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肝癌组织中CD68+肿瘤相关巨噬细胞(CD68+ TAM)的数量与增殖指标Ki-67及肝癌预后的关系,寻找评估肝癌预后更可靠的指标。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73例HCC组织中CD68+ TAM的分布情况及增殖指标Ki-67蛋白表达,运用化学发光测定法检测血清AFP水平。结果 CD68+ TAM高密度组Ki-67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密度组(P=0.0191)。CD68+ TAM数量与HCC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而与HCC病理分级有关(P=2.83E-04)。血清AFP水平与HCC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分级无关(P>0.05)。CD68+ TAM高密度组的总生存时间显著短于低密度组(P=0.0004)。而AFP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比较,总生存时间、Ki-67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患者肝癌组织中CD68+ TAM数量与肝癌增殖活性密切相关,是H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AFP相比,CD68+ TAM有望成为评估肝癌预后更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多药耐药基因(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MDR1)表达和生物学行为指标HBV、AFP、AST的检测,探讨肝癌中MDR1的表达特点及其与肝癌生物学行为的相互关系。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flurescence quantitative-PCR,FQ-PCR)技术检测MDR1基因在51例肝癌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DR1基因的表达与肝癌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MDR1在肝癌中的表达为0.55±0.27,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为0.23±0.10,(P<0.05)。表达与肿瘤Ed-mondson分级呈正相关(P<0.05)。HBV感染、AFP阳性、AST升高与MDR1基因表达明显呈正相关(r=0.463、0.473、0.299)。结论:肝癌中存在原发性耐药的现象,MDR1基因高表达在肝癌原发性耐药中可能起重要作用;HBV的检测可以作为肝癌化疗耐药的参考指标之一,血浆中AFP水平、AST变化可以作为动态监测MDR1表达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D24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表达的特征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24基因在42例肝癌组织、相应42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RT-PCR显示,CD24 mRNA阳性表达与肝细胞癌组织分化程度(P=0.019)及有否肝内转移有关(P=0.031),与肝细胞癌患者性别、HBsAg状态、术前AFP水平、肿瘤是否有包膜、肿瘤大小、癌肿数目无关(P>0.05);Elivision法显示,CD24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P=0.025)、有无肝内转移密切相关(P=0.008), 而与患者性别、HBsAg状态、术前AFP水平、肿瘤是否有包膜、肿瘤大小、癌肿数目无关(P>0.05).HCC组织中CD24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结论: HCC组织中CD24基因表达能促进HC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可作为判断HCC恶性程度、评价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癌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甲种胎儿球蛋白(AFP)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临床病理因素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08例HCC和76例癌旁组织FHIT表达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AFP高、中和低表达的肿瘤组织中FHIT阳性率分别为100%(36/36)、67.0%(20/30)和45.2%(19/42);肿瘤组织中FHIT的表达与AFP表达有显著正相关,P&lt;0.01。术后生存1年的32例,FHIT阳性表达16例(16/32);108例肿瘤组织中FHIT低表达33例、中表达20例和高表达55例,对应预后平均生存时间为13.7879&#177;7.4320、30&#177;19.8202和40.60&#177;21.3729,三组样本均数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肿瘤组织中FHIT的表达与预后生存时间呈正相关,P&lt;0.05。108例肿瘤组织中AFP低表达42例、中表达30例和高表达36例,对应预后平均生存时间为17.3095&#177;14.7259、36.0333&#177;20.3376和41.1111&#177;21.0886,肿瘤组织AFP的表达与预后生存时间有关。结论:癌组织中FHIT与AFP可作为判断肝细胞癌恶性程度及...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者外周血AFP mRNA的表达及其动态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AFP mRNA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其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93例肝癌患者外周血AFP mRNA,并观察其中36例患者血AFP mRNA表达在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结果血AFP mRNA阳性率为52.7%(49/93),阳性率与肝癌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癌灶大小、HBV感染和肝硬化程度密切相关,并和癌组织中AFP mRNA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P<0.05).随访结果显示,外周血AFP mRNA呈阳性的病例发生肝内外转移率显著高于阴性病例,癌灶缓解期明显短于阴性病例(P均<0.05).联合全身化疗和免疫治疗可显著降低肝癌患者外周血AFP mRNA的阳性率.结论外周血AFP mRNA阳性表达是预示肝癌发生肝内外转移的重要标志.联合全身化学免疫治疗可显著降低血AFP mRNA阳性率,对预防肝癌细胞的血行播散、降低肝内外转移率和提高患者预后可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CD24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表达的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对肝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Elivision法)检测71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CD24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D24与原发性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CD24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CD24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HBs状态、肿瘤数目、肿瘤大小、肿瘤有无包膜无关,而与术前AFP水平、组织学分级、血管浸润正相关;CD24、肿瘤数目是影响原发性肝癌预后的预后因素。结论 CD24可能提示原发性肝癌发展的恶性进程,其高表达提示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不良,有望成为一个原发性肝癌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转酮醇酶样基因1(tktl1)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RT-PCR法检测转酮醇酶基因家族各成员(tkt、tktl1、tktl2)mRNA在42例HC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研究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HCC组织中tktl1 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tkt和tktl2的阳性表达率 (P<0.05).tktl1在HCC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而 tkt和tktl2阳性表达率在肝癌及癌旁组织间无明显差异(P>0.05). HCC中tktl1的高表达同肿瘤分化程度,静脉癌栓,CLIP评分有关 (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肝内及淋巴转移、AFP水平无关(P>0.05).结论:tktl1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影响肝癌的分化、转移及患者预后,有望成为HCC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Xie YM  Yan LN  Wei B  Guo MM  Tang CW 《癌症》2007,26(7):688-692
背景与目的:生长抑素类似物(somatostatin analogue,SSTA)对部分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具有一定疗效,但HCC患者肿瘤组织中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SSTR)表达状况不详,其与血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的相关性也未见探讨.本研究拟了解肝癌组织中SSTR1、SSTR2、SSTR3、SSTR4及SSTR5亚型的表达状况及其与血AFP的相关性.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人肝癌及肝硬化组织(各40例)SSTR1、SSTR2、SSTR3、SSTR4及SSTR5亚型的mRNA及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CC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AFP水平.结果:肝癌组织中SSTR1、SSTR2、SSTR3、SSTR4及SSTR5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7.5%、70.0%、50.0%、65.0%及67.5%)显著高于肝硬化组织(分别为55.0%、67.5%、52.5%、60.0%及47.5%).肝癌组织中SSTR1、SSTR2、SSTR3、SSTR4及SSTR5表达与患者血AFP水平呈二次曲线正相关(r依次为0.882、0.901、0.877、0.854、0.903,P<0.05).血AFP水平在200~800 μg/L范围时,伴有肝癌组织SSTRs的高表达,过低或过高的血AFP水平伴有SSTR低表达.结论:约60%HCC患者的肿瘤组织表达了SSTRs,其表达量明显高于肝硬化组织;15 AFP水平在200-800μg/L的HCC患者伴有肝癌组织SSTRs的高表达,提示为SSTA治疗的适宜候选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LCAM)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表达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及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ALCAM基因在42例肝癌组织及相应42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RT—PCR显示HCC中ALCAM mRNA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Elivision法显示HCC中ALCAM蛋白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ALCAM mRNA表达水平及ALCAM表达与HCC组织分化程度及肝内转移有关,与患者性别、HBsAg状态、术前AFP水平、肿瘤包膜、肿瘤大小、癌肿数目无关。[结论]HCC中ALCAM基因的表达能促进HC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可作为判断HCC恶性程度、评价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吴瑗  王欣  陈永华 《现代肿瘤医学》2019,(23):4227-4229
目的:探讨胎盘特异基因1(placenta-specific 1,Plac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7例HCC组织及10例非肝癌的正常肝组织中Plac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97例肝癌组织中,Plac1阳性表达51例,阳性表达率为52.6%,而在10例非肝癌的正常肝组织中不表达。Plac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血清AFP水平、肿瘤大小、是否有肝硬化及HBsAg阳性与否无关(P>0.05),但与癌栓的形成及肿瘤转移相关(P<0.05)。Plac1阳性表达组HCC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明显低于Plac1阴性表达组HCC患者(P<0.05),提示Plac1的表达可能与HCC患者的预后有关。结论:Plac1表达升高可能与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