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娜  孙静 《西部中医药》1997,10(3):42-42
中西医结合对褥疮的护理与治疗李娜孙静徐丽华山东省苍山县中医院(277700)主题词褥疮护理中西医结合祖国医学认为褥疮的发生是因久病体虚,气血亏虚,加之长期卧床,受压部位气血运行受阻,肌肤失于温煦濡养而致的肌肤腐烂。褥疮不仅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而且创面...  相似文献   

2.
胡永红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0):1759-1760
褥疮好发于尾骶骨、股骨大转子处、内外踝、脊柱等部位,70岁以上老年人最多见.中医学认为褥疮是因久病体虚,加以长期卧床,受压部位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于温煦濡养而致.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为其基本原则.笔者采用跌打七厘片联合烤灯照射治疗老年褥疮40例,收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褥疮又名"席疮",多因久病卧床,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皮破受损,染毒溃烂而成.多发于尾骶、足跟、股骨大粗隆、髂前上棘、腓骨小头、外踝等骨突部位.主要特征为皮肤破溃,经久不愈.临床上多见于昏迷、瘫痪、骨折、大面积烧伤等久病卧床患者.按其临床特点和全身情况分为:气滞血瘀型、蕴毒腐烂型、气血两虚型,现将各型特点及相应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褥疮又名“席疮”,多因久病卧床,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皮破受损,染毒溃烂而成。多发于尾骶、足跟、股骨大粗隆、髂前上棘、腓骨小头、外踝等骨突部位。主要特征为皮肤破溃,经久不愈。临床上多见于昏迷、瘫痪、骨折、大面积烧伤等久病卧床患者。按其临床特点和全身情况分为:气滞血瘀型、蕴毒腐烂型、气血两虚型,现将各型特点及相应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褥疮又名“席疮”。多因久病卧床,气血运行失畅,肌肤失养,每因摩擦皮破,染毒而成。多发于尾骶、肘踝、肩背等容易受压部位,以皮肤破溃,疮口经久不愈为特征。我院采用自制制剂中医外科换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褥疮的中医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褥疮又名席疮。《外科启玄》中说:“席疮乃久病着床之人,挨磨擦破而成。”祖国医学认为褥疮往往发生于久病体虚,年老体弱者。气血已亏,长久卧床且不能翻身,以致局部气血运行受阻,经络不通,肌肉,皮肤,筋脉失于温煦儒养,复因挨擦磨破染毒造成肌肤腐烂。初伤肌肤,日久邪毒入里,耗损气血甚至可危及生命。 褥疮的好发部位多在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如:耳廓,枕后,肘部,肩肝部、脊椎体隆突处、髋部,尾骶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足跟等,其中以髋部,尾骶部为多见。1褥疮的预防及一般护理…  相似文献   

7.
褥疮,祖国医学称之为"席疮",系因久病体虚,气血两亏,长期卧床,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不畅,影响气血运行,肌肤失于濡养,久而致腐.多发于肩胛、腰骶、枕、肘等骨突隆起处.因此,对危重病人和长期卧床病人应加强护理,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措施,以杜绝褥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浅谈褥疮的辨证施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褥疮又称作"席疮",是以皮肤破溃,疮口经久不愈为特征。多因久病卧床,气血运行失畅,肌肤失养,每因摩擦皮肤、染毒而成。临床多见于昏迷、半身不遂或下肢瘫痪及严重慢性病的病人,常继发感染而加重病情,严重者危及性命。因此,必须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褥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杨光静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0):711-711
褥疮又称"席疮",是以皮肤破溃、疮口经久不愈为特征.多先因久病卧床致气血行失畅、肌肤失养,尔后摩擦皮破、染毒而成.褥疮一旦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加重病情,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加强对褥疮的治疗和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就其治疗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褥疮在祖国医学中又称之为“席疮”,因长期卧床着席褥至疮生而命名。常见于半身不遂或下肢瘫痪等病人,久病而产生,好发于易受压迫及摩擦之处,如背脊,尾间,足跟等处。祖国医学《外科启玄》说:“席疮乃久病着床之人挨擦磨破而成。”它说明本病是由于久病气血大亏,长期卧床不起,以致气血运行失常,不能营养肌肤,复因挨擦摩破染毒而成。我院通过数年的临床实践,对于褥疮的护理积累了一点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稻草圈艾条预防褥疮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褥疮是因病人久病体虚,气血亏损,加以长期卧床,受压部位气血运行受阻,肌肤失于温煦濡养而成。因此,预防褥疮除了加强病人的抗病能力外,最主要的是减轻局部压迫,促进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防止皮肤损伤。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35例,其中中风引起的偏瘫22例;年老体弱长期卧床左侧;癌症后期7例。以上病人尾骰部均出现互度褥疮。防治方法稻草图制作方法:将用水极槌槌软的旱季稻草做成内外两个草图,用纤维绳松松扎好,用手检查使无硬梗。将海绵覆盖于草图上,用撕成条状的;日汗衫螺旋形包好(其大小、厚度机病人胖瘦而定),检查有无硬…  相似文献   

12.
褥疮是因久病气血大亏,长期卧床不起,以致气血失常,不能营养肌肤,复因受摩擦破染而成,好发于脊椎、骶尾部、足跟、内外踝等易受压迫及摩擦的部位。我院1986—1991年采用自制的中草药—褥疮散,临床治疗褥疮久不愈者82例,均在2—5周疮面愈合,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褥疮多因久病卧床,受压部位气血运行受阻,肌肤失于温煦濡养而致。临床上较为多见,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笔者多年来应用杨文水主任医师研制的祛腐生肌灵,治疗褥疮100例,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00例中,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龄最大者68岁,最小者6岁。病因属外伤性截瘫者38例,其它外伤因素17例,小儿麻痹后遗症15例,先天性脊椎裂30例。病程在6个月以下者58例,6个月至1年者25例,1  相似文献   

14.
笔者近几年来采用黄柏油纱治疗褥疮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黄柏 50 g加水 30 0 ml,煎 2 0 min后过滤。将滤液浓缩为 50 ml,并加入 1 50 g凡士林调匀 ,制成油纱 ,高压消毒后备用。用时伤口常规皮肤消毒 ,并用黄柏油纱覆盖 ,每日换药 1次。一般 7~ 1 5日伤口可愈合 ,个别 ~ 度褥疮面积较大者 ,待伤口肉芽新鲜后植皮。体会褥疮多因久病卧床 ,受压部位气血瘀滞 ,皮破染毒而成。黄柏解毒燥湿 ,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制成油纱应用 ,疗效满意 ,且本法使用方便 ,价格低廉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黄柏油纱治疗褥疮@范红霞$山东省青州市中医院…  相似文献   

15.
褥疮,中医俗称"席疮",因久着席而得名,好发于易受压迫及摩擦的部位 .长期卧床翻身困难使易受压迫部位气血运行失畅,肌肤失养,导致缺血坏死,染毒而成.近期,笔者用治褥灵贴膏治护Ⅱ期以上褥疮收到确切的临床效果,现将治护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治疗方法 取黄芪、葛根、金银花各等份 ,捣碎研细 ,放入高压锅中消毒后备用。以碘伏原液消毒疮面 ,然后用无菌细纱布将药粉包裹后放在疮面上 ,用胶布粘牢 ,每天换药 1次 ,同时勤翻身并使用气圈垫 ,避免创面再受挤压。治疗结果 本组 13例 ,全部为长期卧床患者 ,其中 度褥疮 (仅有浅度溃疡 ,无脓性分泌物 ) 9例 ,用药 7d痊愈 ; 度褥疮 (有浅度溃疡并伴有不同程度脓性分泌物 ) 4例 ,用药14 d痊愈。讨论 中医学认为 ,褥疮是因为气血运行不畅 ,气血瘀阻而致肌肤失养所致。黄芪功能补气升阳、托毒生肌 ,用于气血不足 ,疮痈内陷或久溃不敛。现…  相似文献   

17.
褥疮,中医俗称“席疮”,因久着席而得名,好发于易受压迫及摩擦的部位。长期卧床翻身困难使易受压迫部位气血运行失畅,肌肤失养,导致缺血坏死,染毒而成。近期,笔者用治褥灵贴膏治护Ⅱ期以上褥疮收到确切的临床效果,现将治护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刘芳 《吉林中医药》2003,23(3):32-32
褥疮 ,祖国医学称之为“席疮” ,系因久病体虚 ,气血两亏 ,长期卧床 ,局部组织受压 ,血液循环不畅 ,影响气血运行 ,肌肤失于濡养 ,久而致腐。多发于肩胛、腰骶、枕、肘等骨突隆起处。因此 ,对危重病人和长期卧床病人应加强护理 ,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措施 ,以杜绝褥疮的发生。1 辨证分析1 1 辨疮色 疮色以红润为佳 ,绛红色为郁热 ,色紫为瘀。紫暗不泽为正虚瘀阻 ,往往预后较差。1 2 辨脓液 首先辨清脓之质、色、气。脓宜稠不宜清 :稠为正气较充 ,稀为正气虚弱 ,若出现黄稠脓后又出黄水为将敛之佳象。若脓液转厚为虚损渐复 ,反之由厚转稀…  相似文献   

19.
褥疮在久病卧床患者中较为多见 ,受压部位初起出现红斑 ,继而形成溃疡、坏死 ,甚至累及皮下组织、肌肉、骨骼。与年龄、性别、季节无关 ,主要是重病或慢性疾病引起的并发症。治疗方法及效果云南白药 1 0 g,大黄 40 g,煅石膏 40 g共研细末 ,褥疮部位按常规消毒后 ,均匀撒满该药 ,外用消毒纱布固定 ,每日换药 1次 ,直至痊愈。共治疗病人35例 ,痊愈 2 9例 ,好转 6例。未见毒副作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护理 ,减少褥疮部位的受压和摩擦。体会云南白药主要成分是三七 ,三七内含三七皂甙、黄酮甙生物碱等成分 ,具有活血散瘀、祛腐生肌、止血愈伤之功…  相似文献   

20.
祖国医学认为 :褥疮是由于久病或瘫痪 ,长期卧床 ,肢体废用不遂 ,气血流行不畅所致局部受压后 ,经络不通、气滞血瘀、肌肤皮肉筋脉失于温照濡养而成[1 ] 。褥疮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 ,目前医院发病率为 3 %~ 1 4 % [2 ] 。现将我院中西医结合治疗褥疮的情况分述如下。1 清创处理清创采用“蚕食疗法”[3] ,其原则是尽可能保留健康组织 ,急性期不清或少清 ,慢性迁延阶段适当清除 ;坏死界限清楚时可彻底清除 ;先清无痛组织 ,后清有痛组织 ,死骨应在周围炎症控制、创面肉芽较新鲜、分泌物基本无细菌生长时彻底清除。蒋琪霞等[4 ] 在处理伤口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