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年轻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就诊治疗的年轻宫颈癌患者(≤40岁)110例,对其临床表现、宫颈形态、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率以及脉管瘤栓等病理因素与年轻宫颈癌预后的关系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年轻宫颈癌患者不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的转移、脉管瘤栓、COX-2、HPV16-E6患者之间的5年存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不同的病理类型、肿块大小、健康教育状况患者之间的5年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ox多因素分析发现,临床分期、淋巴结的转移、脉管瘤栓、COX-2、HPV16-E6这些因素与预后有关(P值均0.5),肿瘤的分化程度以及肿块的大小与预后无关(P值均0.05)。结论临床分期、淋巴结的转移、脉管瘤栓、COX-2、HPV16-E6等为宫颈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脉管癌栓对Ⅱ期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70例Ⅱ期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根据是否有脉管癌栓分为脉管癌栓阳性组(216例)和脉管癌栓阴性组(154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1、3年生存率,分析Ⅱ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脉管癌栓阴性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4.0%(203/216)和60.6%(131/216),脉管癌栓阳性组分别为86.4%(133/154)和48.7%(75/1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脉管癌栓、肿瘤部位、N分期、TNM分期、清扫阴性淋巴结数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脉管癌栓、TNM分期和清扫阴性淋巴结数是Ⅱ期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脉管癌栓是Ⅱ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Cox回归探讨宫颈癌预后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病理参数对宫颈鳞癌、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单因素和COX回归生存模型多因素分析法探讨宫颈鳞、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对预后的影响.[结果]702例宫颈癌组织中,鳞癌630例,占89.7%,腺癌72例,占10.3%;宫颈癌5年生存率为57.4%,其中鳞癌58.3%,腺癌57.3%,差异无显著性.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宫颈鳞、腺癌预后因素有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和组织分化程度;多因素分析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进入鳞、腺癌Cox回归方程.[结论]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均可作为独立的评价宫颈鳞、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病理参数对宫颈鳞癌、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单因素和COX回归生存模型多因素分析法探讨宫颈鳞、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对预后的影响.[结果]702例宫颈癌组织中,鳞癌630例,占89.7%,腺癌72例,占10.3%;宫颈癌5年生存率为57.4%,其中鳞癌58.3%,腺癌57.3%,差异无显著性.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宫颈鳞、腺癌预后因素有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和组织分化程度;多因素分析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进入鳞、腺癌Cox回归方程.[结论]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均可作为独立的评价宫颈鳞、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临床病理参数对宫颈鳞癌、腺癌预后的影响。 [方法 ]用单因素和COX回归生存模型多因素分析法探讨宫颈鳞、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 ]70 2例宫颈癌组织中 ,鳞癌 6 30例 ,占 89.7%,腺癌 72例 ,占 10 .3%;宫颈癌 5年生存率为 5 7.4 %,其中鳞癌 5 8.3%,腺癌 5 7.3%,差异无显著性。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宫颈鳞、腺癌预后因素有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和组织分化程度 ;多因素分析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进入鳞、腺癌Cox回归方程。 [结论 ]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均可作为独立的评价宫颈鳞、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Cox回归探讨宫颈癌预后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临床病理参数对宫颈鳞癌、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单因素和COX回归生存模型多因素分析法探讨宫颈鳞、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对预后的影响。[结果]702例宫颈癌组织中,鳞癌630例,占89.7%,腺癌72例,占10.3%;宫颈癌5年生存率为57.4%,其中鳞癌58.3%,腺癌57.3%,差异无显著性。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宫颈鳞、腺癌预后因素有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和组织分化程度;多因素分析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进入鳞、腺癌Cox回归方程。[结论]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均可作为独立的评价宫颈鳞、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张婧  李俊华  刑辉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6):4056-4057
目的:探讨盆腔孤立性淋巴结转移对宫颈癌患者预后影响,并寻找影响盆腔孤立性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宫颈浸润癌患者153例,其中有1枚淋巴结转移者为孤立转移组,无淋巴结转移为无转移组。对比两组患者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脉管浸润、宫旁浸润、宫体转移等情况。结果:153例患者中142例接受4~92个月的随访,孤立转移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53.1%(17/32),无转移组为83.6%(92/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中,临床分期、浸润深度、脉管浸润、宫旁浸润为孤立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中显示,临床分期、浸润深度、脉管浸润为影响宫颈癌孤立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发生孤立淋巴结转移时预后相对较差,临床分期较晚、宫颈浸润深度≥1/2肌层及有脉管浸润的宫颈癌患者易发孤立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内质网相关降解蛋白Derlin-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根治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137例宫颈癌患者,将84例符合根治术指征并实施该手术治疗的患者记为手术组,余53例仅实施放化疗的患者记为放化疗组。收集手术组手术切除的宫颈癌组织和切缘正常组织以及放化疗组穿刺活检癌组织,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erlin-1表达。对比手术组癌组织和正常组织Derlin-1表达阳性率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癌组织Derlin-1表达阳性率。另手术组均接受随访,统计复发率,并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讨Derlin-1表达与手术组根治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 手术组患者癌组织Derlin-1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及以上、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有脉管瘤栓宫颈癌患者癌组织Derlin-1表达阳性率均分别高于Ⅰ期、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无脉管瘤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根治术后复发率为35.80%;癌组织Derlin-1表达阳性与II期及以上、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有脉管瘤栓均是手术组根治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宫颈癌组织Derlin-1表达阳性率高,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脉管瘤栓均有关,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风险高,Derlin-1阳性表达与上述指标均可影响患者根治术后的复发。  相似文献   

9.
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保留生育功能的风险及安全性评估。方法回顾某院2004年1月~2007年6月住院手术治疗且≤45岁的原发子宫内膜癌患者104例,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1)≤45岁子宫内膜样腺癌与非子宫内膜样癌相比,两者在分化级别、肌层浸润、宫颈侵犯、脉管癌栓、卵巢转移、淋巴结转移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分化患者均无宫颈侵犯及宫外转移。(2)术前诊刮为子宫内膜样腺癌者88例,96.6%患者与术后病理类型相符,30.4%的高分化患者被低估了分化级别。(3)临床I期87例年轻患者中,5.7%术后分期上升。高分化或者无肌层浸润患者均无宫颈侵犯、脉管癌栓、淋巴结及卵巢转移。结论≤45岁的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临床病理上表现为低危性特征,这为保留生育功能创造了可行性。但术前诊刮低估了分化级别,临床分期存在误差,治疗存在较多风险。如何选择合适的病例及准确评估风险,是今后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宫颈腺癌治疗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治疗宫颈腺癌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8—2013年6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211例宫颈腺癌患者,根据病例资料和随访情况,估计生存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11例宫颈腺癌治疗患者随访10~81个月,中位数为49个月。43例患者因宫颈腺癌死亡,占20.38%。宫颈腺癌1年生存率为96.2%,3年生存率为88.6%,5年生存率为74.7%。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年龄(RR=4.940,95%CI:1.925~12.678)、盆腔淋巴结转移(RR=2.391,95%CI:1.311~4.360)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RR=6.344,95%CI:1.007~39.990)、FIGO分期(与I期相比,Ⅲ期:RR=5.315,95%CI:2.760~12.203;Ⅳ期:RR=9.932,95%CI:2.905~18.846)是宫颈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宫颈腺癌患者的年龄、FIGO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腺癌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早期手术治疗、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浙江省肿瘤医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收治的58例宫颈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为74.14%,Ⅰ期患者生存率为87.50%,Ⅱ期患者生存率为57.69%。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和盆腔淋巴结转移与宫颈腺癌5年总生存率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96、6.65、9.35、13.14,均P<0.05)。结论影响宫颈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为肿瘤直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根治性手术对早期宫颈腺癌,特别是Ⅰ期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贵州省黔南州布依族和水族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196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证实。按民族将其分为布依族组100例和水族组96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病理分期、宫颈形态、病理分型、组织学分级、临床表现以及预后生存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①布依族宫颈癌患者宫颈形态以糜烂型为主,临床分期以Ⅱ期为主,病理分型以鳞癌为主,组织学分级分化程度高。宫颈肌层浸润深度大多<1/2肌层,淋巴管累及、盆腔淋巴结转移少;水族宫颈癌患者宫颈形态以溃疡型为主,临床分期以Ⅲ~Ⅳ期为主,病理分型多表现为腺癌和腺鳞癌,组织学分化程度低,宫颈肌层浸润深度大多≥1/2肌层,淋巴管累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病例较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宫颈癌患者肿瘤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布依族宫颈癌患者总预后情况与水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依族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水族高,总预后情况优于水族患者。③复发相关因素: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病理分型为腺癌、宫颈肌层浸润深度全层等因素是影响两民族宫颈癌患者复发的因素。结论:布依族和水族宫颈癌患者具有各自特定的临床病理特点,临床诊疗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预后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确诊的115例宫颈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3年的跟踪随访,以及预后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n=55例)和预后不良组(n=60),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病理检测结果和治疗方法,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总3年生存率为58.26%。相较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肿瘤直径4mm及肌层浸润深度≥1/2比例明显更高,宫旁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大幅升高,临床分期整体水平偏晚。肿瘤直径大、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晚均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直径大、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晚均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7月医院收治的98例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病理特征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98例甲状腺癌患者2年生存率为100.00%,复发率为12.2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远处转移、合并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Ⅲ~Ⅳ期、肿瘤侵犯包膜外是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后结果显示,年龄≥55岁、合并远处转移、合并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Ⅲ~Ⅳ期、肿瘤侵犯包膜外是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OR>1)。结论 年龄≥55岁、合并远处转移、合并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Ⅲ~Ⅳ期、肿瘤侵犯包膜外是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需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因素与其复发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因素与复发间的相关性,并运用COX回归分析临床因素与预后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FIGO分期、病理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术后辅助放化疗以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病理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以及术后辅助放化疗是影响复发的独立因素。患者的发病年龄、FIGO分期、肿瘤直径、病理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术后辅助放化疗以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FIGO分期,病理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以及术后辅助放化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临床分期晚、低分化、非鳞癌以及淋巴转移是影响宫颈癌的预后和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发病年龄、肿瘤直径以及肌层浸润深度为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治疗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影响子宫颈癌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03年1月~2008年12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收治的116例子宫颈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探讨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临床分期(P=0.022)、病理类型(P=0.003)、组织学分级(P=0.000)、盆腔淋巴结转移(P=0.008)与宫颈癌预后显著相关;年龄(P=0.236)、肿瘤直径(≤4 cm vs>4 cm)(P=0.491)、宫颈肌层浸润深度(P=0.270)与预后无显著相关。COX回归多因素分析,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对生存时间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类型、组织学低分化、淋巴结转移、期别晚是提示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疾病进展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2例PTC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PTC患者疾病和预后情况,分析血清维生素D与PTC疾病进展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血清维生素D与肿瘤浸润深度、分期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28、-0.286,P0.05),与肿瘤分化呈正相关(r=0.306,P0.05);血清维生素D水平、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大小、分化程度以及数目均为影响PT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维生素D缺乏、淋巴结转移、肿瘤低分化和Ⅲ期~Ⅳ期肿瘤是影响PT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维生素D缺乏可加速PTC疾病的进展,并为影响PT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Rab35、TMPRSS4及CIP2A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7年1月福建省某医院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比较Rab35、TMPRSS4及CIP2A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Rab35、TMPRSS4及CIP2A表达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Rab35、TMPRSS4及CIP2A蛋白高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47、122.120、42.762,均P0.001)。浸润肌层深度≥1/2、肿瘤分期Ⅲ~Ⅳ期、分化程度G1、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Rab35、CIP2A及TMPRSS4蛋白高表达率均高于浸润肌层深度1/2、肿瘤分期Ⅰ~Ⅱ期、分化程度G2、G3及淋巴结未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b35、TMPRSS4及CIP2A蛋白表达阴性者中位生存时间长于表达阳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733、13.400、12.127,均P0.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浸润肌层深度≥1/2、肿瘤分期Ⅲ~Ⅳ期、肿瘤分化程度G1、出现淋巴结转移和Rab35、CIP2A、TMPRSS4蛋白高表达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Rab35、TMPRSS4及CIP2A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Rab35、TMPRSS4及CIP2A蛋白的表达及浸润肌层深度、肿瘤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均会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临床需加强这些指标的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a2~IIa2期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方法对337例Ia2~IIa2期宫颈癌住院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盆腔淋巴结总转移率为11.87%,转移部位以闭孔区淋巴结和髂内淋巴结最为常见。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脉管癌栓和宫旁浸润是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95%CI)分别为3.464(1.502~7.985)、4.316(1.164~7.833)、6.167(2.592~14.674)和8.507(1.966~36.808)。结论肿瘤浸润深度≥2/3、肿瘤大小≥4 cm、脉管癌栓阳性和宫旁浸润阳性易发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DWI诊断宫颈癌的临床价值和与病理检验结果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6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且确诊的77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一时间在该院进行DWI检查的42名健康女性的宫颈作为参照,对其DWI检查资料和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宫颈腺癌患者的ADC值显著高于宫颈鳞癌(P0.05),宫颈癌患者的ADC值显著低于正常宫颈(P0.05);在ADC值上,肿瘤细胞间质占比≥70%低于占比70%,有淋巴结转移低于无转移,低分化程度低于中高分化程度,病理Ⅰ~Ⅱ期高于Ⅲ~Ⅳ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肿瘤细胞间质占比、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及其ADC值呈负相关,ADC值和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DWI能够有效诊断宫颈癌,部分临床病理和DWI的ADC值密切相关,能够对宫颈癌病理分级和分型进行有效评估,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