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7 毫秒
1.
肿瘤坏死因子放射免疫分析的建立及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特异性兔抗TNF血清建立了液相竞争放射免疫分析,最小检出值>30ps/管,标准曲线范围0.3~24.3ng/m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平均为7.8%和8.4%。本法检测37名健康献血员血清TNF为0.83±0.26ng/ml,23例急性黄疸性肝炎、13例慢性迁延性肝炎、19例慢性活动性肝炎、22例肝硬化、25例肝癌血清TNF分别为1.95±0.59ng/ml,2,06±0.51ng/ml,1.58±0.54ng/ml,1.75±0.65ng/ml和1.57±0.53ng/ml。28例肺癌术前血清TNF0.92±0.42ng/ml,22例肺癌术后血清TNF为1.08±0.29ng/ml。  相似文献   

2.
成人肝细胞膜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放射配体分析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 ̄(125)I标记肿瘤坏死因子(TNF),建立了原代培养成人肝细胞膜TNF受体(mTNFR)的放射配体分析(RBA)法。肝细胞浓度在2×10 ̄6~10×10 ̄6/ml范围内, ̄(125)I-TNF浓度与受体结合量成正比;4℃条件下反应120min或37℃反应30min可达平衡,反应最适pH为7.0~8.0。竞争抑制试验证明 ̄(125)I-TNF与受体结合特异性良好。当 ̄(125)I-TNF≤20ng/ml时,TNFR结合参数为:Kd_0=0.13±0.02nmol,R_0=1160±236个结合位点/细胞,当 ̄(125)I-TNF>20ng/ml时可测得两种TNFR:Kd_1=0.07±0.01nmol,R_1=895±154个结合位点/细胞和Kd_2=0.18±0.03nmol,R_2=2049±463个结合位点/细胞。此法快速,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3.
p<0.01二、红毛五加水提物对血清TNF-α的影响AH各组在延长皮片存活时间同时,血清中TNF-α水平随剂量增加而升高,在1.5、3.0、6.0g/kg剂量时,TNF-α水平与NS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AH各组血清TNF-α水平与Az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见表2。表2DBA/2受体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变化(ng/ml)注:与Aza组比较,*p<0.01,与NS组比较p>0.05讨论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可由巨噬细胞、单核细胞、NK细胞等非特异性免疫细胞产生,个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并且在器官移植中已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3]。对中药进行筛选,发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用于临床,减少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是器官移植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实验动物皮肤移植模型操作简便,易于观察,是初筛免疫排斥抑制剂的有效方法。Aza在延长移植皮片存活时间时,血清中TNF-α水平明显低于NS组(p<0.01),可见,降低血清TNF-α水平与延长皮片存活时间有关。然而,在本实验中,AH各组在延长皮片存活时间时,一方面,TNF-α水平未见降低,另一方面,从AH量──  相似文献   

4.
应用双抗体酶联夹心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30名正常人和3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sIL-2R和TNF含量,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sIL-2R,TNF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P〈0.001,P〈0.01);术后2周,血清sIl-2R与正常人比较有差异(P〈0.01),而TNF则无差异(P〉0.05),AFP含量高低与sIl-2和TNF含量无关(r=0.3826,0.3725;P〉0.05)。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肝炎患者IL-1、IL-6和TNFα活性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检测了甲、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IL-1、IL-6和TNFα的诱生活性及其血清中活性。结果表明,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乙型肝炎后肝硬化(HC)和乙型重型肝炎(SH)PBMCs经脂多糖诱导后,IL-1活性分别为3531.1±882.7U/m1、2769.7±730.4±U/ml和5329.3±1089.3U/ml,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IL-6诱生活性分别为38.90±14.75U/m1、2.45±18.85U/ml和71.95±28.05U/m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或<0.01);TNFα诱生活性在乙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CAH、HC和SH中分别为33.23±7.25U/ml、6.99±1.84U/m1、4.29±2.17U/ml和86.70±24.18U/ml,与对照组相比P<0.05或P<0.01。各型患者血清中IL-1、IL-6和TNFα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文中对SH患者IL-1、IL-6和TNFα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检测了40例肾移植患者血清及尿液中TNF的水平。结果发现血清标本中TNF,45例正常人对照组为0.65±0.10ng/L,30例术后稳定组为0.94±0.21ng/L,7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组为1.03±0.26ng/L。尿液中TNF术后稳定组为0.46±0.29ng/L,排斥组为0.44±0.36ng/L。肾移植术后2d血清及尿液TNF水平开始增高,以后逐渐下降。连续动态检测对了解患者免疫状态、判断手术预后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28例慢性肝炎、23例肝炎性肝硬化及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IL-1、IL-8及TNFα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慢性肝炎患者IL-1、IL-8及TNFα活性分别为1538.3±386.5pg/ml,506.5±131.3pg/ml及212.6±98.4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炎性肝硬化患者IL-1、IL-8及TNFα活性分别为2162.8±436.6pg/ml,682.6±204.5pg/ml及241.5±109.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原发性肝癌患者IL-1、IL-8活性分别为632.6±107.6pg/ml,312.8±95.8pg/ml,与对照组比较,IL-1活性明显升高(P<0.05),IL-8活性程度升高,但无明显差异(P>0.05)TNFα活性为321.6±183.2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亦对上述3种细胞因子与慢性肝炎、肝硬化发生发展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葡萄胎患者化疗前后SIL—2R和TNF含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32例葡萄胎患者化职前后血清中SIL-2R和TNF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化疗前血清中SIL-2R和TNF含量均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01),化疗后均有明显的下降(P〈0.05),SIL-2R和TNF与β-HCG呈正相关(r=0.6263,r=0.6105,P〈0.01)。机理不明。结果提示:血清SIL-2R和TNF可作为葡萄胎患者免疫功能监测指标之一,并可作为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9.
抗Tac单克隆抗体对ConA诱导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ConA诱导,建成小鼠肝损伤模型,并检测其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发现模型组鼠血浆TNF-α含量为0.19±0.06ng/ml,而正常对照组未检出TNF-α,二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预先注射抗Tac单克隆抗体可减少ConA注射后小鼠TNF-α的产生,与模型组比较(分别为0.03±0.02和0.19±0.06),二者有极显著差异(P<0.001),而且注射抗Tac单抗组无肝损伤发生。上述结果表明,ConA诱导的肝损伤与TNF-α等的介导有关,抗Tac单克隆抗体对ConA诱导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脑室注射血管紧张素Ⅱ对雄性大鼠血清睾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性大鼠脑室注射24及120ngAⅡ后4h,血清睾酮含量分别为3.46±0.93及1.49±0.78ng/ml,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5.06±1.08ng/ml),P<0.05及P<0.01。在脑室注射AⅡ(120ng)后2h、4h及7h,血清睾酮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其中以4h降低最为明显,相当于对照组血清睾酮含量的30.79%。  相似文献   

11.
TNFα对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摘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管内皮细胞是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作用的靶细胞之一。由TNFα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很多心脑血管疾病和血栓疾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主要研究不同浓度的。TNFα(简称TNF)引起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代谢的早期损伤及其与微血管内皮细胞中原癌基因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试图从中说明TNF引起微血管内皮细胞早期损伤的部分分子机制。 1细胞增殖动力学在体外培养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中发现,加入 TNF(20ng/ml)后,细胞形态从圆形、多角形变成梭形,细胞的纵轴拉长,横轴缩小。此种变化从培养6h开始,72h最显。光镜下未见明显细胞损伤表现,电镜下(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细胞器无明显改变,但见内皮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当TNF的浓度增高到40ng/ml以上,将其与PMVEC共同孵育培养72h后,TNF组内皮细胞总数比对照组(PBS组)显著减少(5.23 ±0.50减到4.30±0.34,P<0.01)。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增殖周期发现,TNF组处于G_1期的细胞明显增多,S期和M期的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果提示,高浓度TNF抑制内皮细胞增生,使细胞分裂延缓。 2 PGI_2和t-PA前列腺素P  相似文献   

12.
人甲胎蛋白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广彩  陈杞 《免疫学杂志》1994,10(2):130-132
本文应用兔抗hAFP IgG包被板条,以异硫氰酸苯基-EDTA-Eu^3+标记抗hAFP McAb,建立了固相“夹心”二步法分析hAFP技术,结果显示,分析范围是6.25ng/ml-100ng/ml(r=0.99),变异系数在1.67%-17.74%之间,hAFP最小可测值为0.35ng/ml。测定76例孕妇血清样品,同所购DELFIA hAFP最小可测值为0.35ng/ml。测定76例孕妇血清样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免疫发病机理及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McAb-T)的免疫调节治疗作用,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0例AA患者McAb-T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及其中10例AA外周血核细胞(PBMNC)体外诱生TNF和IL-2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治疗前AA患者血清TNF水平显著曾高(P〈0.01),PBMNC诱生的TNF和IL-2水平均明显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TNFα) 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肾小管的损伤及它们对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方法 应用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建立肾小管损伤动物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免疫组化SP法染色、放射免疫测定(RIA) 及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并测定3HTDR 掺入率。结果 肾小管上皮细胞既有ET1mRNA和TNFαmRNA 的表达(RTPCR的扩增片段分别为546 bp 和415 bp) ,还有ET1 及TNFα的蛋白合成及分泌;细胞培养上清中ET1 和TNFα含量分别为1.42 pg/ml 和0 .58 ng/ml;且肾小管损伤及再生过程中,ET1 及TNFα表达增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分别加入ET1 、TNFα,3HTDR掺入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05);并证明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有ET受体(ETR) mRNA及TNF受体(TNFR1) mRNA的表达(RTPCR 扩增片段分别为544 bp 和347 bp)。结论 损伤及再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较正常时合成和分泌更多的ET1 和TNFα,ET1 及TNFα分别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与狼疮性肾炎(LN)活动的关系,对30例LN病人血清和尿液sIL-2R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LN活动组(17例)血清sIL-2R平均值为274.7±209.7U/ml,明显高于LN非活动组(13例,平均值115.4±85.lU/ml,P<0.02)和正常对照组(20名,平均值113.5±40.lU/ml,P<0.01),血清sIL-2R水平变化与血清补体和肌酐值改变无明显相关性;尿液sIL-2R的变化与血清相似,但两者间无明显相关性,亦与尿蛋白分泌无明显相关性;尿/血sIL-2R比值在正常对照组为0.88±0.45,LN病人平均比值>1。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种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mIL-2R,sIL-2R,IL-6,IL-8和TNF-α与乙肝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APAAP技术和ELISA法,检测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mIL-2R,sIL-2R,IL-6,IL-8和TNF-α的水平。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mIL-2R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PHA激活后与正常人基本一致,但仍较PHA激活前显著增高(P〈0.01);慢性乙肝患者血清  相似文献   

17.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分析研究维甲酸对23例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IL-2、sIL-2R、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经维甲酸治疗后,OLP患者的血清IL-2、sIL-2R、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1),临床显效率69.6%(16/23),有效率26.1%(6/23)。提示维甲酸可以抑制OLP患者过强的T细胞增殖反应,减轻细胞因子对口腔粘膜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脂多糖(LPS)是否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及蛋白。方法 选取生长汇合的人脐胸脉内皮细胞,在其培养基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2ng/ml的IL-1β、20ng/ml的TNFβ和100ng/ml的LPS,37℃共育4h后,按照一步法提取其总RNA,用γ-^22P标记的寡核苷酸dot blot分析  相似文献   

19.
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关免疫吸附分析,对21例原发性肝炎、20例肝硬为的TNAα、IL-2和sIL-2R进行检测。原发性肝癌、肝硬变患者的TNFα和sIL-2R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而IL-2低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患者五项细胞免疫学指标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正  王艾丽 《现代免疫学》1996,16(6):361-362
对35例食管癌(EC)患者和30例正常人(NC)的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T细胞亚群、血浆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外周血诱生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EC患者NK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1);CD8+细胞增多(P<0.06),CD4+/CD8+细胞比值降低(P<0.05);sIL-2R明显增高(P<0.01);外周血诱生IFN-γ降低(P<0.05);血浆TNF-α升高。表明,上述指标对判断、分析E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及病变程度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