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肝肿瘤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与动态增强螺旋CT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和动态增强螺旋CT对肝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肝局灶性病变患者49例,共54个病灶.其中包括原发性肝癌29个,转移性肝癌4个,肝血管瘤11个,肝局灶性结节增生7个,肝硬化结节1个,肝脂肪浸润不均2个.分别进行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和动态增强螺旋CT检查,比较肝肿瘤在两种成像方法中的表现.结果 两种成像方法显示的肝肿瘤在不同时相的表现及在动脉相的增强类型相一致.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肝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90.9%(30/33)、90.5%(19/21)和 90.7%(49/54);动态增强螺旋CT鉴别诊断肝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 90.9%(30/33)、95.2%(20/21)和 92.6%(50/54),二者鉴别肝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能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和动态增强螺旋CT均能反映肝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特性,均有助于肝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肝肿瘤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诊断兔肝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9只肝内接种 VX2 肿瘤的新西兰白兔行常规超声检查及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 ,造影剂选用意大利的 Sono Vue TM。观察肿瘤的动态增强表现并比较造影前后检出的肿瘤数目 ,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常规超声检出肿块 9个 ,检出率 2 5.7% (9/ 3 5) ,造影早期观察到三种增强类型 ,2个肿块为整体增强 ,5个肿块为周边部环状增强 ,2个为不均匀增强 ,未发现无增强型。超声造影共检出肿块 3 0个 ,检出率 85.7% (3 0 / 3 5)。超声造影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超声造影检出的的最小肿瘤为 2 mm× 3 mm。结论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肝肿瘤的检出率及反映血供状况  相似文献   

3.
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在肝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评价Levovist在肝肿瘤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及(或)病理证实的125例肝内实质占位病变患者(126个病灶)进行经周围静脉的超声造影,其中原发性肝癌79例,转移性肝癌4例,肝血管瘤13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7例,肝炎性假瘤7例,其他良性病变15例,选用浓度为400mg/ml的Levovist超声造影剂。结果:肝癌在造影前彩色血流表现为Ⅲ及级以上者仅为1.2%(1/83),造影后Ⅲ级及以上血流者达49.4%(41/83),并且28个无彩色血流的肝癌造影后有血流者达92.8%(26/28)。而肝良性病变内血流造影前均为Ⅱ级以下,其中0级血流占46.5%(20/43),而造影后血流者占76.7%(33/43),造影后肝恶性肿瘤的阻力指数(0.82)明显高于肝良性病变(0.56),肝恶性肿瘤增强出现时间(平均31S)明显早于肝良性病变(平均41S),而增强持续时间(平均124S)明显短于肝良性病变(平均248S),超声诊断肝肿瘤的符合率从造影前的66.7%(84/126)提高到94.4%(119/126),结论:经周期静脉肝超声造影对肝肿瘤的超声定性诊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ECDFI)对肝肿瘤内血流的检测能力和诊断准确性。方法:对75个肝内病灶(良性18个,恶性57个)进行ECDFI检查,结果与CT双期增强扫描和病理检查结果(金标准)比较。结果:ECDFI瘤内血流显示率良性组和恶性组分别为78%和96%,CT动脉期增强分别为83%和98%。ECDFI诊断符合率93%。增强CT87%。结论:ECDFI对于提高肝肿瘤血流显示率和诊断符合率有重要意义,其敏感性、特异性与CT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5.
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在诊断肝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剂Sono Vue在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诊断肝肿瘤中的应用。方法 对32例肝占位性病变(直径11~112mm,平均43mm;其中良性13例,恶性19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造影剂采用Sono Vue,浓度5mg/ml,观察造影后肝肿瘤内血流增强情况。结果 良性病变血流显示率由造影前的53.8%提高到造影后的76.9%,恶性病变血流显示率则由78.9%提高到100%。肝肿瘤诊断符合率造影前为75.0%(24/32),造影后为90.6%(29/32)。结论 Sono Vue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反映肝肿瘤内的血供情况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肝肿瘤的鉴别诊断及提高诊断准确性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6.
动态灰阶超声造影在肝肿瘤诊断中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灰阶超声造影在肝肿瘤诊断中的初步表现和作用。方法;选择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进行灰阶超声造影和动态观察。造影剂选用Levovist,浓度为400mg/ml,以团注形式经肘部浅静脉注入。结果:6例病人证实为原发性肝癌2例,肝血管瘤2例(3个),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例,肝脏炎性假瘤1例。除肝脏炎性假瘤外,其余病灶经造影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肝癌早期呈不均匀强化,消失较快;肝血管瘤增强速度较慢,呈周边强化;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亦早期增强,但维持较长时间。结论:动态灰阶超声造影对提高肝肿瘤的诊断有其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对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各类血管疾病患者73例,均接受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灰阶谐波造影检查,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分为:①不能得到诊断结果;②可疑诊断;③诊断明确。所有结果均经过DSA、CT及MRI检查证实。结果: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明确的有50.7%(37/73),可疑诊断占38.4%(28/73),不能得到诊断结果的有10.9%(8/73)。结合灰阶谐波造影检查后明确诊断的有89.0%(65/73),可疑诊断有8.2%(6/73),不能得到诊断结果的有2.8%(2/73)。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敏感性95.7%(45/47),特异性27.8%(5/18),准确性76.9%(50/65);谐波造影诊断的敏感性98.0%(50/51),特异性95.0%(19/20),准确性97.2%(69/71)。结论:应用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能够比较直观地反映血管流道及管壁的变化,没有角度依赖性,不存在溢出等伪像,有助于对血管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诊断膀胱肿瘤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经周围静脉注射造影剂分析膀胱肿瘤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的血流分布特征.方法 对29例临床确诊并预行经尿道切除或膀胱全切患者的37个膀胱肿瘤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检查,比较造影前后肿瘤血流显示强度的变化,分析肿瘤的血流分布特点与病理分期、分级和肿瘤大小的相关性.结果 注射造影剂后,膀胱肿瘤血流显示率为100%;注射造影剂前后肿瘤的大小与其血流分级在1.0 cm以下组与1.0 cm以上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病理分级、分期与血流分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显著提高膀胱肿瘤的血流显示率,但其血流分布特征尚不能预计膀胱肿瘤的病理分期和分级.  相似文献   

9.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和螺旋CT诊断肝肿瘤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目的比较实时超声造影和螺旋CT显示肝肿瘤血流信号的特点.方法对29例肝肿瘤(原发性肝癌16例,转移性肝癌2例,血管瘤6例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5例)分别进行超声造影和CT检查.结果超声造影显示肝恶性肿瘤的整体型、血管瘤的周边型及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中央型出现率显著高于其他病变(P<0.01).CT示恶性肿瘤中94.4%(17/18) 动脉期强化、门脉期低密度;血管瘤中83.3%(5/6)呈结节状强化;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动脉期均明显强化.超声造影和CT鉴别肝肿瘤的能力无显著差异.结论超声造影和CT都能敏感地显示不同肝肿瘤的血供特征.  相似文献   

10.
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实时超声造影对肝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常规二维超声发现的72例患者共79个肝内病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结果:79个病灶中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59个,肝血管瘤10个,肝转移癌9个,肝孤立性坏死结节1个。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病灶内部能检测到动脉血流频谱者共51个病灶;超声造影除1例肝孤立性坏死结节外,其余78个病灶均在不同时相出现不同程度及不同方式的强化现象。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肝癌的准确率为81.36%;超声造影对肝癌诊断的准确率为94.91%。超声造影诊断肝肿瘤总体准确率为94.94%,而彩色多普勒超声为75.9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超声造影可显著提高肝肿瘤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对肝肿瘤良、恶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功率(俗称“能量”)多普勒超声造影检测肝肿瘤内血流信号的能力。方法:对未治疗的56例57个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功率多普勒谐频成像检查,其中原发性肝癌47个,胆管细胞性肝癌3个,转移性肝癌3个,肝血管瘤2个,肝局灶性结节增生2个。所有病人注射造影剂后于早期动脉相观察肿瘤内的血流灌注情况,并与动态增强CT结果比较。结果:功率多普勒谐频成像显示肝肿瘤内造影增强80.7%(46/57)、负性增强19.3%(11/57)。与动态增强CT相比,功率多普勒谐频成像显示肿瘤内血流信号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3.6%、100%和84.2%。肿瘤的深度是影响谐频成像结果的重要因素。结论:对一定深度范围内的肝肿瘤,功率多普勒谐频成 像可以敏感而准确地显示不同肝肿瘤的血流灌注情况,估计肿瘤血供特点,有助于肝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FNH)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超声造影、增强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2006~2009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0例FNH患者共14个病灶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8个病灶行超声造影检查,4个病灶行增强CT检查。结果 14个病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5个病灶(5/14,35.71%)内有轮辐状血流信号,最大血流速度平均为(0.59±0.19)m/s,阻力指数平均为0.46±0.16。超声造影显示5个病灶(5/8,62.50%)出现动脉期早期迅速全瘤强化,其他3个病灶(3/8,37.50%)呈轮辐状离心性快速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回声稍高于肝实质或与肝实质等回声,有2个病灶(2/8,25.00%)于延迟期见低回声中央星状瘢痕。增强CT显示4个病灶平扫均呈低密度,动脉期显著均匀性强化,门脉期强化接近于肝实质密度,有2个病灶(2/4,50.00%)于动脉期及门脉期见低密度星状瘢痕。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增强CT这3种方法结合可大大提高FNH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3.
肝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双向脉冲谐频成像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的肝占位性病变在超声造影编码双向脉冲谐频成像时的表现特征。方法:对未治疗的73例患者肝细胞性肝癌,胆管细胞性肝癌,转移性肝肿瘤、肝血管瘤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共80个肝占位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下的编码双向脉冲谐频成像检查,并于造影后比较肿瘤内与肝实质的血流信号强度。结果:原发性肝癌中93.1%(54/58)在超声造影谐频成像的连续成像上表现为造影增强,并可动态显示内部增生扭曲的肿瘤血管:77.6%(45/58)在间歇成像上呈现造影增强,显示肿瘤的灌注血流。胆管细胞性肝癌中100%(3/3)在连续成像上呈现造影增强,显示的肿瘤血管较粗大;间歇成像则显示66.7%)2/3)造影增强。转移性肝肿瘤表现为肿瘤周边部信号增绐,肝血管瘤在间歇成像上显示肿瘤内的发布不均匀,呈现“棉絮”证。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则可显示其中央动脉及放谢状分支供血的特征性表现。结论:超声造影编码双向脉冲谐频成像可敏感地显示肝占位性病变内的血流信号,不同的占位性病变呈现不同的造影增强表现,有助于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诊断肝内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经周围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在肝内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选择 <3cm的肝内占位性病变 5 4个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其中良性病变 2 0个 (血管瘤 9个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3个 ,炎性假瘤 4个 ,术后疤痕 1个 ,肝硬化结节 3个 ) ;恶性病变 3 4个 (肝细胞肝癌 3 1个 ,肝腺瘤样增生癌变 1个 ,胃癌及结肠癌肝转移各 1个 )。造影剂采用Levovist ,剂量 2 .5g ,浓度 40 0mg/ml。结果 良性病变造影前后血流显示率分别为 3 0 % (6/2 0 )和 40 % (8/2 0 ) (P >0 .0 5 ) ;肝癌造影前后血流显示率分别为 5 3 % (18/3 4)和 94% (3 2 /3 4) (P <0 .0 1) ,造影后血流显示明显提高。结论 Levovist造影后 ,肝内病灶血流信号得到明显增强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充分显示了肿瘤内血流分布状况 ,有利于克服肿瘤大小及深度对血流显示率的影响 ,提高小肝癌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及触发间隔对正常人肝脏造影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正常人接受肝脏谐波超声造影检查,造影剂剂量分为0.1、0.3、0.5及0.7ml,触发间隔分为1.0、2.0、3.0及4.0s,分别观察造影剂量和触发间隔对正常人肝脏造影效果的影响。造影增强后图像灰阶变化用时间-强度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测量指标有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峰值强度降半时间(HT)、平均渡越时间(MTT)。结果当剂量为0.3ml,触发间隔从1.0~3.0s时,PI、AUC、HT、MTT测值均逐渐增大,并在3.0s时达到最大值;当触发间隔为4.0s时,各项测值与3.0s时测值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触发间隔为3.0s,剂量从0.1~0.7ml,AUC、HT、MTT测值均随剂量增大而增大,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PI值在剂量0.1~0.3ml之间,随剂量增大而增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从0.3~0.7ml,PI值并不随剂量增大而显著增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造影增强效果受剂量和触发间隔的影响,正常肝脏造影增强最大PI值约为(23.64±3.30)dB,最佳剂量为0.3ml,最佳触发间隔为3.0s,AUC、HT、MTT3项指标则随剂量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表现。结果 7例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声像图表现为肾区肿物呈不规则形、边界不清、不均匀混合回声,以高回声为主,后方回声均见明显衰减。瘤体内可见丰富的迂曲走行的动静脉血流信号。肾包膜下血肿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区或界限不清的混合性回声区。其中2例行超声造影检查,表现为:各期均呈高增强,增强形态为周边呈结节状高增强,逐渐向中心填充,增强欠均匀。肾包膜下血肿造影各期均表现为新月形无增强区,造影后血肿与瘤体分界清晰。结论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无论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还是在超声造影表现上,其瘤体仍保留着原发病变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特征。肾包膜下血肿在超声造影表现为各期无增强,与瘤体分界截然,有利于明确其范围。常规超声结合超声造影有利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在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50例(其中47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文)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彩色多普勒干和超声造影表现并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卵巢良恶性病变彩色多普勒和超声造影表现有明显不同,50例卵巢病变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良性病变23例,恶性肿瘤16例,11例不能明确诊断;而超声造影对50例卵巢病变的良恶性全部做出诊断,提示良性病变27例,恶性肿瘤23例,超声造影与手术病理诊断均符合。结论超声造影任显示肿瘤的血流灌注信息方面比彩色多普勒超声更具优势,能进一步提高卯巢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