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旨在验证如下假说:同仅有下壁梗塞心电图表现者相比,具有后(下)壁梗塞心电图表现者的左回旋支病变发生率较高、程度较重.回顾性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且有当时心电图资料的44例患者.心电图表现有:单纯后壁梗塞(4例)和下后壁梗塞(17例)属组Ⅰ,单纯下壁梗塞(23例)属组Ⅱ.已除外左室前壁梗塞,右室肥大,右束支传导阻滞,V_(1~6)、I或aVL导联上出现Q波者.右胸导联上出现高而宽的R波(RV_(1.2)型)是后壁梗塞的标志,R波(时间)≥0.03sec,R波(幅度)≥  相似文献   

2.
首次发生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后的患者,常伴有侧壁I、aVL导联Q波的出现。本文对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后侧壁Q波的发生率及其意义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64例均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26例,女38例,年龄22-81(平均69.97±12.09)岁。临床和心电图均符合急性前壁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于急性心肌梗塞后3-5天记录12导联的心电图。根据I、aVL导联是否有侧壁Q波将患者分为  相似文献   

3.
1.急性冠脉梗阻后早期,心外膜及心前区ST段抬高值可提示前壁心肌急性缺血损伤程度及预测前壁梗塞范围。2.梗阻后24小时,心前区R波振幅的降低和/或Q波的出现及加深的程度对前壁梗塞范围具有定量价值。3.心前区ST段抬高的导联数(NST)及Q波出现的导联数(NQ)则与前壁梗塞范围的相关性欠佳。多导联ST段和QRS波标测同时应用,可提高对前壁AMI范围的定量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下壁心肌梗塞时围梗塞期传导阻滞的存在与心室晚电位的关系。方法用标准12导联心电图和信息叠加心电图(SAECG)对70例(年龄25~77岁)经临床和心电图证实有 Q 波的下壁心肌梗塞进行分析。全部病例都至少有2个下壁导联Q 波超过30ms,不包括有束支和室内传导阻滞及其它梗塞区导联有诊断性 Q 波。将病人分为围梗塞期传导阻滞组(PERI,23例),无围梗塞期传导阻滞组(NoPERI,47例)。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急性Q波型心肌梗塞(AMI)的部位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我们对50例收入院经临床、心肌酶学及心电图证实诊断AMI(有Q波)的病人一系列心电图资料进行了分析。50例患者中男45例,女5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0岁。其中前问壁AMI20例,广泛前壁11例,下壁15例,广泛前壁+下壁4例。入院第一天均用心电示波器连续监护心电变化,描记12  相似文献   

6.
研究78例Q型下壁梗塞时右胸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显示下壁梗塞时右胸导联的异常Q波与正常人右胸心电图相对照,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右胸导联出现的异常Q波有三种类型,其中右心前导联出现较少,右心后导联较为多见,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与解剖学关系密切。20例急性下壁梗塞患者,24小对内HC导联右胸S-T抬高持续时间长,幅度高。与Wilson’s导联相比,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单极WiLson’s导联与尹氏双极头胸(HC)导联对比结果,HC导联右胸心电图对右室梗塞的诊断优于Wilson’s导联。  相似文献   

7.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住院,急性前壁心肌梗塞者17例。男性14例,女性3例,年龄36—61岁。7例于发病后12小时内入院,其余于发病后24小时内入院。其中前壁心肌梗塞包括,前间壁梗塞9例、前间壁并心尖部梗塞7例、广泛前壁梗塞5例。均以典型症状,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变化和血清酶学改变,作为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依据。患者住院过程中,仍作常规处理。必要使用利尿剂和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6例、苯妥英钠3例)。 胸壁R波、Q波和ST段标测方法:前壁心肌梗塞患者,采用Maroko氏35个标测点进行标测;五个横  相似文献   

8.
心前导联ST段压低被认为是非Q波型前壁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典型表现,一般不作为紧急溶栓治疗的指征。后壁AMI的心电图诊断颇为困难。多中心的576例AMI患者经随机分组后,服用大剂量地尔硫(艹卓),以期预防再次发生AMI。随机分组当时心电图示Q波型(前壁)AMI 20例,R波型(后壁)AMI 12例。余544例非Q波型AMI,均经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aVR导联QRS波群形态的改变。方法分析89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梗前、后以及1年后的心电图和10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无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分析aVR导联QRS波群形态的变化。结果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前和无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aVR导联QRS波群多呈q(Q)r型(89.2%),少数呈QS型(10.8%);下壁心肌梗死后及1年后心电图aVR导联QRS波群多呈rs(S)型(86.21%),少数呈QS型(12.77%),极少数呈Qr型(1.02%)。结论下壁心肌梗死后心电图aVR导联QRS波群多呈r(sS)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216例病人的研究,估价了病理性Q波在预测心室收缩失调存在与否及其严重度上的价值。先作12导联心电图,凡V_2~V_6呈QS波,Q波≥0.04秒,则诊断前壁梗塞(包括前间隔、前壁和前侧壁);凡aVF上  相似文献   

11.
右室梗塞的心电图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右室梗塞的心电图改变和诊断标准,对5例患者采用CR_(3R)、CR_(5R)、CR_(7R)、V_(7R)和V_(8R)导联描记心电图,结果ST段抬高出现于发病后5—8小时,抬高幅度为0.15—0.3mV,持续8—15天,较V_(3R)-V_(6R)显著。另外尚出现具有诊断意义的坏死性Q波,而20例对照者无一出现Q或QS波。并就沿用的右室梗塞诊断标准作了评价,讨论双极、单极右胸导联的区别,提出急性左室前壁心肌梗塞合并右室梗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74岁。近期心绞痛发作。1998年7月24日心电图示明显心肌缺血。7月31日午夜后心前区剧痛发作3次持续近1h。当天午前11:09心电图出现下壁导联q波增宽,右心前导联r波几乎消失。午后12:49出现QRS时限增宽,下壁导联Q波,V_1~V_4呈QS型,ST-T伪性改善。7月31日下午17:03出现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伴心电轴显著右偏,下壁及整个心前导联都有大Q波且ST段呈明显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70例年龄35—84岁经临床和心电图证实有Q波的下壁心肌梗塞进行分析。将病人分为无梗塞周围阻滞组(NOPERI)50例,梗塞周围阻滞组(PERI)20例。采用Flower氏判定梗塞周围阻滞的标准:(1)Ⅱ和aVF导联QRS时限超过Ⅰ导联QRS时限至少20毫秒,(2)2个或2个以上的下壁导联Q波超过30毫秒,  相似文献   

14.
心(肌)梗(塞)的部位(前壁对下壁)和类型(Q波型对非 Q 波型)的相对预后意义迄今仍无定论。本研究以 MILIS 中471例首次心梗患者为对象,平均随访30.8(0~48)个月。依心梗部位划分:前壁心梗253例,下壁心梗218例。依心梗类型划分:Q波型心梗323例,非 Q 波型心梗148例。依心梗部位和类型划分:前壁 Q 波型心梗190例,前壁非 Q 波型心梗63例,下壁 Q 波型心梗133例,下壁非 Q 波型心梗85例。前壁心梗组的住院期和随访期的临床病程均较下壁心梗组为差:梗塞范围较大(21.2对14.9gEg/m~2[MB CK],p<0.001),入院时左室喷血分数较  相似文献   

15.
对2377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进行多中心硫氮酮治疗试验,随访观察25±8个月,以了解AMI后用硫氮酮治疗的长期疗效。在2377例中,855例(36%)既往有一次或一次以上的心肌梗塞(MI)史,而1 522例(64%)为首次MI.在首次AMI者中,409例(27%)为非Q波型,664例(44%)为Q波型下壁梗塞,449例(30%)为Q波型前壁梗塞。本文回顾性分析显示:首次AMI者的非Q波型和下壁Q波型使用硫氮酮患者,在追踪观察的过程中,其心脏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而首次前壁Q波型和既往有MI史的患者,应用硫氮酮治疗后追踪结果与前者相反。硫氮酮-安慰剂危险比率(95%可信限):当试验终点为心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肢体导联QRS波形态改变对左后分支型室速成功射频消融的判断价值。方法对64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的左后分支型室速患者进行射频消融,分析射频消融前后窦性节律时肢导联心电图的变化,并对其随访。结果成功射频消融患者术后下壁导联出现Q波或Q波较前加深,同时伴或不伴有Ⅰ和aVL导联Q波消失或S波较前加深。结论左后分支型室速成功射频消融可引起肢导联QRS波形态改变,尤其是下壁导联。联合的下壁导联和/或(Ⅰ和aVL)导联形态改变可作为左后分支型室速射频消融的有效终点。  相似文献   

17.
左室(LV)血栓形成是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据估计发生率可能高达46%。严重室壁运动异常和显著LV功能障碍促使血液停滞,进而导致LV血栓的形成和发展。曾有报道AMI后的静息心电图可予测LV血栓的有无。本文以初发前壁Q波型AMI连续82例(男67,女15,平均年龄60±13岁)对此作前瞻性研究。47例患者符合公认的溶栓治疗适应征,即予输注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或链激酶治疗、继以肝素1000IU/h连续滴注,4例伴束支传导阻滞和2例心肌病患者未包括在内。住院最初48小时内每12小时记录一次12导联心电图,以后每日记录一次,仔细分析第2~5天的心电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右胸头胸导联心电图病理性Q波的临床意义,我们观察40例40岁以上中老年正常人、31例左心室下壁心肌梗死、13例左心室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的右胸导联(V_(3R)—V_(7R))与头胸导联(HV_(3R)—HV_(7R))心电图Q波的特征及分布情况,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40例正常人,男28例,女12例,年龄40—60(平均52±7.5)岁,经全面检查确诊无器质性心血管病。 31例左心室下壁梗死患者,男23例,女8例,年龄42—76(平均54±9.7)岁,其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8例,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13例。 13例左心室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男10例,女3例,年龄45—78(平均55±9.5)岁,其中急性左心室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8例。诊断依据:急性左心室下壁心肌梗死时,V_(3R)—V_(6R)导联中有1个或1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0.1mV,Ⅲ与Ⅱ导联ST段抬高的比值>1,陈旧性左心室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5例。 心电图描记:纸速25mm/s,标准电压10mm/mV,描记常规12导联及右胸导联V_(3R)—V_(7R)后,用头胸导联描记同部位HV_(3R—HV_(7R)导联。 头胸导联心电田病理性Q波诊断标准同常规标准,即Q波宽≥0.04s,深≥R/4。 结果 40例正常人中26例(65%)右胸常规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其在V_(3R)—V_(7R)导联出现率分别是5%、12.5%、30%、45%、5  相似文献   

19.
Q波心肌梗塞较常并发心包炎。本文评价了在梗塞合并心包炎患者中PQ段压低的临床意义和其发生率。1 材料和方法 受试者304名均为急性Q波前壁心肌梗塞并于24小时内入CCU的患者,经过听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胸部X线检查,以确诊急性Q波前壁心肌梗塞以及心包炎,排除二尖瓣返流并检查胸肺情况。在肢体导联(Ⅱ、avF)和胸前导联(V_(3—6))上PQ段离开以TP段内基线的距离≥0.5mm(观察时间>24小时)便可认为PQ段压低。2 结果 304名急性Q波前壁心肌梗塞患者中,65名(21%)有心包炎,239名无。30人(10%)有肢、胸导联上有PQ段压低,其中18人(60%)有心包炎,12人无。300名没有心室破裂的患者中,77人有心包积液,  相似文献   

20.
在渥——巴——怀预激综合征中经常出现假的梗塞Q波,明显的Q波呈QS或QR型;不论是A型或B型,在肢导联或胸导联中均可出现非梗塞性Q波,酷似下壁或侧壁或后壁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