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丽群 《广西医学》2008,30(8):1207-1208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操作中任何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引起医疗护理纠纷[1]。文献报告,静脉输液是发生护患纠纷最多的治疗环节[2]。本文就在我院接受静脉输液病人的输液滴速进行随机抽查,分析并提出对策。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5年1  相似文献   

2.
静脉输液是最常见的护理工作内容之一,也是病人治疗的重要手段。目前医院普遍存在静脉输液多,护士人力不足,疲于应付,在输液过程中存在着护理缺陷而引发各种矛盾和纠纷,影响了护患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浅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最常见的疗法,也是护士基础操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据了解,我国住院病人中有90%以上患者接受过静脉输液。在病人投诉中,涉及静脉输液的也不断增加。在临床工作中护士会遇到静脉输液各环节实际操作中,常常伴有不正确操作现象。因此,如何避免由静脉输液而发生的护患纠纷,提高技术水平将各种治疗药物准确无  相似文献   

4.
改进静脉输液工作流程,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锦贞  罗侨端 《右江医学》2005,33(6):684-685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最常见的疗法,也是临床基础护理操作中的常用技术。静脉输液护理是一项极其细致的护理,哪个环节做得不好,都易造成病人的不理解,以致病人的不满意,甚至引发护患纠纷。尚娥等报道,在病人投诉中,涉及静脉输液的约占28.28%。为提高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我们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法,向病人对静脉输液护理工作的反应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作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设计新的静脉输液工作流程,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门急诊静脉输液治疗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应对门急诊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0年输液病人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环境因素、护士因素、患者因素、社会因素。提出应对护理风险的对策:实行输液病人集中静脉穿刺;加强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各环节管理,保证输液安全;加强护患沟通,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创造良好的输液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减少了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护理风险发生,保证输液安全。结论:加强门急诊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降低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提高病人输液质量。  相似文献   

6.
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是最常见的护理工作之一,也是患儿治疗的重要手段。儿科门诊存在输液多、工作量大、护理人员不足、疲于应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质量,因此,在儿科门诊输液管理中,如果护士的治疗不规范或缺乏对护患纠纷的认识,就会引起各种矛盾和纠纷,我科多年来是因为护士技术操作方面的问题、服务态度、输液时的巡视与观察,还有护士的责任心不强,输错液体,漏输液体,或者与患儿家长的沟通问题等发生护患纠纷,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分析,寻找原因,采取防范措施,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最基本的给药方法,也是护理工作重要的内容之一。近年来,静脉输液以给药迅速、刺激小、疗效快等优势,在患者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据统计,90%~95%的住院患者需要静脉输液治疗。然而,静脉输液过程中各种常见的并发症往往并不为广大患者所熟知,一旦出现静脉输液并发症,一方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往往会引发护患之间的纠纷。因此,了解和熟悉静脉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在静脉输液的各环节中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并学会正确处置各类并发症,对于提高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质量、创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冯红  杜燕 《黑龙江医学》2013,37(5):352-353
<正>患儿静脉输液的顺利进行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静脉输液外渗是输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预防渗漏的发生可减少对患儿身体的损害,避免护患矛盾,防止护患纠纷和护理差错事件发生。在门诊输液室接受治疗的患儿更易发生输液渗漏,因为条件所限不能睡在病床上,只能由家长抱着或坐着,长时间输液舒适度低,患儿易出现  相似文献   

9.
郗旭燕  房青  李苗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4):731-732
静脉输液是最常见的护理工作之一,也是治疗患者的重要手段。而肿瘤患者因其治疗的特殊性需反复接受静脉输液,血管严重破坏,影响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增加患者的痛苦。在多次的满意度调查中,发现患者对静脉输液的不满意直接影响到对护士整体工作的满意度。有报道,静脉输液是发生护患纠纷最多的环节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为了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感到舒适、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投诉,我们加强静脉输液中的健康教育工作,经过2年的临床实践与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静脉输液护理中应用个性化输液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4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4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30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输液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输液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输液护理。输液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护理差错的几率、发生护患纠纷的几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护理差错的几率和护患纠纷的几率分别为1.7%和0,对照组患者发生护理差错的几率和护患纠纷的几率分别为10%和3%。观察组患者发生护理差错的几率和护患纠纷的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8.3%,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7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静脉输液护理中应用个性化输液护理可有效地降低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林风梅  李自霞 《吉林医学》2009,30(6):486-486
静脉输液以给药迅速、刺激小、疗效快等优势,在患者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然而在门诊护理工作中,输液也日益成为引发护患纠纷的原因之一,我院针对此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原向青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0):946-947
1临床资料 门诊对于患者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一个关键性环节。门诊的患者总数高出住院患者近百倍,由于静脉输液治疗手段直接且见效比较快,从而成为临床应用比较多的基础护理操作。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操作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以免发生各种不良输液反应,引起护患纠纷。笔者采取以下措施,效果满意,既方便了患者,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输液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输液治疗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环境干预、心理干预、静脉输液前干预、静脉穿刺前干预、输液过程中干预、拔针与按压穿刺点干预。比较2组穿刺成功率、输液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输液依从性和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2组护患纠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输液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升家长满意度及患儿输液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程玉兰 《吉林医学》2012,(10):2195-2196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引发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42例静脉输液引发的护患纠纷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发现引发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是: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技术水平差,缺乏主动服务意识、沟通不善,法律知识缺乏,管理体系不健全等5大方面。结论:只有以患者为中心,加强管理、增强法律意识、注重护理人才的培养,以优质的服务、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技术服务于患者,才能有效地防范和减少静脉输液引发的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5.
姜南  刘红梅  曲红 《吉林医学》2008,29(22):2073-2074
静脉输液是将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人静脉以治疗疾病,挽救生命的重要措施。如果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输液器消毒不严格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可造成发热反应,不但加重病情,还可引起休克甚至死亡,引起护患纠纷。针对以上特点,我们在工作中应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护理安全,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上出现的静脉输液常见的护理纠纷并提出相关对策,减少出现护患矛盾,改善医院卫生服务环境。方法调查现阶段静脉输液常见的护理纠纷及原因并作出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结果经过相应的针对性整改,医院内静脉输液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降低,门诊输液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分析调查,得出了一些经验性的结论,发现门诊患者在接受静脉输液时存在共性问题,在患者出现状况时,护士应及时的了解患者心理生理,并作出针对性的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减少急诊静脉输液中的护患纠纷.方法 制定一系列的防范措施.结果 使患者及家属得到满意,减少纠纷的发生.结论 提高护理质量,可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作为一项常用的护理措施,在我们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每天都在进行,在静脉输液过程,时常发生丁基胶塞脱屑,引起护理纠纷。我们认为护士加强新知识的学习,加强自身防范意识,认真、细致、慎独的工作作风,是减少纠纷的关键。本文总结了6例丁基胶塞脱屑引发的护患纠纷及处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9.
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预防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瑛 《吉林医学》2008,29(6):449-450
目的:为了探讨门诊输液室护患双方纠纷的防范措施。方法:分析产生护患纠纷的原因,总结护患纠纷的防范措施。结果:护患纠纷发生率降低。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加强管理,注重工作中易被忽略的细小环节,可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曾娟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3):3472-3473
门诊输液室是一个医院的窗口,承担着全门诊内各科的输液任务。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护患纠纷相应增多,有的甚至发生冲突致使护理人员伤残,更有发生死亡的报道。这些,严重困扰着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如何避免和减少纠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给护患双方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就门诊输液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1静脉输液中常见纠纷门诊输液室主要承担着输液任务,病种多,病人流动性大,静脉输液中的常见纠纷有:药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