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观察幽门螺杆菌(Hp)在胆汁反流性胃炎中的感染率以及根除幽门螺杆菌在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胃镜下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248例,同期随机选取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200例作为对照,两组患者均进行Hp检测,观察两组Hp的感染率。将合并Hp感染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再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增加正规抗Hp治疗10天,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胃镜下炎症修复情况。结果 胆汁反流性胃炎组Hp阳性率为26.21%(65/24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组Hp阳性率为48.00%(96/200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Hp感染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根除Hp后治疗有效率94.44%,而未根除Hp的治疗有效率7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Hp感染率明显低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对于合并Hp感染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根除Hp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胆汁反流性胃炎 ( bile reflux gastritis,BRG)又称碱性反应性胃炎 ,是由于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异常地反流入胃引起的胃粘膜炎症。临床上多见 ,其原因为消化道手术、胃肠结构异常或幽门功能紊乱所致。笔者通过对无胃手术史 ,上腹有烧灼样痛 ,腹胀或有胆汁样呕吐 ,胃镜检查有胆汁反流的患者行胃窦粘膜活检、H.pylori( HP)检测以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材料 观察组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 1 8例 ,男 48例 ,女 70例 ;年龄 1 0~ 72岁 ,平均年龄 34.5岁。对照组为同期的非胆汁反流性胃炎( nonre…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PBRG)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行胃镜检查诊断为PBRG的230例患者为观察组,245例非胆汁反流性慢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评估两组间胃黏膜充血和糜烂、萎缩、肠化、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PGR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p感染率分别为52.2%和5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GR下降率为26.1%,对照组为6.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黏膜充血和糜烂、萎缩、肠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汁反流可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炎症及萎缩、肠化的发生,联合检测PGR可进一步评估胃黏膜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5.
吴海滨  熊文生  吕江 《中外医疗》2011,30(17):79-79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铝碳酸镁联合西沙必利,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病情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94%,对照组显效率为7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治疗组为91%明显优于对照组1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应常规检查幽门螺杆菌,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应用胃粘膜保护剂和促胃肠动力药物基础上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及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患者的Hp阳性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89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Hp阳性者33例,占37.1%,214例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患者中,Hp阳性者67例,占31.3%,两组间H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等至今尚不清楚,致病因素有很多,研究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致病因素之一;但是,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Hp检测结果要受到胃酸、胆汁反流频率和时间的不同及胆汁成分、浓度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2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和并幽门螺杆菌(UP)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洛赛克、吗叮啉等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莫西林、甲硝唑等药物进行根除HP治疗。结果实验组总好转率为76.7%,而对照组为58.3%。实验组HP阴转率为85%,对照组为13.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8.
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胆汁反流性胃炎205例及慢性(萎缩、非萎缩性)胃炎374例患者的Hp阳性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205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Hp阳性78例(38.0%),374例慢性胃炎患者中,Hp阳性275例(73.5%),两组间H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并非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但其致病作用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方法将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HP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丽珠得乐、氯波比利等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莫西林、甲硝唑进行根除HP治疗。结果实验组总好转率为80%,对照组为56.6%;实验组HP阴转率为86.7%,对照组为14.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类合并HP感染后,根除HP可提高治愈和好转率。  相似文献   

10.
1999年 3月~ 2 0 0 1年 3月 ,我们在内镜下对有症状的残胃患者进行检查分析 ,以探讨残胃炎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胆汁反流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49例均为来我院诊治的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残胃患者 (因消化性溃疡而行胃部分切除者 48例 ,因胃恶性肿瘤而行胃部分切除者 1 0 1例 ) ,其中男 95例 ,女 5 4例 ;男女之比为 1 .76:1。年龄 2 5~ 80岁 ,平均 5 4.2岁。病程 6个月~ 2 9年 ,平均 8.7年。主要症状为腹胀、腹痛、呕吐、黑便等。1 .2 方法 患者检查前常规禁食1 2h ,用 1 %丁卡因局部麻醉 ,采用…  相似文献   

11.
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芝蓉  肖弟祥 《四川医学》1996,17(2):133-133
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643000)赵芝,肖弟祥胃内反流液中的胆汁酸因具有去垢作用,故可破坏胃粘膜上皮细胞膜脂双层,而引起粘膜损害,致胆汁反流性胃炎(又称碱性反流性胃炎)。现已证明,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与反流性胃炎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10例具有反流症状的患及20名健康志愿进行内镜及组织学检查,并采用免疫印记法检测其血清中的幽门螺杆菌CagA、VacA抗体。结果 反流性胃炎患幽门螺杆菌的最高检出率为70.2%,反流性胃炎患CagA、VacA抗体的阳性率为59.9%、58.1%。结论 本试验通过对反流性胃炎患幽门螺杆菌及其抗体的检测,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反流性胃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残胃除外)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32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残胃除外)进行临床观察,随机按年龄组筛选425例单纯浅表性胃炎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p)快速尿素酶检测。其中观察组664例及所有对照组行腹部B超检查观察胆囊病变。结果1328例中,男性797例,女性531例,男/女≈1.5/1。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升高而下降。其中单纯胆汁反流性胃炎651例(49%);合并胃溃疡86例(6.5%);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12例(31%);合并复合性溃疡122例(9.2%);合并其他57例(4.3%)。观察组中Hp(+)298例(22.44%),对照组中Hp(+)147例(33.65%),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中胆囊疾患的检出率为221例(33.3%),高于对照组的72例(16.9%)。结论不论男女,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升高而下降;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多合并有溃疡;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合并胆囊疾患者较高;胆汁反流性胃炎的Hp感染率明显低于非胆汁反流性胃炎。  相似文献   

14.
吴炳卓 《中外医疗》2012,31(30):18-19
目的对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18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并HP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93例。对照组使用埃索美拉唑,莫沙比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进行根治HP治疗。对两组的HP根治率与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并论证分析。结果治疗组的HP根治率、临床总有效率为88.17%、82.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98%、42.5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是导致胆汁反流性胃炎的重要原因,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并HP感染时,要首先进行根治HP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术后反流性胃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胃术后反流性胃炎一直被认为是由于肠液及胆汁反流所致 ,但通过控制饮食、促进胃排空、减少胃酸和胆汁分泌等措施仍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近年来研究证明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 ,根除HP有助于治愈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那么 ,HP与术后反流性胃炎是否有关 ?我们对几家医院 1999年以前收治的 182例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 :18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疡 10 8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74例 )中男 130例 ,女 5 2例 ,年龄 2 1~ 76岁 ,分别采用了BillorthI式 (83例 )、Billor…  相似文献   

16.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致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16例经内镜检查和病理证实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并行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 21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病因有胃切除术史86例,胆结石、胆囊炎者63例,糖尿病史者24例,消化性溃疡8例,肝炎、肝硬化7例,消化道肿瘤7例,胰腺炎3例,不明原因者1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Hp感染率不高(26.9%)。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胃切除术、胆囊疾病、糖尿病、消化性溃疡、胰腺炎、肝炎、肝硬化、消化道肿瘤相关。就胃炎而言,胆汁反流和Hp感染是2个独立的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17.
宋传君 《中外医疗》2014,(18):184-185
目的通过观察该院收治的胃肠症状患者临床治疗资料,探讨分析胃黏膜病理及幽门螺杆菌检查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该院收治的60例胃肠症状患者按照胃镜检查结果分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组(A组)以及无胆汁反流性组(B组),均进行胃黏膜病理及幽门螺杆菌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与胃黏膜病理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相关检查后,A组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而在胃粘膜病理改变各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生与幽门螺杆菌的检出负相关。相应胃粘膜病理改变结合幽门螺杆菌检出阴性倾向于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该结果可用于指导临床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与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冯世兵  王宇  次仁央宗 《当代医学》2009,15(10):104-105
目的及方法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BRG)发病率、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地区及北京市和平里地区地域间的差异,分析其病因及相关因素。结果拉萨地区BRG的发病率(37%)明显高于北京市和平里地区BRG的发病率23.9%,差异有显著意义。同时HP感染率拉萨与北京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不同地区BRG发病率有显著不同,究其原因:考虑与不同生活、饮食习惯,药物治疗的选择有关。两地间BRG组HP感染率均低于非BRG组;而两地之间总感染率无差别。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分析高原地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特征、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日喀则分院2018年7月~2019年9月收治的243例高原地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为胃炎组;另外按1∶1选取该院同期收治的243例胃镜检查无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志愿者为对照组.两组入院后均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