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恶性胶质瘤的放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恶性胶质瘤包括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astrocytoma,AA)和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glioblastomamultiforme,GBM),呈浸润性生长,手术完全切除率低,局部复发率高,放射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本文对其放疗进展进行综?..  相似文献   

2.
高分级胶质瘤的放化综合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主要包括星形细胞肿瘤、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和混合性胶质细胞肿瘤。星形细胞瘤是胶质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其中的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又称恶性星形细胞瘤,属WHOⅢ级。临床常将恶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统称为恶性胶质瘤,而将Ⅲ级胶质瘤(如间变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胶质肉瘤等统称为高分级胶质瘤。  相似文献   

3.
TP53突变与胶质瘤恶性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背景与目的:WHOⅡ级的星形细胞瘤手术后在部分患者可能复发,而且,复发时多出现恶性程度增加。本研究探讨TP53蛋白质分子的表达与胶质瘤恶性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第一次手术时为星形细胞瘤(WHOⅡ级)的石蜡包埋标本53例份,其中10例复发时第二次手术肿瘤仍然为Ⅱ级(复发无进展组);10例复发时肿瘤级别升高(Ⅲ级或Ⅳ级)(复发进展组);另外13例在5年内没有复发(无复发组)。免疫组化检测TP53在肿瘤中的表达,并采用DNA测序法分析TP53蛋白阳性标本TP53外显子5、7、8的突变情况。结果:LTP 53阳性率为45.5%(15/33)。复发恶性进展组TP53高于无复发组和无进展组(P〈0.05);TP53无进展组与无复发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因测序共在6例组织中发现7个(共4类)突变,其中1例同时存在2个突变。所有突变者都是恶性进展组病例。结论:TP53突变/蛋白质分子过表达可能是Ⅱ级星形胶质细胞瘤复发恶性进展的预示指标。  相似文献   

4.
恶性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很高,术后辅助放疗是恶性胶质瘤的标准治疗手段,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发展,恶性胶质瘤的术后放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将对恶性胶质瘤的放射治疗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替莫唑胺治疗难治性恶性人脑胶质瘤:11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和目的:胶质细胞瘤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目前,以手术、放疗和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是处理恶性胶质瘤的主要手段。化疗的重要性日益明显,正逐渐成为提高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而开发更有效的化疗新药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本文总结了我们用替莫唑胺治疗11例恶性顽固性胶质瘤患者的体会。方法: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4年8月用替莫唑胺治疗了11例恶性难治性胶质瘤患者。每一疗程替莫唑胺的总剂量等分成5天服用,每4周重复。本组患者第一疗程总剂量为750mg/m2,如在随后的22天内,患者未出现明显骨髓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可由第二疗程起,总剂量提高为1000mg/m2。所有患者至少接受两个疗程化疗。结果:化疗后进行脑MRI复查,比较MRI结果判断疗效: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者2例,部分缓解率为18.2%;肿瘤无进展时间超过12周者4例,疾病稳定率为36.4%;总显效率为54.5%。症状缓解5例,症状缓解率为45.5%。替莫唑胺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脱发、疲倦和骨髓抑制等,程度较轻,未见重要脏器损害。结论:替莫唑胺对恶性难治陛胶质瘤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较少,是理想的化疗用药。  相似文献   

6.
恶性胶质瘤是常见的肿瘤,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很高,手术、放疗及化疗的综合治疗已经成为恶性胶质瘤治疗常规。近年来,术后放疗及化疗出现了许多进展。本文就恶性胶质瘤的综合治疗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发育分化基因的异常变化在人脑胶质瘤恶性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本文采用cDNA芯片检测同一患者初发和两次复发的胶质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差异,建立胶质瘤恶性进展相关基因表达谱。结果确定了差异基因982条,其中包括发育分化基因135条,从中初步确定了6条基因胶质高亲和谷氨酸转运体1、白细胞介素1Ⅰ型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8、CDC2、Nmyc下游调节基因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4,进行深入研究。结论我们通过对基因芯片数据进行分析和检索,显示发育分化基因在胶质瘤的恶性进展过程中有明显的改变,初步确定了6条发育分化基因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脑胶质细胞瘤约占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40%~53%,临床上传统多采用手术治疗,但由于其呈浸润性生长,大多与正常脑组织无明显分界,手术难以做到彻底切除,生存率较低,故放疗成了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目前由于不同肿瘤医院在病例的选择、显微外科手术的应用、放疗技术的运用以及统计学方法的采用等方面存在差异,影响脑胶质瘤术后放射治疗的预后因素也有所不同。据文献报道,与胶质瘤预后有关的因素包括年龄、病理分级或类型、症状持续时间、手术切除范围、放疗前或后的功能状态、等待放疗时间以及放疗剂量等。本文对影响脑胶质瘤放射治疗预后的独市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恶性胸膜间皮瘤外科治疗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是一种极少见的但恶性程度极高的胸膜肿瘤,没有标准的治疗方式.如果不做任何治疗,自然生存率很低,中位生存期仅4~12个月.单纯的放化疗或单纯手术治疗也不能给患者带来明显的生存益处.因此,早期诊断和进行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恶性胶质瘤是成人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复杂,恶性程度高。目前治疗手段有限,即使通过传统治疗手段,即最大限度安全手术联合放化疗,患者的临床结局仍不尽人意,平均中位生存期仅15个月左右。近年来各种分子靶向及免疫治疗策略的探索不断涌现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es,OVs)以其独特的靶向性、安全性及抗肿瘤作用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和研究。OVs疗法已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中展示出可观的疗效,其在恶性胶质瘤方面的临床探索也在不断深入中,本文主要就OVs治疗恶性胶质瘤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治疗恶性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海门市人民医院经手术治疗的50例恶性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放疗,观察组术后放疗和化疗同步进行。比较两组患者间的临床疗效、生存率、复发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76.0%)高于对照组(48.0%)(P<0.05);观察组术后2年生存率(32.0%)高于对照组(12.0%)(P<0.05);观察组中位复发时间为12个月,对照组为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治疗恶性胶质瘤有效率更高,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脑恶性肿瘤,标准治疗是手术联合术后放疗,但疗效并不理想。质子和碳离子治疗是目前最先进的放疗技术,在多种肿瘤中显示出优于光子放疗疗效和生存质量。然而,质子与碳离子治疗应用于胶质瘤的作用尚未明确,本文将就质子与碳离子治疗成人胶质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结果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恶性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呈侵袭性生长,临床预后差,其侵袭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连续过程,主要包括黏附、降解和迁移3个环节,涉及到黏附分子、酶类和细胞因子等多方面的因素.对恶性胶质瘤侵袭性因素的研究将对揭示其生物学行为和改善临床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冷冻切除联合化疗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手术不易彻底切除,术后辅以放疗等效果欠佳,我们应用冷冻手术联合化疗治疗6例成人脑胶质瘤,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赵艳红  徐保锋  游洪  高妍 《癌症进展》2019,17(9):1008-1010
胶质瘤属于颅内恶性肿瘤,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及化疗,手术治疗可以切除胶质瘤,而术后放化疗可以抑制肿瘤复发,但其治疗效果和潜力均有限,在提高高度恶性胶质瘤患者生存率方面潜力有限,有必要联合新兴、高效的治疗手段,以改善患者预后。近年来,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开始应用于胶质瘤的治疗中,放化疗联合基因治疗为主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就国内外关于高度恶性胶质瘤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今后高度恶性胶质瘤的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采用骨髓腔内联合化疗以提高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的疗效,延长生存期。方法 在采用全身联合化疗基础上,给予骨髓腔内CEOP方案化疗。结果 总有效率66.7%,中位生存期20个月,比报导的单纯全身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的疗效高,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 由于骨髓腔内化疗全身副反应轻又能提高疗效和延长生存期,可认为骨髓腔内局部化疗不失为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洛小珺  张红梅  周纯武 《癌症进展》2017,15(11):1255-1258
恶性胶质瘤治疗后的影像学评价,直接关系到患者治疗方案的拟定和预后评价,同时又是影像学诊断的难点.本文对胶质瘤的流行病学、治疗后反应和影像学检查方法,尤其是传统MRI和功能MRI,在评价胶质瘤中的应用价值等进行综述.由于治疗后改变与肿瘤残存或复发常并存,使影像学诊断更加复杂.随着磁共振新功能成像的出现和各种影像学技术的联合应用,治疗后的影像学评价标准不断地改进与提高.基因与影像基因组学在胶质瘤治疗后的影像学评价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影像医师了解治疗后真、假性进展的反应机制,结合临床进行准确的影像学评价,对最佳随诊与治疗方案的制定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以下简称恶纤组)是由O′Berien和Stout在1964年首先发现和描述的,当时称之为恶性纤维黄色瘤。1967年Stout和Latters首先将这一类肿瘤命名为MFH。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是1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较为罕见的软组织肉瘤。随着临床研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外科治疗的颈部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7例分析,提出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的依据。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72年1月-1993年12月外科治疗的颈部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共27例。其中男19例,女8例,年龄15-67岁,平均44岁。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局部切除和颈部组织整块切除两组。分别统计两组的肿瘤平均直径、局部复发率和五年生存率。结果:局部切除组21例,颈部组织整块切除组6例。肿瘤平均直径:局部切除组小于5厘米,颈部组织整块切除组6厘米以上。局部复发:局部切除组16例局部复发,复发率76.2%(16/21)。颈部组织整块切除组1例复发,复发率16.7%(1/6)。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χ^2检验,P=0.015)。五年生存率:无复发组为89%,复发组为52%,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Log Rank,P=0.0264)。结论:对于颈部软组织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不能仅依据肿瘤直径大小选择手术方式,而应做颈部整愉组织切除,以期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并分析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放疗前、后99m Tc-HL91 SPECT脑乏氧显像T/N比值的变化差异性及变化趋势,比较单纯术后放疗的Ⅱ级脑胶质细胞瘤患者放疗前后乏氧显像T/N比值差值与放疗后6个月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35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分别于放疗前、后进行99m Tc-HL91 SPECT脑乏氧显像检测,测定早期相(0.5小时)及延迟相(5个小时)的肿瘤区与周围正常脑组织放射性计数比值T/N,将检测结果进行差异性比较。筛选出其中13例Ⅱ级脑胶质瘤患者,以RECIST标准对比MRI资料评价放疗疗效,比较放疗前后T/N差值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Ⅱ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乏氧显像早期相T/N比值均数值放疗后高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Ⅱ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乏氧显像延迟相T/N比值均数值放疗后低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Ⅲ级及Ⅱ-Ⅳ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乏氧显像延迟相T/N比值均数值放疗后低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脑胶质细胞瘤放疗前、后99mTc-HL91 SPECT脑乏氧显像延迟相(5小时)T/N比值差值与放疗后6个月疗效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635,p=0.020)。所有患者检测过程中均无任何严重毒副作用。结论:Ⅱ级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放疗前后99m Tc-HL91 SPECT脑乏氧显像适用于短期放疗疗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