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并心律失常对慢性肺心病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合并心律失常的慢性肺心病患病患的临床资料。结果: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死亡率增加。结论:要降低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应提高患的抵抗力,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氧对慢性肺心病(CCP)急性发作期患血钠的影响。方法:对63例不同缺氧程度的慢性肺心病患血清钠进行检测,观察血钠的变化并分析慢性肺心病患Pa(O2)与血钠的相关关系。结果:肺心病患Pa(O2)与血清钠呈显性正相关,P<0.05。结论:缺氧是导致慢性肺心病患血钠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肺心病患者QT离散度及通心络对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肺心病患心电图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的临床意义已逐渐受到重视,已有研究报道。肺心病患QTd较正常人显增大。本探讨对肺心病患QTd变化及通心络对其影响。  相似文献   

4.
429例慢怀肺心病20年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29例慢性肺心病患进行了20年随访结果表明,5年存活率为32.4%,104上存活率为16.3%,20年存活率为0.04%。20年中死于与肺心病有关的疾病324例,死于与肺心病无关的疾病87例。确诊为肺心病的患存活期最长为20年,平均年龄为(66.7±4.6)岁,说明如能早期论断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使肺心病患处长寿命。  相似文献   

5.
慢性肺心病并发冠心病临床较为常见,因尚无统一诊断标准,故易漏诊或误诊。我院于1994年1月-1999年6月共收治肺心病患320例,其中并发冠心病患7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脂质过氧化损伤与病情演变的关系及其衰老的影响。方法: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血清过氧化脂质(LPO),放射免疫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三组病人上述指标差异有显性(P<0.01),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又高于肺心病缓解期(P<0.05),结论:老年肺心病患存在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增强,在肺心病病情变化的不同时期,氧自由基(OFR)对肺组织的损伤与病情密切相关,机体的衰老加重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7.
灯盏细辛治疗肺心病7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抑制剂灯盏细辛对肺心病患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应用灯盏细辛每日40ml静脉点滴15d治疗30例肺心病患,同时与43例未用此药的肺心病患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变化。结果:灯盏细辛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肺心病患治疗后血清NO水平明显升高,ET-1水平明显降低。结论:灯盏细辛对于肺心病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PKC信号转导途径调控NO和ET-1而起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姜静 《中外医疗》2010,29(8):124-124
肺心病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它病程长治愈率低,死亡率高,临床观查所见肺心病患者的死亡率与是否及时就诊,是否合理氧疗及急呼吸衰竭发作的次数有直接关系。通过对100例肺心病患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帮助其改善通气及换气功能,从而减少了病情加重发作的次数,延缓了肺心病的发展,提高了肺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6—10/1999—10收治肺心病患572例,其中并发冠心病16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肺心病治验二则傅爱萍(河南省商丘师专医院,河南476000)主题词肺心病/中医药疗法笔者曾运用中药治愈2例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并发菌群失调症患者,现介绍如下。案1李某,女,65岁,1994年6月16日会诊。素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甲状腺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嘉馨 《广西医学》2002,24(3):334-335
目的:为探讨肺心病患血中甲状腺激素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5例肺心病患,并以正常人群38例为对照组。结果:表明85例急性发作期血清T3、T4、FT3显降低,rT3显升高,缓解期T3、T4、FT3显升高,rT3下降,8例死亡,T3、T4、FT3下降达50%以上。结论:认为检测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对于判断肺心病的病情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肺心病患者院内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肺心病患院内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危害因素。方法 地肺心病患685例中的院内肺炎56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心病患院内肺炎感染率8.2%,死亡率为33.9%,主要病原菌为G-杆菌(75%),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他依次为肺炎杆菌、大肠埃希菌等,昏迷时假单胞菌为主,基耸依次为肺炎杆菌、大肠埃希菌等,昏迷时间≥5d,类固醇激素使用时间≥20d,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留置时间≥10d,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30d等是造成院内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肺心病患院内肺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主要靠胸部X线检查和深部痰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96-09~1997-04共收治肺心病患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52~74岁。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均存在Ⅱ~Ⅲ级心功不全,平均住院次数2~3次,年住院60~100d。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肺心病患者临终前血气变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患临终前血气变化特点,指导临床采取更积极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对48例慢性肺心病患临终前同步进行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检查。结果:发现呼吸性酸中毒病例(包括单纯型和复合型)36例占75%,三重型酸碱换衡病例19例,占39%。结论:治疗慢性肺心病危重期血气异常的中心环节是:改善通气,纠正“三重型”酸碱失衡。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多由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发展而来,与气候寒冷潮湿、吸烟关系密切。临床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症状、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或右心衰竭。加强对患的护理,对延缓肺心病的发展,提高患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2002年8月-2003年8月我们收治了52例肺心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36名肺心病低氧血症病人同时测定V_A,DL_(co),V_A/Q及PaO_2。发现肺心病低氧血症与该患肺功能障碍程度密切相关。PaO_2与V_A、DL_(co)、V_A/Q间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肺心病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化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BDW)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CELL-1700血细胞分析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观察肺心病组(60例)和对照组(73例)的RDW、红细胞(RBC)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红细胞形态,并两组对照。结果:肺心病组RDW增宽,RBC增多,与对照组比较有显性差异(P<0.01),而两组间MCV值无显性差异(P>0.05);肺心病组电镜显示红细胞畸变,大量棘形红细胞形成。结论:肺心病患RDW增宽可能与红细胞机械性受损、棘开细胞增多有关,提示RDW对肺心病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慢性肺心病患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旨在探讨TNF-α在肺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0例患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试剂盒由解放军总医院提供并检测。同步检测血象、血肌酐、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观察症状、体征变化,并与21例健康进行比较。结果:肺心病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清TNF-α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本通过对39例肺心病心衰患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西医对照治疗两种不同方法的临床分析,结果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效优于西医对照治疗,即卡托普利、多巴胺、镁极化液和中药活血利水汤的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肺心病心衰的疗效,值得临床试用。  相似文献   

20.
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是治疗肺心病严重呼吸衰竭患都的有效方法。但经口气管插管时由于难度大、风险高,医患双方都对尽早插管有顾虑,往往待患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时才插管,更易引起心跳、呼吸停止。我们对需建立人工气道的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进行充分的插管前准备,尽量减少插管的不利因素,提高了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