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4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缩宫素静脉泵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采用缩宫素静脉泵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治疗2h内出血量为208.34±41.13ml、治疗24h内出血量为242.53±51.13ml,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2h内出血量为339.95±81.12ml、治疗24h内出血量为382.54±70.14ml。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产后出血量进行对比(P0.05)。在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疾病临床上缩宫素静脉泵联合米索前列醇获得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2.
r-tPA动脉溶栓治疗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CT灌注指导下r-tPA动脉溶栓治疗6~9h时间窗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前瞻对照研究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将63例发病6~9h内CT灌注成像提示存在缺血半暗带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A、B两组,A组给予r-tPA动脉接触溶栓,B组给予常规抗血小板等治疗.各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24 h和7d行NIHSS评分,90 d行mRS及BI评分以评定临床预后;A组患者术前、术后行脑血管DSA检查,判定闭塞血管再通情况;两组患者24 h内均复查颅脑CT,观察是否合并脑出血.结果 A组30例,B组33例;治疗前后比较,NIHSS评分差异24 h时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d时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显示A组较B组在治疗后24 h、7d时NIHSS评分下降更显著(P<0.01);治疗后90 d良好预后者A组明显多于B组(P<0.05);A组溶栓治疗后成功再通20例(66.67%),24h内有2例并发脑出血,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指导下r-tPA动脉溶栓是治疗6~9h时间窗内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及铝镁加混悬液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及胃内24h胆汁的影响.[方法]55例经胃内24h胆汁监测证实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3组.A组20例,予以莫沙必利5mg,每天3次,治疗4周;B组15例,予以铝镁加混悬液15mL,每天3次,治疗4周;C组20例,予以莫沙必利5mg,每天3次,及铝镁加混悬液15mL,每天3次,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观察3组患者腹胀、上腹痛、恶心及呕吐症状变化,并于治疗后复查胃内24h胆汁监测.[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症状均明显减轻(P<0.05),但各组间症状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组患者治疗后胃内24h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均显著减小(P<0.05),但减小幅度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莫沙必利可减少胃内胆汁反流,铝镁加混悬液可结合胆酸,均为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痔宁肠溶止痛栓在肛肠疾病镇痛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痔宁肠溶止痛栓在肛肠疾病镇痛治疗中的疗效,将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手术和非手术肛肠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70例,采用痔宁肠溶止痛栓治疗;对照组130例,采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治疗,观察2组用药后镇痛持续情况、手术后至24h内镇痛情况及有效率、用药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在镇痛持续、术后至24h内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无差别。该研究表明痔宁肠溶止痛栓在肛肠疾病镇痛中的效果可靠、持久,安全易行。  相似文献   

5.
李军  王宜田  朱铁兵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11):1591-1593
【目的】观察铝镁加混悬液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胃内24 h胆汁的影响.【方法】经胃镜和胃内24 h胆汁监测确诊的胆汁反流性胃炎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服用铝镁加混悬液和莫沙必利;对照组22例,单用莫沙比利.疗程均为4周,观察腹痛、腹胀、呕吐胆汁等症状变化,治疗结束后复查胃镜和胃内24 h胆汁监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和81.82%,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愈率分别为54.17%和22.73%,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4 h胃内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均有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变化率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铝镁加混悬液可有效的结合胃内胆汁,与莫沙必利联用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评价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静脉点滴,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24小时内78.7%患儿喘憋明显缓解,对照组24小时内34.3%患儿喘憋缓解,P〈0.01。结论: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可作为一线药物用于毛细支气管炎治疗。  相似文献   

7.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90例,按气管切开治疗时间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发病后12h内即进行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观察组28例(发病后12~24h内进行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和对照组28例(发病24h后进行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通过气管切开进行治疗,观察3组患者临床疗效。3组患者经气管切开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7.86%,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2.14%,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1.18%,治疗组治疗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和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早期进行气管切开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3种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克氏针、钢板及记忆金属环行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本组144例,采用克氏针固定组60例,钢板固定组60例,记忆金属环行接骨板固定组24例。结果本组获平均随访18个月(1~3年),疗效满意,优良率95.83%。克氏针固定组60例中2例畸形愈合,1例内固定松动;钢板固定组60例中1例骨不连;记忆金属环行接骨板固定组24例中2例内固定松动。结论3种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效果确切,固定可靠,住院时间短,痛苦少,早期功能恢复,便于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有氧结合抗阻训练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及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 方法 将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有氧运动组、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有氧运动组在常规基础上增加有氧运动训练,联合治疗组在有氧运动组基础上增加抗阻训练。治疗前、治疗12周后(治疗后),观察3组患者24 h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平均值及标准差,进行血液指标检查,计算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 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24hSBP、24hDBP及24hSSD、24hD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24hSBP、24hDBP均有所下降(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氧运动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后24hSBP、24hDBP均显著下降(P<0.05)。与有氧运动组治疗后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24hSBP[(126.3±7.56)mmHg]、24hDBP[(84.2±5.1)mmHg]均显著下降(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有氧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后24hSSD下降(P<0.05)。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有氧治疗组、联合治疗组24hSSD下降(P<0.05)。3组患者治疗前AIP、Lp-PLA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有氧运动组、联合治疗组AIP、Lp-PLA2均有所下降(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氧运动组、联合治疗组AIP、Lp-PLA2均有所降低(P<0.05)。与有氧运动组治疗后比较,联合治疗组AIP(2.08±0.23)有所降低(P<0.05)。 结论 降压药物能够降低血压,但不能有效控制血压变异、降低血脂、改善动脉硬化指数。长期有规律的有氧运动能使中老年高血压患者BPV下降,血脂、动脉硬化指数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有氧运动结合轻中度循环阻力运动在改善上述指标方面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各368例,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组术后意识清醒时间2~72 h,平均14.7 h,24 h内意识清醒率86.7%,痛死率3.3 %;非手术治疗组治疗后出院前清醒286例,意识清醒时间8 h~14 d,平均5.8 d,24 h内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SABP)24~72 h和72~120h内急诊内镜治疗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1 5例SABP患者急诊(24 ~72 h内)进行内镜治疗,10例SABP病例72~120 h内进行内镜治疗.同期30例SABP患者行内科保守治疗.72~120h内镜治疗组与24~72h治疗组对比,并与内科保守治疗组对照,两手术组对手术当天、术后第1、3及第5天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以及临床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等指标对比分析.72 ~ 120h内镜治疗组与内科保守治疗组就入院时、住院第7天的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等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两内镜治疗组(24~72h和72~120h)入院第7天血淀粉酶、总胆红素下降幅度、白细胞下降幅度显著大于保守治疗组(P<0.05);其死亡率、平均住院时间及腹痛持续时间与保守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72~120h内镜治疗组手术当天、术后第1、3及第5天血淀粉酶、总胆红素下降幅度、白细胞下降幅度以及死亡率、平均住院时间及腹痛缓解时间与24~72h急诊内镜治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结论 24~72h和72~120h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救治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体位气管内注入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以2006/2007年收治住院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仰卧位气管内注入固尔苏,对照组24例分四种体位气管内注入。结果:两组疗效相仿,而仰卧位给药面色发绀、药物反流、颅内出血少。结论:仰卧位不变换体位给药好。  相似文献   

13.
甲基强的松龙序贯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甲基强的松龙序贯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序贯法静脉点滴.四日用量分别为4、3、2、2mg/kg,对照组38例采用氢化考的松琥珀酸钠治疗。结果:治疗组24h内76.3oA患儿喘憋明显缓解,对照组24h内34.2%患儿喘憋缓解,P<0.01。结论:危重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治疗可首选甲基强的松龙序贯法。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0):3888-3889
研究病例为我院2011年6月~2015年11月收治的子宫出血患者36例。按照止血方式不同分组,分为第Ⅰ组(18例)和第Ⅱ组(18例)。第Ⅰ组用卡前列素丁三醇、缩宫素、益母草、米索前列醇、垂体后叶素等药物,第Ⅱ组用宫腔内放置益心达球囊子宫支架压迫止血治疗。统计两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治疗后24h内出血量、子宫切除率。第Ⅱ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短于第Ⅰ组,治疗后24h内出血量明显少于第Ⅰ组,经t检验行统计学处理显示上述2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第Ⅱ组子宫切除率低于第Ⅰ组,经χ2检验行统计学处理显示子宫切除率差异显著(P0.05)。宫腔内放置球囊子宫支架压迫止血治疗子宫出血的效果确切,可迅速止血,减少出血量,保留子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该研究旨在分析食管内异物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相关的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多科协作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食管内异物住院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误食异物24 h内得到有效治疗;B组,误食异物超过24 h得到有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食道异物的种类、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最常见的异物为枣核、动物骨头和鱼骨。食管上段异物常见,其中A组比B组更常见。两组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存在明显差异。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住院时间长,多科协作治疗能给患者提供更合适的治疗方法。结论大多数食管内异物能在内镜下取出,24 h内有效的治疗能减少并发症和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消化内科、耳鼻喉科及胸外科多科协作能给患者提供有效安全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平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5):458-459
目的:观察降纤酶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和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56例,治疗组30例,其中发病24h内给药19例,24-48h内给药11例。对照组26例,治疗前后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并对血液粘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进行测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其中24h内给药且的痊愈率较48h组明显升高,分别为36.8%和18.1%。治疗后血浆粘度显著降低,全血低切粘度显著下降而高切粘度无显著变化。血浆纤维蛋白原由治疗前的4.79g/L降至2.43g/L。结论:提示降纤酶能减轻临床症状,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纤溶活性,降低血浆粘和全血低切粘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压氧在不同时间窗治疗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首次发病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30例。4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础药物治疗,A组患者在发病后24h内开始高压氧治疗,B组患者在发病后24~72h内进行高压氧治疗,C组患者在发病后72h。7d内进行高压氧治疗,D组患者未给予高压氧治疗。结果在治疗后第14,28及90天时,发现4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其中A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B、C、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C、D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高压氧治疗时间窗对首次发病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疗效具有重要影响,开始治疗时间越早则疗效越佳,以发病后24h内进行高压氧治疗疗效最佳,24—72h内干预则疗效次之,超过72h则无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P选择素的影响。方法将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静脉溶栓治疗成功组40例、PTCA治疗成功组45例及静脉溶栓治疗失败组25例,并在静脉溶栓及PTCA前、治疗后2、4、12、24、48小时分别检测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结果各组P选择素均在治疗2小时后升高,而静脉溶栓成功组及PTCA组P选择素在12小时内回落至基线水平;PTCA成功组明显比静脉溶栓组P选择素提前达到高峰,亦提前回落至基线水平;静脉溶栓失败组P选择素24小时后仍持续高水平。结论可溶性P选择素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后是明显升高的,且有明显的动态变化,可能可以作为血管再通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性分析我科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8例出现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选择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选择合金记忆形状环抱器进行内固定治疗。全部患者均随访9~24个月,观察组患者患肢负重的恢复时间4~7.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9~24个月,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83.37±8.85分;对照组则分别为5~9.5个月、12~24个月、73.11±9.25分。观察组术后髋关节的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选取脑梗死患者82例,40例发病24h后治疗患者为对照组,42例发病6h内治疗患者为超早期治疗组,其中22例发病3h内治疗患者为超早期甲组,20例发病3h后治疗患者为超早期乙组,对比三组临床疗效。超早期甲组与乙组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间治疗有效率差异不显著;对照组与超早期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超早期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应尽量在发病后6h内展开超早期治疗,从而实现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