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气丸与右归丸均可治疗肾阳虚证,统计相关中医文献,发现古今医家在应用两方治疗疾病时有所不同。在应用肾气丸时,其适应病证为肾气不充,而致膀胱气化不利、水液代谢失调所致癃闭、水肿、痰饮、消渴等疾病为主;在应用右归丸时,其适应病证为肾阳虚衰所致的不孕不育、虚劳、腰痛、泄泻等疾病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基因水平探讨补肾中药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对"劳倦过度、房室不节"肾阳虚小鼠模型影响的药物作用机理及不同方剂引起基因改变的比较。方法对照组、造模组、金匮肾气丸组和右归丸组,各组雄性小鼠分别为10、15、10和10只,均予正常喂养。对照组和造模组每天灌胃蒸馏水0.5mL/只,治疗组每天分别灌胃金匮肾气丸混悬液0.5mL/只和右归丸混悬液0.5mL/只,造模组和治疗组均采用雄雌鼠比例1:6同笼喂养和雄鼠每日游泳30~40min达4周,以诱导产生"劳倦过度、房室不节"肾阳虚证。用36K mouse genome array鼠脑基因芯片检测各组鼠脑基因。结果造模组共筛选出18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50个,下调基因36个。金匮肾气丸组筛选出29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14个,下调基因185个。右归丸组筛选出15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64个,下调基因91个。两治疗组均上调的基因24个,分别占各组上调基因的21.05%和37.50%,主要是与神经传递/信号转导、转录/翻译、激素、细胞周期和代谢相关的基因;均下调的有35个基因,分别占各组下调基因的18.92%和38.46%,主要是与转录/翻译、神经传递/信号转导、炎症/免疫、代谢以及影响多巴胺生成限速酶有关的基因。造模组上调基因而治疗组下调基因的有23个基因,主要是与炎症/免疫、神经传递/信号转导等相关基因;造模组下调基因而治疗组上调基因的基因有6个,主要是与细胞周期/细胞结构、神经传递/信号转导、转录等有关基因。结论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可使肾阳虚小鼠模型显著下调的激素、黑色素显著上调,并促进细胞增殖,从而在基因水平上探讨了金匮肾气丸和右归丸的药物作用机理及其差别。  相似文献   

3.
金匮肾气丸改善老年肾气虚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金匮肾气丸对老年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肾气虚证患者90例,所有患者按完全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药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治疗组药用金匮肾气丸治疗,采用组间对照方法,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治疗组能改善患者的肾气虚症状,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比较,治疗组能改善生活质量,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能明显改善肾气虚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加味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痛风患者56例,根据症状给予汤剂金匮肾气丸加味治疗,疗程3个月。疗程结束后,统计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血尿酸的变化情况。结果 56例患者治愈24例(42.9%),好转30例(53.6%),未愈2例(3.5%),总有效率达96.5%。多数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减轻,治疗后血尿酸情况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治疗痛风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辨证运用逍遥散、归脾汤,肾气丸,右归丸,配合西药安定,维生素B6,治疗妇女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应用注意方面总结和整理刘持年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证经验。刘老师根据临床经验,辨人识体,认为肾虚是该病的基本病机,肾气虚衰、肾阳不足、阴虚阳亢、脾虚湿盛、气虚血瘀为常见证型,灵活运用金匮肾气丸、益肾降压汤、右归丸、六味地黄丸、建瓴汤等方剂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艾灸盒温灸疗法对阳虚体质者症状及血清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比值的影响,探究阳虚体质与cAMP/cGMP比值的相关性。方法将90例阳虚体质受试者随机分为灸盒组、参附液组、肾气丸组,每组30例,3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用4个疗程。根据治疗后受试者阳虚质判定评分量表的得分情况评价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cAMP/cGMP比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受试者阳虚体质转化分均较前显著下降(P<0.01),灸盒组下降程度高于参附液组和肾气丸组(P<0.05);3组受试者血清cAMP/cGMP比值均较前下降(P<0.05),其中灸盒组下降幅度最高(P<0.05);灸盒组总有效率为53.3%,参附液组总有效率为43.3%;,肾气丸组总有效率40.0%,3组整体疗效相当(P>0.05)。结论艾灸盒温灸能显著改善阳虚体质,cAMP/cGMP与阳虚体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金匮肾气丸虽为补阳而设,但内含阴阳双补、阴中求阳的机理.其衍变方剂六味地黄丸、济生肾气丸、十补丸、右归丸等,或重在滋补肾阴,或侧重温补肾阳,由于阴阳互根,所有衍变继承了仲景最根本的制方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对原方灵活加减进而实现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肾气丸对前列腺癌下尿路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且伴有不同程度下尿路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腹前壁皮下注射及比卡鲁胺片口服,治疗组在同对照组治疗的同时服用肾气丸(改丸为汤)。疗程3个月。观测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及尿常规。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减少、IPSS评分及QOL评分较治疗前降低、血清tPSA值下降明显、最大尿流率增加(P0.05);其中,血清tPSA值在治疗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尿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血尿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肾气丸能明显减轻前列腺癌患者下尿路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对脾肾阳虚型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脾肾阳虚型尿毒症患者50例,随机分成A常规透析组治疗组及B金匮肾气丸加透析组,每组患者25例。A组给予以常规透析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口服金匮肾气丸,连续治疗给药30d。观察2组患者治疗透析后,血液中小分子毒素(BUN、Scr)和中、大分子(β2-MG、PTH)的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患者BUN、Scr和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β2-MG和PTH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能抑制脾肾阳虚型尿毒症患者体内小分毒素的形成,以此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延桂 《河北医学》1997,3(6):63-64
肾气丸治疗肾阳虚证的疗效观察(233000)安徽省蚌埠第二人民医院周延桂本人在临床工作中,对肾阳虚证用金匮肾气丸治疗的疗效进行了本观察本组共收集了83病案。就诊时一般表现均为腰膝酸痛,下肢酸软无力,四肢不湿,神疲乏力。其中有下肢水肿者5例,小便不利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较小肾结石采用六味地黄丸联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104例较小肾结石患者,抽签法分观察组(六味地黄丸联合金匮肾气丸加减)与对照组(口服排石冲剂)各52例,比较肾功能及有效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尿素氮、血肌酐及24h尿蛋白低,血浆白蛋白高;临床有效率高,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较小肾结石能提高整体疗效且改善不适症状,达到控制疾病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金匮肾气丸一直是临床上治疗肺肾阳虚型哮喘的经验方,但是仅局限于临床疗效方面,缺乏中药单体方面的药理学支持。本文通过分析金匮肾气丸中的各药味主要中药单体对支气管哮喘的抗炎作用和免疫增强作用,以证实金匮肾气丸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及机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评价四君子汤和金匮肾气丸合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脾肾气虚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细胞因子IL-8、TNF-α的影响。客观分析评价"健脾益肾"法在治疗COPD稳定期的应用价值,为该法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76例COPD稳定期患者,2组均可按需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四君子和金匮肾气丸汤剂治疗,对照组予中药安慰剂治疗,疗程4 w;进行治疗前后对照,通过临床表现,检测IL-8、TNF-α以及肺功能(FEV1/FVC、FEV1%)、客观评价健脾补肾法对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咳嗽、喘息、咳痰、乏力等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细胞因子IL-8、TNF-α明显水平低于对照组;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CAT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无明显改善。结论:四君子汤和金匮肾气丸合方治疗COPD稳定期(脾肾气虚型),能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发作的频率,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耐量,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治疗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促进IL-8的下降以及延缓TNF-α水平而改善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治疗消渴的临床疗效。方法: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106例消渴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降糖药格列美脲,服用剂量依据血糖水平进行调整,治疗组依据辨证给予金匮肾气丸改汤加减。14d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餐前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治疗消渴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肾气丸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为治疗杂病补肾祖方。现代中医只知肾气丸补肾阳,有悖仲圣立方之旨。肾气丸具有补益肾气水火既济之功。兹不揣浅陋,为肾气丸补肾气而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7.
一、两方的提出医家张景岳主张肾水为本,他是温补派的代表。针对阳虚久病及阴,阴虚久病及阳造成阴阳俱虚的肾虚病,在前人已有补阳(如肾气丸)、补阴(如六味地黄丸)效方的情况下提出了有补无泻的左归丸、右归丸两方。载《景岳全书》卷五十一、新方八阵、补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研究金匮肾气丸加味膏方和汤方干预肾阳虚模型的疗效。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金匮肾气丸加味膏方组(简称肾气丸膏方组)、金匮肾气丸加味汤方组(简称肾气丸汤方组),除正常组以外各组通过采用按200 mg/kg剂量灌服腺嘌呤4周的方法复制肾阳虚证大鼠模型,肾气丸膏方组和肾气丸汤方组分别给予18.36 g/(kg·d)的金匮肾气丸加味膏方和汤方,持续干预6周。第6周末,腹主动脉抽取各组大鼠动脉血,取血清,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激素如睾酮(T)、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激素如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LH含量显著下降(P0.05),肾气丸膏方组与肾气丸汤方组LH皆显著升高(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E2含量显著下降(P0.05),肾气丸汤方组E2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且肾气丸汤方组E2含量显著高于膏方组(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有下降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肾气丸膏方组和肾气丸汤方组T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17-OH-CS含量显著升高(P0.05),肾气丸汤方组较模型组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肾气丸膏方组相比,肾气丸汤方组17-OH-CS含量降低显著(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4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肾气丸膏方组T4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肾气丸汤方组相比,肾气丸膏方组T4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加味膏方和汤方两种剂型均可以通过提高促LH和T含量起到温补肾阳的功效,但是两种剂型又有差异,汤剂可以通过提高E2含量和降低17-OH-CS起到温补肾阳的功效,而膏剂则对此两指标无显著影响;膏剂可以通过提高T4水平起到温补肾阳功效,而汤剂对此指标则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联合应用血府逐瘀丸和金匮肾气丸的疗效.方法:收集该科门诊自2014年6月开始到2016年7月为止接收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病患68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将68例病例随机等分成甲组和乙组.甲组联合应用血府逐瘀丸和金匮肾气丸,对照组应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观察两组用药后第6个月的腹痛缓解情况,比较相关治疗指标.结果: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29%,乙组为67.65%.甲组明显比乙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病患联合应用血府逐瘀丸和金匮肾气丸,可显著缓解其腹痛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金匮肾气丸又名桂附地黄丸、八味地黄丸。此方来源于汉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一书。它由炮附子、熟地黄、山茱萸、泽泻、肉桂、丹皮、山药、茯苓八味药组成。长期以来,金匮肾气丸主要用于治疗因肾阳不足所致的咳嗽、哮喘、阳痿、早泄、慢性肾炎等疾病。近年来,经临床实践与研究证实,金匮肾气丸还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力、改善脂肪和糖代谢等作用。那么,金匮肾气丸有哪些新用途呢?◆可治疗慢性腰腿痛:有人用金匮肾气丸治疗慢性腰腿痛,施治61例,经用药2~4个疗程后,治愈52例,见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1%。服用此药的方法是:每次口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