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隔淋巴管瘤也称为淋巴管囊肿、囊样水瘤 ,是纵隔内非常少见的良性肿瘤。临床诊断本病困难 ,到目前为止仍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报道本病较少 ,现就我院自 1 976— 2 0 0 2年共遇见 8例的 X线和超声资料及其诊断价值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本组 8例中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3个月~ 5 2岁 ,除 1例婴儿外 ,其他 7例均为成年人 ,平均年龄2 8岁。本组病例均先有胸部常规 X线透视发现 ,后经摄正侧位 X线胸片及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采用日本 ALOKass- 62 0型超声诊断仪 ,凸阵探头 ,频率为 3.5 MHz。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 ,局部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儿童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淋巴管瘤64例,其中54例行彩超检查,22例行CT平扫,16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 超声检查:36例表现为囊壁有完整光滑的线形回声,类圆形,其内无或少量分隔,内为无回声区;5例继发出血者囊内可见点状回声,转换体位有点状回声浮动;13例瘤体表面覆有增厚的强回声,断面呈海绵状、网格状或蜂窝状.CT检查,11例表现为类圆形囊性包块,可见囊壁;囊壁厚1~2 mm,瘤内呈均匀低密度,CT值为-6~24 Hu,无或有少量分隔;3例出血者有分层征(液~液面),8例病灶边界不清,呈密度较均匀的软组织块影,瘤内可见分隔,CT值在35 Hu左右;CT增强者:增强前后瘤内密度无强化,囊壁和分隔可轻度增强.结论 淋巴管瘤是儿童常见的良性肿瘤,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囊性淋巴管瘤超声和CT根据其特征均能得以诊断,但超声简单易行,无损伤宜首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部囊性淋巴管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囊性淋巴管瘤的CT征象。结果颈部囊性淋巴管瘤可单房或多房,以后者多见,多为单侧分布,以颈后三角多见.少数双侧弥漫性分布,范围广泛.CT特征为边界清楚、薄壁,有较大囊腔的囊状肿块。囊内呈水样密度或负值(乳糜液)、多房者纤细有分隔,增强扫描囊内无强化,囊壁和分隔无或轻度强化,体积较大者包绕或推压血管、气管等正常结构。尤以弥漫性分布者为重,合并感染者囊内密度增高,可有积气,囊壁及分隔增厚.边界模糊,其用围组织分界不清、结论颈部囊性淋巴管瘤的CT征象具有特征性,CT扫描是重要的检查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4.
CT在淋巴管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淋巴管瘤的CT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淋巴管瘤的CT表现。结果 15例淋巴管瘤,其中颈部10例、后胸壁2例、肠系膜2例、脾脏1例。多表现为囊性、边界不清的病灶。结论 CT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和范围,从而指导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回顾性分析颈部淋巴管瘤的MR表现.总结其特点及有关鉴别诊断,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7例部淋巴管瘤,全部经MR扫描及手术病理证实。结果(1)全部病例均呈多囊性。囊内一般信号均匀,T1W低信号,T2W明显高信号;(2)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并发感染时,明显强化,囊内无强化;(3)出现“液一渡平面”征,提示囊内有出血;(4)有沿疏松组织间隙生长倾向.可包绕胸锁乳突肌和邻近血管。结论颈部外侧区是淋巴管瘤的好发部位,多囊性及沿疏松组织间隙生长,足颈部淋巴管瘤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影像学诊断肾上腺淋巴管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肾上腺淋巴管瘤的CT影像学表现,包括病变大小、形态、密度、囊壁、分隔和增强方式。结果 9例肾上腺淋巴管瘤中,位于左侧7例,右侧2例;病变呈圆形、类圆形、哑铃形、葡萄串状。囊腔CT值20~25 HU。囊壁厚0.1~0.4 cm,呈连续性或间断性细线状或环状;5例见点状、线状分隔;5例见多发性钙化。囊壁、分隔呈轻度渐进性强化,囊腔不强化。结论肾上腺淋巴管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CT检查对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分析儿童颈部淋巴管瘤的CT表现和CT诊断价值.方法 9例淋巴管瘤中6例为囊性淋巴管瘤,3例为海绵状淋巴管瘤.螺旋CT平扫9例,平扫同时增强扫描3例.结果 淋巴管瘤在CT表现为颈部边界清晰的囊性肿物,位于颈动脉间隙或颈外侧间隙,有明显占位效应,沿邻近疏松组织间隙蔓延生长.囊性淋巴管瘤表现为水样密度,密度均匀,有分隔,囊性区无强化,囊壁及分隔轻度强化.海绵状淋巴管瘤密度不均,可见低密度背景下等密度或略高密度的点片状和条状.结构,CT增强扫描特征为低密度区无强化,囊壁及分隔呈点状、条状、网格状强化.结论 CT检查可清晰显示淋巴管瘤的位置、形态、大小和蔓延范围,依据其部位、内部结构和CT特点可作出准确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淋巴管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管的良性肿瘤,亦称海绵状淋巴管瘤或淋巴管水样囊肿等。国内文献报道[1-2],仅在肠系膜、纵隔等部位及婴幼儿患者有淋巴管瘤的相关报告,而孤立性肝淋巴管瘤在国内鲜见报道。国外文献报道肝淋巴管瘤也仅有少数个案。本文通过分析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例孤立性肝淋巴管瘤患者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等,及其诊治过程,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软组织淋巴管瘤影像学特征以利于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软组织淋巴管瘤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术前均行X线检查,其中24例行CT检查(10例增强检查),35例行MRI检查(1例增强检查),2例患者同时行CT及MRI平扫检查.结果 57例病灶X线均见局部软组织肿大.4例海绵状淋巴管瘤CT示弥漫性软组织肿胀伴多个点状低密度影;18例多房囊性淋巴管瘤表现为囊腔内水样低密度或混杂密度,其中12例颈部病变沿颈部肌间隙生长,5例多房囊性淋巴管瘤和1例单房囊性淋巴管瘤显示囊壁,分隔动、静脉期均见轻度强化(多见静脉期强化明显);13例海绵状淋巴管瘤MRI弥漫性软组织肿胀伴其内两端变钝,蚓状、匍匐状低信号,21例多房囊性淋巴管瘤中15例为稍长T1长T2信号、1例单房囊性淋巴管瘤表现为混杂信号.结论 应用X线平片结合MRI联合检查模式为儿童淋巴管瘤最佳诊断方式,此模式能够为临床提供重要诊治信息.  相似文献   

11.
俞伉  高军 《现代实用医学》2008,20(3):207-208
目的探讨小儿颈部淋巴管瘤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小儿颈部淋巴管瘤患者CT、MRI表现。结果6例CT平扫均为薄壁、近水样密度包块,其中4例密度均匀,2例伴高密度区。MRI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及中等信号分隔影,3例瘤内可见低信号分隔,2例有包膜,4例边界不清。4例增强后囊壁及分隔有强化。结论CT、MRI对于小儿颈部淋巴管瘤具有重要的定位、定性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眼眶淋巴管瘤临床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T和MRI协助诊断,切除肿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眼眶淋巴管瘤39例中,主要以眼球突出和眶部肿物就诊,眼部表现与影像学表现呈现多样化。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CT和MRI等现代影像学技术,在诊断与鉴别诊断眼眶淋巴管瘤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旭良  梁猷惠 《四川医学》1989,10(5):274-275
小儿淋巴管瘤虽较常见,但其在全身的分布、病理类型、治疗及预后间的关系仍探讨不多。我院30年来治疗32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197例,女128例。年龄最小1月,最大13岁,<5岁者241例(74%)。两个部位者13例。本组共338个肿块,其中最大径<9cm者186个,10~19cm者125个,20cm以上27个。获得病检148例,其病理类型及全身分布情况见附表。  相似文献   

14.
温乔 《西部医学》2009,21(10):1664-1664
病例孕妇23岁,停经18周,否认有性病及家庭遗传病史。无近亲结婚。本次首次行产科常规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宫内单胎,胎盘后壁,羊水6.Ocm,内见散在点状回声漂浮,胎头位于左下腹部,头颅强回声环完整,胎儿双顶径4.Ocm,可探及胎心搏动,胎心前上方可见7.Ocm×5.Ocm×4.3cm的无回声区,包绕头、颈部,囊壁较厚,内有数条强光带分隔,边界清晰,透声性好;胎儿腹腔内可见液性暗区,深约3.Ocm。  相似文献   

15.
16.
囊性淋巴管瘤的声像图表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囊性淋巴管瘤的声像图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近年来经手术及病理结果证实的25例囊性淋巴管瘤声像图资料。结果:本组25例声像图均表现为囊性肿块,其中单房囊肿7例(占28%),多房囊肿15例(占60%),混合性肿块3例(占12%)。彩超检查13例(占52%)肿块未检出血流信号,12例(占48%)在囊壁和间隔可见彩色血流信号,混合性肿块者3例囊内实质性部分均可见少许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检测到低速动脉血流频谱。结论:超声检查对囊性淋巴管瘤的诊断和随访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冯建  石玉铸  阮洪波 《医学争鸣》2004,25(5):F002-F002
0 引言淋巴管瘤是淋巴系统的先天性畸形而非真性肿瘤,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常见于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后纵隔等部位. 发生于肠系膜的淋巴管瘤非常罕见,我们总结3例,重点分析其CT表现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作者报告囊状淋巴瘤9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7例完整切除,痊愈无复发,2例部分切除1例治愈,另1例复发,复发原因与未能完整切除有关。文中对本病名称,诊断及治疗作了概要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的声像图特征。方法:20例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的产妇经B超诊断,引产后经病理证实。结果:20例患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的孕妇,均在15周~30周,经超声常规检查时发现,瘤体体积最大者达20 cm,最小者1.2 cm,其中位于颈部者15例,位于肢体2例,颈颅及肢体均存在者3例。20例中合并胎儿全身皮肤水肿15倒,其中6例合并胸水、腹水,5例胎死宫内。1例双胎之一为正常。声像图特征,胎儿头及颈部围绕一囊肿,呈多房性,壁较厚,内可见分隔,呈“网状”或“放射状”。结论:超声检查为诊断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的最直接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的声像图特征.方法:20例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的产妇经B超诊断,引产后经病理证实.结果:20例患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的孕妇,均在15周~30周,经超声常规检查时发现,瘤体体积最大者达20 cm,最小者1.2 cm,其中位于颈部者15例,位于肢体2例,颈颅及肢体均存在者3例.20例中合并胎儿全身皮肤水肿15例,其中6例合并胸水、腹水,5例胎死宫内,1例双胎之一为正常.声像图特征,胎儿头及颈部围绕一囊肿,呈多房性,壁较厚,内可见分隔,呈"网状"或"放射状".结论:超声检查为诊断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的最直接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