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郁发之"是《内经》五郁治法之一,旨在因势利导。通过宣发郁热,透邪外出,达到气机调畅的平衡状态。"火郁发之"在外感病、内伤杂病中均可使用。  相似文献   

2.
"木郁达之"为《内经》"五郁"治法之一,五郁之说是《内经》五运六气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五郁"一词,首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郁,即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  相似文献   

3.
“火郁发之”为《内经》五郁治法之一。《内经》中,火郁即为心郁,导因于外感风寒,心气不舒,邪热怫郁于内,其治“发之”多以汗解。后世认为,火郁不仅可因外感,内伤也可致郁;且火郁不单指心郁,五脏皆有火郁之证;“发”谓升散透达。凡五脏之火郁,以升散透达之法治之者,均属“火郁发之”理论范畴。这是后世在《内经》基础上对该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火郁发之”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郁之甚者 ,治之奈何 ?岐伯曰 :木郁达之 ,火郁发之”。《内经》由此提出了火郁病证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1 火郁发之的理论依据《内经》所言五郁为五行之郁 ,是因五运之气有太过不及 ,胜复之变而致天地之郁 ,人与天地相应 ,五脏化生于五行之气 ,故五郁即指五脏郁发的疾病。火郁即为心郁 ,心为火脏 ,因运气的太过、不及而外感风寒 ,心气不舒 ,邪热怫郁于内而形成。其治“发之”多以汗解 ,如王冰曰 :“发谓汗之 ,令其疏散也。”后世认为 ,《内经》所说火郁之证不仅因五运六郁即外感所致 ,内伤因素…  相似文献   

5.
易华波 《光明中医》2011,26(7):1483-1484
本文试从四逆散与升降散的方剂来源、病因病机、治疗机理来探讨两方在外感高热不退中的异同点。两方均遵从《内经》"火郁发之"的治疗原则,在外感高热的症状中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四逆散主要体现在恶寒发热无汗,四肢逆冷;升降散表现为恶寒轻发热重,汗出热不退,大便结。  相似文献   

6.
李金生主任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从郁论治慢性病、疑难病。中医学很重视郁证,如《内经》中记载,五郁缘于运气之太过与不及,其对郁证的认识局限在外感范围,直至朱丹溪提出“六郁”之说才开始把人体诸病皆归结于郁,并对中医学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土郁夺之的临床运用湖南省湘澧盐矿职工医院(415400)揭祖岸主题词脾病(中医)/中医药疗法,攻下"土郁夺之"届《内经》五郁病证治则之一"。"土郁"是土气抑郁而产生的本脏及所属经络病理变化。"夺之"是用攻下、疏导之法去其壅滞,以恢复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8.
《内经》认为,暑邪是常见外感邪气之一,属阳邪,属"上部"病因。暑为夏季的主气,夏伤于暑,热气盛。暑邪致病的证候特点为起病即见炎热燔灼之象,易耗气伤阴,暑热易犯心包,出现神志病证,易伤肺气,且易挟湿。《内经》分别论述了新感类暑病和伏邪类暑病,提出"热者寒之",对暑邪致病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内经》“五郁之发”新释山东广饶县中医院(257300))闫自力山东中医学院(250014)徐以经关键词黄帝内经,经文新释《内经·六元正纪大论》所论及的“五郁之发”,历代甚多注解,然并未道出《内经》意义。笔者认为“五郁之发”是《内经》中关于地震、干旱...  相似文献   

10.
中医"郁"概念的源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内经》五郁之说的产生、内涵到历代医家对“郁”概念的论述出发,系统整理分析了中医“郁”的概念的历史源流。认为中医历代郁的概念琳《内经》五郁理论为纲领,五脏气机郁滞不畅,则可致气郁、湿郁、水郁、痰郁、热郁、血郁、食郁等,并因情志不遂所致郁者有虚实之辨,总属气郁范畴。阐明中医“郁”的含义既指“郁”的病机又特指郁病,论述了郁病病名的确立及规范,为更全面深刻的理解中医“郁”概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郁证是发病范围较广的一种病证,《内经》有五郁之治,丹溪倡六郁之说,明·张景岳有“情志之郁”之论述,阐发“五气之郁是因病而郁,情志之郁是因郁而病”的观点,并分怒郁、思郁、忧郁三证论治。《类证治裁》亦有“病发心脾不得隐曲,思想无穷,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之范畴,《内经》称其为"消瘅"。本文整理挖掘《内经》关于"消瘅"的成因、病机、治疗以及传变预后的精辟论述,探讨分析其精要以借鉴于今之临证。糖尿病临床症状集中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祖国医学对其有丰富的论述和悠久的认识历史,《内经》将糖尿病称为"消瘅",作为以消渴为主症的疾病的总称。笔者不揣鄙陋,将《内经》对本病病机与调护的认识总结如下,以为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3.
刘启泉  王志坤  张晓利 《光明中医》2011,26(6):1093-1094
嗳气是指胃失和降,胃中浊气上逆,经食道由口排出的一种病证。《内经》无嗳气之名,称其为"噫",《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气为病,心为噫"。《说文解字》释噫为"饱食息也",即饱食之气。嗳气之病名首见于《丹溪心法》,并提出本证乃"胃中有火有痰所致"。嗳气一证有轻重之别,可单独出现,亦可与痞满、胃痛等症并见。若一时气逆而作,无明显兼证,病证轻微者,可不药而愈;若持续或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4.
郁证为中医临床较常见的病证,五郁治疗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六元正纪大论》,根据郁的微甚不同,涉及五郁郁发、致病、治则等方面。本文从《内经》的基本理论出发,阐述了五郁治疗的理论来源及发展,分析产生五郁之发的病因病机,重点总结五郁治疗的内涵规律,以及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对五郁治疗的扩充。  相似文献   

15.
许爱英  党炳林 《陕西中医》2003,24(9):850-850
“火郁发之”为《内经》五郁治法之一。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郁之甚者 ,治之奈何 ?歧伯曰 :木郁达之 ,火郁发之……”。火郁即为心郁 ,心为火脏 ,《内经》由此提出了火郁病证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后世认为 ,“火郁发之”中的火郁不仅单指心郁 ,而对火热所致诸多病证的辨证论治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故就火郁发之理论及临床意义作一探讨。1 火郁发之的理论依据 《内经》所言五郁为五行之郁 ,是因五运之气有太过不及 ,胜复之变而致天地之郁 ,人与天地相应 ,五脏化生于五行之气 ,故五郁即指五脏郁发的疾病。火郁即为心郁 ,心为火脏 ,…  相似文献   

16.
蒋燕 《中医杂志》1995,36(4):203-204
“火郁发之”,出自《内经》。是《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在论述五郁时,针对火郁所致诸多病证制定的治则。《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言五郁之发,是因五运之气,有太过不及,胜复之变而致天地之郁,人与天地相应,亦能因郁致病。《内经》的五郁,即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虽以五行立名,实指六淫之邪导致五脏郁证,故其治法,是以五脏的特性及其病理特点为主要依据。经言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火郁发之,属治则范畴。  相似文献   

17.
<正> “木郁达之”,源自《内经》,是《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在论述五郁时,针对木郁所致诸多病证制定的治则。该篇言五郁之发,是因五运之气,有太过不及,胜复之变而致天地之郁,人与天地相应,亦能因郁致病。五 郁为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五郁实则概括了五脏的特性及其病理特点。 郁即积滞,蕴结不通,气机不畅,升降之机失度。张景岳言,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诸郁,皆脏气病也。 木郁之证,其脏应在肝胆。因肝主疏泄,调畅气血,调节情志,促进胆汁分泌,协助脾胃运化,再按肝经的  相似文献   

18.
1膝痹病的概念及范畴 祖国医学认为骨性关节炎属于"骨痹"范畴,《内经》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阴精虚久阳必虚"。《内经》有"男子六八,女子六七,虚衰之象渐显"。  相似文献   

19.
张银娟 《河北中医》2011,33(5):651-652
李静茁教授为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针灸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呃逆亦称"哕"、"哕逆",《内经》有"胃为气逆为哕",即西医的单纯性膈肌痉挛。李静茁教授认为呃逆乃气机失调所致,临床治疗"气病"时可取"气海",此"气海"非脐下之气海一穴,  相似文献   

20.
葛静  闫颖 《吉林中医药》2011,31(5):457-458
《傅青主女科》认为调经应从肝经论治,主张扶正解郁,而肝经病机多见"郁"与"火",肝郁与肝火既可以互相转化的,也可以互相促进,治法以养肝肾阴为首,次而平肝开郁,再次清肝泄火。白芍功能养肝脾阴血,养肝阴敛肝阳,缓中调经止痛,傅氏疏肝解郁重用白芍,配伍大剂量补益肝肾之当归、熟地黄等,而少佐宣散之柴胡荆芥等,正如《傅青主女科》原文所言"舒肝肾之气,非通经之药也;补肝肾之精,非利水之品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