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经临床治疗胸椎椎管狭窄症11例,对其中7例进行了手术证实及治疗。6例经2—5年随访,疗效较出院前更为进步,恢复4例,明显恢复2例。文中结合临床资料,对生理病理特点、临床特征及鉴别诊断,作了扼要的阐述和讨论。 自Sarpyener(1945)和Verbiest(1945)相继报告腰椎椎管狭窄症后,已成为腰腿痛重要原因之一。其实各段脊椎椎管都可能发生类似狭窄,颈椎椎管狭窄已有较多报告,但对胸椎椎管狭窄报道较少,这与对该症认识有关。近8年来,共收治11例,其中7例经手术确诊,认为本症并不象过去那样少见。今就临床所见结合有关资料,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3.
胸椎管狭窄症较为少见。1979年Marzluff报告4例。而完全梗阻性胸椎管狭窄症国内外尚未见此类报道,现将我院治疗的7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6例,女1例。搬运工3例,木工2例,干部2例。年龄:42-50岁4例,51-60岁3例。病程:1年者2例,2-3年者3例,6-10年者2例。病变部位:T_(6-10)1例,T_(7-10)1例,T_(8-9)1例,T_(8-12) 相似文献
4.
胸椎椎管狭窄症是由胸椎黄韧带骨化、后纵韧带骨化或椎间盘突出等一种或多种病理因素压迫胸脊髓而继发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其中胸椎黄韧带骨化是最常见的病理因素,占全部胸椎狭窄症病例的80%以上。近年来,在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日趋深入。 相似文献
5.
6.
黄韧带骨化与胸椎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胸椎椎管狭窄症(thoracic stenosis)系由于发育、退变和/或韧带骨化等因素造成胸椎椎管局部或多节段管腔狭小,压迫相应节段脊髓,并导致脊髓功能障碍。在临床上,胸椎椎管狭窄症并不少见。1黄韧带骨化与胸椎椎管狭窄症基本概念胸椎发育性椎管狭窄发病早期,临床特征性表现较少又不 相似文献
7.
下胸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和治疗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下胸椎椎管狭窄症的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86年6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37例下胸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韧带骨化29例:16例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13例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ligament,OPLL);椎间盘突出症8例(Scheuermann病或非典型Scheuermann病);病变部位:T10,11间隙12例,T11,12间隙14例,T12L1间隙11例。观察病变节段和临床神经定位体征间的关系,评价并总结其病理特征和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手术采用后路减压或经肋横突入路减压治疗,严格遵循"安全手术原则"。结果下胸椎T10,11、T11,12、T12L1病变间隙导致相应脊髓节段和神经功能不同程度的障碍,神经定位检查具有特异性:T12L1椎间病变患者不出现跟腱反射或膝反射亢进,无髌阵挛或踝阵挛,可出现Babinski征;T11,12椎间病变不出现膝反射亢进或髌阵挛,可出现跟腱反射亢进或踝阵挛及Babinski征阳性,而在T10,11椎间病变上述体征均可能出现。21例患者获完全随访,根据改良JOA评分标准,21例效果均为优良。结论下胸椎椎管狭窄症的病因多是韧带骨化或椎间盘硬突出,引起"一元化"脊髓病变,不同间隙病变有特异性表现,多数采用后路减压术可解除压迫,但应注意安全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脊柱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70%发生于颈椎,胸椎仅占15%,腰椎较少。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由于解剖部位的特殊性,诊断和治疗都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椎椎管狭窄症术后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的成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11年12月因胸椎椎管狭窄症给予后路全椎板减压手术的患者101例,其中术后经再次手术证实术区急性硬脊膜外血肿9例,对其临床表现与再次手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9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45个月,平均34个月。血肿清除前神经功能评分为0.89±0.78,血肿清除后的神经功能评分为2.33±1.22,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1,P〈0.01)。硬膜外血肿压迫时间为(7.72±7.06)min,血肿清除后神经功能恢复率与血肿压迫时间呈负相关(r=-0.789 6,P〈0.01)。结论胸椎椎管狭窄症手术后急性硬膜外血肿应尽快手术减压,血肿清除越早,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越好。 相似文献
10.
11.
经椎弓根椎管后侧方整块切除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椎管后侧方整块切除胸椎管后壁、双外侧壁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4年6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经椎弓根椎管后侧方整块切除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患者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38~62岁,平均46岁;病程1.5~20个月,平均6.5个月.其中单纯黄韧带骨化18例,合并胸椎后纵韧带骨化4例,椎板软骨瘤1例;术前CT、MRI均显示脊髓受压.术前ASIA分级:A级1例,B级3例,C级7例,D级12例.采用ASIA分级评定术后神经功能程度.结果 手术时间90~210 min,平均(163±31)min;术中出血量600~3200 ml,平均(2150±650)ml;10例T9~T12椎管狭窄者使用经椎弓根系统固定.5例切除部分硬膜者取自体腰背筋膜修补.术后2例发生脑脊液漏,经改变体位、加压包扎引流管等处理后愈合.术后6例发生迟发脊髓功能障碍(术后3 h~4 d肌力下降至0级或较术前下降2~3级)致截瘫加重,经脱水、甲基泼尼松龙冲击、高压氧、营养神经药物等治疗,6个月复查时恢复到术前水平.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58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ASIA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2例,D级5例,E级13例.结论 避开硬化的皮质骨和骨化的黄韧带,经松质骨两侧由椎间孔开槽和切断椎弓根侧方,不进入椎管整块切除后壁、双外侧壁治疗胸椎管狭窄的方法安全. 相似文献
12.
胸椎黄韧带骨化所致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报告胸椎黄韧带骨化所致椎管狭窄症并手术21例。临床表现多为椎管狭窄引起的胸髓压迫症,其影像学检查具特征性表现,故可对黄韧带骨化进行早期诊断。椎板切除减压术范围应充分,包括切除部分小关节以及骨化灶上下各一椎节的椎板。随访18例,平均随访时间23个月,优良率66.7%,有效率77.8%。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8,(21)
[目的]比较双侧开槽椎管扩大Arch钢板固定成形术与传统的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L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本院诊断为OLF并手术的患者54例,其中25例接受椎管成形术,29例接受椎板切除术。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下肢-躯干-膀胱JOA评分评定临床效果,并行CT和MRI影像测量。[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成形组均未发生硬膜损伤,而椎板切除组中有5例患者发生了术中硬脊膜撕裂以及术后脑脊液漏。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间SF-36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椎管成形组明显优于椎板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成形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率为88%(22/25),椎板切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率为86%(25/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评估显示两种术式均可以达到显著的减压效果,且两种手术方式在存在与不存在硬脊膜粘连、骨化的患者均可以达到相同的减压效果(P0.05)。[结论]胸椎椎管扩大成形术与传统椎板切除术均可有效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但胸椎椎管扩大成形术可以减少硬脊膜撕裂、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15.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 《中华骨科杂志》2015,35(1):1-5
为规范胸椎管狭窄症的诊疗技术,提高胸椎管狭窄症的疗效,由北京市科委立项,由本课题组联合全国范围内脊柱外科专家共同制定《胸椎管狭窄症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供临床医生参考。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本《指南》将及时更新版本,以便能更好地为临床诊疗工作服务。本《指南》不具有强制性,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能用作解决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82~1988年治疗7例胸椎管狭窄症。男6例,女1例。年龄42~50岁4例,51~60岁3例。病程:l年者2例。2~3年者3例,6~10年者2例.病变部位见附表。入院时均有双下肢麻木,蹒跚步态;腰痛4例。神经根性痛2例,大小便障碍4例。均有受压脊髓节段皮肤感觉平面减退区。下肢肌力:0级2例,Ⅱ级1例,Ⅲ级2例,Ⅳ级1例,Ⅴ级1例。膝、跟腱反射亢进,踝阵挛和有病理反射者6例,膝、跟腱反射消失者1例。奎肯氏试验完全梗阻者5例,不全梗阻者2例。脑脊液蛋白定量均高于正常,其中1例高达448mg%。脊髓造影梗阻平面与皮肤感觉减退平面一致,在病变节段是完全性梗阻,毛… 相似文献
17.
18.
19.
陈志坚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5,(2)
我院自1990年8月~1992年8月,对30例椎管狭窄症采用屈曲位牵引配合中药辨证施治,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30例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44岁,平均55.6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3个月,平均18个月.30例均经临床检查及CT或MRI确诊,其中L_4、5椎管狭窄9例,L_5、S_1椎管狭窄8例,L_4、5L_5、S_1椎管狭窄13例.伴有一侧或两侧侧隐窝狭窄11例,黄韧带增厚9例,后纵韧带骨化3例,合并椎间盘突出或膨出14例.治疗方法;在床板长度中点锯断,分为两大块.在足端床脚下垫高,使床面倾斜30°~45°.而在头侧床板下垫高约20~25cm,使床面呈∨型.病者仰卧床上,两下肢屈髋屈膝,两膝下整一软物.每日定时骨盆牵引,重量为15~20kg,每日3~4次,每次40~60分钟.并且根据辨证施治运用中药配合治 相似文献
20.
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椎管狭窄症 (vertebralcanalstenosis)指组成椎管的骨性或纤维性组织异常 ,引起椎管容量减少 ,导致其中的神经组织受压产生功能障碍的总称。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是在原有狭小椎管的基础上 ,退变增生导致椎管内的神经组织受压而出现一系列症状、体征 ,是中老年常见的病征 ,近年来对其病理生理、临床及处理有不少新的认识。本文根据近期文献综述了椎管狭窄的概念、退变性腰主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及椎间孔狭窄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