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产妇分娩中采用罗哌卡因(Rop)联合舒芬太尼(Suf)硬膜外麻醉(EA)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分娩的68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Rop进行EA,观察组采用Rop联合Suf进行EA。比较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分娩方式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宫口全开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宫口开大2 cm时VAS评分及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阴道助产分娩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分娩中采用Rop联合Suf进行EA,镇痛效果良好,能够缩短产程时间,促进产妇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且对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朱天艳  张云 《全科护理》2021,19(31):4406-4410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分娩镇痛在瘢痕子宫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2月于医院分娩且有阴道试产意向的瘢痕子宫产妇作为研究,根据产妇意愿实施分娩镇痛,未行分娩镇痛者作为对照组,对实施分娩镇痛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Ⅰ组(宫口开大1~2 cm)、研究Ⅱ组(宫口开大2~3 cm)和研究Ⅲ组(宫口开大≥3 cm),均于不同时间给予腰-硬联合分娩镇痛,比较4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结局、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并比较4组产妇不同时间的疼痛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中文版分娩恐惧量表(CAQ)评估并比较4组产妇焦虑、抑郁和分娩恐惧状态.结果:研究Ⅰ组和研究Ⅱ组第一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研究Ⅰ组第一产程时间长于研究Ⅲ组(P均<0.05);研究Ⅰ组中转剖宫产率、先兆子宫破裂及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镇痛组产妇胎儿娩出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Ⅰ组产妇胎儿娩出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研究Ⅱ组和研究Ⅲ组,研究Ⅱ组产妇胎儿娩出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研究Ⅲ组(P均<0.05);T1时和T2时研究Ⅰ组产妇VA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3组(P均<0.05);T2时研究Ⅱ组产妇VAS评分明显低于另外两组(P均<0.05);T3时和T4时对照组产妇VAS评分明显高于镇痛组,且研究Ⅰ组产妇VAS评分明显低于研究Ⅱ组和研究Ⅲ组(P均<0.05);分娩后4组产妇SAS、SDS以及CAQ评分均较入室前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分娩后镇痛3组SAS、SDS以及CA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Ⅰ组SAS、CAQ评分均低于研究Ⅱ组,研究Ⅰ组SAS、SDS以及CAQ评分均低于研究Ⅲ组(P均<0.05).结论:宫口开大1~2 cm实施分娩镇痛可为瘢痕子宫产妇阴道分娩获取最大的临床效益,降低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改善产妇不良心理状态及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硬膜外镇痛对经阴道分娩母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大范围开展分娩镇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3年8月非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及产科合并症、拟经阴道分娩足月临产孕妇6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 EA)组和非镇痛( NA)组,每组30例。入待产室常规监测两组孕妇无创测量血压( NBP)、心率( HR)、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胎儿娩出即刻采集脐静脉血作血气分析;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行Apgar评分;记录各产程时间,是否使用缩宫素,宫口扩张至6~7 cm时VAS评分及Bromage评分,产后24 h内出血量,初乳始动时间,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结果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EA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较NA组延长( P均<0.001),缩宫素使用率高于NA组(P<0.05),VAS评分明显低于NA组(P<0.001);产后出血率、Bromage评分、产妇泌乳始动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EA组新生儿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为9.2±0.7/9.2±0.6,低于NA组(9.6±0.5/9.6±0.5,P<0.01),10 min两组Apgar评分均达到10分;脐静脉血气分析:EA组除pH值低于NA组(7.241±0.077 vs 7.282±0.058,P<0.05)外,其余各参数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方法效果确切,不影响产后泌乳过程,不增加产后出血,不影响产妇下肢活动,对经阴道分娩产妇无不良影响,未见有实际临床意义的新生儿不良影响,对新生儿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对70例要求无痛分娩且无阴道分娩及椎管阻滞麻醉禁忌证的初产妇(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对70例未要求镇痛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对照组)不作任何镇痛处理.观察比较2组产妇镇痛效果(VAS评分)、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剖宫产率等.结果 2组产妇镇痛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的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总产程、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8.57%,对照组剖宫产率为31.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镇痛分娩镇痛效果明显,且对母婴安全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阻滞(CSEA)和硬膜外阻滞(EA)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阴道分娩自愿接受分娩镇痛初产妇400例,随机分为CSEA组和EA组。宫口开大2~3cm时在L2-3椎间隙穿刺,硬膜外导管接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泵(PCEA)。观察两组产妇BP、HR、RR、SpO2、胎心率(FHR)、镇痛效果(VAS)、运动阻滞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情况、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两组均取得了满意的镇痛效果。两组镇痛前产妇VAS评分为9~10分,给予镇痛后,CSEA组VAS评分下降更明显,且镇痛后30min内,同一时点VAS评分CSEA组明显低于EA组(P〈0.05)。30min后,两组VAS评分逐渐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产妇均无明显运动阻滞,产程时间、器械助产率、剖宫产率、催产素用量、产后出血量、不良反应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EA和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对母婴均安全有效,但CSEA具有镇痛起效快、效果更完善等优点更接近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三种方法联合行阶梯式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纳入住院分娩的ASAⅠ~Ⅱ级单胎头位无阴道分娩及硬膜外麻醉禁忌证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同时纳入住院的同条件不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50例。A组(阶梯式镇痛组)产程初期第一阶梯镇痛方法:一对一导乐分娩+水针减痛;第二阶梯(宫口<3 cm时)镇痛方法:一对一导乐分娩+笑气吸入;宫口≥3 cm时第三阶梯镇痛方法:一对一导乐分娩+腰硬联合阻滞镇痛;第四阶梯镇痛方法:(第二产程)一对一导乐分娩+(第三产程需会阴缝合)硬膜外阻滞镇痛。B组(单一方法分娩镇痛组)只在宫口≥3 cm时腰硬联合阻滞镇痛。C组不作任何镇痛措施。记录宫口开大1 cm、3 cm、6 cm、10 cm以及分娩结束时VAS评分;第一、二、三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妇的满意度。结果①A组比C组各时点VA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在宫口开大6 cm、10 cm时VAS数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妇宫口开大1 cm、3 cm、分娩结束时A组比B组的VA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第一产程A、B两组比C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各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比C组的自然分娩率高、剖宫产率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B组比C组产妇的满意度高,且A组的优秀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三种方法联合行阶梯式分娩镇痛镇痛效果确切,可以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产妇的满意度更高,更能体现出医疗服务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分娩中实施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来我院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未接受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组接受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程、分娩方式、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75%,剖宫产率为8%,优于对照组60%和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实施能够提升阴道分娩率,减少剖宫产,缩短产程时间,有良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吕艳  李莉 《天津护理》2018,26(4):391
目的:观察子痫前期患者临产后实施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单胎头位的子痫前期产妇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产妇在宫口≥3 cm产程进入活跃期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组产妇临产后即实施硬膜外置管,待产妇感觉疼痛不能耐受时给予镇痛药物,进行分娩镇痛。观察两组产妇的生命体征、疼痛评分、产程时间、分娩结局和围产儿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潜伏期不同时点VAS 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产程中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产妇围产儿结局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产妇均未发生产时子痫。结论:子痫前期患者临产后实施分娩镇痛可缓解产痛,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在不影响分娩结局的情况下,避免产时子痫的发生,对母婴的安全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本站就诊的62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n=31)和对照组(未接受分娩镇痛,n=3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镇痛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口开6cm、10cm时,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第一产程和剖宫产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但催产素使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第二产程和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导乐联合硬膜外镇痛在分娩潜伏期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6—12月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单胎、足月临产初产妇318例,均施行硬膜外镇痛分娩,并由资深导乐助产士进行全程陪产。其中潜伏期宫口〈2cm实施镇痛者159例为研究组,活跃期宫口〉3cm实施镇痛者159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催产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产妇组内镇痛效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第一产程较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联合硬膜外镇痛分娩应用于潜伏期能早期有效地缓解分娩疼痛,促进产程进展,对分娩方式和母婴安全无影响,是分娩期切实可行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瘢痕子宫产妇经阴道分娩不同分娩阶段实施硬膜外镇痛对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愿接受阴道试产的瘢痕子宫产妇8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在产妇规则宫缩时(在潜伏期)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B组在产妇分娩活跃期(宫颈扩张≥3 cm)给予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两组产妇中转剖宫产手术例数,第一产程、第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入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 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瑞芬太尼组(n=22)、硬膜外组(n=22)和对照组(n=22)。瑞芬太尼组采用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硬膜外组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为自然分娩。记录3组产妇组产妇产程、出血量和新生儿体质量等一般情况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价产妇分娩各时点的疼痛指数,医院焦虑-抑郁情绪自评量表(HAD)评定产妇产前情绪状况,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价产妇产后抑郁状态,并对3组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瑞芬太尼组、硬膜外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孕周、产程、出血量和新生儿体质量等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娩出后的VAS评分较分娩时均有所降低。瑞芬太尼组和硬膜外组分娩时、娩出后的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与硬膜外比较,瑞芬太尼组分娩时、娩出后的VAS评分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生产前的HAD评分及产前抑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产后瑞芬太尼组EPDS评分和产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和硬膜外组(P<0.05)。对照组和硬膜外组EP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较硬膜外镇痛效果差,但可以减少产妇产后抑郁现象的发生,对产前有抑郁倾向的产妇可选用瑞芬太尼静脉镇痛。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0):1547-1548
目的观察探究经阴道分娩产妇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为2018年1月~2019年2月于我院接受经阴道分娩的192例产妇,遵照随机、双盲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96例。对照组产妇接受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组产妇接受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指标、不同时间段疼痛程度及分娩结局、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与对照组各镇痛指标相比较,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完全阻滞时间更短,镇痛持续时间更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T_0时,两组V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T_1、T_2、T_3时,两组V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转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羊水胎粪污染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1min、5min)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产妇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麻醉镇痛效果得到显著增强,产妇分娩疼痛得到显著减轻,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或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9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产妇均接受分娩镇痛,根据不同给药方案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30例/组),对照组产妇接受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研究组产妇接受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妇在分娩中的镇痛情况。结果镇痛前两组产妇VAS评分与Ramsay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镇痛后10min、30min两组产妇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尤其研究组的比对照组更低。反之,Ramsay评分均升高,尤其研究组产妇相比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P<0.05);两组产妇组间对比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胎心率、脐动静脉血乳酸值及新生儿Apgar评分各指标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分娩镇痛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更有利于提高镇痛镇静效果,缓解产妇焦虑情绪,较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经阴道顺产产程的影响。方法以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选取2016-01/2018-12期间我院产房具备阴道试产条件并经阴道顺产产妇共738例,按是否行分娩镇痛分为镇痛组(n=334)和非镇痛组(n=404),比较2组产妇产程的差异性。结果镇痛组总产程与非镇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一产程、第二产程,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比较,新生儿Apgar 1 min、 5 min、 10 mi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会明显延长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但是产程的延长并不影响新生儿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317-2319
探讨经产妇镇痛分娩应用时间对母婴结局的影响。选取无禁忌证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足月经产妇50例为观察组,给予短时间镇痛,宫口开3cm时镇痛,开全后停止镇痛;另选择同期足月经产妇50例为对照组,给予全程镇痛,临产开始镇痛,在宫口开全后持续镇痛。比较两组产钳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并于产后2、24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法评定两组疼痛程度,评估产妇出血量,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法评定运动阻滞效果,采用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评定新生儿身体状况,并比较两组镇痛分娩满意度。两组产妇产钳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24h VAS评分均比产后2h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产妇产后2、24h 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量、Bromag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产妇镇痛分娩满意度(96.00%,48/50)高于对照组(84.00%,42/50,P0.05)经产妇应用镇痛分娩镇痛效果显著,短时间镇痛对产妇出血量及运动阻滞效果无明显影响,但更有利于新生儿健康,且能提高产妇的预后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或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9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产妇均接受分娩镇痛,根据不同给药方案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30例/组),对照组产妇接受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研究组产妇接受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妇在分娩中的镇痛情况。结果镇痛前两组产妇VAS评分与Ramsay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镇痛后10min、30min两组产妇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尤其研究组的比对照组更低。反之,Ramsay评分均升高,尤其研究组产妇相比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P<0.05);两组产妇组间对比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胎心率、脐动静脉血乳酸值及新生儿Apgar评分各指标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分娩镇痛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更有利于提高镇痛镇静效果,缓解产妇焦虑情绪,较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行0.2%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126例单胎、足月临产、无阴道分娩禁忌症的初产妇为镇痛组。另选择同期168例条件相同,未行任何镇痛的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量。结果产程时间:活跃期至宫口开全两组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镇痛组(P<0.01),第二、三产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方式比较,阴道器械助产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两组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镇痛组(P<0.01);新生儿评分和产后出血量两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有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但对新生儿出生结果和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产妇产程潜伏期和活跃期甲磺酸罗哌卡因混合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应,评价潜伏期镇痛的可行性.方法 300例无产科及硬膜外阻滞禁忌证的单胎孕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n=150).潜伏期(L组):当进入产程,宫口开大2cm,进行分娩镇痛;活跃期(A组):当宫口开大≥3cm进行分娩镇痛.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两组分别单次给予0.134%、0.145%甲磺酸罗哌卡因与2μg/ml芬太尼混合液10~15ml.20分钟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药物为0.145%甲磺酸罗哌卡因与2μg/ml芬太尼混合液,PCA量5ml,自控1.5ml/15min.行VAS评分和改良Bromage分级,记录产后产妇不良反应,对新生儿行Apgar评分.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均好.与A组比较,L组镇痛前VAS评分均降低.除A组2例改良Bromage分级Ⅰ级外,其他全部0级.产程两组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后1分钟时均在8分以上,出生后5分钟时均为10分.结论 分娩潜伏期应用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进行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不影响产程及新生儿,不增加难产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分娩的产妇200例,按自愿要求分为2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对照组采用自然的传统分娩方式。对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疼痛程度、总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总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产妇疼痛程度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产后2 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持续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