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心内科120例患者的护理方法改进与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英慧  张艳  于娟 《中外医疗》2010,29(30):161-161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心内科护理措施的改进与改进后的效果。方法对心内科收治的120例患者采用新改进的护理措施进行整体护理,并选择全部患者进行护理服务需求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对护士技术的操作水平要求最高,其次为个人隐私的尊重。结论转变护理思想,加强业务培训,可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有效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王露 《当代医学》2012,18(12):132-133
目的总结新时期背景下心内科护理方法的改进与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接受治疗的600例心内科患者实施新改进的护理方法,并实施整体护理。结果在600例心内科患者中,有595例心内科患者对改进的护理措施及方法表示满意,有5例患者由于对新设备操作不够理解,因此存在异议,无一例出现差错或者出现护理纠纷事件。结论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该确保心内科护理工作的安全,树立人性化的护理理念,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促进心内科患者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在心内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提高心内科护理的质量。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事故以及护患纠纷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事故、护患纠纷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进后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能够将心内科患者的护理变得更加科学,通过这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个人素质,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是适应患者的要求,并且能够提高护理质量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240例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必香 《中外医疗》2011,30(6):86-86
目的研究心内科护理措施的改进与改进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心内科收治的240例患者采用改进的护理措施进行整体护理。结果患者在住院期间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技术操作水平236例(98.3%),个人隐私的尊重162例(91.6%),护士职业道德176例(73.3%),服务态度144例(78.3%),病房环境142例(59.1%),护士仪表128例(53.3%)。结论护理人员机械地完成本职工作已不能满足现代护理的要求,只有以"人性化护理"为基础,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护理需要,真正解决患者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心内科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持续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心内科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按照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其中实施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的4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护理效果方面,观察组的护患纠纷、护理差错、护理事故发生率均显著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满意度情况方面,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2.5%,明显比对照组的77.5%高,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心内科临床护理中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可以使临床护理质量得到不断提升,从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赢得患者的满意和信任,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层级责任制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实施前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实施后采用层级责任制管理模式.2008年1月-2009年1月,选择高州市人民医院5个科室实施层级责任制管理,与实施前护理质量作比较.每个病区护士按分管15~20例患者并分为2~3组,每组由不同级别的3名护士组成(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各1名).实施3个月评价效果.比较实施层级责任制管理前后病区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基础护理措施落实、健康教育知晓、护士的告知、治疗和回应信号灯及时性、主动巡视病房等护理项目,在实施层级责任制管理后显著优于实施前(均P<0.01).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发生率为0.结论 实施层级责任制管理能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护理差错,降低护理纠纷.护理核心制度中床边双人核对制度得以落实,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体现分层管理,确保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案例分析在新入职护士责任心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108例有代表性的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在新护士岗前培训期间定期开展案例分析讨论,强化新护士职业安全意识与工作责任心。结果通过开展案例分析讨论,护士责任心和职业安全意识明显提高。结论在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时开展案例分析讨论,能够杜绝或减少护理差错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对减少医学院校实习护生医疗差错及纠纷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于2011年07月调查100例河北医科大学实习护生(对照组)在各大医院2010年07月~2011年06月实习期间发生医疗差错及纠纷情况,统计医疗差错及纠纷情况并找出问题所在。在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后让100例河北医科大学实习护生(观察组)到各大医院实习,于2012年07月再次采用问卷调查100例河北医科大学实习护生在2011年7月~2012年6月实习期间发生医疗差错及纠纷情况,比较两批实习护士在为期1年实习期间发生医疗差错及纠纷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严重差错、一般差错和医疗纠纷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习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教育能够明显地提高护理质量,从而减少医疗差错及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改进护理方式,进行整体护理。结果: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患者均恢复较好并出院。结论:实施改进后的整体护理方式,转变了护理思想,更新了服务理念,提高了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耿丽  胡柳  史崇清  张俊 《广西医学》2020,(11):1456-1458
目的观察整合优化心内科病房护理工作流程的效果。方法选择心血管疾病患者84例,将改进病房护理工作流程前收治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改进病房护理工作流程后收治的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护理流程工作,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进后护理流程工作。比较两组护士对患者的日直接护理时间、护士每日工作时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士的日直接护理时间长于对照组,护士每日工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合优化心内科病房护理工作流程可以有效增加护士对患者的护理时间,缩短护士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11.
急诊是医疗事故和纠纷的高风险区,容易发生差错事故。现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目的在于提高护士的认识,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我院产科病区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调查,同时对管理方法进行讨论。方法:对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50例产科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进行调查,针对其风险事件类型总结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管理。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50例产科患者,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调查其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并与开展管理前进行比较,最后调查两个时间段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有1例风险事件发生,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0%,有1例护理差错发生,护理差错发生率为2.0%,对照组有3例护理风险事件发生,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0%,有2例护理纠纷发生,发生率为4.0%,有3例护理差错发生,发生率为6.0%,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4.0%、64.0%,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科病房容易发生风险事件,积极查明风险因素开展风险管理能够降低患者风险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自行设计心内科介入术后护理表格并应用于临床护理记录中,既显示了护理记录内容全面、专业,又战轻了护士重复记录、书写繁琐的缺点。对护士的实施护理和记录具有指导作用。方法:笔者根据规范要求和疾病护理常规内容.参照基础护理,重症护理观察记录表格和整体护理记录住院病人评估表.按表格系统的格式,设计了心内科介入术后护理表格。结果:心内科介入术后护理表格应用于临床后.护士运用对直观、方便、省时、统一规范。结论:表格设计具有实用性、科学性。使护士观察病情时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值得借釜与临床雅广。  相似文献   

14.
金萍   《中国医学工程》2014,(10):170-170
目的探讨心内科优质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56例心内科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对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焦虑变化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56例心内科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为(92.54±3.13)分,且未出现任何护患纠纷情况,护理前60.71%患者发生中度焦虑,5.36%患者甚至出现极重焦虑;经护理后58.93%患者未发生焦虑,且无极重焦虑情况发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内科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焦虑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护理中的隐患,寻求最佳应对措施,减少医疗护理纠纷,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总结分析1677例院前急救病例资料,探讨院前急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有效应对措施和效果。结果:本组病例经及时抢救护理.尤其是及时消除院前急救护理巾的隐患,为院内急救赢得了时间,纠纷发生率为0,患者满意率达99.5%。结论:及时发现院前急救护理中的诸多隐患,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可为院内急救赢得时间,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或社绝医疗护理纠纷和差错事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在手术室工作中采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给予对照组传统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手术护理差错和纠纷发生率、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2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差错、纠纷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工作的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差错、纠纷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质量和患者的满意程度,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评价改进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心内科住院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根据改进措施,采用预防潜在风险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总结归纳出了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研究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护理水平、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注重沟通技巧、人文关怀的培养、完善管理制度、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降低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改善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65例心内科住院患者,其接受整体护理,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早期在我院接诊的64例心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接受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了解两组心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观察组、对照组心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84%、78.12%,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心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有效沟通标准作业程序(SOP)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①根据儿科护理队伍和特殊患儿群体的特点,制定适合于儿科各项操作和各类接待时等不同场景的有效沟通SOP小册,即沟通交流语言规范,让护士学习.②针对每一次因护士沟通不良引发的纠纷和投诉,组织全体护士进行讨论、分析存在的问题,护士分组(以患儿家长和护士的角色)模拟回放当时情景,让护士现场查找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每1次培训活动后护士必须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然后追踪查看沟通交流效果.结果 护患纠纷和差错发生率降低,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提高,护士沟通交流技巧、整体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结论 制定有效SOP,进行护士多元化的培训,对降低儿科纠纷、投诉发生和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儿科急门诊护患纠纷的原因找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15例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寻找、探讨管理措施,改进工作。结果:15例护患纠纷按相关法律法规均予以妥善解决。结论:加强护士责任心、业务能力及护患沟通、提高护理质量是防止护患纠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