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各种蜘蛛毒素中发现有多种酶类以及对哺乳动物,昆虫神经系统有选择性作用的一些神经毒素。虎纹捕鸟蛛是在云南、广西一带发现的一个捕鸟蛛科新种,其粗毒中主要含有HWTX-Ⅰ,HWTX-Ⅱ,HWTX-Ⅴ,HWTX-Ⅺ等几种神经毒素,还有一些多肽类(毒液的主要成分都为相对分子质量2×103~9×103的多肽)、蛋白质和低相对分子质量物质所构成的复杂混合物,具有多种活性及生理作用,在治疗癫痫病、癌症、脑溢血、神经肌肉疼痛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前景,作者对虎纹捕鸟蛛的来源、毒性成分及其应用、毒性成分的药理及研究展望进行了文献整理。  相似文献   

2.
黑翅土白蚁抗HIV活性部位中蛋白质成分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黑翅土白蚁抗HIV-1活性部位中水溶性蛋白质进行分离鉴定。方法利用离子交换层析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对纯化物CM-1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纯化物CM-1初步判定为蛋白质类化合物,其中含18种氨基酸,粗蛋白含量是46.75%,必需氨基酸含量是24.72%,氨基酸总量是61.5%。结论纯化物CM-1是否具有抗HIV活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采用酶解法制备林蛙油提取物(RE),并通过UV-可见光光谱法、SDS-PAGE电泳法、红外光谱法、蛋白显色法开展了相关理化性质研究。结果显示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280~290nm左右,红外光谱检测特征官能团为-COOH和-CONH,茚三酮反应和双缩脲反应均显示阳性,故初步证实RE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类物质。利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得RE含量为60%,蛋白收率为13%。分子量集中分布在30KD以下。应用氨基酸全自动检测仪测得RE含有17种氨基酸成分,其中以苏氨酸(Thr)含量最高,为4.87%。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虎纹捕鸟蛛毒抑制体外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生长并诱导其凋亡,激活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的作用。方法:将U251细胞分为3组:空白组、顺铂组、加药组(虎纹捕鸟蛛毒素浓度为37.5,50,75,100,150 mg·L-1),毒素作用24,48 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并与顺铂组、空白组做对比;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检测细胞凋亡率;Caspase-3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的相对活性。结果:虎纹捕鸟蛛毒素剂量为37.5,50,75,100,150 mg·L-1时,对U251细胞的增殖有显著性抑制作用(P<0.05或P<0.01),IC50为53.48 mg·L-1。虎纹捕鸟蛛毒素可诱导U251胶质瘤细胞凋亡并呈浓度依赖关系。在剂量为150 mg·L-1诱导48 h,细胞早期凋亡率84.1%,晚期凋亡率4.48%。用不同浓度分别处理细胞,Caspase-3活性于48 h,150 mg·L-1时达高峰,对细胞中的执行分子Caspase-3的激活速度快,活化程度为9.23,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和浓度依赖性的升高。结论:虎纹捕鸟蛛毒素明显抑制U251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发生凋亡,凋亡过程中有Caspase-3的激活。  相似文献   

5.
GC-MS定量测定山豆根非生物碱部分成分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GC-MS定性、定量分析山豆根非生物碱中的部分化学物质组成和含量.方法:非生物碱部位样品经TMs衍生后,采用GC-MS法测定,通过NIST 2.0数据谱库检索,结合人工解析,鉴定各种化学成分.在此基础上,测定了各组分的含量.结果:从非生物碱部位共鉴定了24个化合物,其中定量测定了19个化合物的含量,占总量的34.72%,其中5个糖类成分占22.62%,9个有机酸占11.81%,其他5个成分占0.29%.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为定性、定量测定植物中复杂初生代谢产物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吴建华 《陕西中医》2011,32(10):1410-1411
目的:通过对黄精药材常压蒸制与高压蒸制品进行对比,对酒黄精饮片高压炮制可行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精不同炮制品中糖类成分和氨基酸类成分进行定性对比研究,比较各成分变化情况。结果:高压炮制与常压炮制酒黄精饮片在糖类成分与氨基酸类成分变化较大。结论:酒黄精饮片高压蒸制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提取工艺对九香虫中脂肪油和氨基酸成分的影响,为九香虫的综合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采用石油醚溶剂回流提取法和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提取九香虫脂肪油;经甲酯化处理后,采用GC-MS对脂肪油成分进行分析。并对两种工艺提取后的残渣用盐酸水解后,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其所含氨基酸进行分析。结果:溶剂回流提取脂肪油的得率为43.39%,从中鉴定出14个成分,已鉴定成分含量占总量的58.49%,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39.03%。超临界流体CO2提取脂肪油的得率是42.23%,并从中鉴定出17种成分,已鉴定成分含量占总量的95.26%,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74.58%。超临界流体提取后残渣中的总氨基酸含量为48.7%,粗蛋白含量为56.1%;而溶剂回流提取处理后残渣中的总氨基酸含量是55.5%,粗蛋白是61.1%。结论:不同提取工艺所得九香虫中脂肪油和氨基酸不仅存在量的差异,其内在成分也明显不同,因此还应结合药效学考察确定九香虫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掌握悦目金蛛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分析毒腺形态与体量的相关性,优化明确制毒路线,获得较纯生理活性较高的蜘蛛粗毒.方法 通过毒腺形态解剖,借助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毒腺形态与蜘蛛体量的相关性;采用毒腺解剖法直接获取性质稳定和最多量的蛛毒粗品,以鸡红细胞为模型检验了粗毒效价,探索了毒素离子通道抑制类型.结果 毒腺重量与体量呈正相关,按照优化后的制备方法和技术线路,制得5 mg悦目金蛛粗毒;悦目金蛛毒素有促进红细胞凝集和裂解作用,在钙离子环境下毒素对红细胞的裂解作用更强.结论 利用毒腺解剖法能够获得最大量更高纯度的蛛毒,初步确定了蛛毒当中含有凝集素和磷脂酶两种成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别对龙眼假种皮、果皮、种子的石油醚萃取物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结合计算机谱图检索分别对龙眼假种皮、果皮、种子的石油醚部位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从龙眼假种皮共分离出25种成分,鉴定出15个成分,检出率为60.00%,检出物含量占总石油醚部分物质的76.73%,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角鲨烯、棕榈酸、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棕榈酸乙酯、油酸、油酸乙酯等;从龙眼果皮分离出45个成分,鉴定出28个成分,检出率为62.22%,检出物含量占总石油醚部分的83.22%,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棕榈酸、油酸、反油酸、角鲨烯、豆甾醇、γ-谷甾醇等;从龙眼种子中分离出43个成分,鉴定出30个成分,检出率为69.77%,检出物含量占总石油醚部分的87.06%,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棕榈酸、油酸、油酸乙酯等。结论:该研究分别对龙眼假种皮、果皮、种子的石油醚萃取物进行了初步研究,为龙眼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建青黛药材质量标准. 方法 采用GC-MS联用仪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别检测建青黛药材中醚溶成分和氨基酸的含量. 结果 从建青黛醚溶成分中鉴定出15个成分,占醚溶成分总量的93%;从建青黛中检出18种氨基酸,全氨基酸总量3.76%.游离氨基酸总量为0.0125%. 结论 建青黛中醚溶成分以甾醇类化合物为主,氨基...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中医杂志》2016,(7):641-644
目的:建立小花鬼针草化学成分的定性表征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色谱柱为HALO C18(150 mm×3.0 mm,2.7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采用化学成分数据库构建-液质数据采集-数据库检索-质谱数据验证的方法鉴定主要化学成分。结果:鉴定出小花鬼针草化学成分18种,主要包括Chalcone,α,3,2’,4’-tetrahydroxy-2'-O-β-D-glucopyranosyl、Rutin、Luteolin 7-O-β-D-glucopyranoside等黄酮类化合物和Chlorogenic acid、3,4-Di-Ocaffeoylquinic acid、3,5-Di-O-caffeoylquinic acid等有机酸类。结论 :液质联用技术能够有效鉴定小花鬼针草中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2.
广地龙Pheretima aspergillum为我国常用传统中药材,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为岭南地区道地药材。广地龙中化学成分包括蛋白质及多肽类、酶类、氨基酸及二肽类、核苷类、脂肪酸类、甾体化合物、溶血磷脂、无机元素等。传统认为广地龙蚓激酶、次黄嘌呤和琥珀酸为其主要药效成分。对广地龙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酶类、核苷类、脂肪酸类等成分与药效的关联,基于传统功效与现代药理作用预测其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初步确定纤溶活性蛋白、蚓激酶、蚯蚓纤溶酶、次黄嘌呤、肌苷、琥珀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及二肽类成分为其可能的Q-Marker。建议聚焦其有效成分,结合成分化学物质组入血后的协同作用以及化学成分可测性,建立专属性的测定方法,为明确广地龙Q-Marker和制定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黑头蜈蚣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方红  邓芬 《中药材》1999,22(5):226-228
本文报道了黑头蜈蚣Scolopendra negrocapitis化学成分,并与中国药典收载的少棘巨蜈蚣S.subspinipes mutilans进行了比较。黑头蜈蚣含总脂18.7%,蛋白质63.4%,游离氨基酸11.9%;含有与少棘巨蜈蚣相同的12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64%),21种氨基酸和12种微量元素;蛋白质聚丙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出14条色带。表明黑头蜈蚣与少棘巨蜈蚣主要化学成分类同,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新药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复合氨基酸口服液中枸杞子的定性鉴别方法,制定其定性鉴别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方法学考察表明,TLC法定性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复合氨基酸口服液的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高分辨质谱结合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冬虫夏草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差异及其与品质间的关联。方法:建立虫草类中药材化学成分数据库,采用UPLC-Q-TOF-MS对虫草子座、头及虫体3个部位及全虫样品进行数据采集,将结果导入Peak View软件,结合软件的Formula Finder,Mass Calculators,Fragment Matching功能及二级碎片裂解规律进行定性分析;将定性结果建立已知成分筛查表,并逐个提取分段样品离子强度,代入SIMCA-P软件中,进行可视化处理,构建PCA及PLS-DA数学模型。结果:冬虫夏草醇提样品中共找到了六类23个化合物,从子座、头及虫体中鉴定出11个差异性化合物,以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居多,其中8个化合物为首次在冬虫夏草中发现;运用SIMCA-P11.5软件构建PCA及PLS-DA数学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子座所含成分与头及虫体有明显差异,按照对分类起作用强弱,依次为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生物碱、核苷及糖苷类。结论:该方法的建立为冬虫夏草药效学物质基础阐明及冬虫夏草品质形成机制提供了科学参考,并为冬虫夏草药材的快速鉴定、质量控制与深入地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金毛狗脊氨基酸及无机元素含量测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测定分析金毛狗脊氨基酸及无机元素含量。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金毛狗脊中氨基酸的含量及其组成;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K,Na等15种无机元素含量。结果与结论:云南、广西、福建3个产地的金毛狗脊和炮制药材均含有16种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2.58%,2.08%,2.13%和2.66%。无机元素也比较丰富,大多数无机元素在不同产地之间的含量差异不大,所测15种元素中均以K的含量最高,其次是Mn.  相似文献   

17.
多棘蜈蚣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红  邓芬 《中国药学杂志》1997,32(4):202-204
 目的:分析多棘蜈蚣(Scolopendra multidens Newport)的化学成分,并与药典收载品少棘娱蚣(S. mutilans L. Koch)比较。方法:采用溶媒提取法测定总脂,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检测脂肪酸,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 离子交换色谱测定游离氛基酸,电感祸合离子发射光谱测定微量元素。结果:多棘娱蚣含总脂7.2%,蛋白质646%,游离氛墓酸6.3%;含有与少棘埃蛤相同的15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72% ).21种氛玉酸和12种徽量元素。结论:多棘娱蚣与少棘娱蚣主要化学成分类同,某些成分含量存在差异,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药用蜈蚣资源。  相似文献   

18.
壮药土垅大白蚁菌圃多糖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青  黄瑞松  刘婧 《中成药》2011,33(3):468-471
目的:建立土垅大白蚁菌圃多糖的分析测试方法,并进行不同产地,不同采集时间样品测定.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苯酚-硫酸比色法.结果:18个土垅大白蚁菌圃多糖样品的水解产物,均检测到D-葡萄糖、D-半乳糖、D-木糖等单糖组分,其总多糖含量为14.34%-23.91%,回收率为99.98%,RSD为0.738%.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为评价该药材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秦伟瀚  阳勇  李卿  张德利  花雷 《中草药》2020,51(17):4411-4418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研究天竺黄天然品与合成品间化学成分差异。方法结合在线数据库、二级碎片裂解规律等进行化学成分定性分析;并采用PeakView软件Enhance Peak Find功能进行差异性分析;将转换后数据导入SIMCA-P软件,建立OPLS-DA统计模型,进行差异性次生代谢产物分析。结果天竺黄的成分类别主要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生物碱、糖苷类等,其中11个已知成分被检出,未曾报道的化合物达43个;分析鉴定出2,5-二甲基-1,3-氧唑-4-羧酸、蔗糖等14个显著差异性成分及4-(庚氧基)苯基-4-(己氧基)苯甲酸酯、N-十二烷基乙醇胺等12个生物标志物。结论研究发现天竺黄天然品与合成品间化学差异明显,甜菜碱和蔗糖可作为区分两者的鉴别指标,为天竺黄质量控制及药效物质阐明提供新的思路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俗环毛蚓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敬炳  王光忠 《中成药》1997,19(5):35-36
从通俗环毛蚓[Pheretimavulgaris(chen)](沪地龙),中提取分离得到一白色结晶,经红外光谱鉴定为玻珀酸(Amberacid);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方法,分析鉴定了其中18种脂肪酸,且油酸,花生烯酸和花生四烯酸的含量较高;用氨基酸分析仪鉴定了其中的20种游离氨基酸,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8.6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