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溶栓失败者行补救PTCA术对其住院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对36例AMI者进行溶栓治疗,依TIMI分级分为无效组(0~1级)和有效组(2~3级);并对溶栓失败(无效组)的患者进行补救PTCA术治疗。结果PTCA成功率为91.7%,与择期PTCA成功率94.7%相比无显著差异;与操作有关的血管并发症并不增多;IRA再通后二周左室功能明显改善(P<0.01)。结论补救PTCA可以作为溶栓失败后的补充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再灌注治疗方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预后。方法:119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57例行静脉溶栓、14例行冠状动态内容栓(PTCR)、12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结果:静脉溶栓治疗冠状动脉再通率为52.6%,其中,AMI发生〈6h者再通率为67.6%,〉6h者再通率仅为20%。PTCR再通率为50%。急诊PTCA手术成功率为91.7%,2例植入冠状动脉支架成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其中男25人,女5人,行急诊PTCA治疗。结果:共扩张梗塞相关血管30支,成功率90%。血管狭窄由术前平均96.7%±5.3%减少到术后11.1%±8.9%。4例合并心源性休克,3例成功。2例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其中1例经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缓解,另1例经静脉溶栓无效死亡。失败的3例均为完全闭塞性病变,1例为球囊未通过病变处,另2例均为导丝未能通过病变处。结论:对无禁忌证的老年AMI患者行急诊PTCA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溶栓与直接PTCA对年轻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疗效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以溶栓或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年轻人急性心肌梗塞(AMT)的疗效。方法:40岁以下AMT病人50例分为溶栓治疗组(30例)和直接PTCA组(20例),比较梗塞相关血管开通率和出院时左心室功能。结果:尿激酶溶栓治疗组血流达TIMI3级46.2%(14/30),且存在80~95%的残余狭窄,出院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45%;直接PTCAI且术后血流全部达TIM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直接PTCA及静脉溶栓治疗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岚  何作云 《四川医学》1998,19(2):96-97
比较直接PTCA和尿激酶静脉溶栓对AMI患者的治疗作用。将AMI分为直接PTCA组(27例)和尿激酶静脉溶栓组(28例),观察冠脉再通率、住院死亡率和再次梗塞率、出院前左室EF。发现直接PTCA组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静脉溶栓组,住院期间死亡率、再梗塞率明显低于静脉溶栓组,直接PT-CA组左心室EF显著高于静脉溶栓组。本研究提示:AMI患者行直接PTCA可能较静脉溶栓治疗更能挽救阻塞血管区域的心肌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及直接PTCA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淑莲 《华夏医学》1999,12(6):678-679
近年来有关静脉溶栓和不经过溶栓治疗而行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对恢复梗塞相关血管的血运己有较多研究,两者均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有效方法。但在老年AMI患者中何种方法得益更大值得进一步探讨。因此,笔者观察对比了直接PTCA及静脉溶栓在AMI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老年人AMI治疗决策提供一些参考性资料。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1998年2月至1999年1月收治老年AMI患者46例。随机分为直接PTCA组及静脉溶栓治疗组。病例入选及冠脉再通标准均以1991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推荐的“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方案”为准[1],但年龄上限除外。1.2 分组及治疗 静脉溶栓组16例(发病均在12h以内)。入院后即给予国产尿激酶(广东天普制药公司生产)150~30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ml,30min内静脉滴入。均辅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和口服阿斯匹林及常规治疗。直接PTCA组30例。入院后做必要检查即送至导管室,行冠脉造影,在梗塞相关血管行直接PTCA术,必要时植入支架。术后植入支架者口服抵克力得250mg,2次/d,连用1个月,余内科治疗同溶栓组。1.3 观察终点及相应指标 两组均为:①住...  相似文献   

7.
崔亮  魏妤 《中国医刊》1999,34(8):12-13
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药物溶栓和急诊PTCA治疗使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有了革命性的转变,使AMI的病死率显著地下降。我院自1994年以来也逐步开展了对AMI患者的药物溶栓和急诊PTCA治疗,现将4年中接受不同治疗的AMI患者的死亡资料进行如下分析。1 临?..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越早,降低病死率的作用越明显。常规的急诊室就诊后转至心电监护(CCU)病房,往往延长发病一溶栓时间,甚至贻误溶栓时机,为此我院自1995年7月改由急诊科医师对AMI病人实施溶栓治疗,本文拟对比分析AMI患者急诊科、CCU病房溶栓治疗,发病一溶栓时间延迟及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 象 急诊科溶栓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48~75岁,平均58±8岁。CCU溶栓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55~75岁,平均67±5岁。 1.2 方 法 1.2.1 入选排除…  相似文献   

9.
采用大鼠部分肝缺血后肝部分切除模型,研究了术后第1、3、7天残肝肝再生度、肝细胞有丝分裂指数(MI)、血清甲胎蛋白(AFP)阳性率、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和白蛋白(ALB)的变化,以及动物10d存活率。结果显示:丹参组SGPT和ALB术后第7天恢复到正常水平,动物10d存活率为66.7%(缺血组为25.0%,P<0.05),术后第3天AFP阳性率为85.7%(缺血组为33.3%,P<0.05),与缺血组比较,术后残肝再生度和肝细胞MI增加。结果表明,丹参对缺血残肝再生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工酶 (CPK ,CK MB)的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酶学指标之一 ,但升高时间较晚。本文旨在观察肌红蛋白 (Mb)浓度在AMI患者血清中的变化 ,对筛选早期和 /或不典型患者及其对判断再通的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选择 1997年至 2 0 0 1年 3月于我院CCU住院的AMI患者 117例 ,据临床治疗结果分为 2组 :①再通组 ,经静脉 (以 90分钟冠脉造影结果判断 )或冠脉溶栓 ,直接PTCA及补救PTCA再通 87例 ,平均年龄 60 4± 9 2 (36~ 85 )岁 ,其中男 64例 ,女 2 3例 ;AMI部位 :前 /侧 4 0例 …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94年4月至1995年7月对15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进行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溶栓时间,10例〈6小时,5例〉6小时。根据临床再灌注指标,再通率66.6%(10/15)。溶栓成功率与溶栓时间密切相关,差异显著(P〈0.05),无严重出血等并发症,结果表明,重组链激酶确有提高AMI的疗效,降低死亡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观察了冠心病(CHD)、恶性实体瘤(MPT)病人和正常对照(NC)者血浆脂蛋白(a)(Lp(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I(ApoA-I)和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结果显示,CHD组(19例)Lp(a)水平(mg/dl)为22.07±12.65,MPT组(26例)为23.28±11.80,两者均显著高于NC组(40例)的16.65±7.61(分别为P<0.05,P<0.01)。CHD组TG、TC和ApoB均高于NC组者,ApoA-I则低于NC组者。MPT组TG、TC、ApoA-I和ApoB均低于NC组者。作者结合文献分析认为,Lp(a)在CHD的发生发展以及MPT的增殖与转移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支架植入术(CASI)在冠心病中应用。方法 按Gruentzrig方法对7例冠心病患者的7支血管行PTCA或支架植入术。结果 行PTCA治疗4例、PTCA+CASI2例,直接CASI1例、PTCA未成功1例,共扩张病变血管7处。达到完全性血运重建2例、部分血运重建4例,术中出现严重内膜撕裂1例冠心病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例心绞痛完全消失,心功能明显改善。未成功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治疗对心肌酶峰值的影响及白细胞计数(WBC)与AMI的关系,对211例AMI患者随机分成尿激酶(UK)治疗组与常规治疗对照组,测定静脉血WBC及监测心肌酶。结果显示:常规治疗患者WBC增高组(>10×109/L)心肌酶(CK.CKMB)峰值明显高于WBC正常组(≤10×109/L)(P<0.001);溶栓治疗患者WBC增高组与WBC正常组心肌酶峰值无显著差异(P>0.05)。溶栓组心肌酶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非溶栓治疗患者,WBC升高是心肌坏死程度指标。溶栓治疗患者心肌酶峰值增高是心肌再灌注特有指标之一,溶栓治疗阻断在AMI中WBC的对心肌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谢玉才  沈卫峰 《上海医学》1998,21(11):624-626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后,血清可溶性血清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和E-选择素(E-S)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AMI组患者21例,随机接受直接PTCA或溶栓治疗,于再灌注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24,48,72小时各抽血一次,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例,对照组16例各抽血一次,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VCAM-1和E-S,结果:1.AMI组和不稳定型心绞  相似文献   

16.
比较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38例患者中20例接受rt-PA药物溶栓治疗,18例接受直接PT-CA治疗,观察两组之间梗死相关血管(IRA)的再通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再梗发生率及病死率等。  相似文献   

17.
联合化疗对膀胱癌细胞株BIU—87毒性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验采用微量细胞培养噻唑蓝显色法观察丝裂霉素C(MMC)、阿霉素(ADM)、羟基喜树碱(HCPT)和噻替派(TSPA)等药物联合应用对膀胱癌细胞株BIU-87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HCPT与MMC、ADM联合应用能取得较好疗效。连续用药组预期50%抑制率剂量(ID50)与实测ID50的比值分别为13.59、11.26;序贯用药组先用HCPT,后用MMC、ADM、TSPA等药物,抑制率明显大于相同剂量  相似文献   

18.
自1994年5月 ̄1998年6月对6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行冠脉和静脉溶栓,并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表明24例冠脉溶栓(PTCR)的血管再通率为83.3%,40例静脉溶栓的血管再通率为55.0%,二者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溶栓治疗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比较择期经皮冠脉成形术,挽救PTCA,直接PTCA和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比较三组治疗的死亡,再梗死和心绞痛的发生率,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内径。结论:溶栓失败后可用PTCA补救,但远期效果不如择期PTCA,而且再通不成功死亡率较高,择期PTCA比较完全,效果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介入治疗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5月~1997年2月,共作冠心病介入治疗16例,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53~83岁。14例作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其中对物PTCA1例,PTCA加冠脉内支架4例;作经皮冠状动脉内溶栓术(PTCR)2例。除1例冠脉完全闭塞者PTCA未成功外,介入治疗后狭窄人原来的平均94.6%减轻到37.1%,心绞痛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