时无需对患者进行对比剂的注射,操作简易,但其对部分急性或亚急性脑梗死检出率存在偏差,配合DWI可准确地诊断急性期脑梗死,DWI和ASL的结合使用在早期的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灌注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辅助诊断价值及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82例疑似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RI和3D-ASL灌注检查,以脑梗死临床指南确诊为“金标准”,分析MRI、3D-ASL技术及二者联合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能;测定脑部不同部位脑血流量(rCBF)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对脑梗死患者检出率、脑梗死与非脑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82例疑似脑梗死患者经脑梗死临床指南最终确诊57例,MRI联合3D-ASL灌注检查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高于MRI、3D-ASL灌注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92,x2=6.381,x2=3.963,x2=5.661;P<0.05);脑梗死患者脑灰质、海马及岛叶部位血流动力学水平低于非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95,t=8.467,t=9.328;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脑梗死患者检出率与脑...  相似文献   

12.
结果:探讨超声心动图(UCG)和心电图检查(ECG)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105例疑似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整理并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UCG、ECG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检出结果,对患者左室肥厚、左房肥大、心肌缺血、主动脉扩张、室间隔弥漫增厚的检出率,以及不同检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率、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结果:105例疑似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经病史、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其中阳性93例,阴性12例;经UCG检查,其中阳性92例,阴性13例,其中90例为真实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经ECG检查,其中阳性88例,阴性17例,其中81例为真实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且经UCG与ECG检查的阳性检出率[87.62%(92/105)、83.81%(88/1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经ECG检查相比,经UCG检查对左室肥厚、左房肥大、心肌缺血、主动脉扩张、室间隔弥漫增厚的检出率、灵敏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均较高(P<0.05);比较UCG与ECG检查的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脑梗死诊断、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自旋回波-回波平面(SE-EPI)成像序列对98例脑梗死患者共进行117例次DWI及常规MRI检查.其中超急性12次,急性期43次,亚急性期29次,稳定期10次,慢性期23次,测量各期病灶平均ADC值及平均相对ADC(rADC)值,并分别测量梗死灶中心至病灶边缘的ADC值及rADC值.结果 超急性、急性期脑梗死灶ADC值较对侧相应区域明显下降,超急性、急性期rADC最低,随时间延长rADC由低到高,于8~14 d出现假性正常化,于慢性期高于正常水平,rADC与时间有关[(174±3.47)%vs(58±6.75)%,t=2.03,P<0.05].超急性、急性期病灶中心rADC最低,从中心往外逐渐升高呈梯度征;亚急性期脑梗死ADC值、rADC值呈现与超急性期及急性期相反的"梯度征",即病灶中心区ADC值和rADC值最高,从中心往外逐渐降低.结论 脑梗死病灶ADC值具有特征性的演变规律,有助于及时准确地对脑梗死分期诊断,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心电图、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7月~2022年12月到本院就诊的95例疑似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基因检测或心内膜活检为诊断金标准,对比分析心脏超声、心电图、MRI技术的诊断效能。结果: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及阴性预测值对比结果显示MRI>心脏超声>心电图(P<0.05),阳性预测值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心脏超声、心电图、MRI均能够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其中MRI诊断效能更高,临床建议疑似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可选择心脏超声与心电图进行初步筛查,对于检查阴性患者,可接受MRI技术再次诊断,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意义及效果。方法选取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于2016年6月至12月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所有病例首先行常规MRI检查,之后再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二者检查时间间隔1 h之上,然后对所有患者病灶区的ADC值进行计算和分析比较。结果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超急性和急性脑梗死患者高信号显示率能达到100%,而传统MRI检查则显示为高信号或等信号。经过MRI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对比之后发现,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梗死患者ADC值均低于对侧正常脑组织,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急性期脑梗死患者ADC值高于超急性期患者。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相对于常规MRI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具有更高的指导意义,对不同时期梗死病灶变化具有鉴定意义,可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疑似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92例患者,临床采用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诊断,统计联合诊断效能。方法:自2019年11月~2020年10月本院所收患者中选取92例疑似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患者,均行MRI、CT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结果,分析不同影像学检查诊断结果。结果:92例疑似病例经病理检出阳性51例、阴性41例;CT检出阳性45例(真阳性42例),阴性47例(真阴性38例);MRI检出阳性46例(真阳性44例),阴性46例(真阴性39例);MRI+CT检出阳性51例(真阳性50例),阴性41例(真阴性40例)。MRI+CT检查诊断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符合率(97.83%)、灵敏度(98.04%)相对单独诊断均较高(P<0.05)。结论:MRI联合CT检查诊断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符合率高,灵敏度高,可减少漏诊,可被临床治疗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急性隐匿性小灶性出血性脑挫伤(acute occult mini-focal hemorrhagic cerebral contusion,AOMHCC)是脑外伤患者中一种相对少见的颅脑损伤疾病,目前该病早期临床漏诊率高,脑挫伤后遗症频发。本研究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对AOMHCC的价值,旨在提高该病早期诊断水平,减少漏诊率和脑挫伤后遗症发生率。方法选取2016-01-02-2018-05-30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96例脑外伤患者中,对经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联合诊断的49例AOMHCC患者临床和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随访CT、MRI常规序列、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以及SWI 4种检查方式对AOMHCC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96例脑外伤患者CT初诊检查均未发现脑损伤,经CT随访复查和(或)MRI多序列联合诊断共发现49例AOMHCC患者67个病灶。49例AOMHCC患者中,随访CT复查检出11例,MRI常规序列检出26例,DWI检出40例,SWI检出48例。随访CT、MRI常规序列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较差,Kappa值0.4,没有临床使用价值;DWI序列的一致性较高,Kappa=0.688,但远低于SWI,Kappa=0.917,表明SWI序列对检测AOMHCC中的临床价值最大;且其灵敏度和特异度指标均90%,与其他检查方式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磁共振SWI序列检查是诊断AOMHCC最有效的影像检查方式,早期应用磁共振SWI序列有助于AOMHCC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可有效减少该病的漏诊率和脑挫伤后遗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EPI弥散加权成像在诊断早期局灶性脑梗死中的价值,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85例临床可疑为脑卒中患者,24h内行CT检查,排除了颅内出血性疾患,随即行常规MRI及EPI弥散加权成像。结果上述85例患者中78例为早期局灶性脑梗死,病灶直径最小者约2.5mm,最大者20mm左右,其中脑质内合并其它病灶者46例,CT诊断与DWI无一例相符,常规MRI检查发现梗死病灶位置和数目与DWI完全相符者13例;另32例脑质内不合并其它病灶,CT怀疑缺血性病灶区域与DWI相符者9例,常规MRI检查发现梗死病灶位置和数目与DWI完全相符者23例。结论对于临床怀疑脑卒中患者,在行CT检查排除了脑出血后,结合常规MRI,行平面回波成像(EPI)序列弥散加权成像(DWI),可快速、准确地诊断早期局灶性脑梗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病2~24h内急性脑梗塞病人26例,先行CT平扫.后行常规MR成像及DWI检查,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急性期(2~6h)脑梗塞6例,CT检查阴性,其在SE-T2WI及FLAIRT2WI序列上均未见明显显示,而DWI均显示了不同程度高信号;急性期(6~24h)脑梗塞20例,只有6例CT提示有较明确新鲜病灶.DWI对急性期脑梗塞的显示优于常规MR序列.结论:DWI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塞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成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疑似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DCE-MRI、DWI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WI、DCE-MRI单一诊断和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结果82例患者经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51例、良性肿瘤31例;DWI、DCE-MRI联合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08%、90.32%、93.90%、93.33%、94.23%,均高于DWI、DCE-MRI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DCE-MRI联合诊断乳腺癌可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且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