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耳鸣指患者自觉耳中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它可发生于单侧,也可发生于双侧,有时患者自觉鸣声来自头颅内部,可称为“颅鸣”或“脑鸣”。西医治疗常采用口服抗抑郁、抗焦虑以及抗惊厥类的药物等配合掩蔽疗法。但是这些药物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甚至有些药物可加重耳鸣。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谢强教授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针药结合的保守疗法,采用三针为主结合灸疗及其自拟方聪耳息鸣饮治疗神经性耳鸣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介绍其治疗经验2例,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
邓琤琤 《江西中医药》2004,35(10):56-56
感音神经性耳聋为内耳常见疾病,常为耳蜗及听神经受损所致。根据江西省名中医谢强教授针刺结合中药自拟方系列制剂,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经验,在临床上获得较好疗效。现将其中针刺结合“聪耳息鸣饮”治疗肾精亏损感音神经性耳聋伴耳鸣的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聪耳息鸣汤结合针刺治疗耳鸣的疗效。方法: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两组均用聪耳息鸣汤治疗,观察组加用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聪耳息鸣汤结合针刺治疗耳鸣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聪耳息鸣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治疗四周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和总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总的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7.5%,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疗效确切,具有实际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聪耳通窍汤加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我院耳鼻喉科、五官科神经性耳鸣患者9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31例)、聪耳通窍汤组(31例)及针药合用组(31例),3组均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为10 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液中5-HT及Rho/ROCK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3个疗程后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比较,针刺组有效率71%,中药复方组55%,针药合用组87.1%,其中针药合用组相对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HPLC检测患者血液中5-HT发现,治疗后相对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检测Rho/ROCK信号通路发现,治疗后患者ROCK蛋白明显下降。结论:针药合用治疗神经性耳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治疗效果可能与抑制5-HT/Rho/ROC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脑鸣辨析     
脑鸣,常与耳鸣混淆,论述研究较少,但临床上时有出现,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本病虚多实少,多因肾精亏虚、髓海失养,心脾气虚、痰湿内阻,或肝郁化火、上扰清窍等所致,肾精亏虚为主因,主要责之于心、肝、脾、肾诸脏,临床当辨证论治,随证治之,举针药结合治疗医案2则,浅析从中药、针灸治疗本病的疗效,以资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综合运用中药与体针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针药并用对12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进行辨证论治,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有效率为90%。结论:针药并用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清肝聪耳合剂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临床疗效及对心理声学特征的影响。方法将86例肝火上扰型特发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针药组采用针刺配合清肝聪耳合剂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滴剂、甲钴胺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观察治疗前后耳鸣评价量表(TEQ)评分变化。进行纯音测听和心理声学检测[音调匹配(PM)、响度匹配(LM)、最小掩蔽级测试(MMLs)、Feldman曲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病程、严重程度、耳鸣匹配频率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耳鸣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针药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针药组不同病程、不同耳鸣匹配频率、不同耳鸣严重程度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治疗后音调匹配频率(PMl)和音调匹配类型(PM2)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后响度匹配感觉级(LMSL)、MMLs、MMLs差值、Feldman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清肝聪耳合剂治疗肝火上扰型特发性耳鸣疗效显著,对耳鸣及其产生的不良心理反应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窍止鸣汤加减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47例神经性耳鸣的患者用通窍止鸣汤加减治疗。结果:治愈15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治愈率31.9%,总有效率74.5%。结论: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显示通窍止鸣汤加减能使神经性耳鸣鸣声减轻或消除,有效率较高,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宣伟军教授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的经验。宣教授治疗耳鸣从整体出发,强调辨证论治,尤其注重从肝脾肾瘀立论,临证以虚实为纲、肝脾肾瘀为目进行论治。实证耳鸣多责之肝胆,方用自拟疏肝止鸣汤;虚证耳鸣多责之脾肾,方用自拟健耳止鸣汤加减。并融合现代药理及病因病机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加减用药。  相似文献   

11.
神经性耳鸣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清,因此针对该病临床上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针刺因为无明显毒副作用、操作简便、应用安全、临床疗效较显著,被广泛应用于神经性耳鸣的治疗中,但临床中仍然有个别患者对治疗效果不满意。作者近年集众家之长,使用黄帝内针治疗神经性耳鸣,往往能取得预期效果。此文通过验案观察使用黄帝内针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效果,证实该针刺方法对神经性耳鸣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综合评价综合运用中药与体针结合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临床观察。[方法]对180例耳聋和288例神经性耳鸣辨证的运用中药与辨证的应用体针治疗,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神经性耳聋有效率90%,治疗神经性耳鸣有效率91.7%。[讨论]强调辨证运用中药与辨证运用体针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7,(9):743-746
阐述从心论治耳鸣的理论基础,认为心与耳经络相连、藏神相通,耳鸣常由心气、心血失调,心神紊乱引起,故耳鸣的治疗应不仅从肺、肝、肾、脾四脏着手,还应关注肺、肝、脾、肾与心的关系,注意对心的调养。根据临床经验,认为与心相关之耳鸣可分为心火上炎、心血亏虚、心肾不交三型,并拟清心聪耳止鸣汤、补心安神止鸣汤、清心滋水止鸣汤分别治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神经性聋是指内耳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发生病变,而引起听力减退甚至听力消失的一种病症,常常伴有耳鸣.一般病程短者治疗效果明显,病程超过3个月则预后较差.兹将针药结合治疗重度神经性聋1例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赵明华主任医治神经性耳鸣耳聋强调明辨虚实、脏腑、经络,循经辨证取穴,辅以中药施治调理。赵师认为神经性耳鸣耳聋病位深,与少阳经关系最为密切,针灸非深刺不能达病所,局部取穴中西合参,以泻少阳经气为基,针深热胀为要。配合中药调理脏腑阴阳,中焦脾胃最为关键,参苓白术散为底方,随症加减。笔者通过跟师临证、整理相关病例,查阅相关文献典籍,从理法、处方特色方面总结赵明华主任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的诊疗思路及临床经验,并举一验案予以佐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痰瘀阻络型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痰瘀阻络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声信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HI)评分、耳鸣严重程度评分及分级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HI评分和耳鸣严重程度级别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HI评分和耳鸣严重程度级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是一种治疗痰瘀阻络型神经性耳鸣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神经性耳鸣为临床常见病,早期多不影响听力,久则听力渐减,甚至失聪.笔者自2007年1月~2010年2月采用耳针、体针配合治疗神经性耳鸣3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并与单用体针治疗的3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六味地黄丸出自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为临床治疗肾阴亏虚的常用经方,组方严谨、配伍得当、疗效肯定。笔者临证以六味地黄汤加味联合六味地黄浓缩丸,结合耳鸣中医学病机特点,用于治疗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引发的耳鸣,均可收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耳鸣治验举隅耳鸣有虚有实,临床上以虚中夹实尤为常见。治疗时用益气聪耳、滋肾平肝、宣通耳窍之穴。迎香、听会、口禾、液门、侠溪、肾俞、关元适用于上气不足、耳脉经气不充、司听失聪之证。迎香穴本是治鼻疾的有效穴,吾师邱茂良曾说:“此穴可通治清窍闭塞而致的五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气血亏虚型神经性耳鸣的疗效。方法:将60例气血亏虚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_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气血亏虚型神经性耳鸣疗效显著,能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