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脉造影对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陆玮 《胃肠病学》2002,7(2):102-104
一、动脉造影虽然是创伤性检查,但其有以下优点: 1.胃肠道内积血不影响检查结果,无需肠道准备,且在造影时出血量越大,其阳性率越高。 2.检查时患者取平卧位,只需麻醉穿刺部位,患者痛苦较少,危重者也可检查,若出血性休克患者可边输血、边检查。笔者有1例患者24 h内输血2 800 ml,血压5.3/4.0 kPa,急诊动脉造影显示乙状结肠恶性肿瘤,并为随后的外科手术及病理所证实。 3.若结果阳性,不仅能了解是哪处血管出血以便精确定位,且可根据其造影表现,判断出血病变的性质。 4.在众多的诊断方法中,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2.
245例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将245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形分为心肌梗塞组(101例)、心绞痛组(76例)、不典型心绞痛组(45例)和非冠心病组(23例)进行分析观察,其中224例有满意的左室造影可供分析。结果发现164树冠状动脉造影显示阳性改变,其利心肌梗塞组阳性率96.1%,心绞痛组71.1%,不典型心绞痛组28.9%,非冠心病组无一例阳性.共查出病变冠状动脉血管290支,依次分布于前降支130支、左回旋支80支、右冠状动脉67支、左冠状动脉主干13支.224例在室造影阳性表现为节段运动异常或室壁瘤,心肌梗塞组阳性率86.5%、心绞痛组55.2%、不典型心绞痛组34.1%、非冠心病组5%.结果提示冠状动脉造影仍是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50例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50例患者中,12导联动态心电图阳性84例,其中冠脉造影阳性69例,冠脉造影阴性15例。12导联动态心电图阴性66例.其中冠脉造影阴性43例.冠脉造影阳性23例。在不同年龄组中,男性患者冠脉造影阳性率均高于12导联动态心电图阳性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女性患者中,65岁以上年龄组,12导联动态心电图阳性率与冠脉造影阳性率一致(p〉0.05)。女性45岁以下及56~65岁年龄组,冠脉造影阳性率均低于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阳性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女性45~55岁年龄组,12导联动态心电图阳性率与冠脉造影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另外,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多,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阳性率亦增高。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是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它操作简单、经济、实用。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肠造影对消化不良的功能性改变的观察指标及诊断价值;方法用双对比造影对1224例有功能性消化不良按胃液潴留量、胃形态类型、返流现象、蠕动功能、排空功能5项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胃肠造影方法简便,效果好。潴留液增多为25.16%,形态改变为29.82%,返流达18.64%,蠕动乏力达79.57%;结论胃肠造影足可观察胃肠排空情况。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仍然是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塑型JudkinsR导管用于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造影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2006年3月~2007年8月.我院行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243例,男139例,女104例,年龄38~78岁。按使用造影导管分成3组,Terumo 5F共用型(TIG)导管组78例;通用型6F Cordis Judkins(JL3.5、JR4.0)导管组67例;6F Cordis Judkins R(JR4.0)导管组98例(包括使用塑型6F Judkins R导管75例)。比较上述各组间造影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和并发症;比较单纯使用普通6F JR4.0导管与使用塑型6FJR4.0导管造影成功率。结果Terumo共用型导管组和JudkinsR导管组的平均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低于通用型Judkins导管组(P〈0.05)。Judkins R导管组造影成功率低于Terumo共用型导管组和通用型Judkins导管组(P〈0.05),但是塑型Judkins R导管的造影成功率(88%)高于普通Judkins R导管(61%)(P〈0.05)。在Terumo共用型导管组和Judkins R导管组中桡动脉痉挛发生率低于通用型Judkins导管组(P〈0.05)。结论塑型Judkins R导管完成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是没有共用型造影导管时的安全有效选择.合理的塑型是使用这种方法完成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中老年心律失常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对48例平均年龄52±4.6(40~68)岁拟诊冠心病的心律失常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48例中22例为无典型心绞痛和心电图缺血改变的心律失常患者(A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13.6%(3/22);26例为有典型心绞痛和心电图缺血改变的心律失常患者(B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92.3%(24/26)。两组比较,P<0.001。48例中未绝经的8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均无异常,而绝经期后的9例中7.例冠状动脉有病变。提示对中老年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患者,尤其是绝期前的女性诊断冠心病宜慎重。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小肠造影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小肠造影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1例疑为小肠疾病的患者行磁共振小肠造影检查,并与小肠插管造影和(或)手术病理结果比较。结果 21例行磁共振小肠造影检查的患者中,20例与小肠插管造影相符,包括克罗恩病6例,小肠肿瘤4例,肠梗阻3例,肠结核1例,十二指肠结肠瘘1例,有5例经各项检查均未发现小肠有明显病变。另1例磁共振小肠造影诊断为克罗恩病,但小肠插管造影误诊为淋巴瘤。磁共振小肠造影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而小肠插管造影为95.2%。有8例行手术治疗,结果均与磁共振小肠造影表现相符,其中7例与小肠插管造影相符。结论 磁共振小肠造影对小肠疾病,尤其是对肠壁和肠腔外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消化道肿瘤CT动脉造影情况,探讨CT动脉造影诊断消化系统疾病价值.方法:选CT等其它法已明确和未明确的消化道肿瘤性患者83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行CT动脉造影,肝脏肿瘤同时行CT门脉造影.分析影像所见并与超声、CT、MRI等比较,结合临床探讨CT动脉造影诊断消化道肿瘤价值.结果:CT等已明确诊断肝癌的42例患者中,35例新发现卫星灶或周边小灶.14例临床疑肝癌,CT、彩超无异常,通过CT动脉造影10例诊断早期肝癌,2例弥漫性肝癌,2例正常.10例结肠癌患者,CT等方法未见肝转移,CT动脉造影发现7例有早期肝转移.7例肝占位待查患者,6例符合肝癌,1例符合血管瘤.6例疑胆囊癌患者,4例确诊胆囊癌.2 例胰腺癌患者,CT动脉造影显示明显强化.2例胃癌患者可清楚显示病变范围、血运程度及与周围脏器关系.结论:CT动脉造影可发现超声、CT等其它法不能发现的卫星小灶或肝内其它小癌灶,对诊断早期肝癌特殊敏感,对显示肝内早期转移灶和定性诊断优于其它影像技术,CT动脉造影更能准确显示病灶血运情况、病变范围及与邻近脏器关系.  相似文献   

9.
6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眼底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眼底血管造影对Ⅱ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有视力模糊主诉的6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血管造影,并与常规检眼镜眼底检查结果作对照,结果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阳性率为87.7%,检眼镜检查阳性率为35.5%。结论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是早期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优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耳折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一致性,探讨耳折对冠心病的预测能力。方法选取因胸痛而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373例,其中确诊为冠心病的259例作为冠心病组,冠脉影像正常者114例作为对照组。目测法判断耳折程度。结果耳折与冠脉造影在诊断冠心病时有正向一致性(Kappa值0.55,标准误0.04,t=10.67,P=-0.00)。耳折判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9.92%,特异性为82.46%,误判率17.54%,漏诊率20.08%,阳性预测值91.19%,阴性预测值64.38%,阳性似然比4.56,阴性似然比0.24。结论耳折与冠脉造影在诊断冠心病时有正向一致性,耳折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ARMD)的荧光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特征进行比较和临床评价。方法 诊断为渗出型ARMD患者25例,35只眼,年龄60~81岁,视力:指数/30cm~1.0。所有患者均进行彩色眼底照相、荧光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比较和分析图像特征。结果 诊断为典型脉络膜新生血管的20只眼,其中荧光血管造影5只眼(14.3%),吲哚青绿血管造影15只眼(42.9%)。在荧光血管造影诊断为隐匿型脉络膜新生血管的20只眼中,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诊断为典型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为7只眼。荧光血管造影诊断为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PED)不伴脉络膜新生血管的3只眼中,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证实其诊断仅1只眼,其中2只眼为典型脉络膜新生血管。荧光血管造影诊断为浆液性PED伴脉络膜新生血管1只眼,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诊断为隐匿型脉络膜新生血管。结论与荧光血管造影比较,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提高了对ARMD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检出率和准确性,为临床早期治疗ARMD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2.
影像检查诊断胃隆起性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种影像方法对胃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9例经超声;胃镜和X线胃肠造影(GI)进行检查后经手术或和病理证实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胃声学造影与电子胃镜相比,对隆起性胃癌、胃恶性淋巴瘤、胃平滑肌瘤、同平滑肌肉瘤和胃息肉病变检出率类似(P>0.05),而对异位胰腺、胃血吸虫病和胃恒径动脉出血电子胃镜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胃声学造影检查。相反,胃外压迫所致胃内隆起性病变胃声学造影检出率较电子胃镜为高(P<0.05或P<0.01),且有助于隆起性病变生长方式和良、恶性鉴别。结论:胃声学造影作为一种安全、可靠、无创伤、可追踪复查的检查手段,为普查和筛选胃隆起性病变类型提供了重要的诊断诊据。三种影像检查方法联用和互补可提高本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及螺旋CT对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儿例小肠肿瘤的病人分别行以上两种检查,检查前均肌注654—2以减少肠管蠕动,前者口服适量钡剂,进行低张造影检查,后者口服足量温开水,充盈肠管,先平扫,再进行增强扫描。结果 对十二指肠肿瘤诊断敏感性十二指肠低张造影为74.6%,螺旋CT为100%。结论 螺旋CT对十二.指肠肿瘤的检出率高于十二指肠低张造影。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冠脉造影探讨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7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84.30%,特异度为69.49%,假阳性率为30.51%,假阴性率为15.74%。心电图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而检出冠心病的阳性率增高。结论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但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与核素心室造影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存活心肌的意义。方法:采用静态核素心室造影及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测定3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右心室射血分数及局部心室壁运动的变化。结果:静态核素心室造影示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9.9±16.5%,右心室射血分数为51.0±7.2%,心室壁运动异常节段87个(41.4%)。给予多巴酚丁胺后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7.9±19.2%(P<0.01),右心室射血分数为61.9±6.1%(P<0.05),静态核素心室造影时87个心室壁运动异常节段中有48个(55.2%)节段心室壁运动恢复正常或改善。结论:多巴酚丁胺核素心室造影是可供临床检测存活心肌安全、可靠的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Stand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检出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50岁以上同时进行主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的Stand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4例患者中,冠心病的检出率为26.1%(35例),其中单支病变22例(16.4%),2支病变9例(6.7%),左主干或3支病变4例(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6.682,95%CI1.01—44.13,P=0.049)及吸烟(OR=3.513,95%CI1.05-11.70,P=0.041)是Standford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的预测因素。结论50岁以上Stand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共患冠心病的比例较高,在主动脉造影时有必要常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自行研制的sigma新一代声学造影剂经周围静脉注射心肌声学显象效果。方法对10条闭胸犬麻醉后经周围静脉注射Sigma造影剂(1ml/kg)进行心肌声学造影。同时观察其对实验犬心率、血压的影响。结果注射Sigma造影剂共45次,心肌显影成功率100%,心肌显影强度2级25%(11次)、3级75%(34次)。心肌显影-时间强度曲线,造影前前壁、侧壁、后壁峰值密度(PI)分别为0.6±0.09、0.7±0.095、0.68±0.07;曲线下面积(AUC)为0.2±0.015、0.22±0.21、0.21±0.02。心肌造影后前壁、侧壁、后壁PI分别为11.9±1.1、10.9±0.9、10.8±1.0;AUC为13±1.3、11.7±1.05、12.7±1.2,造影前、后PI、AuC差异显著,P<0.01。造影后心率、血压均无影响。结论Sigma新型声学造影剂具有良好的心肌显象作用,可用于评价心肌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探讨心电图(ECG)、平板运动试验(TET)、心脏彩超(UCG)等无创性检查方法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记录362例疑诊或可疑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心脏彩超结果,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362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阳性者226例,阴性者136例。以上3种检查方法敏感性最高者为ECG,达76.11%,UCG最低,为45.13%(P〈0.01);特异性最高者TET,达60.71%,UCG最低,为43.38%,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准确性ECG及TET皆较高,分别为65.19%和63.01%,UCG最低,为44.48%(P〈0.01)。而ECG、TET及UCG的阳性检出率随病变支数的增多而增高。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而ECG、TET、UCG等无创性检查方法简便、无创伤、重复性好、且价格低,适宜人群普查、初诊及随诊。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未能开展冠脉造影的基层医院,结合以上3种检查可提高冠心病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杨朝品  唐胜惠  蒋翎 《内科》2009,4(3):364-365
目的探讨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关系及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145例患者按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阳性与阴性两组,与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45例患者中冠脉造影检查后被诊断为冠心病阳性115例,阳性率为79.3%;心电图异常的92例患者中有78例被诊断为冠心病,心电图正常53例中有37例被诊断冠心病。以心电图改变诊断冠心病的漏诊率为31.2%,误诊率为46.67%,敏感度为67.8%,特异度为53.3%。结论仅凭心电图改变诊断冠心病,易造成漏诊或误诊,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危险因素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0.
心率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对88例行冠状动脉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于造影前1周进行心率变异性检查,以了解自主神经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1。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有三支病变之间HRV时域及频域指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2.HRV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病变程度不相关;3.心率与左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