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目的 总结以腓动脉终末穿支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趾游离移植后前足供区创面的手术方法 及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2005年3月-2007年10月,收治15例手指缺损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20~45岁,平均33.6岁.致伤原因:机器压轧伤12例,车祸伤3例.其中拇指缺损12例,示、中、环、小指缺损2例,全手指缺损1例.急诊入院6例,伤后3~5个月行二期再造术9例.术中采用足趾游离移植重建手指后,前足供区软组织缺损范围6 cm × 4 cm~12 cm × 6 cm:以腓动脉终末穿支的降支为皮瓣旋转轴点,切取10 cm×4 cm~14 cm×6 cm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移位修复足部供区创面,皮瓣供区以中厚皮片植皮修复. 结果 术后皮瓣均成活,供、受区伤口Ⅰ期愈合.皮瓣供区植皮成活.除1根再造示指坏死外,余再造指均成活.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足部功能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为10~13 mm.供区植皮处无明显不适,未见痛性神经瘤形成.再造指感觉及抓捏功能均有一定程度恢复. 结论 腓动脉终末穿支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不牺牲主干血管、厚薄及质地适中、手术操作简便,是修复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手指后前足供区缺损创面的一种较好方法 .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腿前外侧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解剖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手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7例;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例;对小腿中上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修复4例、中下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构成联合皮瓣推移修复13例.结果 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7例、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4例、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的联合皮瓣13例,上述皮瓣均完全成活;以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7例,6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扩创后植皮愈合.结论 小腿前外侧皮瓣游离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在解剖上存在代偿关系,利用二皮瓣的血管解剖联系可扩大二皮瓣的切取面积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腿前外侧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解剖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手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7例;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例;对小腿中上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修复4例、中下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构成联合皮瓣推移修复13例.结果 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7例、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4例、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的联合皮瓣13例,上述皮瓣均完全成活;以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7例,6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扩创后植皮愈合.结论 小腿前外侧皮瓣游离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在解剖上存在代偿关系,利用二皮瓣的血管解剖联系可扩大二皮瓣的切取面积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腿前外侧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解剖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手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7例;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例;对小腿中上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修复4例、中下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构成联合皮瓣推移修复13例.结果 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7例、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4例、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的联合皮瓣13例,上述皮瓣均完全成活;以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7例,6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扩创后植皮愈合.结论 小腿前外侧皮瓣游离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在解剖上存在代偿关系,利用二皮瓣的血管解剖联系可扩大二皮瓣的切取面积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腿前外侧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解剖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手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7例;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例;对小腿中上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修复4例、中下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构成联合皮瓣推移修复13例.结果 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7例、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4例、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的联合皮瓣13例,上述皮瓣均完全成活;以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7例,6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扩创后植皮愈合.结论 小腿前外侧皮瓣游离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在解剖上存在代偿关系,利用二皮瓣的血管解剖联系可扩大二皮瓣的切取面积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腿前外侧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解剖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手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7例;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例;对小腿中上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修复4例、中下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构成联合皮瓣推移修复13例.结果 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7例、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4例、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的联合皮瓣13例,上述皮瓣均完全成活;以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7例,6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扩创后植皮愈合.结论 小腿前外侧皮瓣游离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在解剖上存在代偿关系,利用二皮瓣的血管解剖联系可扩大二皮瓣的切取面积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腿前外侧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解剖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手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7例;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例;对小腿中上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修复4例、中下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构成联合皮瓣推移修复13例.结果 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7例、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4例、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的联合皮瓣13例,上述皮瓣均完全成活;以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7例,6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扩创后植皮愈合.结论 小腿前外侧皮瓣游离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在解剖上存在代偿关系,利用二皮瓣的血管解剖联系可扩大二皮瓣的切取面积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腿前外侧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解剖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手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7例;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例;对小腿中上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修复4例、中下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构成联合皮瓣推移修复13例.结果 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7例、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4例、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的联合皮瓣13例,上述皮瓣均完全成活;以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7例,6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扩创后植皮愈合.结论 小腿前外侧皮瓣游离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在解剖上存在代偿关系,利用二皮瓣的血管解剖联系可扩大二皮瓣的切取面积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腿前外侧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解剖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手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7例;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例;对小腿中上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修复4例、中下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构成联合皮瓣推移修复13例.结果 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7例、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4例、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的联合皮瓣13例,上述皮瓣均完全成活;以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7例,6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扩创后植皮愈合.结论 小腿前外侧皮瓣游离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在解剖上存在代偿关系,利用二皮瓣的血管解剖联系可扩大二皮瓣的切取面积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腿前外侧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解剖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手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7例;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例;对小腿中上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修复4例、中下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构成联合皮瓣推移修复13例.结果 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7例、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4例、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的联合皮瓣13例,上述皮瓣均完全成活;以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7例,6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扩创后植皮愈合.结论 小腿前外侧皮瓣游离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在解剖上存在代偿关系,利用二皮瓣的血管解剖联系可扩大二皮瓣的切取面积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腓浅动脉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及游离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15具新鲜成人尸体行动脉造影及螺旋CT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输入MIMICS图像工作站,进行三维可视化处理,观测腓浅动脉穿支血管的分布规律等.临床应用游离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创面12例,缺损面积为3.0 cm×4.5 cm~5.0 cm×11.0 cm.结果 腓浅动脉起始外径(1.2±0.3) mm,干长(5.6±1.8)cm.其穿支多出现于小腿前外侧上、中1/3区域,平均外径(0.7±0.2) mm,与中、下1/3处腓浅下外侧动脉及腓动脉终末穿支吻合构成1条几乎不减少口径的血管链,伴行静脉1条.12例穿支皮瓣全部成活,受区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供区外形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腓浅动脉穿支皮瓣血管蒂解剖恒定,手术操作简便,临床效果满意,是游离移植修复创面的又一选择.  相似文献   

12.
腓浅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感觉重建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目的 为腓浅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感觉功能重建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在40侧常规防腐的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小腿外侧部感觉神经的来源、走行及分布规律.1例标本摹拟手术设计. 结果 ①腓肠外侧皮神经在腓骨头尖平面上方约7 cm处自腓总神经发出,向下随腓总神经行一短程后穿出胭筋膜至小腿外面,沿途发出1~3个终支,分布于小腿后外侧Ⅰ、Ⅱ区的皮肤.②腓浅神经在腓骨头下1.9 cm处起于腓总神经,先于腓骨长肌与腓骨之间向下向前行,继降于腓骨长肌与腓骨短肌之间并分支供应两肌,其主干(纯感觉支)径直下行于腓骨短肌与小腿前肌间隔之间,在小腿外侧Ⅱ、Ⅲ区交界处穿出深筋膜至皮下组织中分为足背内侧、中间皮神经,分布于小腿外侧Ⅲ区和足背的皮肤.结论 通过腓肠外侧皮神经主干与受区感觉神经分支吻合,可重建腓浅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特形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皮肤不规则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足踝部创面缺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形状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21例患者进行修复。结果21例皮瓣中19例顺利成活,修复后的足踝部外形及功能良好;1例皮瓣远端坏死,经换药愈合;1例皮瓣肿胀、静脉瘀滞持续2个月后消退。结论特形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改良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前部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足前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设计切取以外踝上穿支或其降支为蒂,经其升支、胫前动脉皮穿支及腓浅动脉跨区供血的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结果 2005年2月至2008年2月,于临床应用17例,最远修复至第2、3趾基底部及第5跖骨头负重区,最大切取面积20 cm×8 cm;皮瓣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足踝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该皮瓣神经血管丛粗大而丰富,蒂部供血确切,旋转修复距离可达足趾,适用于涉及足前部的足背中、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5.
Chai Y  Zeng B  Cai P  Kang Q  Chen Y  Wang C 《Microsurgery》2008,28(1):4-9
The distally based neurocutaneous flaps have been popular for lower leg and foot reconstruction. On the basis of pre-existing anatomic studies and clinical experiences, we designed a reversed superficial peroneal neurocutaneous island flap with the descending branch of the distal peroneal perforator as the pedicle. The flap is supplied through both axial perforator and longitudinal chain-linked vascular plexuses. This modified neurocutaneous island flap, measuring around 5 cm x 4 cm to 12 cm x 13 cm in size, was transferred for coverage of foot soft-tissue defects in 21 cases with a low complication rate. Compared to the original neurocutaneous flap, the rotation point of this flap is more distal and the pedicle is thinner. It could provide good texture and contour matching to the recipient area. In conclusion, the modified neurocutaneous island flap provides a reliable tool for repairing soft-tissue defects of the ankle and foot.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腓动脉穿支为蒂的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7年以来,我院采用腓动脉穿支为蒂的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17例足踝部创面进行修复.结果 17例皮瓣中,15例顺利成活;1例发生肿胀、静脉瘀滞,持续2个月后消退,成活;1例远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修复后的足踝外形及功能良好.结论 采用腓动脉穿支为蒂的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是一种可靠的、疗效满意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削薄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足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应用削薄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足创面6例,其中足背创面4例,足趾创面2例;缺损面积为3.0cm×5.0cm~5.5cm×8.0cm;4例供区直接缝合,2例供区创面植皮修复. 结果 本组6例皮瓣全部成活,未出现血管危象.随访3 ~12个月,原缺损部位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供区外形功能无明显影响. 结论 削薄腓浅动脉穿支皮瓣血管解剖恒定,皮瓣质地好,厚薄适中,供区破坏小,是游离移植修复前足创面的新选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尺动脉腕背降支为蒂的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这种方法修复6例手部软组织缺损,右手4例,左手2例;年龄:16~46岁(平均30岁),缺损范围:3cm×3cm~4cm×7cm,切取尺背侧岛状皮瓣范围:最大5cm×8cm,最小3.5cm×4cm。供区2例直接缝合,4例行中厚网状游离植皮。结果1例术后供区发生远端尖部小片植皮坏死,经2周交换敷料逐渐自行愈合,所有皮瓣全部成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该岛状皮瓣以尺动脉腕背降支为血供,血运丰富、血管解剖恒定以及血管蒂长,适宜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在四肢创面修复中的临床经验。方法应用桡浅神经、腓浅神经、腓肠神经等营养血管筋膜瓣转移,结合断层皮片移植修复四肢远端创面18例,创面面积:2cm×4cm-7cm×15cm。结果术后随访3~35个月,18例植皮全部成活,外观满意,色泽可。2例原创面出现溃疡,采用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成功。结论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转移修复肢体远端创面,方法简单,创伤小,外观满意,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